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92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在完成装配后,一般都需在试验台上完成发动机出厂试验。发动机在出厂试验前,为提高工作效率,需在预装辊道上进行试验前预装,然后连同试验托盘一起转运至发动机试验台辊道,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发动机与试验托盘再由试验台辊道转运回预装辊道,发往下道工序。预装辊道与试验台辊道间的转运方式一般采用AGV。由于需连续负载运行,故AGV难免出现故障,且需频繁充电,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可以临时代替AGV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进行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包括:

可移动平台;

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用以实现所述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与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的中心轴线对齐的对中部;

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用以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从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上移动至所述可移动平台、且沿所述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运动的导向辊轮;

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用以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运动的多个驱动辊轮。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可在AGV出现故障或维护保养以及充电时,实现应替代转运工作。通过对中部的定位,解决可移动平台与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的对中问题;利用导向辊轮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沿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运动;并且通过多个驱动辊轮,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在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上的前后移动。如此设置,节省了发动机试验托盘在相关辊道间临时转运时的定位时间、空间、人力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对中部具体为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端部、用以与预装辊道的导向孔和/或试验台辊道的导向孔配合的导向销。

优选地,全部所述驱动辊轮呈两排对称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两侧。

优选地,任意一排所述驱动辊轮的外侧均设有一排所述导向辊轮,且两排所述导向辊轮由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内侧向端部呈八字形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相连、用以根据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的高度调节所述可移动平台高度的升举部。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平台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以限制发动机试验托盘位置的弹性限位块和限位销。

优选地,所述升举部包括:

用以检测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高度的第一高度检测器;

用以检测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的第二高度检测器;

与所述第一高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二高度检测器相连、根据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与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高度的差值实现所述可移动平台上升至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高度的上升机构。

优选地,用以向驱动所述可移动平台运动的驱动组件提供能量的能量部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底部,和/或用以供叉车转运的叉车档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上升机构包括:

用以计算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与预装辊道和/或试验台辊道高度的差值的MCU;

与所述MCU相连、用以根据所述MCU输出的差值信号实现升举的执行组件。

优选地,用以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启停、显示所述能量部的剩余能量的操作组件设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上表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动机出厂试验工艺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发动机出厂试验工艺布置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装置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其可以应用于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发动机出厂试验工艺布置图的场景中;其中,

发动机出厂试验:进行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参数及各类特性曲线测定等作业。

试验前预装:模拟在整车上的工作状态,将相应的燃油管、机油管、冷却水管、进排气管与发动机相连的工艺过程。

发动机试验台10:也称为发动机测试台或发动机试验工作台。主要用于发动机实验室,为发动提供的测试性能的试验台架。是发动机行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

AGV50是指充电式激光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设备间60用于放置相关设备。

当发动机与发动机试验托盘30在预装辊道40上完成试验前预装,由AGV50转运至发动机试验台辊道20,进入发动机试验台10,完成出厂试验。然后通过AGV50将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转运回预装辊道40,往下道工序。当AGV50出现故障或维护保养以及充电时,而现有技术为用叉车将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吊运至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前,用电动葫芦70将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落于辊道上。在下落过程中,需人工时刻保持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与辊道中心线对齐,否则会发生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在辊道上倾覆的危险。由于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有较大重量,一般难以对中,加上电动葫芦70操作,现有应急转运技术一般需多人协同完成,耗时较长,还具有一定安全风险。同时,若试验台数量较多,每个试验台都需配置电动葫芦,并且在预装辊道进出端也需配备电动葫芦,投入成本较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主要包括可移动平台、对中部6、导向辊轮7和多个驱动辊轮4,如说明书附图2至附图4所示。

可移动平台安装有对中部6,在对中部6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中心轴线对齐,从而保证位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上的发动机连同发动机试验托盘30沿中心轴线运动至可移动平台上,实现转运功能。

对中部6可以为导向销,导向销设于可移动平台的端部,能够与预装辊道40的导向孔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导向孔配合;也即,在可移动平台的运动下,当对中部6插嵌于预装辊道40的导向孔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导向孔中时,则可以确保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中心轴线对齐,当然,对中部6相对于可移动平台的端部位置以及预装辊道40的导向孔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导向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除此之外,对中部6还可以为诸如视觉传感器等部件,利用位置检测功能确保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中心轴线对齐。

