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7130发布日期:2018-09-08 00:42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



背景技术:

仓储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

循环提升机是仓储物流的重要设备之一,循环提升机在循环工作过程中,必须保证其传动链条上的提升架始终保持水平,然而,现有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运行起来稳定性较差,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以解决现有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提升轴,所述提升轴的右端穿过循环提升机的传动链条后与提升架固定连接,且提升轴能相对于传动链条转动,所述提升轴的左端设置有第一保持组件、第二保持组件,所述第一保持组件包括固定于提升轴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并与提升轴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端安装有前保持轮,其后端安装有后保持轮,所述前保持轮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相平行,所述后保持轮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相平行,循环提升机的机架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与前保持轮相配合的前导轨,所述前导轨为弧形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与后保持轮相配合的后导轨,所述后导轨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保持组件包括固定于提升轴上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布置,且其与提升轴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上保持轮,其下端安装有下保持轮,所述上保持轮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相平行,所述下保持轮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相平行,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上保持轮相配合的上导轨,所述上导轨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下保持轮相配合的下导轨,所述下导轨沿竖直方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保持轮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前端的左侧,所述后保持轮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后端的右侧;进而保证前导轨、后导轨不会交叉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保持轮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上端的右侧,所述下保持轮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下端的左侧;进而保证上导轨、下导轨不会交叉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能够保证提升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提升轴1,所述提升轴1的右端穿过循环提升机的传动链条9后与提升架2固定连接,且提升轴1能相对于传动链条9转动,所述提升轴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保持组件、第二保持组件,所述第一保持组件包括固定于提升轴1上的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并与提升轴1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前端安装有前保持轮4,其后端安装有后保持轮5,所述前保持轮4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1相平行,所述后保持轮5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1相平行,所述前保持轮4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前端的左侧,所述后保持轮5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后端的右侧,循环提升机的机架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与前保持轮4相配合的前导轨(图中未绘示),所述前导轨为弧形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与后保持轮相配合的后导轨(图中未绘示),所述后导轨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保持组件包括固定于提升轴1上的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二连接板6沿竖直方向布置,且其与提升轴1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上端安装有上保持轮7,其下端安装有下保持轮8,所述上保持轮7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1相平行,所述下保持轮8的轴向方向与提升轴1相平行,所述上保持轮7设置于第二连接板6上端的右侧,所述下保持轮8设置于第二连接板6下端的左侧,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上保持轮7相配合的上导轨10,所述上导轨10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下保持轮8相配合的下导轨11,所述下导轨11沿竖直方向布置。

上述一种循环提升机的提升架水平保持机构能够保证提升架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