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以及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9033发布日期:2019-10-09 06:3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电梯以及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救生出口的电梯轿厢的电梯以及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电梯轿厢中,为了在紧急情况下救出电梯轿厢内的乘客而在顶板设有救生出口装置。作为现有的救生出口装置,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构成为在救生出口盖2上设置防脱落机构,当关闭救生出口盖时防止救生出口板的上浮而防止其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89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考虑使用救生出口作为用于供在电梯进行作业的作业者从电梯轿厢出入的移动路线。而且,也考虑在作业者从电梯轿厢的上部使用救生出口而移动到轿厢室内之后,关闭救生出口而使电梯轿厢移动。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形成有救生出口盖与配置于其上侧的救生出口板的双重结构。因此,在作业者从电梯轿厢的上部将救生出口用作移动路线而移动到轿厢室内的情况下,虽能够关闭救生出口盖,但无法关闭救生出口板。进一步,具有在关闭救生出口板的状态下无法确认是否关闭了救生出口盖这样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到上述的问题点,提供能够将救生出口用作作业用的移动路线、并且能够可靠地确认救生出口盖的锁定的电梯以及电梯轿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上述课题并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电梯具备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电梯轿厢、与电梯轿厢连接的吊索、供吊索卷绕的卷扬机、以及对卷扬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电梯轿厢具备中空的轿厢室、救生出口盖、固定机构、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救生出口盖被设为能够对在轿厢室的顶板上设置的救生出口进行开闭。固定机构将救生出口盖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顶板。第一传感器检测出救生出口被救生出口盖关闭。第二传感器检测出救生出口盖被固定机构固定于顶板。

然后,控制部基于来自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卷扬机的驱动。

另外,电梯轿厢具备中空的轿厢室、救生出口盖、固定机构、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救生出口盖被设为能够开闭在轿厢室的顶板上设置的救生出口。固定机构将救生出口盖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固定于顶板。第一传感器检测出救生出口被救生出口盖关闭。第二传感器检测出救生出口盖被固定机构固定于顶板。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以及电梯轿厢,能够将救生出口用作作业用的移动路线,并且能够可靠地确认救生出口盖的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电梯轿厢的轿厢室内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中的轿厢室的上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由图4所示的虚线q1包围的区域的图。

图6是放大表示由图4所示的虚线q2包围的区域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中的救生出口盖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中的救生出口盖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中的控制部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梯;3:救生出口;4:轿厢侧标记;5:侧表面部;6a、6b、6c、6d:第一加强构件;10:救生出口装置;11:救生出口盖;12:主表面部;12a:盖侧标记;13、14:载置面部;15:连结面部;21:突起;22:盖侧固定孔;31:上表面部;32:侧表面部;33:下表面部;34:轿厢侧固定孔;34a:固定螺母(固定机构);35:插入孔;36:第一传感器;36a:检测部;37:第二传感器;37a:检测部;41:蝶形螺丝(固定机构);4la:轴部;41b:头部;41c:把持部;100:卷扬机;110:升降通道;120:电梯轿厢;121:轿厢室;122:门单元;124:出入口;125:顶板;130:吊索;140:平衡重;19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以及电梯轿厢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共用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1.电梯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对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作“本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例的电梯的构成例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例的电梯1设于在建筑物内形成的升降通道110。电梯1具备在升降通道110内进行升降动作并载置人、货物的电梯轿厢120、吊索130、平衡重140、卷扬机100以及控制部190。

卷扬机100配置于升降通道110的顶部,通过卷绕吊索130而使电梯轿厢120升降。另外,在卷扬机100的附近设有供吊索130架设的偏导轮150。

在吊索130的轴向的一端安装有电梯轿厢120,在吊索130的轴向的另一端安装有平衡重140。因此,电梯轿厢120经由吊索130与平衡重140连结。而且,当驱动卷扬机100时,电梯轿厢120与平衡重140进行升降动作。以下,将电梯轿厢120以及平衡重140进行升降移动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

控制部190例如设置于升降通道110的顶部。而且,控制部190控制卷扬机100的驱动。另外,控制部190具有卷扬机100的动作用的通常运转模式、作业用模式、停止模式。

通常运转模式是使乘客乘坐电梯轿厢120进行升降移动的通常运转时的模式。作业用模式是在作业者进行作业时进行的模式。在没有乘客乘坐电梯轿厢120时进行作业用模式。另外,在作业用模式下,例如,作业者直接操作卷扬机100,由此使电梯轿厢120升降移动。

