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2078发布日期:2018-09-08 01:1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口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在实际生产时,需要经历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菊花茶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菊花茶在实际生产时,盛产于我国江西、安徽地区的皇菊,由于朵型大、色泽金黄,因此作为菊花茶品质极佳,是菊花茶中的上品,该种菊花茶在实际生产时,烘焙干燥后的菊花,为确保泡制后菊花展开的朵型呈现饱满的状态,一般需要在菊花烘焙的过程中,将菊花压型,压型的主要目的是使得菊花的朵型呈现展平的姿态,以确保菊花茶泡制后的效果,上述菊花茶单朵即可进行单杯泡制,同时,一般需要将上述菊花茶进行单朵包装,单朵包装不仅可提高上述菊花茶的销售档次,而且还能对压型处理的菊花茶造型的定型作用;现有技术中,单朵包装的菊花茶首先是摆放在pet塑料壳内,现有的pet塑料壳多包括两个可开合的盖体,将菊花摆放在其中一个盖体内,然后将两个盖体盖紧即可,将pet塑料壳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封装,然而现有的茶叶生产企业一般都是手工将菊花装入pet塑料壳内,导致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无法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口包装设备,可提高对单朵菊花茶的包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封口包装设备,包括菊花茶供料机构,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的出口与振动排料机构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振动排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输送带的一端上方布置,所述转运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的带面上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盖体供料机构衔接,所述吸料机构将物料抽至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盖体上,所述盖体供料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封膜机构,所述封膜机构实施对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盖体的盖口封膜操作。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盖体的转运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机构上,所述封膜机构位于转运机构的上方布置。

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料斗,所述料斗的下方设置有条状出口,所述料斗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滚轮滚压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设置有第一驱动盘,所述第一驱动盘的轮面上偏心设置有转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料斗的一侧壁的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导轨垂直。

所述振动排料机构包括板面倾斜的布料板,所述条状出口位于布料板的高端上方布置,所述布料板的低端上板面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呈“v”形,所述隔板的侧端面固定在布料板的上板面,所述隔板的尖端高于底端布置,相邻隔板之间构成物料通过的通道,所述转运输送带位于通道下方布置,所述布料板滑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布料板的滑动方向与布料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振动排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设置有第二驱动盘,所述第二驱动盘的轮面上偏心设置有转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布料板一侧的转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轨道垂直。

所述转运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的槽长方向与转运输送带转动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环形沟槽位于相邻隔板之间构成物料通过通道的下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的环形沟槽上方布置。

所述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运输送带上方的抽吸弯管,所述抽吸弯管的两端管口竖直向下,所述抽吸弯管的一端管口朝向环形沟槽,所述抽吸弯管的另一端朝向转运机构,所述抽吸弯管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抽吸弯管的旁侧设置有图像采集头,所述图像采集头的采集端竖直向下指向环形沟槽的槽底,所述图像采集头及抽吸弯管顺序沿着转运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布置,所述图像采集头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抽吸机构的启停。

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带面水平且设置在转运输送带的旁侧布置,所述环形输送带与转运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环形输送带的带面设置有浅槽,所述浅槽沿着环形输送带的周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浅槽的槽底中央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抽吸弯管的另一端与浅槽靠近或远离。

所述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带面下方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竖直且上管口位于抽吸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正下方布置,所述连接管与抽吸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管口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管与抽吸弯管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的导通及截止动作。

所述抽吸弯管的另一端管口设置有第一波纹橡胶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设置有第二波纹橡胶管,所述盖体的盖底上设置有通孔与透气孔同芯。

所述连接管滑动设置在支架板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连接管的上下端均伸出支架板的上下板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连接管管身上的支撑弹簧,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撑环的下环面及支架板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支架板的下板面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套设在连接管伸出支架板下板面的管身上。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铰接设置在支撑环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臂连接,所述驱动臂包括转动式设置在支架板上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外壁设置有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臂铰接,所述驱动臂的另一个连接臂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抽吸弯管管身套设的第一夹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连接管的管芯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与第一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驱动臂的中间管转动轴与第一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平行。

所述抽吸弯管整体弯曲成半圆状,位于抽吸弯管的管身中段设置有第二夹套,所述支架板上立式布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竖直布置,所述第二夹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抽吸弯管沿着转运输送带的环形沟槽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每个抽吸弯管的管端均设置有环形输送带及吸料机构,所述连接管与抽吸弯管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环形输送带停止及运行动作。

