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0096发布日期:2018-06-28 02:4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



背景技术:

称重灌装机全线仅需1-2人即可完成装个灌装过程,灌装方式先进、操作简单、计量准、自动化程度高,主要用于润滑油,涂料,冲施肥,食用油,油漆类化工等行业,是目前敞口桶灌装最为理想的灌装设备。

现有技术可参照公告号为CN20454854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设在支撑组件底部一侧的计量称重组件、设在支撑组件顶部的灌装组件以及设在支撑组件一侧的电气控制组件,灌装组件和计量称重组件分别与电气控制组件相连接,灌装组件包括灌装仓,灌装仓底部开有灌装口,灌装仓内设有控制灌装口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阀以及控制控制阀的下料控制组件,下料控制组件受控于电气控制组件,计量称重组件上放置有灌装桶,灌装桶设在灌装仓下方。灌装仓内的物料经电气控制组件控制,使得控制阀打开进而向灌装桶内灌装物料,灌装桶内重量达到要求后通过电气控制组件使控制阀闭合,完成灌装作业。

然而,控制阀闭合后灌装仓底部残留有物料,残留的物料落至灌装桶内而容易影响灌装的精度,残留的物料落至计量称重组件上容易影响计量称重组件的称重,进而影响灌装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其优点是在使用这种称重灌装机时,能够将灌装仓底部坠落的残留的物料进行收集,避免残留的物料落至灌装桶内或计量称重组件上,从而使得称重灌装机的灌装精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设在支撑组件底部一侧的计量称重组件、设在支撑组件顶部的灌装组件以及设在支撑组件一侧的电气控制组件,灌装组件和计量称重组件分别与电气控制组件相连接,计量称重组件上放置有灌装桶,灌装桶设在灌装组件下方,灌装组件包括灌装仓,灌装仓底部开有灌装口,灌装仓内设有控制灌装口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阀,控制阀受控于电气控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还安装有接漏组件,所述接漏组件包括设在灌装桶和灌装组件之间的接漏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接漏组件,灌装仓底部的残留的物料坠落时,能够通过接漏组将进行收集,避免残留的物料落至灌装桶内或计量称重组件上,从而使得称重灌装机的灌装精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漏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上的安装座以及安装在安装座上的顶部开口的接漏盒,所述接漏盒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有卸料口,卸料口处密封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向下延伸连接有中转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装仓底部的残留的物料坠落至接漏盒内,并通过导料管输送至中转盒内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漏盒的内底面倾斜设置,接漏盒开有卸料口的一侧较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接漏盒接到的物料较为容易从卸料口内输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盒内设有水泵,所述中转盒通过水泵与灌装组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盒内收集的物料通过水泵重新循环到灌装组件,合理的利用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接漏盒固定连接,当气缸处于伸展状态时,接漏盒伸至灌装组件和灌装桶之间,气缸处于收缩状态时,接漏盒移出灌装组件和灌装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缸的伸展和收缩状态控制接漏盒运动,灌装工作时,接漏盒远离灌装口,非灌装工作时,接漏盒处于灌装口下方对落下的残留的物料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与电气控制组件相连且受控于电气控制组件,且当控制阀使灌装口闭合时,气缸伸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气缸与电气控制组件相连,电气控制组件控制控制阀使灌装口闭合时, 同时控制气缸伸展,较为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漏盒的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朝向接漏盒顶部倾斜的防甩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漏盒移动时,接漏盒内的物料容易晃动,在接漏盒的侧壁顶部固定连接防甩护板,使接漏盒内的物料不容易被甩出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接漏组件,灌装仓底部的残留的物料坠落时,能够通过接漏组将进行收集,避免残留的物料落至灌装桶内或计量称重组件上,从而使得称重灌装机的灌装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接漏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气缸收缩的状态图。

图中,1、支撑组件;2、计量称重组件;21、灌装桶;3、灌装组件;31、灌装仓;311、灌装口;4、接漏组件;41、安装座;42、接漏盒;421、卸料口;422、防甩护板;43、导料管;44、中转盒;45、气缸;5、电气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全自动称重灌装机,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1、设在支撑组件1底部一侧的计量称重组件2、设在支撑组件1顶部的灌装组件3、设在支撑组件1上且处于灌装组件3与计量称重组件2之间的接漏组件4以及设在支撑组件1一侧的电气控制组件5,灌装组件3和计量称重组件2分别与电气控制组件5相连接,计量称重组件2上放置有灌装桶21,灌装桶21设在灌装组件3下方,灌装组件3包括灌装仓31,灌装仓31底部开有灌装口311,灌装口311内设有控制灌装口311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阀(未示出),灌装仓31底部开有灌装口311,灌装仓31内设有控制灌装口311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阀,控制阀受控于电气控制组件5。灌装仓31内的物料经电气控制组件5控制,使得控制阀打开进而向灌装桶21内灌装物料,灌装桶21内重量达到要求后电气控制组件5使控制阀闭合,完成灌装作业;经电气控制组件5控制接漏组件4伸至灌装仓31与灌装桶21之间,对灌装仓31上残留的物料坠落过程进行收集,避免灌装仓31上残留的物料坠落至灌装桶21内或计量称重组件2上而影响灌装桶21内灌装物料的精度。

结合图3,接漏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1上的安装座41以及安装在安装座41上的顶部开口的接漏盒42,接漏盒42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有卸料口421,接漏盒42的内部底面倾斜设置,且开有卸料口421的一侧较低,卸料口421处密封连接有导料管43,导料管43向下延伸连接有中转盒44,中转盒44内设有水泵,中间盒44通过水泵与灌装仓31连通。接漏盒42内收集到的物料经导气管进入中转盒44,通过电气控制组件5控制水泵45定期地将中转盒44内收集到的物料输送回灌装仓31内,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安装座41上还固定安装有气缸46,气缸46的活塞杆与接漏盒42固定连接且当气缸46处于伸展状态时,接漏盒42伸至灌装组件3和灌装桶21之间,接漏件对坠落下的残留的物料进行收集;气缸46处于收缩状态时(参见图4),接漏盒42移出灌装组件3和灌装桶21之间,灌装组件3对灌装桶21进行灌装工作。气缸46与电气控制组件5相连且受控于电气控制组件5,且当控制阀使灌装口311闭合时,气缸46伸展,使得非灌装状态时,接漏盒42能够对坠落下的残留的物料进行收集。接漏盒42移动时,接漏盒42内的物料容易晃动,在接漏盒42的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防甩护板422(参见图3),使接漏盒42内的物料不容易被甩出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