作业用模式中的电梯轿厢120的升降速度例如被设定为比通常运转模式中的电梯轿厢120的升降速度慢的速度。然而,根据作业的内容,也存在作业用模式中的电梯轿厢120的升降速度与通常运转模式中的电梯轿厢120的升降速度相同、或者被设定为比通常运转模式中的电梯轿厢120的升降速度快的速度的情况。

在停止模式下,控制部190使卷扬机100的驱动停止,使电梯轿厢120以及平衡重的升降移动完全停止。

[电梯轿厢]

接下来,参照图2~图6对电梯轿厢1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电梯轿厢120的轿厢室内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电梯轿厢120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电梯轿厢120具有轿厢室121、门单元122以及救生出口装置10。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轿厢室121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状。在轿厢室121设有一面开口的出入口124。而且,在轿厢室121的内部空间,人、货物从出入口124出入。在该出入口124处,门单元122被设置为能够开闭。

另外,轿厢室121具备轿厢底板127、侧板126以及顶板125。轿厢底板127形成为大致矩形。在轿厢底板127的周围配置有侧板126。在包围轿厢底板127的周围的侧板126中的一个侧板126上形成有出入口124。

顶板125在铅垂方向上与轿厢底板127对置。顶板125与轿厢底板127同样地形成为大致矩形。如图3所示,在顶板125形成有呈大致矩形开口的救生出口3。

另外,在顶板125中的与轿厢底板127对置的下表面设有两个轿厢侧标记4、4。轿厢侧标记4、4在救生出口3的外缘部设于后述的插入孔35的附近。

另外,图4是图3所示的a-a线剖视图。图5是放大表示由图4所示的虚线q1包围的区域的图,图6是放大表示由图4所示的虚线q2包围的区域的图。

此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救生出口3的外缘部配置有用于加强的四个加强构件6a、6b、6c、6d。四个加强构件6a、6b、6c、6d固定在顶板125中的与轿厢底板127对置的下表面的相反侧的上表面。

另外,四个加强构件6a、6b、6c、6d配置为在救生出口3的外缘部包围救生出口3的四边。第一加强构件6a配置于救生出口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第二加强构件6b配置于救生出口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而且,第一加强构件6a与第二加强构件6b以将救生出口3夹在中间的方式对置。另外,第三加强构件6c配置于救生出口3的短边方向上的一端部,第四加强构件6d配置于救生出口3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四个加强构件6a、6b、6c、6d分别具有形成为矩形的上表面部31、下表面部33、侧表面部32。下表面部33被载置于顶板125的上表面,通过使用了固定螺栓的紧固固定、焊接等固定方法进行固定。侧表面部32从下表面部33中的救生出口3侧的端部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而且,上表面部31从侧表面部32中的与下表面部33相反一侧的端部大致垂直地连续。而且,上表面部31与下表面部33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的上表面部31形成有轿厢侧固定孔34与插入孔35。轿厢侧固定孔34形成于上表面部31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轿厢侧固定孔34沿上下方向贯穿上表面部31。

而且,在上表面部31中的与下表面部33对置的面上固定有固定螺母34a。固定螺母34a配置于面对轿厢侧固定孔34的位置。在该轿厢侧固定孔34中插入后述的蝶形螺丝41,在固定螺母34a中螺合插入到轿厢侧固定孔34的蝶形螺丝41。

插入孔35形成于上表面部31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插入孔35沿着上下方向贯穿上表面部31。在该插入孔35中插入后述的救生出口装置10的突起21。

而且,在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上,后述的救生出口装置10的救生出口盖11被安装为能够装卸。

[救生出口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3~图8对救生出口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构成救生出口装置10的救生出口盖11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救生出口盖11的侧视图。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救生出口装置10具有堵塞救生出口3的开口的救生出口盖11、第一传感器36以及第二传感器37。救生出口盖11形成为朝向上下方向的下侧凹陷的盘状。救生出口盖11具有主表面部12、第一载置面部13、第二载置面部14、连结面部15、15以及多个(在本例中为四个)蝶形螺丝41。

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主表面部12匹配救生出口3的开口的形状而形成为大致矩形。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主表面部12嵌入四个加强构件6a、6b、6c、6d之间,并载置于顶板125的上表面。而且,主表面部12覆盖救生出口3的开口。

在主表面部12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有连结面部15。在利用主表面部12关闭救生出口3时,连结面部15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的侧表面部32对置。第一载置面部13或者第二载置面部14在连结面部15中的与主表面部12相反一侧的端部处大致垂直地连续。

