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452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式输送带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跑偏现象。相关技术中,皮带自动纠偏方案主要分机电(液、气)结合式自动纠偏与纯机械式自动纠偏两类。机电(液、气)结合式自动纠偏机构一般需配置位置开关或位置传感器,同时配有电机或液(气)压缸,机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纯机械式自动纠偏机构常见的有皮带边缘加滚轮强制限位,特殊结构滚筒防跑偏,V型槽式纠偏机构等。皮带边缘加滚轮强制限位最简单,但会明显降低皮带寿命。特殊结构滚筒一般制作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V型槽式纠偏机构往往需要较大安装空间,不适合空间狭小的皮带输送机构。

现有技术,如专利CN200710037579.9中有记载通过在皮带上方设置辊轮,依靠辊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对皮带进行纠偏的方法,但其是通过将皮带跑偏的距离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处理器根据跑偏信号控制纠偏机构,改变纠偏机构与皮带的角度,也即改变纠偏机构与皮带间的摩擦力来进行纠偏。这种控制方式需要复杂的信息反馈系统,可靠性不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所述自动纠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成本的优点。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辊筒,所述辊筒的置于皮带上方,所述辊筒在皮带运动时能够与皮带产生摩擦力,所述辊筒的辊轴的一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辊轴连接部和皮带连接部,所述辊轴连接部与所述辊筒的辊轴的另一端相连以驱动所述辊轴转动,所述皮带连接部用于抵接皮带并随皮带偏移而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所述辊筒沿皮带的横向方向延伸(即沿皮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此处的宽度方向指与皮带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此处沿宽度方向设置,可以与宽度方向完全一致,也可与宽度方向成一定夹角)也即沿皮带的左右方向延伸,在皮带前后运动过程中,皮带和辊筒之间能够产生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考虑到皮带的寿命,可优选产生滚动摩擦摩擦的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在皮带连接部随皮带移动时,驱动辊轴发生旋转,改变辊筒对皮带的摩擦力,由此,可以在皮带发生左右偏移时实现对皮带的自动纠偏。具体的,当皮带连接部设置在皮带运行方向右侧时,所述传动机构适于在所述皮带连接部左移时驱动所述辊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在所述皮带连接部右移时驱动所述辊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另一端与所述辊轴的所述另一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皮带连接部为滚轮,所述滚轮相对所述皮带可转动地抵在所述皮带的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为一个或沿所述皮带的运行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皮带连接部和所述辊轴的所述另一端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辊轴连接部为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辊轴的轴向可滑动设在所述辊轴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或所述辊轴连接部为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辊轴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连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皮带偏移方向可移动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皮带连接部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为滑块;或所述第一导向件为导向连杆,所述导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且所述导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皮带连接部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皮带的运行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导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辊轴连接部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为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自动纠偏机构100,

机架1,辊筒2,辊轴21,皮带3,

传动机构4,皮带连接部41,辊轴连接部42,弹性复位件43,第一连杆44,第一导向件45,第二导向件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以下描述基本都是针对传动机构设置在皮带传输方向的右侧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将传动机构设置在皮带传输方向的左侧或其他位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包括:机架1、辊筒2和传动机构4。

具体地,辊筒2的辊轴21沿左右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辊筒2抵在皮带3的表面,当皮带3向前行进时,辊筒2适于由皮带3带动时,在辊筒2和皮带3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力。辊筒2的辊轴21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端)与机架1铰接,辊筒2辊轴21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辊轴21的右端)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移动,其中,当皮带3发生偏移时,皮带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辊轴2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传动机构4设在机架1上,传动机构4具有皮带连接部41和辊轴连接部42,皮带连接部41用于抵接皮带3并随皮带3的偏移而运动(例如图1中所示,皮带连接部在皮带左右偏移时,也跟随皮带3在左右方向运动),辊轴连接部42与辊筒2的辊轴21的另一端相连以驱动辊轴21转动(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所示的,当传动机构4设置在皮带3前进方向的右侧时,传动机构4适于在皮带连接部41左移时驱动辊轴2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且传动机构4适于在皮带连接部41右移时驱动辊轴21沿逆时针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指向)旋转。