所述盖体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方的供料桶,所述供料桶筒芯竖直且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下板面转动式设置有4根供料杆,所述供料杆竖直且下杆身设置有螺旋供料片,所述螺旋供料片沿着供料杆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供料杆的下端与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邻近布置,4根供料杆的杆芯围合成矩形且构成盖体通过的竖直通道,盖体的翻边搭设在螺旋供料片上,驱动单元驱动4根供料杆同步且同向转动,所述4根供料杆围合成的竖直通道下端位于环形输送带的浅槽正上方布置。

所述供料杆的上端杆径大于下端杆径,所述供料杆的中间设置有圆台型杆段,所述圆台型杆段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布置,所述螺旋供料片的螺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布置。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供料杆上端的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板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

所述供料桶同芯中心设置有供料杆,所述盖体盖底的通孔穿设在供料杆上,所述供料杆的杆端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上套设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与盖体的盖底抵靠。

所述封膜机构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方的热压环,所述热压环的环芯竖直布置,所述热压环的外壁套设有环刀,所述环刀的环芯与热压环同芯布置,所述环形输送带的浅槽周边设置有用于容纳环刀的环形槽,所述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热压环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热压环的上端连接,所述环刀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上设置有导向立柱且上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导向滑板的上板面连接,位于环刀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环形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滑杆的杆身靠近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料辊及卷料辊,所述供料辊及卷料辊辊芯与支撑滑杆平行,所述卷料辊的一端设置有收卷电机。

所述环形输送带靠近封膜机构的封闭端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上设置有环形开口,所述支撑筒与高压气源的气源出口连通,所述浅槽的透气孔与环形开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菊花通过菊花茶供料机构以振动排料机构,单个排布至转运排料机构上,利用吸料机构将菊花吸至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盖体上,并且封膜机构实施对盖体的盖口的封膜操作,从而实施对菊花的封装操作,该封口包装设备可提高对单朵菊花茶的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盖体a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封口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封口包装设备中菊花供料机构及振动布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封口包装设备处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封口包装设备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7是吸料机构、环形输送带以及转运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是图7的两种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盖体供料机构与环形输送带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环形输送带一端的剖面视图;

图12是图10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在介绍本系统之前,首先对用于包装的单朵菊花的pet塑料包装盒结构进行介绍,结合图1所示,pet塑料包装盒包括盖体,盖体a的设置有翻边b,盖体a的盖底设置有通孔a,该通孔a的开设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吸料机构的布置,能够简化整个吸料机构的结构,下面结合整个包装系统,来对菊花茶的具体包装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详尽说明该封口包装设备的具体特征:

封口包装设备,包括菊花茶供料机构,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的出口与振动排料机构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振动排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一端上方布置,所述转运输送带30的上方设置有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带面上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盖体供料机构衔接,所述吸料机构将物料抽至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盖体上,所述盖体供料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封膜机构,所述封膜机构实施对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盖体的盖口封膜操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菊花通过菊花茶供料机构以振动排料机构,单个排布至转运排料机构上,利用吸料机构将菊花吸至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盖体a上,并且封膜机构将塑封膜实施对盖体a的盖口的封膜操作,该封口包装设备可提高对单朵菊花茶的包装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盖体的转运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机构上,所述封膜机构位于转运机构的上方布置;

上述的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盖体a首先导出至转运机构上进行转运,然后启动吸料机构将菊花单朵抽至转运机构的盖体a上,转运机构继续转动,从而将装有菊花的盖体a导出至封膜机构的下方,从而完成盖盖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4所示,为确保将菊花均匀的导出,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料斗12,所述料斗12的下方设置有条状出口121,所述料斗12的两侧设置有导轨122,所述导轨122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机架11上设置有滚轮13滚压设置在导轨122上,所述机架1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转轴设置有第一驱动盘,所述第一驱动盘的轮面上偏心设置有转轴与第一连杆1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与料斗12的一侧壁的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5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导轨122垂直;

压型后的菊花导出至料斗12内,上述的第一电机14通电,从而驱动上述的料斗12位于机架11上的滚轮13上滚动,从而使得料斗12沿着导轨12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上述的条状出口121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从而使得菊花导出的较慢,以确保菊花能够单个排布,减少菊花与菊花之间压叠现象,方便实现单朵菊花包装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振动排料机构包括板面倾斜的布料板21,所述条状出口121位于布料板21的高端上方布置,所述布料板21的低端上板面设置有多个隔板22,所述隔板22呈“v”形,所述隔板22的侧端面固定在布料板21的上板面,所述隔板22的尖端高于底端布置,相邻隔板22之间构成物料通过的通道,所述转运输送带30位于通道下方布置,所述布料板21滑动设置在轨道23上,所述布料板21的滑动方向与布料板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振动排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转轴设置有第二驱动盘,所述第二驱动盘的轮面上偏心设置有转轴与第二连杆2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5的另一端与布料板21一侧的转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5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轨道23垂直;

