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588发布日期:2018-11-16 23: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应用于钢材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现在的主要建筑类型之一,钢材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可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及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管状钢材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钢材,此钢管在冶炼完成后,需要运输至特定的地点进行储存或运输,但目前市场上用于此类钢材的输送架结构过于简单,钢材之间容易发生碰撞滑落,一方面会损坏钢材表面,同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包括:底板、固定座、导轨、l型块、安装块、气缸、限位槽、立柱、承接板、弧形槽,所述底板下端面四个顶点处分别安装一个行走轮,所述固定座竖直固接在底板上端面左端,所述导轨固接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l型块水平部下端面上开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l型块通过凹槽与导轨配合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安装块固接在底板上端面右端,且安装块上端面水平安装一个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末端与l型块竖直部固接,所述固定座右端面及l型块竖直部左端面上均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立柱为两块竖直固接在底板中部内外两侧,所述承接板固接在两块立柱之间,且每块承接板上均匀开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导轨的数目为两条,且互为平行,分别固接在底板上端面内外两侧。

所述限位槽为圆柱形槽。

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益效果:

1、结构新颖;

2、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立块与承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座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固定座;3-导轨;4-l型块;5-安装块;6-气缸;7-限位槽;8-立柱;9-承接板;10-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包括:底板1、固定座2、导轨3、l型块4、安装块5、气缸6、限位槽7、立柱8、承接板9、弧形槽10,所述底板1下端面四个顶点处分别安装一个行走轮,所述固定座2竖直固接在底板1上端面左端,所述导轨3固接在底板1上端面右侧,所述l型块4水平部下端面上开有与导轨3相匹配的凹槽,所述l型块4通过凹槽与导轨3配合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端面右侧,所述安装块5固接在底板1上端面右端,且安装块5上端面水平安装一个气缸6,所述气缸6活塞杆末端与l型块4竖直部固接,所述固定座2右端面及l型块4竖直部左端面上均开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立柱8为两块竖直固接在底板1中部内外两侧,所述承接板9固接在两块立柱8之间,且每块承接板上9均匀开有弧形槽10,所述弧形槽10与限位槽7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导轨3的数目为两条,且互为平行,分别固接在底板上1端面内外两侧。

所述限位槽7为圆柱形槽。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首先通过气缸6将l型块4移动至最远处,管状钢材左端置于固定座2右端面上的限位槽7内,钢材外周面被弧形槽10托住,当所有管状钢材放置完成后,通过气缸6带动l型块4左移,从而将管状钢材右端伸入l型块4上的限位槽7内,在运输时,由于两侧限位槽7两端限制管状钢材,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够移动,更安全,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钢材输送架,包括:底板、固定座、导轨、L型块、安装块、气缸、限位槽、立柱、承接板、弧形槽,所述导轨固接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L型块水平部下端面上开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L型块通过凹槽与导轨配合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安装块固接在底板上端面右端,且安装块上端面水平安装一个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末端与L型块竖直部固接,所述固定座右端面及L型块竖直部左端面上均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立柱为两块竖直固接在底板中部内外两侧,所述承接板固接在两块立柱之间,且每块承接板上均匀开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庄陵;肖金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南钢盛达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9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