结合图1,当皮带3式输送装置的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皮带3没有左右移动的趋势。当输送装置的平衡被打破时,例如皮带3受到方向向右的力f的作用,使得皮带3有向右移动的趋势。由于皮带3将向右的移动趋势传递给皮带连接部41,皮带连接部41也向右移,此时传动机构的辊轴连接部42驱动辊轴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此时,辊筒2受到来自皮带3的摩擦力在平行于辊轴21轴向方向且向右的分力会增大,皮带3在该分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皮带3向右移动的趋势减弱。当辊轴21在传动机构4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到一定角度时,皮带3的受力达到平衡,不再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对皮带3纠偏的效果。

反之,当皮带3受到方向向左的力f的作用,皮带3有向左移动的趋势。此时传动机构4也驱动辊轴2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此时,辊筒2受到来自皮带3的摩擦力在平行于辊轴21轴向方向且向左的分力会增大。皮带3在该分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皮带3向左移动的趋势逐渐减弱,直至皮带3的受力达到平衡,不再向左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皮带3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通过设置传动机构4在皮带连接部41随皮带3左移时驱动辊轴2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在皮带连接部41随皮带3右移时驱动辊轴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可以在皮带3发生左右偏移时实现对皮带3的自动纠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包括:弹性复位件43,弹性复位件43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且弹性复位件43的另一端与辊轴21的另一端相连。这里,弹性复位件43与辊轴21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即弹性复位件43直接固定在辊轴21上,弹性复位件43与辊轴21相连也可以是间接相连,即弹性复位件43通过传动机构4的其他部件间接与辊轴相连。

其中,弹性复位件43用于对辊轴21的另一端进行复位,具体地,当辊轴21偏移初始位置时,弹性复位件43会发生弹性形变,当皮带3所受的力f减小或消失时,也即皮带3偏移力减小或消失,皮带3对传动机构4的皮带连接部41的作用力减小,此时由于弹性复位件43具有恢复其弹性形变的趋势,弹性复位件43将推动辊轴21的另一端移动直至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复位的效果。

此外,弹性复位件43还可以通过传动机构4推动皮带连接部41始终紧抵在皮带3的边沿位置,以保证皮带连接部41可以跟随皮带3沿皮带3偏移的方向运动。由于传动机构的皮带连接部41和辊轴连接部42的机械联动性,皮带连接部41跟随皮带3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辊轴连接部42也会带动辊轴21作角度上的随动。具体的,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当皮带3受到方向向左的力f的作用,皮带3有向左移动的趋势,此时皮带连接部41会在弹簧43的作用下跟随皮带向左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机构4运动来驱动辊轴2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优选地,弹性复位件43为弹簧。

例如,在图3和图5的示例中,弹性复位件43的上端固定在机架1上,下端固定在辊轴21的右端,此时,弹性复位件43的弹力可以直接作用在辊轴21上,力的传递效率更高,灵敏度更高,复位效果更好。

又如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弹性复位件43的上端固定在机架1上,下端固定在传动机构4的作为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上,此时,弹性复位件43通过推动该滑块上下移动实现驱动辊轴21进行复位。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弹性复位件43右端固定在机架1上,左端固定在传动机构4的作为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上,此时,弹性复位件43通过推动第一导向件45沿左右方向移动带动第一连杆44、第二导向件46以及辊轴连接部42移动,实现驱动辊轴21进行复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皮带连接部41可以为滚轮,滚轮相对皮带3可转动地抵在皮带3的边沿,且滚轮与辊筒2沿皮带3的运行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通过将皮带连接部41设置为滚轮,可以减少皮带连接部41与皮带3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皮带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滚轮可以为一个,当然,滚轮还可以两个、三个、四个、及以上等等,多个滚轮沿皮带3的运行方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多个滚轮,可以增大滚轮与皮带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皮带3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例如图2-图5所示,滚轮包括沿皮带3的运行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可以包括:第一连杆44,第一连杆44的两端分别与皮带连接部41和辊轴21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辊轴的右端)铰接。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第一连杆44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向前倾斜延伸,其中,第一连杆44的左下端与皮带连接部41铰接,第一连杆44的右上端与辊轴21的右端铰接,当皮带3带动皮带连接部41沿左右方向偏移时,第一连杆44可以将皮带连接部41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力转化为沿前后方向,以通过辊轴连接部42推动辊轴2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这里,第一连杆44与辊轴21铰接可以使直接铰接,也可以是间接铰接。当第一连杆44与辊轴21直接铰接时,如图5所示,第一连杆44的右上端形成为辊轴连接部4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4的辊轴连接部42可以为滑块,滑块沿辊轴21的轴向可滑动设在辊轴21上,这样,当滑块推动辊轴21转动时,滑块可以沿辊轴21的轴向移动,由此,便于在辊轴21转动时调节辊轴21与滑块的相对位置,避免辊轴连接部42阻碍辊轴21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作为辊轴连接部42的滑块可以与第一连杆44铰接,此时,第一连杆44通过辊轴连接部42的滑块与辊轴21间隔铰接,第一连杆44通过推动滑块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推动辊轴2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辊轴连接部42也可以为铰接在第一连杆44和辊轴21的另一端之间的连杆,也就是说,辊轴连接部42也可以形成为连杆,且该连杆铰接在第一连杆44和辊轴21之间。此时,第一连杆44通过该连杆与辊轴21间隔铰接,且通过该连杆驱动辊轴21转动。通过利用作为辊轴连接部42的连杆驱动辊轴21,连杆与辊轴21之间的转动副结构更加简单、摩擦力更小、灵敏度更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传动机构4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件45,第一导向件45的至少一部分沿垂直于皮带3运行方向的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可移动设在机架1上,也就是说,第一导向件45设在机架1上,其中,第一导向件45可以仅部分沿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可移动,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向件45也可以全部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如图1-图3所示。

