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称重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8505发布日期:2018-07-20 19:3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尘称重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炼低碳钢时出钢过程中加入一定量高钙铝渣球可大大提高钢水中的酸溶铝比例,降低氧化铁和氧化锰的含量,提高钢水的洁净度,现在炼钢时普遍需要高钙铝渣球,高钙铝渣球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对石粉和铝粉的配比,人工配比费时费力而且不准确,现在通常使用自动配比装置进行配比。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2048967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微量称重给料装置,属于称重给料装置。称重给料装置的漏斗位于框架内,料斗的上端通过称重模块与框架相连,在框架的上端连接有上保护架;在料斗上端的中间位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孔,在进料口的下方有布料板,在料斗内有破拱板和防冲击板;在料斗底部连接有拌料器和螺旋输送机,拌料器位于料斗内,螺旋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框架外,拌料器与螺旋输送机共用一根轴,在拌料器的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减速机,另一端为螺旋出料口。优点:整体结构简单,组装件少,故障率低;能够实现静态下的连续给料作业,不仅可以作为减重秤使用,还可以作为计重秤使用,均可单台、多台组合使用,实现物料的自动配比。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实现自动的称重配比,但是进料口如果常开就容易进入杂质,影响产品质量,常闭就需要工作人员去一一开启,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尘称重给料装置,能够通过简单操作来开关进料口,防止杂质进入储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尘称重给料装置,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储料斗和位于储料斗底端的传送带,储料斗包括石粉料斗和铝粉料斗,在石粉料斗下方设有螺旋送料器,在铝粉料斗下方设有减重传送带,在每个石粉料斗和铝粉料斗的顶端均开设有进料口,在每个进料口上均设有进料盖,进料盖包括两块相互拼接的进料挡板并且两块进料挡板在相互拼接处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在两块进料挡板镜像相对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牵拉杆,两个牵拉杆共同转动连接有横杆,多个横杆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长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不需要加料时,进料口被进料盖封闭,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储料斗,当需要加料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拉动拉杆就可以控制进料盖开关,方便加料。

较佳的,两块进料挡板相互拼接位置处为倒Z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倒Z形结构可以加强密封性,即使进料盖两部分没有完全密封抵接,外界的杂质依然会被挡在外面,无法进入储料斗内部。

较佳的,在长杆的一端开设有拉杆槽,在拉杆槽内插接有拉杆,在对应拉杆位置处的架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件,限位件上对应拉杆位置处设有卡接槽,卡接槽能与拉杆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接槽可以固定拉杆的位置,防止拉杆因为工作人员误操作或意外而打开或关闭进料盖,避免造成物料损失或储料斗进入杂质。

较佳的,在横杆远离长杆的一端底面设有滑轮,滑轮与储料斗顶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滑轮在不影响横杆正常运动的前提下给予了横杆另一端一个支撑力,加强了横杆的强度,延长了横杆的使用寿命,在横杆受力不均的时候可以固定横杆的上下位置。

较佳的,在进料口周围的储料斗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下料斗底端位于进料盖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下料斗可以辅助下料,使工作人员在加料时无需将加料工具与进料口完全对准,方便工作人员对接,防止物料在加料过程中落到进料口外。

较佳的,在储料斗顶端开设有通气孔,在通气孔上设有通气盖,通气盖包括覆盖于通气孔上方的圆顶结构,连接圆顶结构和通气孔的连接杆,圆顶结构与通气孔之间有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圆顶结构可以保护通气孔不会进入外界杂质,而通气孔可以通过连接杆之间的缝隙与外界进行空气流动,在不影响通气孔功能的情况下保护通气孔不会通过外界杂质。

较佳的,在架体顶端边缘处设有防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工作人员需要在架体顶端进行工作,所以需要防护栏来保护工作人员,防止工作人员因为意外从架体顶端摔落。

