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及上下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6918发布日期:2018-06-23 00:4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及上下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一种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及上下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老式小区大多都没有电梯和逃生通道;由于没有电梯,上下楼非常不方便,是对于六七楼的住户来说,爬楼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由于老式小区设备老化容易发生火灾等,没有逃生通道,当发生火灾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目前的方法旧楼改造和拆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及上下楼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没有逃生通道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包括缓降设备、拉绳和两个救生仓;救生仓上设有仓门。升降设备吊装在N楼的楼顶板上,N≥2;拉绳穿过升降设备,两个救生仓分别悬挂在拉绳的两端;旧楼上设有与两个救生仓一一对应的通道,每个通道上均设置有轨道,轨道的底部位于一楼楼顶板的上表面,每个救生仓上设有骨架,骨架的顶部位于救生仓顶部的上方,骨架顶部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轨道上;每个救生仓与通道之间设有刹停装置。当一个救生仓位于一楼时,另一个救生仓位于N楼。

本发明中的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一个救生仓上升时,另一个下降,通过所载人员的重量下降,比较节省能源。设置刹停装置,可以控制下降的速度。

进一步,滑块与轨道的底部之间设有拉簧。拉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救生仓落地时产生的冲击。

进一步,所述救生仓的底板为透明材料制成。采用透明材料,可以看到下方是否有人经过,避免发生意外。

进一步,救生仓内设有摄像头。当救生仓出现故障时,可以查看救生仓内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救生仓底部设有警示器。一方面可以对下方经过的人提示,另一方面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

进一步,救生仓内设有照明灯。

进一步,救生仓内设有蓄电池,救生仓上设有与蓄电池相连的发电装置。在救生仓下降时,可以产生电能,可用于给电梯、照明灯、报警器和摄像头等供电。

进一步,当救生仓停靠在一楼时,停靠在地面上或者停靠在楼梯上。

一种上下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梯和M-1个上述的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M为楼层数;从2楼至M楼,每楼与一楼之间均设有一个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所述楼层之间错开设置。

进一步,所述M为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的上下楼装置,适用于老小区的旧楼改造,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电梯上下,也可以采用救生仓下楼;发生火灾时,可以乘坐救生仓下楼。从二楼以上每层均设置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可以为每层设置逃生通道。7层的旧楼改造只需要40万以内,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的为三层楼。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7层楼的上下楼装置中,电梯和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平面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6层楼的上下楼装置中,电梯和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平面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旧楼一层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5,一种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包括缓降设备9、拉绳5和两个救生仓1;救生仓1上设有仓门。升降设备9吊装在N楼的楼顶板02上,N≥2;拉绳5穿过升降设备9,两个救生仓1分别悬挂在拉绳5的两端;旧楼上设有与两个救生仓1一一对应的通道3,每个通道3上均设置有轨道4,轨道4的底部位于一楼楼顶板02的上表面,每个救生仓1上设有骨架2,骨架2的顶部位于救生仓1顶部的上方,骨架2顶部设有滑块6,滑块6滑动设置在轨道4上;每个救生仓1与通道3之间设有刹停装置,刹停装置可以设置为手刹、脚刹,应用在工程或汽车领域的刹停装置。当一个救生仓1位于一楼时,另一个救生仓1位于N楼。

本发明中的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一个救生仓1上升时,另一个救生仓1下降,通过所载人员的重量下降,比较节省能源。设置刹停装置,可以控制下降的速度。

滑块6与轨道4的底部之间设有拉簧7。拉簧7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救生仓1落地时产生的冲击。

所述救生仓1的底板为透明材料制成。采用透明材料,可以看到下方是否有人经过,避免发生意外。

救生仓1内设有摄像头。当救生仓1出现故障时,可以查看救生仓1内的情况。

所述救生仓1底部设有警示器,报警器可以为声音报警器,也可以为灯光报警。一方面可以对下方经过的人提示,另一方面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发出警报。

救生仓1内设有照明灯。

救生仓1内设有蓄电池,救生仓1上设有与蓄电池相连的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可以采用滑块6切割磁感线发电,在轨道上设置磁铁。在救生仓1下降时,可以产生电能,可用于给电梯、照明灯、报警器和摄像头等供电。

当救生仓1停靠在一楼时,停靠在地面01上或者停靠在楼梯8上。

实施例二:

参阅图1至图5,一种上下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梯11和M-1个上述的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M为楼层数;从2楼至M楼,每楼与一楼之间均设有一个旧楼用救生仓1升降装置;所述楼层之间错开设置。

所述M为7时,电梯和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投影到一楼的平面布局如图3所示。

所述M为6时,电梯和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投影到一楼的平面布局如图4所示。

但是电梯11和旧楼用救生仓升降装置平面布局不仅限于图3和图4所示的布局,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座适应性的调整,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5为其中一种旧楼一楼地面01的结构示意图,当楼层为6层或7层时,2楼和3楼的救生仓1均落在楼梯8上。但是一楼地面的结构不仅限于图5所示的结构,还有其它结构。

图3和图4中的数字为对应楼层救生仓升降装置下降到一楼所对应的位置。

在对旧楼改造时,只需要打掉对应的楼梯和安装上本发明所述的上下楼装置,便可以完成改造,成本较低,在40万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