一种导流缓冲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756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装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筛分机或破碎机的导流缓冲漏斗。



背景技术:

散装物料输送系统中,物料从筛分机或破碎机通过漏斗进入管道在落进下级皮带,由于筛分机或破碎机横向工作面较大,漏斗的上口尺寸就很大,为了保证漏斗斜面有较大的倾角(行业默认大于60o),那么漏斗的高度尺寸就必须很大。因此物料料块从筛分机或破碎机自由下落的落差大、速度大。产生的后果:一是对漏斗斜面和下级管道或皮带等受料点的撞击强度大,降低其使用寿命,产生噪音大;二是物料运动产生的粉尘大。

目前对主要采用加设缓冲辊筒的方法,即在漏斗的中部设置一个可以转动的圆柱型辊筒,物料下落到辊筒后缓冲降低速度后再次下落,来降低了最终的下落速度。但是物料撞击辊筒的冲击角几乎是90o,辊筒受冲击的能量大,寿命短;物料挤压分散产生的粉尘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筛分机或破碎机的导流缓冲漏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料下落撞击强度大、粉尘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导流缓冲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壳体、设置在漏斗壳体内部的一块中导流隔板和若干边导流隔板,所述漏斗壳体为一上下开口、四周由钢板围成的锥体,且上开口面积大、下开口面积小;所述中导流隔板为由两块弯曲的耐磨钢板焊接而成的“人”型结构,中导流隔板设置在漏斗壳体的正中间位置,其前后端两端与漏斗壳体的前后板固定连接;所述边导流隔板为钢曲面板,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导流隔板的两侧,与中导流隔板平行间隔,其前后端两端与漏斗壳体的前后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导流隔板的上端与漏斗壳体上端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导流隔板的上端低于漏斗壳体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边导流隔板为由耐磨钢板卷曲而成的曲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边导流隔板至少为两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边导流隔板的上端与中导流隔板的上端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流缓冲漏斗,有益效果在于:漏斗内竖向间隔设置若干曲面导流隔板,物料下落的初期,将筛分机或破碎机下落的物料切向导流向漏斗两侧的斜面,再顺着斜面滑落至下级管道或皮带上,降低了下落速度和冲击角度,从而减小撞击强度并避免物料分散,降低磨损和粉尘;本实用新型的漏斗结构简单,可靠免维护,磨损小,更换周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流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壳体,2、中导流隔板,3、第一边导流隔板,4、第二边导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导流缓冲漏斗,包括漏斗壳体1、设置在漏斗壳体内部的一块中导流隔板2和4块边导流隔板,所述漏斗壳体1为一上下开口、四周由钢板围成的锥体,且上开口面积大、下开口面积小;所述中导流隔板2为由两块弯曲的耐磨钢板焊接而成的“人”型结构,中导流隔板设置在漏斗壳体的正中间位置,其前后端两端与漏斗壳体的前后板固定连接,中导流隔板的上端与漏斗壳体上端平齐或中导流隔板的上端低于漏斗壳体上端;所述边导流隔板为由耐磨钢板卷曲而成的曲面板,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导流隔板2的两侧,与中导流隔板2平行间隔,其前后端两端与漏斗壳体1的前后板固定连接,边导流隔板的上端与中导流隔板的上端平齐。在本实施例中,边导流隔板有4块,对称分布在中导流隔板2的两侧,在中导流隔板一侧的分别为第一边导流隔板3和第二边导流隔板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和漏斗的上下开口的面积来确定边导流隔板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物料下落初期,将物料切向导流向漏斗两侧的斜面,再顺着斜面滑落至下级管道或皮带上,降低了下落速度和冲击角度,从而减小撞击强度并避免物料分散,降低磨损和粉尘;本实用新型的漏斗结构简单,可靠免维护,磨损小,更换周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