较佳的,在减重传送带外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防尘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铝粉会落到减重传送带上,所以当铝粉飞溅时空气中就会含有带毒性的铝粉,影响工作人员安全,还会损失物料,同时外界杂质会混入铝粉中,影响产品质量,防尘罩可以阻挡外界杂质进入内部,同时能阻挡内部铝粉飘到外界。当工作人员需要检修减重传送带或者清理传送带上残余的物料时,可以拆下防尘罩,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或清理。

较佳的,在传送带下方设有底端支架,在传送带外面设有防尘壳,防尘壳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底端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物料落入传送带上,由于进行配重,会呈小山堆的形状,如遭遇外界来风等情况物料会飘散到空中,外界的杂质也会混入物料中,威胁人身安全,同时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损失,防尘壳能保护内部空间,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不需要加料时,进料口被进料盖封闭,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储料斗,当需要加料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拉动拉杆就可以控制进料盖开关,方便加料;

2.倒Z形结构可以加强密封性,即使进料盖两部分没有完全密封抵接,外界的杂质依然会被挡在外面,无法进入储料斗内部;

3.卡接槽可以固定拉杆的位置,防止拉杆因为工作人员误操作或意外而打开或关闭进料盖,避免造成物料损失或储料斗进入杂质;

4.下料斗可以辅助下料,使工作人员在加料时无需将加料工具与进料口完全对准,方便工作人员对接,防止物料在加料过程中落到进料口外;

5.圆顶结构可以保护通气孔不会进入外界杂质,而通气孔可以通过连接杆之间的缝隙与外界进行空气流动,在不影响通气孔功能的情况下保护通气孔不会通过外界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称重给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配料装置和传送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进料斗顶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拉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中突出下料斗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突出通气盖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中突出储料斗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11是实施例中突出减重传送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中突出防尘壳结构的剖面图;

图13是实施例中突出辅料斗内刮板结构的剖面图;

图14是实施例中突出辅料斗结构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4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16是实施例中突出下料桶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架体;11、铰接件;12、限位件;121、卡接槽;13、拉杆;14、防护栏;2、储料斗;21、石粉料斗;211、螺旋送料器;22、铝粉料斗;221、减重传送带;2211、减重秤;222、防尘罩;2221、辅气孔;23、进料口;231、进料盖;2311、牵拉杆;2312、牵拉铰接轴;2313、轴心铰接轴;2314、传动铰接轴;2315、横杆;2316、长杆;23161、拉杆槽;2317、滑轮;2318、支撑杆;2319、下料斗;232、进料挡板;24、通气孔;241、通气盖;2411、圆顶结构;2412、连接杆;25、中心轴;251、换向器;2511、传动杆;2512、储料电机;252、刮板;253、螺旋桨叶;26、出料口;3、辅料斗;31、下料桶;311、磁铁;3111、牵拉弹簧;312、滑接杆;3121、连接弹簧;313、下料件;32、滑接槽;33、辅料刮板;4、传送带;41、防尘壳;42、张紧装置;421、传送辊;4211、张紧轴;422、张紧件;423、螺栓;424、螺母;425、张紧槽;426、U形块;43、底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防尘称重给料装置,结合图1和图2,包括架体1、储料斗2、辅料斗3和传送带4。储料斗2固定连接在架体1上顶端位置处,储料斗2包括石粉料斗21和铝粉料斗22,辅料斗3位于储料斗2下方并固定连接于架体1上,传送带4位于辅料斗3正下方,传送带4下方设有底端支架43,底端支架43用于支撑传送带4。

结合图4和图5,在储料斗2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23,在进料口23处的储料斗2上设有进料盖231,进料盖231覆盖进料口23,进料盖包括两块相互拼接的半圆形进料挡板232,进料盖231能防止外界杂质从出料口26进入储料斗2,两块进料挡板232在进料盖231边缘的拼接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轴心铰接轴2313,两块进料挡板232通过轴心铰接轴2313铰接。两块进料挡板232拼接处呈倒Z形结构,加强进料盖231的密封性,即使进料盖231没有完全闭合也能够起到阻挡杂质的作用。

