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4471发布日期:2018-07-13 19:0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给架,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纺织品已经基本上全部由机械替代纺织,在纺织机械进行纺织时需要将棉线从线轴上供给到纺织机中,传统方式是将纺织线轴套在转动轴上进行抽线,或者直接立放于地面,但是这样供线不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另外立放也容易在转动时使线轴倾倒。

现有的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存在不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存在不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包括有安装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固定机构、绕线筒、棉线本体、转动机构、锁紧机构、安装框、空心管、导向环、刮灰齿、吸气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收集机构;第一支撑板、安装框沿安装板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第一固定机构固接于安装板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后方;第二支撑板底部与第一固定机构输出端固接,第二支撑板开有第一通孔;转动机构固接于第一支撑板一侧部,且贯穿第一支撑板;绕线筒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转动机构输出端固接,棉线本体绕接于绕线筒,锁紧机构固接于绕线筒内一侧部,吸气机构固接于安装框内底部;第二固定机构固接于空心管一侧部,且第二固定机构输出端位于安装框顶部;导向环固接于空心管顶部,刮灰齿固接于导向环内侧部,导向环内侧部底部开有第二通孔,收集机构固接于空心管底部。

优选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第一螺母和第一蝶形螺栓;第一固定板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第二支撑板开有第一螺纹孔,第一固定板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蝶形螺栓贯穿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母固接。

优选地,转动机构包括有轴承座、第一转轴、转板和手柄;轴承座固接于第一支撑板;第一转轴一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与轴承座枢接并贯穿轴承座;转板固接于第一转轴一侧部,手柄固接于转板一侧部。

优选地,锁紧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t形固定杆和弹性件;第二固定板固接于绕线筒内一侧部,第二固定板顶部开有凹槽;t形固定杆通过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固接,且t形固定杆输出端位于凹槽内。

优选地,吸气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二转轴、旋转叶片、通气管和过滤板;电机固接于安装框内底部,第二转轴底部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旋转叶片固接于第二转轴表面,通气管贯穿安装框,过滤板固接于通气管一侧部。

优选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板、第二蝶形螺栓、第四固定板和第三蝶形螺栓;第三固定板固接于空心管一侧部,第三固定板开有第三螺纹孔,安装框顶部开有第一螺纹槽、第二螺纹槽,第二蝶形螺栓贯穿第三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槽螺接,第四固定板固接于空心管另一侧部,第四固定板开有第四螺纹孔,第三蝶形螺栓贯穿第四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槽螺接。

优选地,收集机构包括有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和过滤袋;第一挂钩固接于与空心管底部,第二挂钩固接于与空心管底部;过滤袋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一挂钩,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二挂钩。

优选地,第二通孔为通气孔。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棉线供给架时,首先运转第一固定机构,使得第一固定机构输出端松开第二支撑板,把第二支撑板取下,将绕有棉线本体的绕线筒安装于转动机构输出端,运转锁紧机构,使得锁紧机构打开,再将棉线一端从锁紧机构输出端取下,使其贯穿的导向环,当开始供给棉线时,控制吸气机构运作,使得吸气机构输出端转动,从而产生向安装框内流动的气流,将刮灰齿从棉线上挂下的灰尘,吸入收集机构内,开始供给棉线时,棉线带动绕线筒及转动机构顺时针转动,当不需要供给棉线时,运转转动机构,使得转动机构输出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绕线筒及棉线逆时针转动,再运转锁紧机构,使得锁紧机构输出端打开,将棉线一端放入锁紧机构输出端中,运转锁紧机构,使得锁紧机构输出端将棉线夹紧,当需要清除收集机构中的灰尘时,运转第二固定机构,使得第二固定机构输出端打开,从而将空心管取下,运转收集机构,将收集机构输出端取下,从而清除收集机构输出端中的灰尘,灰尘清除完成后,运转收集机构,将收集机构输出端装回初始位置,装上空心管,再运转第二固定机构,使得第二固定机构输出端固定空心管,如此,达到了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效果。

因为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第一螺母和第一蝶形螺栓;第一固定板固接于安装板顶部,第二支撑板开有第一螺纹孔,第一固定板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蝶形螺栓贯穿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母固接;当需要装上绕有棉线本体的绕线筒时,控制第一蝶形螺栓顺时针转动,使其向右移动,离开第一螺纹孔,便可将第二支撑板取下,将绕有棉线本体的绕线筒装上转动机构输出端,再将第二支撑板装上,控制第一蝶形螺栓逆时针转动,向左移动,贯穿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母螺接,如此,便于更换绕线筒。