导向辊轮7设于可移动平台的上表面,当发动机试验托盘30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上移动至可移动平台时,在导向辊轮7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30沿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运动;也即,导向辊轮7的作用是确保发动机试验托盘30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移动至可移动平台的过程中,能够沿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运动,避免发动机试验托盘30相对于可移动平台的位置跑偏,实现转运可靠。

驱动辊轮4可以呈两排分布于可移动平台的两侧,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显而易见地,利用驱动辊轮4能够实现发动机试验托盘30相对于可移动平台移动,从而实现装车与卸车的操作。

为确保发动机试验托盘30在可移动平台上的移动平稳,提高转运效率,可以将全部驱动辊轮4呈两排对称设于可移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两侧。且任意一排中相邻的两个驱动辊轮4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每个驱动辊轮4的受力均匀。

针对导向辊轮7的设置方式,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两排导向辊轮7由可移动平台的内侧向端部呈八字形分布,且任意一排驱动辊轮4的外侧均设有一排导向辊轮7。可以看出,呈八字形分布的导向辊轮7能够对发动机试验托盘30起到导向作用,且位于可移动平台端部的导向辊轮7位置处未设置驱动辊轮4,利用位于可移动平台端部的导向辊轮7起到预导向的作用,而导向辊轮7由可移动平台的内侧向端部呈八字形分布,且位于可移动平台最内侧的导向辊轮7紧邻于驱动辊轮4的外侧,从而将发动机试验托盘30完全导向于驱动辊轮4之上;当然,导向辊轮7的高度应高于驱动辊轮4的高度。

在可移动平台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以限制发动机试验托盘30位置的弹性限位块5和限位销2。当发动机试验托盘30置于可移动平台之上时,利用弹性限位块5和限位销2能够对发动机试验托盘30的前后两端予以限位,确保可移动平台在运动过程中,发动机试验托盘30不会从可移动平台的前后两端掉落。

需要指出的是,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由于现场实际条件限制,可能存在高度不同的情况。本文提供的装置,可移动平台的底部采用万向轮3及固定轮的形式,实现其灵活行走。

可移动平台还可以连接升举部,升举部可以根据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高度调节所述可移动平台高度;其中,升举部可以仅仅为机械结构,例如采用高度调整螺柱或电动举伸机构,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辊道。还可以为自动调节装置;例如举部包括第一高度检测器、第二高度检测器和上升机构。

具体来说,第一高度检测器用以检测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高度;第二高度检测器用以检测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上升机构与第一高度检测器和第二高度检测器相连,用以获取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的高度以及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并根据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高度的差值实现可移动平台上升至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高度。也即通过两者之间的差值作为升举的标准,控制可移动平台升举。其中,第一高度检测器和第二高度检测器可以为距离传感器等。

上升机构还可以包括计算模块和执行组件,计算模块可以是MCU或单片机等计算装置,计算模块用以计算可移动平台的当前高度与预装辊道40和/或试验台辊道20高度的差值,MCU和执行组件相连,执行组件能够根据MCU输出的差值信号实现升举。在这里,执行组件可以为电动举伸组件等。

为了实现驱动辊轮4以及万向轮3及固定轮的旋转,还可以设置用以向驱动辊轮4提供动力的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可以是电机等驱动组件,能量部8可以是电瓶等,用以固定电瓶的电瓶仓可以位于可移动平台的底部,且用以供叉车转运的叉车档9设于可移动平台的底部,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其中,叉车档9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设置为诸如挡块状的结构;如此设置,避免占用可移动平台的上方空间,而是将能量部8与叉车档9等部件设于可移动平台的底部,优化了装置的结构。

在可移动平台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操作组件1,用以控制可移动平台启停、显示能量部8的剩余能量。操作组件1可以设于对中部6与导向辊轮7的一端,也即可移动平台的前端,方便对可移动平台的操控,且操作组件1应设于可移动平台的一侧边缘,避免阻挡发动机试验托盘30的装车与卸车路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每个零部件加工都相对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其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所发动机及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进行转运作业,导向销及导向轮的设计,保证了托盘、应急转运机构、不同辊道的对中过程快速平稳可靠。前后限位销及弹性限位块的设计,保证了转运过程中托盘的安全稳定性。电机及驱动辊轮的设计,便于托盘前进及后退动作。使用本机构大大节省人力,降低了应急转运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转运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发动机试验托盘在不同辊道间转运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