在进料盖231的轴心铰接轴2313位置旁转动连接有两个牵拉铰接轴2312,上述两个牵拉铰接轴2312分别转动连接有L形的牵拉杆2311,在牵拉杆2311远离进料盖231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铰接轴2314,两个牵拉杆2311远离进料盖231一端通过传动铰接轴2314相互铰接,在牵拉杆2311下方设有横杆2315,牵拉杆2311通过传动铰接轴2314与横杆2315相铰接,横杆2315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长杆2316,长杆2316位于架体1顶端一侧。在横杆2315远离长杆2316的一端底面设有滑轮2317,滑轮2137与储料斗2顶端抵接,滑轮2317在不影响横杆2315运动的前提下起到支撑横杆2315的作用。

结合图6和图7,在长杆2316一端开设有拉杆槽23161,在拉杆槽23161内插接有拉杆13,在架体1对应拉杆13位置处设有铰接件11,拉杆13铰接于铰接件11上,在拉杆13两侧位置处的架体1上分别设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对应拉杆13一端设有卡接槽121,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拉杆13来控制进料盖231的开关,卡接槽121为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拉杆13能够卡接在卡接槽121中,限制拉杆13转动角度,防止拉杆13因意外转动而构成进料盖231在不正确的时候开关。

结合图1和图8,在进料口23上端设有下料斗2319,下料斗2319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318,支撑杆2318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储料斗2顶端,下料斗2319能够在不影响进料盖231正常开关的前提下辅助工作人员从进料口23加料,加大工作人员加料时对接的面积。

结合图6和图9,在储料斗2顶端开设有通气孔24,通气孔24能加强储料斗2内空气流通,在通气孔24上方设有通气盖241,通气盖241能防止外界杂质通过通气孔24进入储料斗2。通气盖241包括覆盖通气孔24的圆顶结构2411和多个连接圆顶结构2411与通气孔24的连接杆2412,空气能够从连接杆2412之间的缝隙进出通气孔24,使通气盖241不影响通气孔24的正常功能。

结合图10,在储料斗2内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轴25,中心轴25顶端连接有换向器251,换向器251连接有传动杆2511,传动杆2511伸出储料斗2设置,在传动杆2511伸出储料斗2的一端连接有储料电机2512,在中心轴25上固定连接有刮板252,刮板252远离中心轴25的一端抵接于储料斗2,使刮板252能够在储料电机2512的带动下在储料斗2内转动并能够刮下储料斗2内壁上残余的物料。

刮板252抵接储料斗2的一端为软体结构,在不影响刮板252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刮板252与储料斗2内壁的摩擦力,防止刮板252刮伤储料斗2,刮板252为框体结构,减少了刮板252的空间体积,减少物料粘到刮板252上的概率,刮板252相对中心轴25镜像设置。中心轴25底端伸到出料口26内,在中心轴25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253,螺旋桨叶253与刮板252同轴转动,不需要额外动力即可搅拌出料,使下料更均匀。

结合图2和图11,在石粉料斗21下方连接有螺旋送料器211,能够在将石粉送到辅料斗3的同时,还能搅拌石粉,压碎石粉中凝结的硬块。在铝粉料斗22下方连接有减重传送带221,减重传送带221内设有减重秤2211(减重秤2211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追述),使减重传送带221能够对铝粉进行自动配比。

结合图1和图12,在减重传送带221外设有防尘罩222,防尘罩222螺栓连接于架体1上,防尘罩222上开设有辅气孔2221,辅气孔2221能够使防尘罩222内的空气流通更顺畅,确保下料速率。

结合图14和图15,在辅料斗3内设有与储料斗2内结构一样的辅料刮板33(参见图13),辅料刮板33能够刮下辅料斗3内壁残留的物料,减少物料浪费,提升产品质量。在辅料斗3下方滑动连接有三棱柱形的下料桶31。