因为转动机构包括有轴承座、第一转轴、转板和手柄;轴承座固接于第一支撑板;第一转轴一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与轴承座枢接并贯穿轴承座;转板固接于第一转轴一侧部,手柄固接于转板一侧部;当开始供给棉线时,棉线带动绕线筒及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当不需要供给棉线时,控制手柄逆时针转动,手柄带动转板及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绕线筒及棉线逆时针转动,从而将棉线回收,如此,使得棉线供给井然有序。

因为锁紧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板、t形固定杆和弹性件;第二固定板固接于绕线筒内一侧部,第二固定板顶部开有凹槽;t形固定杆通过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固接,且t形固定杆输出端位于凹槽内;棉线回收回来后,控制t形固定杆向上移动,使得t形固定杆输出端离开凹槽,再将棉线端部放入凹槽中,放开t形固定杆,t形固定杆受到弹性件弹力作用向下移动,从而夹紧棉线,如此,不使用棉线时,便于将棉线端头固定。

因为吸气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二转轴、旋转叶片、通气管和过滤板;电机固接于安装框内底部,第二转轴底部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旋转叶片固接于第二转轴表面,通气管贯穿安装框,过滤板固接于通气管一侧部;开始供给棉线时,启动电机,控制电机输出端顺时针转动,电机输出端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转轴及旋转叶片转动,产生向下吹的风,从而控制气流向安装框内流动,下吹的风从通气管排除安装框,当不需要供给棉线时,关闭电机,过滤板能放置灰尘进入到安装框中,如此,能对刮灰齿刮下了的灰尘起到引导的作用。

因为第二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板、第二蝶形螺栓、第四固定板和第三蝶形螺栓;第三固定板固接于空心管一侧部,第三固定板开有第三螺纹孔,安装框顶部开有第一螺纹槽、第二螺纹槽,第二蝶形螺栓贯穿第三螺纹孔与第一螺纹槽螺接,第四固定板固接于空心管另一侧部,第四固定板开有第四螺纹孔,第三蝶形螺栓贯穿第四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槽螺接;当需要清理收集机构中的灰尘时,控制第二蝶形螺栓顺时针转动,使其向上移动,离开第一螺纹槽,控制第三蝶形螺栓顺时针转动,使其向上移动离开第二螺纹槽,便可将空心管取下,当将收集机构中的灰尘清理完毕后,将空心管装回初始位置,控制第二蝶形螺栓逆时针转动,使其向下移动与第一螺纹槽螺接,第三蝶形螺栓逆时针转动,使其向下移动与第二螺纹槽螺接,如此,便于清理安装框中的灰尘,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收集机构包括有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和过滤袋;第一挂钩固接于与空心管底部,第二挂钩固接于与空心管底部;过滤袋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一挂钩,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二挂钩;当空心管取下后,将过滤袋从第一挂钩、第二挂钩上取下,便清理过滤袋中的灰尘,当过滤袋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袋挂在第一挂钩、第二挂钩上,如此,使得将吸入的灰尘进行收集,降低清理工作。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完成固定第二支撑板的工作,便于更换绕线筒,通过转动机构完成绕线筒转动的工作,使得棉线供给井然有序,通过锁紧机构夹紧面向端部的工作,不使用棉线时,便于将棉线端头固定,通过吸气机构完成吸气的工作,能对刮灰齿刮下了的灰尘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完成固定空心管的工作,便于清理安装框中的灰尘,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收集机构完成灰尘收集的工作,使得将吸入的灰尘进行收集,降低清理工作,达到了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紧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吸气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安装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通孔,5-第一固定机构,51-第一螺纹孔,52-第一固定板,53-第二螺纹孔,54-第一螺母,55-第一蝶形螺栓,6-绕线筒,7-棉线本体,8-转动机构,81-轴承座,82-第一转轴,83-转板,84-手柄,9-锁紧机构,91-第二固定板,92-凹槽,93-t形固定杆,94-弹性件,10-安装框,11-空心管,12-导向环,13-刮灰齿,14-第二通孔,15-吸气机构,151-电机,152-第二转轴,153-旋转叶片,154-通气管,155-过滤板,16-第二固定机构,161-第三固定板,162-第三螺纹孔,163-第一螺纹槽,164-第二蝶形螺栓,165-第四固定板,166-第四螺纹孔,167-第二螺纹槽,168-第三蝶形螺栓,17-收集机构,171-第一挂钩,172-第二挂钩,173-过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纺织机械用棉线供给架,如图1-8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固定机构5、绕线筒6、棉线本体7、转动机构8、锁紧机构9、安装框10、空心管11、导向环12、刮灰齿13、吸气机构15、第二固定机构16和收集机构17;第一支撑板2、安装框10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依次固接于安装板1顶部;第一固定机构5固接于安装板1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2后方;第二支撑板3底部与第一固定机构5输出端固接,第二支撑板3开有第一通孔4;转动机构8固接于第一支撑板2一侧部,且贯穿第一支撑板2;绕线筒6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转动机构8输出端固接,棉线本体7绕接于绕线筒6,锁紧机构9固接于绕线筒6内一侧部,吸气机构15固接于安装框10内底部;第二固定机构16固接于空心管11一侧部,且第二固定机构16输出端位于安装框10顶部;导向环12固接于空心管11顶部,刮灰齿13固接于导向环12内侧部,导向环12内侧部底部开有第二通孔14,收集机构17固接于空心管11底部。

