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起重机的跳绳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16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起重机的跳绳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的跳绳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伸缩臂和桁架臂起重机吊重作业时,经常需要使用副钩或者主、副钩同时使用,而副钩通常是通过臂架头部的单顶滑轮缠绕,其钢丝绳缠绕示意图见附图1。由于操作人员在作业经常使吊钩与滑轮的偏摆角和斜拉角很大,同时由于作业的不规范以及一些重物的惯性力,往往都会导致钢丝绳从滑轮槽跳出。而操作人员离头部滑轮很远,无法识别钢丝绳是否脱槽,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设备的磨损、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伸缩臂和桁架臂起重机都是在头部滑轮增加跳绳防护装置,如增加滚轮或者挡板等,这些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装置的不断磨损或者其它意外,钢丝绳最终还是会从滑轮槽跳出。如果在起重机上增加一套报警装置,就可以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大的减少了起重机零部件的破坏、提高了起重作业安全性的履带起重机的跳绳报警装置。

一种履带起重机的跳绳报警装置,包括活动挡板、压力传感器、导杆、报警器和控制器,多根平行设置的导杆固定在单顶滑轮的支座与单顶滑轮之间,所述导杆与单顶滑轮的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导杆的端部与单顶滑轮不接触,所述活动挡板上设有与导杆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活动挡板通过所述导向孔安装在所述导杆上,使得所述活动挡板能沿导杆移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安装在单顶滑轮的支座上,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在活动挡板与单顶滑轮的支座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

所述单顶滑轮的两侧支座上均安装有活动挡板、压力传感器和导杆。

作为本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活动挡板连接。

所述导杆的端部与单顶滑轮间隙为1~2mm。

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杆。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活动挡板的压力,当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控制器则会发出信号给报警器,从而报警器发出声响警示操作人员。从而能及时的报警给操作人员警示,从而减少起重机零部件的破坏,同时提高了操作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该套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制造方便,维修费用低,可以适应于履带伸缩臂起重机、履带桁架臂起重机在作业时钢丝绳跳槽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钢丝绳缠绕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安装在单顶滑轮的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1所示,伸缩臂和桁架臂履带起重机的副起升机构的钢丝绳缠绕在单顶滑轮1上,单顶滑轮1和副吊钩2之间设置有夹角α,此夹角α指的是偏摆角或斜拉角,在作业时此夹角比较大,同时在操作人员不规范作业以及货物的惯性力和冲击力等,极易使钢丝绳从滑轮槽中跳槽。

如图2和3所示,本装置履带起重机的跳绳报警装置11,包括活动挡板111、传感器支架112、压力传感器113、导杆114、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本装置安装在单顶滑轮1的两侧支座上,从而保证钢丝绳从滑轮的左右两侧跳槽时都能检测到,并报警。

所述导杆114固定在单顶滑轮1的支座上,并焊死,所述导杆114设置钢丝绳容易从单顶滑轮1跳槽的一侧或者两侧都设置,导杆114包括上、下一对,所述导杆114的长度需根据滑轮与支座1的间隙来确定,通常保证固定以后的所述导杆114端部与滑轮端面间隙为1~2mm。

所述活动挡板111加工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杆114直径2mm,活动挡板111通过导向孔并安装在所述导杆114上,使所述活动板111能在所述导杆114上沿导杆114移动。所述传感器支架112固定在支座1上,并用于压力传感器113的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113安装在所述传感器支架112上,并且一端从外侧穿过单顶滑轮1的支座,设置在活动挡板111与单顶滑轮1的支座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113可将压力信息传输到控制器。所述的报警器安装在司机室内,通过接收信号发出报警,使操作人员知道并警示的作用。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当压力值达到一定值时,再将信号传输给报警器。

使用时,当钢丝绳从滑轮槽跳出时,钢丝绳首先与活动挡板111接触并给活动挡板111施加一个压力,并带动活动挡板111向压力传感器113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压力传感器113端部停止,此时活动挡板111的压力再传递给压力传感器113,压力传感器113再将压力信号传输到控制器,当压力值达到一限定值时,控制器发出信号给报警器,从而使报警器发出声响,给操作人员警示危险。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