菊花从料斗12的条状出口121导出至布料板21上,启动上述的第二电机24,使得布料板21沿着轨道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菊花的单个布料,进一步避免菊花压叠现象的产生,提高菊花布料的可控性,可通过控制料斗12的下方的条状出口121物料导出的速率,以及控制布料板21的振动频率,以提高菊花布料的效果;

上述的多个隔板22形成的菊花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宽度不应过大,以确保单个菊花振动抖出,从而实现对菊花的的单个布料,进一步减少菊花堆叠问题。

进一步地,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转运输送带30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环形沟槽31,所述环形沟槽31的槽长方向与转运输送带30转动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环形沟槽31位于相邻隔板22之间构成物料通过通道的下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上方布置;

上述从多个隔板22形成的通道导出的菊花可单个排布在环形沟槽31内,并且尽量使得菊花沿着环形沟槽31槽长方向均匀排布,可通过控制转运输送带30的转动速度即可,方便后续的单个菊花抽吸操作。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所述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运输送带30上方的抽吸弯管41,所述抽吸弯管41的两端管口竖直向下,所述抽吸弯管41的一端管口朝向环形沟槽31,所述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朝向转运机构,所述抽吸弯管41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抽吸弯管41的旁侧设置有图像采集头42,所述图像采集头42的采集端竖直向下指向环形沟槽31的槽底,所述图像采集头42及抽吸弯管41顺序沿着转运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布置,所述图像采集头42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抽吸机构的启停;

为提高该菊花包装的准确性及自动化程度,可在抽吸弯管41的前方设置图像采集头42,该图像采集头42可选用ccd相机,利用ccd相机可准确采集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内的单朵菊花,当图像采集头42采集到单朵菊花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抽吸机构动作,从而将单朵菊花抽出至盖体a供料机构导出的盖体a内,以确保菊花抽料的自动化。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环形输送带50,所述环形输送带50带面水平且设置在转运输送带30的旁侧布置,所述环形输送带50与转运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环形输送带50的带面设置有浅槽51,所述浅槽51沿着环形输送带50的周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浅槽51的槽底中央设置有透气孔52,所述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与浅槽51靠近或远离;

上述吸料机构将单朵菊花吸至转运机构上,该转运机构为环形输送带50,上述的盖体a供料机构将单个盖体a导出至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并且当环形输送带50上带有单个盖体a的浅槽51转运至吸力机构的抽吸弯管41管口下端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环形输送带50停止动作,图像采集头42的ccd相机位于转运输送带30上采集到菊花时,控制单元控制抽吸机构的启动,从而实现对转运输送带30上的单朵菊花的抽吸,并且抽吸至环形输送带50浅槽51内的盖体a上,而后控制单元控制环形输送带50继续转动,进行下一步的盖盖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带50上带面下方的连接管61,所述连接管61竖直且上管口位于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管口正下方布置,所述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之间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连接管61的下端管口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61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62,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2的导通及截止动作;

上述的吸料机构由抽吸弯管41及连接管61构成,并且当需要抽料时,上述的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抽吸弯管41、盖体a的通孔a、浅槽51的透气孔52以及连接管61之间构成气体畅通的管路,从而将转运输送带30上的单朵菊花抽至盖体a内,当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远离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2截止,从而停止抽吸操作;

为确保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配合的密封牢靠度,所述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管口设置有第一波纹橡胶管411,所述连接管61的上端管口设置有第二波纹橡胶管611,所述盖体a的盖底上设置有通孔a与透气孔52同芯;

上述的第一波纹橡胶管411及第二波纹橡胶管611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驱动单元驱动连接单元,使得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从而使得第一波纹橡胶管411及第二波纹橡胶管611产生一定的形变,以确保连接位置处配合的密封牢靠度,而且第一波纹橡胶管411及第二波纹橡胶管611本身还可形成对连接单元足够的容错空间,使得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之间本身呈现非刚性的导通连接,简化整个连接单元的结构设置;

上述的盖体a的通孔a孔径不宜过大,避免将菊花从通孔a抽出。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管61滑动设置在支架板63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连接管61的上下端均伸出支架板63的上下板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连接管61管身上的支撑弹簧64,所述连接管6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612,所述支撑弹簧64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撑环612的下环面及支架板63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支架板63的下板面设置有线圈65,所述线圈65套设在连接管61伸出支架板63下板面的管身上;