其中,第一导向件45可以与第一连杆44和皮带连接部41铰接。这样,当皮带连接部41驱动第一连杆44的下端移动时,第一导向件45可以限制第一连杆44下端沿上下方向的位移,以保证第一连杆44的下端可以沿左右方向的预定轨迹线移动,由此,可以提高力传递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导向件45可以为滑块,作为第一导向件46的滑块沿左右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机架1上,当皮带连接部41随皮带3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皮带连接部41带动滑块46沿左右方向移动,滑块46推动第一连杆44的下端沿左右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连杆44沿左右方向倾斜布置,此时,第一连杆44的上端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将皮带连接部41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力转化为第一连杆44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力,以推动辊轴21转动。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向件45可以为导向连杆,导向连杆的一端(例如图4中所示的导向连杆的右下端)与机架1铰接,且导向连杆的另一端(例如图4中所示的导向连杆的左上端)与第一连杆44和皮带连接部41铰接。这样,导向连杆可以对第一连杆44的下端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避免当皮带连接部41推动第一连杆44时第一连杆44的下端向下移动,增强力传递的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弹性复位件43连接在机架1和第一导向件45之间,即弹性复位件43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导向件45上。当第一导向件45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向件45可以沿左右方向压缩或拉伸弹性复位件43;在复位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43通过恢复形变推动第一导向件45沿左右方向移动,进而推动皮带连接部41抵接皮带3,同时通过第一连杆44和辊轴连接部42推动辊轴21复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传动机构4还可以包括:第二导向件46,第二导向件46沿皮带3的运行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机架1上,第二导向件46分别与第一连杆44和辊轴连接部42铰接。这样,当第一连杆44的上端驱动辊轴连接部42移动时,第二导向件46可以限制第一连杆44上端沿左右方向的位移,以保证第一连杆44的上端可以沿上下方向的预定轨迹线移动,由此,可以提高力传递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45限制第一连杆44下端仅沿左右方向移动,且通过设置第二导向件46限制第一连杆44的上端仅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将作用在皮带连接部41上的沿左右方向的力转化为沿上下方向的力作用在辊轴连接部42上,从而实现推动辊轴21转动。

优选地,如图1-图4所示,第二导向件46可以为滑块。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二导向件46也可以为其他实现上下导向功能的机构,只要能够实现对第一连杆44的上端沿上下方向导向即可。

更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43连接在机架1和第二导向件46之间,即弹性复位件43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且另一端与第二导向件46相连。当第二导向件46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二导向件46可以沿上下方向压缩或拉伸弹性复位件43;在复位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43通过恢复形变推动第二导向件46沿上下方向移动,进而推动辊轴连接部42带动辊轴21转动复位,同时通过第一连杆44推动皮带连接部41抵接皮带3。

下面将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用于皮带3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的多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包括:机架1、辊筒2和传动机构4,其中,传动机构4包括:皮带连接部41、辊轴连接部42、弹性复位件43、第一连杆44、第一导向件45和第二导向件46。