在主表面部12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即第一加强构件6a侧设有第一载置面部13,在主表面部12中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侧、即第二加强构件6b侧设有第二载置面部14。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从连结面部起朝向与主表面部12相反的方向弯曲。

第一载置面部13载置于第一加强构件6a的上表面部31,第二载置面部14载置于第二加强构件6b的上表面部31。另外,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

在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形成有突起21、盖侧固定孔22、22。盖侧固定孔22形成于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载置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时,盖侧固定孔22面对在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上形成的轿厢侧固定孔34。

在盖侧固定孔22插入蝶形螺丝41。如图5以及图6所示,蝶形螺丝41具有形成有外螺纹的轴部41a、头部41b以及两个把持部41c、41c。在轴部41a的轴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头部41b。在头部41b设有舌片状的两个把持部41c。

轴部41a插入盖侧固定孔22以及轿厢侧固定孔34,并与固定螺母34a螺合。由此,将救生出口盖11紧固固定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通过蝶形螺丝41与固定螺母34a来构成固定机构的一例。另外,在轴部41a插入到盖侧固定孔22以及轿厢侧固定孔34时,头部41b载置于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中的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对置的下表面的相反侧的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固定机构,不限于蝶形螺丝41,也可以适用六角螺栓、沉头螺丝等其它各种紧固构件。然而,通过使用蝶形螺丝41来作为紧固构件,作业者能够把持设于头部41b的两个把持部41c、41c,从而无需使用工具就能够使轴部41a容易地紧固于固定螺母34a。

进一步,在本例中,将与蝶形螺丝41螺合的固定螺母34a设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由此,在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的轿厢侧固定孔34上不需要形成与蝶形螺丝41螺合的内螺纹。其结果是,由于不需要形成内螺纹,因此能够使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的上表面部31的厚度变薄,能够实现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的轻型化。

突起21形成于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中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突起21从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中的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对置的下表面朝向上下方向的下侧突出。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载置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时,突起21插入到在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上形成的插入孔35。

另外,在本例中,说明了设置两个突起21的例子,但突起21的数量没有限定,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设置三个以上。在将突起21设置三个以上的情况下,在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上设有与突起21的数量和位置相应的插入孔35。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载置面部13与第二载置面部14的双方上设有突起21,能够将第一载置面部13载置于第二加强构件6b,将第二载置面部14载置于第一加强构件6a。另外,在突起21的数量仅是一个的情况下,存在救生出口盖11以突起21以及插入孔35为中心转动并使救生出口盖11的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相对于此,通过设置两个突起21,能够防止救生出口盖11转动,能够防止救生出口盖11的位置发生偏移。

在主表面部12中的面对轿厢室121内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盖侧标记12a、12a。两个盖侧标记12a、12a设于主表面部12的外缘部。另外,盖侧标记12a配置于在第一载置面部13以及第二载置面部14上形成的突起21的附近。然后,通过使盖侧标记12a的位置与轿厢侧标记4对齐,示出救生出口盖11的安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救生出口盖11的安装位置以及朝向的轿厢侧标记4以及盖侧标记12a的位置不限于上述的突起21、插入孔35的附近。轿厢侧标记4以及盖侧标记12a只要处于由作业者能够识别救生出口盖11的安装位置以及朝向的位置,则可以配置在其它各种位置。

另外,说明了本例的救生出口盖11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向下方凹陷的盘状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作为救生出口盖11,例如能够适用大致平板状、u字状等其它各种形状。而且,作为救生出口盖11,只要是能够至少覆盖救生出口3的上下方向的上方的形状即可。另外,也可以将救生出口盖11经由铰接构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电梯轿厢120的顶板125的上表面。

另外,第一传感器36配置于第一加强构件6a,第二传感器37配置于第二加强构件6b。如图3所示,第一传感器36配置于第一加强构件6a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传感器36载置于下表面部33,并收容在第一加强构件6a中的上表面部31与下表面部33之间。

如图5所示,第一传感器36配置于在第一加强构件6a上形成的插入孔35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另外,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部36a面对插入孔35。然后,在利用救生出口盖11关闭救生出口3时,通过插入到插入孔35的突起21来按压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部36a。

如图3所示,第二传感器37配置于第二加强构件6b中的第四加强构件6d侧的端部。如图4所示,第二传感器37载置于下表面部33,并收容在第二加强构件6b中的上表面部31与下表面部33之间。