第一固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板52、第一螺母54和第一蝶形螺栓55;第一固定板52固接于安装板1顶部,第二支撑板3开有第一螺纹孔51,第一固定板52开有第二螺纹孔53,第一蝶形螺栓55贯穿第一螺纹孔51、第二螺纹孔53与第一螺母54固接。

转动机构8包括有轴承座81、第一转轴82、转板83和手柄84;轴承座81固接于第一支撑板2;第一转轴82一端位于第一通孔4内,另一端与轴承座81枢接并贯穿轴承座81;转板83固接于第一转轴82一侧部,手柄84固接于转板83一侧部。

锁紧机构9包括有第二固定板91、t形固定杆93和弹性件94;第二固定板91固接于绕线筒6内一侧部,第二固定板91顶部开有凹槽92;t形固定杆93通过弹性件94与第二固定板91固接,且t形固定杆93输出端位于凹槽92内。

吸气机构15包括有电机151、第二转轴152、旋转叶片153、通气管154和过滤板155;电机151固接于安装框10内底部,第二转轴152底部与电机151输出端传动连接,旋转叶片153固接于第二转轴152表面,通气管154贯穿安装框10,过滤板155固接于通气管154一侧部。

第二固定机构16包括有第三固定板161、第二蝶形螺栓164、第四固定板165和第三蝶形螺栓168;第三固定板161固接于空心管11一侧部,第三固定板161开有第三螺纹孔162,安装框10顶部开有第一螺纹槽163、第二螺纹槽167,第二蝶形螺栓164贯穿第三螺纹孔162与第一螺纹槽163螺接,第四固定板165固接于空心管11另一侧部,第四固定板165开有第四螺纹孔166,第三蝶形螺栓168贯穿第四螺纹孔166与第二螺纹槽167螺接。

收集机构17包括有第一挂钩171、第二挂钩172和过滤袋173;第一挂钩171固接于与空心管11底部,第二挂钩172固接于与空心管11底部;过滤袋173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一挂钩171,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二挂钩172。

第二通孔14为通气孔。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棉线供给架时,首先运转第一固定机构5,使得第一固定机构5输出端松开第二支撑板3,把第二支撑板3取下,将绕有棉线本体7的绕线筒6安装于转动机构8输出端,运转锁紧机构9,使得锁紧机构9打开,再将棉线一端从锁紧机构9输出端取下,使其贯穿的导向环12,当开始供给棉线时,控制吸气机构15运作,使得吸气机构15输出端转动,从而产生向安装框10内流动的气流,将刮灰齿13从棉线上挂下的灰尘,吸入收集机构17内,开始供给棉线时,棉线带动绕线筒6及转动机构8顺时针转动,当不需要供给棉线时,运转转动机构8,使得转动机构8输出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绕线筒6及棉线逆时针转动,再运转锁紧机构9,使得锁紧机构9输出端打开,将棉线一端放入锁紧机构9输出端中,运转锁紧机构9,使得锁紧机构9输出端将棉线夹紧,当需要清除收集机构17中的灰尘时,运转第二固定机构16,使得第二固定机构16输出端打开,从而将空心管11取下,运转收集机构17,将收集机构17输出端取下,从而清除收集机构17输出端中的灰尘,灰尘清除完成后,运转收集机构17,将收集机构17输出端装回初始位置,装上空心管11,再运转第二固定机构16,使得第二固定机构16输出端固定空心管11,如此,达到了能将纺织棉线表面的灰尘清除的效果。