其中,皮带连接部41为滚轮,弹性复位件43为弹簧,辊轴连接部42、第一导向件45和第二导向件46均为滑块。

具体地,如图1所示,辊筒2的左端与机架1铰接,由此辊筒2能够绕机架1上的铰接点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辊筒2与皮带3均匀接触,并在皮带3上方,当皮带3运行时辊筒22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旋转。

滚轮为一个,且滚轮与作为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铰接,同时滚轮始终与皮带3右侧边滚动接触。作为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可以沿机架1上的导轨沿左右方向往复滑动,同时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与第一连杆44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44的另一端与作为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铰接。作为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可以沿机架1上的导轨沿上下方向往复滑动。作为辊轴连接部42的导向滑块与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铰接,同时辊轴连接部42的导向滑块与辊筒2的辊轴21构成移动副,即辊轴连接部42的导向滑块能沿辊筒2的轴向滑动。弹簧的下端端固定在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上,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机架1上。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转动纠偏装置的运行过程。

如图1所示,开始时皮带式输送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皮带3没有左右移动的趋势。当除辊筒2之外的各种因素对皮带3的合力f变化、且使皮带3有向右移动的趋势。皮带3会推动滚轮41和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一起向右移动,第一连杆44推动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向上运动。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克服弹簧阻力的同时,推动辊轴连接部42的滑块向上运动。辊轴连接部42的滑块推动辊筒2逆时针转动,从而使辊筒2的轴线与皮带3运动方向的夹角θ减小,皮带3向右移动的趋势减弱。当θ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皮带3受力达到新的平衡,不再向右移动。

此后如果除辊筒2之外的各种因素对皮带3的合力f减小,新平衡被打破,则皮带3会有向左移动的趋势。皮带3向左运动时,弹簧会推动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通过第一连杆44和第一导向件45使滚轮同步跟随皮带3向左移动。同时,辊轴连接部42的滑块也跟随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向下移动,推动辊筒2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辊筒2的轴线与皮带3运动方向的夹角θ增大,皮带3向左移动的趋势减弱。当θ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皮带3受力达到新的平衡,不再向左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克服了机电(液、气)纠偏机构控制复杂,成本高昂的缺点,相比强制限位型纠偏机构大大减少对皮带3寿命的影响。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稳定可靠、成本低廉、几乎不需要维护等优点。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一中滚轮为一个,辊轴连接部42为滑块,弹簧与第二导向件46固定;而本实施例二中所述滚轮为两个,且两个滚轮沿皮带3的运行方向间隔布置;辊轴连接部42为连杆,弹簧与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固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皮带式输送装置的自动纠偏装置100,通过将辊轴连接部42的滑块替换为连杆,从而将滑块与辊轴21之间的滑动副替换为连杆与辊轴21之间的转动副,由于滑动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摩擦力大,需要克服更大的力才能推动滚轮运动,而转动副的结构简单、灵活、相对小的力的作用下就能运动。因此,通过将滑动副替换为转动副,可以减小辊轴连接部42与辊轴21之间的摩擦力,驱动更加灵活。此外,通过将单个滚轮设为多个滚轮,可以增加滚轮与皮带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轻皮带3磨损状况。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二中弹簧固定在传动机构4的第一导向件45上,而本实施例的弹簧直接与辊筒2的辊轴21相连。通过将弹簧的力直接作用在辊筒2的辊轴21上,可以使力的传递效率高,灵敏度更好。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二中第一导向件45为滑块,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件45为导向连杆。通过将第一导向件45的滑块更换为导向连杆,滚轮接受的皮带3作用力可以直接传递给第一连杆44,而不需要通过滑块传递,因此,力的利用率更好,使得皮带3在受到相同作用力的情况下,对滚轮的作用力更大,因此灵敏度更高。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四中具有作为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具有作为辊轴连接部42的连杆、且弹簧连接在第二导向件46上;而本实施例中,弹簧固定在辊轴21上,且去除了作为第二导向件46的滑块、去除了作为辊轴连接部42的连杆,第一连杆44直接与辊轴21铰接。

由于第一连杆44直接与辊轴21铰接,增大了第一连杆44与作为第一导向件45的连杆之间的夹角,这样在滚轮受力相同的情况下,此传动机构4中弹簧的受力更大,由此能更有效的推动辊轴21运动,且结构更简单。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