如图6所示,第二传感器37配置于轿厢侧固定孔34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另外,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部37a面对轿厢侧固定孔34。在将蝶形螺丝41的轴部41a插入盖侧固定孔22以及轿厢侧固定孔34并使轴部41a与固定螺母34a螺合时,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部37a被蝶形螺丝41的轴部41a按压。

另外,设置第二传感器37的位置设于多个轿厢侧固定孔34以及盖侧固定孔22中的最后供蝶形螺丝41拧入的轿厢侧固定孔34以及盖侧固定孔22。另外,也可以在救生出口盖11上设置表示蝶形螺丝41最后拧入的盖侧固定孔22的标记。

第一传感器36以及第二传感器37是在检测部36a、37a未被按压的状态下成为断开、当检测部36a、37a被按压时切换为接通的按压式的开关。

图9是表示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9所示,第一传感器36以及第二传感器37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控制部190连接。在检测部36a被突起21按压而使第一传感器36成为接通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器36向控制部190输出检测信号。通过接收来自该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信号,控制部190判断为救生出口3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

同样地,在检测部37a被蝶形螺丝41按压而使第二传感器37成为接通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37向控制部190输出检测信号。通过接收来自该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控制部190判断为救生出口盖11固定于电梯轿厢120的顶板125,即进行了锁定。

控制部190基于来自第一传感器36以及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将电梯轿厢120的运转模式向通常运转模式、作业用模式、停止模式中的任一者切换,控制卷扬机100的驱动。

另外,在本例中,说明了仅设置一个第一传感器36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准备两个第一传感器36,不仅在第一加强构件6a的插入孔35的上下方向的下方配置第一传感器36,并且在第二加强构件6b的插入孔35的上下方向的下方也配置第一传感器36。然后,也可以在两个第一传感器36成为接通、控制部190接收到来自两个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信号时,判断为救生出口3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

同样地,说明了仅设置一个第二传感器37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多个轿厢侧固定孔34以及盖侧固定孔22全部配置第二传感器37。然后,也可以通过全部的第二传感器37成为接通、控制部190接收到来自全部的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从而判断为救生出口盖11被固定。

2.控制部的控制动作的一例

接下来,参照图10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1中的控制部190的控制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控制部190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使用了救生出口3的作业时的控制部190的控制动作。

首先,作业者登上电梯轿厢120的上部,解除蝶形螺丝41的紧固,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卸下救生出口盖11。如图10所示,救生出口3开放(步骤s1)。

此时,由于将蝶形螺丝41从救生出口盖11卸下,因此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部37a的按压被释放,第二传感器37成为断开。另外,由于将救生出口盖11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卸下,因此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部36a的按压被释放,第一传感器36成为断开。因此,在控制部190中未输出有来自第一传感器36以及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

然后,控制部190将运转模式切换为停止模式。因此,电梯轿厢120成为停止状态(步骤s2)。即,在救生出口3开放的状态下,电梯轿厢120的升降移动停止。然后,使救生出口3开放的作业者使用救生出口3而从电梯轿厢120的上部向轿厢室121内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作业者将救生出口3用作移动路线的期间,运转模式为停止模式,因此电梯轿厢120不会进行升降移动。由此,能够将救生出口3作为移动路线来安全使用。

接下来,控制部190判断救生出口3是否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即,控制部190判断第一传感器36是否成为接通(步骤s3)。

在步骤s3的处理中,在控制部190判断为第一传感器36并不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3的“否”判断),控制部190使运转模式维持在停止模式的状态。即,救生出口3处于开放的状态,没有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这样,根据本例的电梯1,在救生出口3开放的状态下,能够限制电梯轿厢120的升降移动,使电梯轿厢120维持在停止状态。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电梯1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当救生出口3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时,在第一加强构件6a的插入孔35插入救生出口盖11的突起21。此时,通过使设于救生出口盖11的盖侧标记12a与设于顶板125的轿厢侧标记4对齐,能够使突起21容易地插入到插入孔35。由此,能够使用救生出口盖11容易地关闭救生出口3。

另外,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部36a被突起21按压。然后,第一传感器36成为接通,向控制部190输出检测信号。由此,控制部190接收来自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信号,判断为第一传感器36成为接通(步骤s3的“是”判断)。即,控制部190检测救生出口3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

接下来,控制部190将运转模式从停止模式切换为作业用模式。因此,关于电梯轿厢120的升降移动,通过控制部190仅允许作业用模式的低速运转(步骤s4)。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不安装蝶形螺丝41,第二传感器37处于断开的状态。因此,不会通过控制部190将运转模式切换为通常运转模式,不会允许电梯轿厢120的高速移动。