当图像采集头42的ccd相机采集到转运输送带30上有菊花图像信号后,控制单元控制转运输送带30停止,控制单元控制环形输送带50移动,并且将带有盖体a浅槽51转移至抽吸弯管41的管口下方,并且停止,控制单元控制线圈65断电,使得连接管61在支撑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与环形输送带50上带面的下方抵靠,并且连接单元连接抽吸弯管41,使得抽吸弯管41与环形输送带50上带面的上方抵靠,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2导通,从而实现对单朵菊花的抽吸,上述动作时间极端,并且采用电磁线圈65的方式,响应速度极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抽吸操作;

上述的智能控制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8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铰接设置在支撑环612上的第一连接杆71,所述第一连接杆71的另一端与驱动臂72连接,所述驱动臂72包括转动式设置在支架板63上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外壁设置有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杆71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臂铰接,所述驱动臂72的另一个连接臂与第二连接杆7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3的另一端与抽吸弯管41管身套设的第一夹套41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1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连接管61的管芯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73两端的铰接轴与第一连接杆7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驱动臂72的中间管转动轴与第一连接杆7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

上述的驱动臂72的结构,当上述的电磁线圈65断电时,上述的支撑弹簧64使得第一连接杆71连动驱动臂72位于支架板63上转动,从而连动第二连接杆73,连动抽吸弯管41向下移动,进而实现抽吸弯管41与连接管61管端靠近,当电磁线圈65通电时,抽吸弯管41与连接管61远离,即可停止抽吸操作。

更为优选地,所述抽吸弯管41整体弯曲成半圆状,位于抽吸弯管41的管身中段设置有第二夹套413,所述支架板63上立式布置有立柱631,所述立柱631上设置有滑槽6311,所述滑槽6311竖直布置,所述第二夹套413滑动设置在滑槽6311内;

上述的抽吸弯管41可沿着支架板63的立柱631上的滑槽6311竖直滑动,从而实现对抽吸弯管41的有效导向,确保抽吸弯管41的管口位置准确度。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抽吸弯管41沿着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每个抽吸弯管41的管端均设置有环形输送带50及吸料机构,所述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环形输送带50停止及运行动作;

上述的抽吸机构沿着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可确保对导入转运输送带30上的菊花的全部抽吸操作,上述的每个抽吸机构对应设置单独的环形输送带50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操作的顺利进行,也可简化整个控制程序的写入。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盖体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带50上方的供料桶81,所述供料桶81筒芯竖直且设置在支撑板82上,所述支撑板82下板面转动式设置有4根供料杆83,所述供料杆83竖直且下杆身设置有螺旋供料片84,所述螺旋供料片84沿着供料杆83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供料杆83的下端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邻近布置,4根供料杆83的杆芯围合成矩形且构成盖体a通过的竖直通道,盖体a的翻边b搭设在螺旋供料片84上,驱动单元驱动4根供料杆83同步且同向转动,所述4根供料杆83围合成的竖直通道下端位于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正上方布置;

将盖体a叠合在一起并且顺序摆放在上述的供料桶81内,盖体a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导入上述的4根供料杆83之间围合的矩形通道上方位置,驱动单元驱动4根供料杆83同步且同向转动,从而使得盖体a的翻边b导入时行数的螺旋供料片84上,4根供料杆83继续转动,使得盖体a沿着螺旋供料片84循序渐进的移动,从而可实现对盖体a的分料,并且确保盖体a的单独导出至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从而实现对盖体a的供料操作。

为实现对盖体a的导向,所述供料杆83的上端杆径大于下端杆径,所述供料杆83的中间设置有圆台型杆段,所述圆台型杆段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布置,所述螺旋供料片84的螺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布置;

上述的供料杆83的上端杆径大于下端杆径,并且供料杆83的中间设置有圆台型杆段,从而实现对盖体a的导向;

由于盖体a本身采用pet塑料,并且相对较薄,盖体a之间结合在一起后,利用自身的重力很难实现两盖体a的分离,上述的螺旋供料片84的螺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布置,这样可使得导入螺旋供料片84上的盖体a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从而使得相邻盖体a之间完全分离,从而方便实现盖体a的单独落料操作。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供料杆83上端的从动齿轮831,所述支撑板82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821,所述驱动齿轮821与从动齿轮831啮合,所述驱动齿轮821上设置有从动带轮8211,所述从动带轮821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撑板82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85,所述驱动电机85上设置有驱动带轮851,所述驱动带轮851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8211转动;