结合图15和图16,下料桶31上端设有滑接杆312,在辅料斗3相对滑接杆312位置处设有滑接槽32,在滑接杆312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121,连接弹簧3121另一端与辅料斗3固定连接,固定下料桶31在自重状态下的相对位置。下料桶31包括相互插接的两块下料件313。

在下料桶31内滑动连接有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311,使下料桶31在自重状态下磁铁311能够将两块下料件313紧密连接在一起,防止下料桶31打开。在两个磁铁311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牵拉弹簧3111,牵拉弹簧311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辅料斗3上。当辅料斗3下料使,物料落入下料桶31,增加下料桶31重量,使下料桶31下降,当下料桶31下降到快接近传送带4时,一波物料正好下完,牵拉弹簧3111达到拉伸最大值,将两块磁铁311分离,下料桶31打开将物料下到传送带4上。

回看图1,在低端支架上设有防尘壳41,防尘壳41用于保护传送带4不被外界气流影响,阻挡外界杂质进入内部和内部物料粉尘飘到外面。防尘壳41螺栓连接于底端支架43上,使防尘壳41可拆卸,便于工作人员拆装防尘壳41。

回看图2和图3,在传送带4末端设有张紧装置42,张紧装置42包括与底端支架43一体成型的U形块426、滑动连接在U形块426内的张紧件422和一端与张紧件422固定连接的螺栓423,螺栓423另一端伸出U形块426设置并与U形块426滑动连接,在与U形块426连接处两端的螺栓42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424,在传送带4的传送辊421两端固定连接有张紧轴4211,底端支架43对应张紧轴4211的位置处开有张紧槽425,张紧轴4211滑动连接于张紧槽425并与张紧件422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张紧件422的位置可以改变传送辊421的位置从而达到张紧传送带4的效果,螺母424能够通过固定螺栓423的相对位置来固定张紧件422的相对位置。

使用方式:当工作人员通过进料口23加料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控制拉杆13即可控制所有进料盖231的开关。在进料盖231关闭状态下,当工作人员拉动拉杆13时,拉杆13带动长杆2316沿长杆2316长度方向运动,长杆2316带动横杆2315一起向长杆2316长度方向运动,横杆2315使牵拉杆2311发生转动,从而通过牵拉杆2311进料盖231打开。

工作人员将物料沿在进料口23上方的下料斗2319倒入储料斗2内,由于储料斗2内部气压增大,多余的空气从位于通气孔24上的通气盖241下方排出。

物料进入储料斗2内部后储料斗2内的刮板252开始转动,大部分物料直接落入出料口26处,小部分物料粘在储料斗2内壁上然后被刮板252刮下,落入出料口26处,储料斗2的出料口26处的螺旋桨叶253能够搅拌下料,让下料更均匀。

石粉通过螺旋送料器211送到辅料斗3内,铝粉通过减重传送带221进行配比后送到辅料斗3内,在减重传送带221外的防尘罩222即阻挡了外界杂质混入铝粉中,也阻挡了铝粉飘到空气中。

大部分物料直接落入下料桶31中,小部分物料粘在辅料斗3内壁上然后被辅料刮板33刮下,落入下料桶31中,下料桶31在下料过程中因为自身重力不断下降,牵拉弹簧3111和连接弹簧3121不断被拉长,直到牵拉弹簧3111达到最大伸长量,然后牵拉弹簧3111将两块磁铁311拉开,使下料桶31打开,将铝粉放到传送带4上。下料完成后下料桶31自重减轻,被连接弹簧3121向上拉回,磁铁311滑回原位,重新使下料桶31紧闭。

传送带4上的防尘壳41即阻挡了外界杂质混入物料中,也阻挡了物料飘到空气中。配比完成的物料在传送带4上被运到下一道工序。

当传送带4过松时,工作人员可拆下螺母424,调节张紧件422,使传送带4重新张紧,然后固定螺母424,从而使张紧件422的相对位置不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