然后,作业者在作业用模式下使电梯轿厢120升降移动而进行作业。这样,根据本例的电梯1,即便在未进行救生出口盖11的锁定的状态下,若处于救生出口3被救生出口盖11关闭的状态,则能够通过作业用模式使电梯轿厢120升降移动。这样,能够省略用于锁定救生出口盖11的时间,能够实现作业时间的缩短。

进一步,由于不需要锁定救生出口盖11,因此作业者能够使用救生出口3从电梯轿厢120的上部向轿厢室121内、或者从轿厢室121向电梯轿厢120的上部移动。其结果是,根据本例的电梯1,能够将救生出口3用作作业用的移动路线。

接下来,控制部190判断救生出口盖11是否锁定、即第二传感器37是否成为接通(步骤s5)。在步骤s5的处理中,在控制部190判断为第二传感器37并未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5的“否”判断),控制部190使运转模式维持在作业用模式的状态下。即,在救生出口罩11未被蝶形螺丝41紧固固定的状态下,不会切换为通常运转模式。

另外,当作业结束时,如图6所示,蝶形螺丝41被作业者插入到盖侧固定孔22以及轿厢侧固定孔34,轴部41a与固定螺母34a螺合。由此,救生出口盖11被蝶形螺丝41紧固固定于第一加强构件6a以及第二加强构件6b。另外,由于使用具有把持部41c的蝶形螺丝41来作为紧固构件,因此不使用工具就可以进行救生出口盖11的锁定。

另外,通过拧入蝶形螺丝41,蝶形螺丝41的轴部41a按压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部37a。因此,第二传感器37成为接通,第二传感器37向控制部190输出检测信号。由此,控制部190接收到来自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判断为第二传感器37成为接通(步骤s5的“是”判断)。即,控制部190检测出利用蝶形螺丝41对救生出口盖11进行了锁定。

接下来,控制部190将运转模式从作业用模式切换为通常运转模式。因此,关于电梯轿厢120的升降移动,通过控制部190来允许通常运转模式的高速运转(步骤s6)。由此,使用了救生出口3的作业结束。

这样,根据本例的电梯1,在第一传感器36与第二传感器37的双方成为接通且控制部190从第一传感器36与第二传感器37的双方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允许通常运转模式的高速运转。其结果是,能够在未固定救生出口盖11的状态下防止电梯轿厢120进行通常运转,能够提高电梯1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以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偏离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说明了在救生出口盖11设置突起21、在加强构件6a、6b侧设置插入孔35并通过突起21按压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部36a来检测救生出口3关闭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第一传感器36的检测部36a从加强构件6a、6b的上表面部31朝向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在利用救生出口盖11关闭救生出口3时,利用救生出口盖11的载置面部13、14按压检测部36a。

另外,作为第一传感器,不限于上述的按压式的开关,也可以适用通过转动杆来切换接通与断开的杆式的开关。而且,使第一传感器的杆从加强构件6a、6b的侧表面部5朝向救生出口3侧突出配置。然后,也可以在利用救生出口盖11关闭救生出口3时,使救生出口盖11的连结面部15与第一传感器的杆抵接,由此使杆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第一传感器36收容在第一加强构件6a的上表面部31与下表面部33之间。因此,第一传感器36的大部分被上表面部31覆盖,仅使检测部36a的上方通过插入孔35开放。由此,能够在作业者穿过救生出口3移动时、在电梯轿厢120的上部进行作业时,防止作业者意外接触第一传感器36。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误检测到关闭了救生出口3。

进一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作为固定机构,说明了适用由蝶形螺丝41与固定螺母34a构成的紧固固定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救生出口盖11设置被安装为能够转动或者摆动的卡合部,在四个加强构件6a、6b、6c、6d中的任一者设置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卡合部卡合的卡合接受部,通过该卡合部与卡合接受部的卡合来构成固定机构。而且,也可以在卡合部与卡合接受部卡合时,使卡合部按压第二传感器37的检测部37a。

另外,作为第二传感器,不限于上述的按压式的开关,也可以适用杆式的开关。进一步,作为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而不限于上述的机械式的开关,例如,也可以适用由照射光的发光部与接受从发光部照射的光的受光部构成的光学式的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平行”以及“正交”等词语,但这些并非仅指严格意义上的“平行”以及“正交”,也可以是包含“平行”以及“正交”且进一步处于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的“大致平行”、“大致正交”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