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048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放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放卷装置是在贴合中放置双面胶卷贴的装置,传统的放卷装置中,捆装的双面胶贴纸直接放置上端的卷盘上,随后贴纸的下端穿过下侧的贴合机构实现与产品的贴合,这种放卷装置存在弊端,即贴纸是一种柔性纸面,直接将其连接到贴合的部位,其表面的线张力无法控制,并且,无法对纸张本身定位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可以在贴合过程中对贴纸的张力实时控制,并且可以控制贴纸表面的松紧度,并对贴纸进行限位,提高了贴合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由下至上的基座件1、贴合机构2、张力控制组合3和放卷滚轮4,贴合机构2设在基座件1上方,所述基座件1上方还通过对称的立柱5连接张力控制组合3,放卷滚轮4通过一活动固定件51固定在立柱5上侧;

进一步地,张力控制组合3包括多道对称垂直于立柱5的滑动固定轨31,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滑动固定轨31上设有限位杆32;

进一步地,限位杆32上设有一组纠偏环321;

进一步地,放卷滚轮4上设有一组定位环4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其优点如下:

贴纸卷放置在放卷滚轮4上,并被定位环41定位,而放卷滚轮4可以在活动固定件51上旋转,贴纸卷上的贴纸依次错位穿过张力控制组合3中的限位杆32,具体的,限位杆32可以相互的前后设置,则贴纸则是以波浪形态穿过限位杆32,实现其上的张力可控,贴纸的松紧可调。

紧接着,贴纸在最下端的贴合机构2中与产品贴合。

在此过程中,定位环41和纠偏环321始终限制住贴纸无法左右移动,而多组限位杆32始终保持纸张的面张力基本稳定,故而,在贴合中的纸张是张力稳定无偏差的行进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贴合过程中对贴纸的张力实时控制,并且可以控制贴纸表面的松紧度,并对贴纸进行限位纠偏,提高了贴合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张力控制组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基座件;2、贴合机构;3、张力控制组合;4、放卷滚轮;5、立柱;31、滑动固定轨;32、限位杆;321、纠偏环;41、定位环;51、活动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由下至上的基座件1、贴合机构2、张力控制组合3和放卷滚轮4,贴合机构2设在基座件1上方,基座件1上方还通过对称的立柱5连接张力控制组合3,放卷滚轮4通过一活动固定件51固定在立柱5上侧。

继续参照附图1,张力控制组合3包括多道对称垂直于立柱5的滑动固定轨31,在本实施例中为三道,而位于同一平面的两滑动固定轨31上设有限位杆32。

进一步参照附图2, 限位杆32上设有一组纠偏环321,放卷滚轮4上设有一组定位环41,具体的,定位环41和纠偏环321始终限制住贴纸无法左右移动,达到纠偏的效果。

结合其工作机理对该装置作进一步说明:继续参照图2,贴纸卷放置在放卷滚轮4上,并被定位环41定位,贴纸卷上的贴纸依次错位穿过张力控制组合3中的三道限位杆32,具体穿过方式参照附图2中的箭头方向,同时,限位杆32在使用中自身前、后错位布置,其两端固定在滑动固定轨31上的滑槽内,故贴纸穿过限位杆32时,贴纸面呈Z型。

紧接着,贴纸在最下端的贴合机构2中与产品贴合,同时贴合机构2也为实现贴纸卷前行的动力机构。

值得说明的是,定位环41和纠偏环321始终限制住贴纸无法左右移动,而多组限位杆32始终保持纸张的面张力基本稳定,故而,在贴合中的纸张是张力稳定无偏差的行进的,同时,在贴纸行进过程中,放卷滚轮4是在活动固定件51上转动的,故而贴纸卷可以持续出纸。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