因为第一固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板52、第一螺母54和第一蝶形螺栓55;第一固定板52固接于安装板1顶部,第二支撑板3开有第一螺纹孔51,第一固定板52开有第二螺纹孔53,第一蝶形螺栓55贯穿第一螺纹孔51、第二螺纹孔53与第一螺母54固接;当需要装上绕有棉线本体7的绕线筒6时,控制第一蝶形螺栓55顺时针转动,使其向右移动,离开第一螺纹孔51,便可将第二支撑板3取下,将绕有棉线本体7的绕线筒6装上转动机构8输出端,再将第二支撑板3装上,控制第一蝶形螺栓55逆时针转动,向左移动,贯穿第一螺纹孔51、第二螺纹孔53与第一螺母54螺接,如此,便于更换绕线筒6。

因为转动机构8包括有轴承座81、第一转轴82、转板83和手柄84;轴承座81固接于第一支撑板2;第一转轴82一端位于第一通孔4内,另一端与轴承座81枢接并贯穿轴承座81;转板83固接于第一转轴82一侧部,手柄84固接于转板83一侧部;当开始供给棉线时,棉线带动绕线筒6及第一转轴82顺时针转动,当不需要供给棉线时,控制手柄84逆时针转动,手柄84带动转板83及第一转轴82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82带动绕线筒6及棉线逆时针转动,从而将棉线回收,如此,使得棉线供给井然有序。

因为锁紧机构9包括有第二固定板91、t形固定杆93和弹性件94;第二固定板91固接于绕线筒6内一侧部,第二固定板91顶部开有凹槽92;t形固定杆93通过弹性件94与第二固定板91固接,且t形固定杆93输出端位于凹槽92内;棉线回收回来后,控制t形固定杆93向上移动,使得t形固定杆93输出端离开凹槽92,再将棉线端部放入凹槽92中,放开t形固定杆93,t形固定杆93受到弹性件94弹力作用向下移动,从而夹紧棉线,如此,不使用棉线时,便于将棉线端头固定。

因为吸气机构15包括有电机151、第二转轴152、旋转叶片153、通气管154和过滤板155;电机151固接于安装框10内底部,第二转轴152底部与电机151输出端传动连接,旋转叶片153固接于第二转轴152表面,通气管154贯穿安装框10,过滤板155固接于通气管154一侧部;开始供给棉线时,启动电机151,控制电机151输出端顺时针转动,电机151输出端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52及旋转叶片153转动,产生向下吹的风,从而控制气流向安装框10内流动,下吹的风从通气管154排除安装框10,当不需要供给棉线时,关闭电机151,过滤板155能放置灰尘进入到安装框10中,如此,能对刮灰齿13刮下了的灰尘起到引导的作用。

因为第二固定机构16包括有第三固定板161、第二蝶形螺栓164、第四固定板165和第三蝶形螺栓168;第三固定板161固接于空心管11一侧部,第三固定板161开有第三螺纹孔162,安装框10顶部开有第一螺纹槽163、第二螺纹槽167,第二蝶形螺栓164贯穿第三螺纹孔162与第一螺纹槽163螺接,第四固定板165固接于空心管11另一侧部,第四固定板165开有第四螺纹孔166,第三蝶形螺栓168贯穿第四螺纹孔166与第二螺纹槽167螺接;当需要清理收集机构17中的灰尘时,控制第二蝶形螺栓164顺时针转动,使其向上移动,离开第一螺纹槽163,控制第三蝶形螺栓168顺时针转动,使其向上移动离开第二螺纹槽167,便可将空心管11取下,当将收集机构17中的灰尘清理完毕后,将空心管11装回初始位置,控制第二蝶形螺栓164逆时针转动,使其向下移动与第一螺纹槽163螺接,第三蝶形螺栓168逆时针转动,使其向下移动与第二螺纹槽167螺接,如此,便于清理安装框10中的灰尘,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收集机构17包括有第一挂钩171、第二挂钩172和过滤袋173;第一挂钩171固接于与空心管11底部,第二挂钩172固接于与空心管11底部;过滤袋173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一挂钩171,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第二挂钩172;当空心管11取下后,将过滤袋173从第一挂钩171、第二挂钩172上取下,便清理过滤袋173中的灰尘,当过滤袋173清理完成后,再将过滤袋173挂在第一挂钩171、第二挂钩172上,如此,使得将吸入的灰尘进行收集,降低清理工作。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