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板材的夹持提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314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板材的夹持提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型板材的夹持提拉器。



背景技术:

大型的板件,比如木框货架较沉,因此不好抬运,如果采用人工抬运则需要两人,而单人抬运需要将木框货架竖起,一般木框货架宽度在1.5m至1.7m之间,单人还需将木框货架提起一段离地距离,因此直线向上提升的难度大大增加,所耗力气也会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型板材的夹持提拉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型板材的夹持提拉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夹持基板,以及与其铰接的勾杆,所述的勾杆包括勾头部和勾尾部,勾头部和勾尾部形成弯折的夹角,夹角不大于90度,所述勾尾部的末端设有持握体,勾头部能转动至夹持基板的夹持面,勾头部与夹持基板之间形成夹口,勾头部设有一块能相对转动的平面,该平面能旋转至与夹持基板的夹持面平行。

所述的勾杆有两根,设在夹持基板的左右两侧,勾杆旋转面与夹持基板的夹持面垂直,持握体架设在两根勾杆的勾尾部末端之间。

所述夹口朝下设置,所述勾尾部的持握体向上旋转,所述的平面与夹口中的工件产生向上的摩擦力。

所述的平面包括一块平板,该平板与勾杆的勾头部转动连接。

所述的两根勾杆之间架设横轴,横轴中部扁平,该扁平处即为上述的平面。

所述的两根勾杆之间架设横轴,所述的横轴为多棱杆轴,所述的平面为横轴上的棱面。

所述的夹持基板侧面为J形,包括背板和折板,所述勾杆的勾头部设有一组铰接点连接在折板侧边,该组铰接点处于平面与勾头部的转动点后方,且靠近勾尾部。

所述的夹持基板侧面为J形,包括背板和折板,所述勾杆的勾尾部设有一组铰接点连接在折板侧边。

所述夹持基板为直板,所述勾杆的勾尾部设有一组铰接点连接在折板侧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大型板件的夹持提拿工具,该提拉器能轻松的将板件平稳的夹持并能通过摩擦力来夹持,通过杠杆的原理,将直线向上提升变为横向抬升,便于施力,尤其是能将原来的直线上提变为能靠肩膀抬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夹持工件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夹持活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夹持活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持握体;2、勾杆;2-1、勾尾部;2-2、勾头部;3、夹持基板;3-1、折板;3-2、背板;4、平面;5、工件;6、铰接点;7、转动点;8、夹口;a、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三大部件:

一、夹持基板3,所述的夹持基板3侧面为J形,包括背板3-2和折板3-1。

二、设有夹持基板3两侧的两根勾杆2,两根勾杆2均包括勾头部2-2和勾尾部2-1。勾头部2-2和勾尾部2-1形成弯折的夹角a,夹角a不大于90度。在勾头部2-2设有铰接点6,铰接点6与夹持基板3的折板3-1连接,勾头部2-2能转动至背板3-2的夹持面,勾头部2-2与背板3-2之间形成夹口8,夹口8朝下设置。勾杆2旋转面与背板3-2的夹持面垂直。勾尾部2-1末端设有持握体1,持握体1架设在两根勾杆2的勾尾部2-1末端之间。勾尾部2-1的持握体1使用时向上旋转。

三、设置在勾头部2-2的一块平面4,该平面4与勾头部2-2之间设有转动点7,平面4能转至与背板3-2夹持面平行。转动点7更靠近勾头部2-2的前端,上述铰接点6靠近勾尾部2-1。该平面4可以是一块平板。平面4处在夹口8处,平面4能增加与工件5的接触面积,增大向上的摩擦力。

夹持原理:当工件5处于夹口8处时,将持握体1向上旋转,然后勾杆2的勾头部2-2旋转;平面4触碰到工件5后自动摆正,且贴于工件5表面;通过杠杆的作用来达到施力的力臂勾杆2的施力方向,将工件5轻松提起。所述的夹角a不大于90度就是为了使勾头部2-2转动后始终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提供向上的摩擦力。

实施例2

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三大部件:

一、夹持基板3,所述的夹持基板3侧面为直线形。

二、设有夹持基板3两侧的两根勾杆2,两根勾杆2均包括勾头部2-2和勾尾部2-1。勾头部2-2和勾尾部2-1形成弯折的夹角a,夹角a不大于90度。在勾尾部2-1设有铰接点6,铰接点6与夹持基板3连接,勾头部2-2能转动至夹持基板3的夹持面,勾头部2-2与夹持基板3之间形成夹口8,夹口8朝下设置。勾杆2的旋转面与夹持基板3的夹持面垂直。勾尾部2-1末端设有持握体1,持握体1架设在两根勾杆2的勾尾部2-1末端之间。勾尾部2-1的持握体1使用时向上旋转。

三、设置在勾头部2-2的一块平面4,该平面4与勾头部2-2之间设有转动点7,平面4能转至与夹持基板3夹持面平行。该平面4可以是一块平板。平面4处在夹口8处,平面4能增加与工件5的接触面积,增大向上的摩擦力。

夹持原理:当工件5处于夹口8处时,将持握体1向上旋转,然后勾杆2的勾头部2-2旋转;平面4触碰到工件5后自动摆正,且贴于工件5表面;通过杠杆的作用来达到施力的力臂勾杆2的施力方向,将工件5轻松提起。所述的夹角a不大于90度就是为了使勾头部2-2转动后始终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提供向上的摩擦力。

所有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此实施例只是作为特例解释说明以上实用新型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