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6386发布日期:2020-01-10 21:4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特别涉及能够检测出乘降轿厢的人或物等物体的形状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梯装置,存在如下电梯装置,其计算出人或物等物体相对于电梯的轿厢地面面积的占有率,当轿厢内的占有率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取消层站呼梯。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通过将经过电梯出入口的物体检测为线状图像,并根据该线状图像计算出物体的地面投影面积,由此计算出轿厢内的占有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371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由于使用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作为物体的宽度,因此无法高精度地计算出物体的形状。因此,存在无法准确地计算出物体的地面占有面积而使得轿厢内的占有率也变得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检测乘降轿厢的物体的形状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第1距离传感器组,其设置在电梯的出入口的左右中的任意一方,取得距出入轿厢的物体的第1距离数据;第2距离传感器组,其设置在电梯的出入口的左右中的任意另一方,取得距出入轿厢的物体的第2距离数据;宽度计算部,其根据第1距离数据、第2距离数据以及第1距离传感器组与第2距离传感器组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来计算物体的宽度数据;移动速度计算部,其根据第1距离传感器组对物体的第1检出开始时刻数据、第2距离传感器组对物体的第2检出开始时刻数据以及第1距离传感器组与第2距离传感器组在进深方向上的距离来计算物体的移动速度数据;进深计算部,其根据物体的移动速度数据以及第1距离传感器组对物体的第1检出开始时刻数据以及第1检出结束时刻数据、或第2距离传感器组对物体的第2检出开始时刻数据以及第2检出结束时刻数据来计算物体的进深数据;以及立体形状计算部,其根据物体的宽度数据以及进深数据来计算物体的立体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能够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检测乘降轿厢的物体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出入口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由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检测出的物体的立体形状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仅为一例,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

实施方式.

图1的(a)~(c)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出入口的结构。

在电梯的出入口40的左右任意一方的壁面设有第1距离传感器组11。此外,在电梯的出入口40的左右任意另一方的壁面设有第2距离传感器组12。

第1距离传感器组11由具有与电梯的出入口40的宽度方向(图中由箭头w所示的方向)平行的光轴的一个或多个反射式距离传感器11n构成。各反射式距离传感器11n能够分别检测从自身到物体(人或物)50的距离x1n。

第2距离传感器组12由具有与电梯的出入口4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光轴的一个或多个反射式距离传感器12n构成。各反射式距离传感器12n能够分别检测从自身到物体50的距离x2n。

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和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在电梯的出入口40的宽度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w设置。此外,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和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在电梯的出入口40的进深方向(图中由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d设置。

通过将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和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在出入口40的进深方向上离开d设置,能够判定物体50的移动方向。例如,在物体50首先由第1距离传感器组11检测出,接下来由第2距离传感器组12检测出的情况下,物体50向乘入轿厢的方向移动。相反,在物体50首先由第2距离传感器组12检测出,接下来由第1距离传感器组11检测出的情况下,物体50向从轿厢下梯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图1中,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和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分别由n=1~15的反射式距离传感器11n、12n构成,但是,反射式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不限于此。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电梯装置具备乘降检测装置10、控制装置20以及称量装置30。乘降检测装置10检测乘降电梯的轿厢的物体50。控制装置20根据乘降检测装置1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电梯的运转。称量装置30检测乘入电梯的轿厢内的物体的重量。

电梯的乘降检测装置10具备:第1距离传感器组11;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形状计算部13,其计算乘降轿厢的物体50的立体形状;以及信息读取部14,其从计算出的立体形状读取信息。

形状计算部13具备:宽度计算部131,其计算物体50的宽度数据wn;移动速度计算部132,其计算物体50的移动速度数据vn;进深计算部133,其计算物体50的进深数据dn;以及立体形状计算部134,其计算物体50的立体形状sh。

宽度计算部131根据由第1距离传感器组11检测出的距物体50的第1距离x1n、由第2距离传感器组12检测出的距物体50的第2距离x2n以及预先确定的第1距离传感器组11与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依照下式计算物体50的宽度数据wn。

[式1]

wn=w-(x1n+x2n)

移动速度计算部132根据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对物体50的检出开始时刻ts1n、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对物体50的检出开始时刻ts2n以及预先确定的第1距离传感器组11与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在进深方向上的距离d,依照下式计算物体50的移动速度数据vn。

[式2]

进深计算部133根据由移动速度计算部132计算出的物体50的移动速度数据vn、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对物体50的检出开始时刻ts1n以及检出结束时刻te1n,依照下式计算物体50的进深数据dn。

[式3]

dn=|vn|×(te1n-ts1n)

或者,进深计算部133根据由移动速度计算部132计算出的物体50的移动速度数据vn、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对物体50的检出开始时刻ts2n以及检出结束时刻te2n,依照下式计算物体50的进深数据dn。

[式4]

dn=|vn|×(te2n-ts2n)

立体形状计算部134根据由宽度计算部131计算出的物体50的宽度数据wn和由进深计算部133计算出的物体50的进深数据dn来计算物体50的立体形状sh。图3的(a)、(b)示出由立体形状计算部134计算出的物体50的立体形状sh的一例。

信息读取部14具备地面投影面积计算部141、占有率计算部142以及高度检测部143。

地面投影面积计算部141根据由立体形状计算部134计算出的物体50的立体形状sh计算物体50的地面投影面积。图3的(c)示出由地面投影面积计算部141计算出的物体50的地面投影面积的一例。

占有率计算部142根据由地面投影面积计算部141计算出的物体50的地面投影面积和预先确定的电梯轿厢的地面面积来计算电梯轿厢内的占有率。详细地说,占有率计算部142通过在物体50乘入轿厢的情况下加上其地面投影面积,在物体50从轿厢下梯的情况下减去其地面投影面积,由此计算出轿厢内的占有率。

高度检测部143根据由立体形状计算部134计算出的物体50的立体形状sh来计算物体50的高度。

控制装置20根据由占有率计算部142计算出的轿厢内的占有率和由称量装置30检测出的轿厢内的重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转。详细地说,当轿厢内的占有率为规定值以上或者轿厢内的重量为额定载荷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取消层站呼梯。由此,在轿厢满员或者为额定载荷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使电梯的运转高效化。

此外,控制装置20在由高度检测部143计算出的物体50的高度为规定值以下且没有进行轿厢内的操作达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打开电梯门。由此能够防止身材矮小的儿童或动物被困在轿厢内的情况。

此外,控制装置20在由移动速度计算部132计算出的物体50的移动速度数据vn的平均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使电梯门的开闭速度比通常时慢。由此,能够防止缓慢地移动的老年人或搬运重物的人等被门夹住。另外,也可以根据物体50的实际的移动速度使门的开闭时间更精细地变化。

此外,控制装置20在包含于第1、第2距离传感器组11、12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出物体50的期间中,使电梯门的开闭动作停止或反转。由此,也能够将第1、第2距离传感器组11、12作为门的安全装置灵活运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具备:第1距离传感器组11,其取得距物体50的第1距离数据x1n;第2距离传感器组12,其取得距物体50的第2距离数据x2n;宽度计算部131,其计算物体50的宽度数据wn;移动速度计算部132,其计算物体50的移动速度数据vn;进深计算部133,其计算物体50的进深数据dn;以及立体形状计算部134,其计算物体50的立体形状sh。由此,能够低成本且高精度地计算出乘降轿厢的物体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第2距离传感器组11、12是反射式距离传感器,但是,也可以使用光扫描式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式距离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