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3601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安装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迅速。而在山区搭建光伏设备时,由于施工的地理因素的限制,几乎光伏组件都是转运到堆场,然后经过二次倒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二次倒运过程中以往均采用两名工人前后抬运,抬运过程中后面的工人由于视线受到光伏组件的遮挡,有可能会被地面的杂物绊倒,造成光伏组件的损坏,并且两人运输的模式成本也较高。

因此,研制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以方便转运不同宽度的光伏板,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以解决现有的转运方式成本高、安全性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包括:基板、压板和背带,其中,所述基板为由底板和侧板组成的L型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间隔设置有条形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搁板槽,所述侧板的上端面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T型插槽,所述T型插槽的上端与侧板的上端面连通,T型插槽的侧端与侧板的侧端面连通,所述压板包括压板本体、设置于压板本体一端的折板和设置于压板本体另一端的插杆,所述插杆与T型插槽相配合,所述插杆的下端设有与插杆垂直安装的螺栓,当插杆插入T型插槽后,螺栓的末端位于T型插槽的外部,通过调节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可实现基板与压板的紧固,所述压板本体用于压住放置在搁板槽中的光伏板,所述折板用于对光伏板限位,所述背带安装在侧板的背面。

优选,所述折板的内侧和压板本体的下端面均粘结有橡胶垫片。

进一步优选,所述压板为一体式压板,所述折板与压板本体之间的夹角为90°。

进一步优选,所述T型插槽由竖直插槽一和竖直插槽二组成,竖直插槽一位于竖直插槽二的内侧,插杆与竖直插槽一间隙配合,螺栓与竖直插槽二间隙配合。

进一步优选,所述隔板的高度为5-1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转运背架,可实现光伏板的二次转运,在进行光伏板的二次转运时,将光伏板排布在搁置槽中,压板通过插杆安装在基板的侧板上,压板本体将光伏板的上端压住后,通过调节螺母将插杆锁紧,从而将光伏板固定在搁板槽中,工人利用背带即可将光伏板背至施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转运背架结构简单,通过对光伏板进行紧固定位,保证了光伏板转运过程中不会晃动掉落,插杆与T型插槽通过调节螺母锁紧,通过改变插杆插入T型插槽的深度可以改变压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可实现对不同宽度的光伏板的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光伏板转运背架的剖视图;

图2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板转运背架,包括:基板、压板和背带3,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1为由底板11和侧板12组成的L型板,所述底板11的上端面间隔设置有条形的隔板13,相邻隔板13之间形成搁板槽,用于放置光伏板,所述侧板12的上端面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T型插槽,所述T型插槽的上端与侧板12的上端面连通,T型插槽的侧端与侧板12的侧端面连通,如图3、图4所示,所述压板包括压板本体21、设置于压板本体21一端的折板22和设置于压板本体21另一端的插杆23,所述插杆23与T型插槽相配合,所述插杆23的下端设有与插杆23垂直安装的螺栓24,当插杆23插入T型插槽后,螺栓24的末端位于T型插槽的外部,通过调节与所述螺栓24配合的螺母25可实现基板与压板的紧固,所述压板本体21用于压住放置在搁板槽中的光伏板5,所述折板22用于对光伏板5限位,所述背带3安装在侧板12的背面。

该光伏板转运背架可实现光伏板的二次转运,在进行光伏板的二次转运时,将光伏板排布在搁置槽中,压板通过插杆安装在基板的侧板上,压板本体将光伏板的上端压紧后,通过调节螺母将插杆锁紧,从而将光伏板固定在搁板槽中,工人利用背带即可将光伏板背至施工地。

该光伏板转运背架结构简单,通过对光伏板进行紧固定位,保证了光伏板转运过程中不会晃动掉落,插杆与T型插槽通过调节螺母锁紧,通过改变插杆插入T型插槽的深度可以改变压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可实现对不同宽度的光伏板的转运。

为了提高光伏板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折板22的内侧和压板本体21的下端面均粘结有橡胶垫片26。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板为一体式压板,所述折板22与压板本体21之间的夹角为90°。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T型插槽由竖直插槽一121和竖直插槽二122组成,竖直插槽一121位于竖直插槽二122的内侧,插杆23与竖直插槽一121间隙配合,螺栓24与竖直插槽二122间隙配合。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板13的高度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