通过启动上述的驱动电机85,从而实现对上述的4根供料杆83的同步且同向驱动,以实现对单个盖体a的向下供料操作。

为实现向供料桶81内导入盖体a,所述供料桶81同芯中心设置有供料杆811,所述盖体a盖底的通孔a穿设在供料杆811上,所述供料杆811的杆端设置有导向滑杆812,所述导向滑杆812上套设有驱动弹簧813,所述驱动弹簧813的一端与盖体a的盖底抵靠;

可将上述的盖体a叠合在一起孔使得盖体a盖底的通孔a穿设在供料杆811上,松开上述的驱动弹簧813,使得驱动弹簧813与盖体a的盖底抵靠,从而将盖体a导入上述的供料桶81内,以实现对盖体a的供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封膜机构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带50上方的热压环91,所述热压环91的环芯竖直布置,所述热压环91的外壁套设有环刀92,所述环刀92的环芯与热压环91同芯布置,所述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周边设置有用于容纳环刀92的环形槽54,所述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下方设置有挡板55,所述热压环91上方设置有支撑板93,所述支撑板93上设置有第一气缸94,所述第一气缸94的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热压环91的上端连接,所述环刀92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滑板95,所述导向滑板95上设置有导向立柱96且上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板93上,所述支撑板93上设置有第二气缸97,所述第二气缸97的活塞杆竖直且下端与导向滑板95的上板面连接,位于环刀9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滑杆98,所述支撑滑杆98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环形输送带50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支撑滑杆98的杆身靠近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所述支撑板9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料辊931及卷料辊932,所述供料辊931及卷料辊932辊芯与支撑滑杆98平行,所述卷料辊932的一端设置有收卷电机933;

上述的装有菊花的盖体a通过环形输送带50间断式输送至封膜机构的热压环91下方,该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为圆形且直径与盖体a的直径吻合,上述的盖体a的翻边b与浅槽51的槽口边缘的环形输送带50带面抵靠,当盖体a转送至热压环91下方时,上述的环芯输送带50停止,第一气缸94启动,从而使得热压环91的下端环面与浅槽51槽口边缘的环形输送带50带面抵靠,停留1s左右,从而将支撑滑杆98上的薄膜与盖体a的盖口粘结固定为一体,上述的第二气缸97启动,从而将环刀92下移且与环形槽54的槽底抵靠,以确保将封在盖体a的盖口处的薄膜的切断,上述的第一气缸94及第二气缸97复位,从而完成热封操作;

上述的收卷电机933启动,从而将新的薄膜抽出,以实现对相邻的盖体a的封膜操作;

上述的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下方设置有挡板55,上述的热压环91与环形输送带50抵靠时,避免环形输送带50变形,导致的热压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封膜后的盒盖从环形输送带50导出,所述环形输送带50靠近封膜机构的封闭端设置有支撑筒53,所述支撑筒53上设置有环形开口531,所述支撑筒53与高压气源的气源出口连通,所述浅槽51的透气孔52与环形开口531连通;

上述采用吹起的方式可方便将盖设好的菊花盒体从浅槽51导出,确保对菊花盒盖的有效卸料。

上述的转运输送带30、环形输送带50及封膜机构的动力机构均采用步进电机,这样可精准控制转运输送带30、环形输送带50转速及转动圈数以及封膜机构的行程,从而实现对菊花的抽吸、排布以及盖体的排布及封装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菊花茶包装方法做详细说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收朵型大小均匀且色泽金黄的鲜菊花,并且经过阴干、生晒、蒸晒、烘培、压型处理;

b、将压型后的干燥菊花茶投入菊花茶供料机构内,启动菊花茶供料机构及振动排料机构,使得干燥的菊花茶单个排布在振动排料机构的布料板21上,并且由布料板21从相邻隔板22之间构成物料通过的通道导出至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内,并且同步启动转运输送带30,使得菊花茶单个排布在环形沟槽31内;

c、启动盖体供料机构,使得盖体a排布在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并且使得浅槽51的透气孔52与盖体a的通孔a同芯,使得盖体a的翻边b搭设在浅槽51周边的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

d、当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盖体a转运至吸料机构的抽吸弯管41的下端时,环形输送带50停止转动,启动吸料机构的驱动单元,使得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同步启动抽吸机构,将位于环形沟槽31内的物料吸至浅槽51内的盖体a上,启动环形输送带50继续转动,并且转运至封膜机构的下方;

e、当环形输送带50浅槽51内的带有菊花的盖体a转运至封膜机构的下方时,环形输送带50停止转动,启动封膜机构实施对盖体a盖口的封膜操作;

f、环形输送带50继续转动,直至使得包装好的菊花茶导出至封装机构内进行封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