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送物品到住户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9018发布日期:2019-10-09 06:33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送物品到住户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地为一种运送物品到住户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外卖行业和电商行业的发展,人们点外卖和网购越来越普遍,在居民楼或住宅区,为了方便消费者和提升用户体验,通常要求外卖人员或快递员把外卖或快递送到客户家中,耗费了很长时间,配送效率较低,尤其是外卖的食物会因为时间影响口感等就餐体验。另一方面,假装快递入户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例也屡见不鲜,给社区安全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送外卖和快递到住户的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送物品到住户的系统,包括投放仓、轿厢、轨道和置物柜,所述轨道和置物柜连接于住户所居住的楼体上,所述置物柜位于住户所在位置;

所述轨道包括齿轮槽;

所述轿厢包括第一动力系统、物品平台、电动伸缩杆和推板,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与所述齿轮槽匹配,以驱动所述轿厢在所述轨道上运动;当轿厢到达与置物柜对应位置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将物品平台上放置的物品推送至所述置物柜中;

所述投放仓包括传送带和第二动力系统,用于将待传送的物品传递至所述轿厢中。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还包括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位于所述物品平台下部并与所述物品平台连接,用于减轻物品运输过程中所述物品平台的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动力齿轮和动力齿轮臂,所述动力齿轮嵌入所述齿轮槽中,所述动力齿轮臂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动力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的壳体,所述电机控制所述动力齿轮转动以使得所述轿厢沿着轨道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齿轮臂和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轮,以保证动力齿轮与齿轮槽的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还包括平衡系统,所述平衡系统与所述第一动力系统连接,用于保持轿厢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系统包括平衡舵机和水平传感器,所述平衡舵机根据水平传感器的信息控制轿厢。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还包括进物口挡板、控制所述进物口挡板的第一舵机、出物口挡板和控制所述出物口挡板的第二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滑轨块、滑轨、第二推板、横向伸缩杆和纵向伸缩杆,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投放仓壳体内部的顶端,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动力滑轨块,所述动力滑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向伸缩杆,所述纵向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传送带位于第二推板的下面,传送带一端为投放仓的进物口,另一端为出物口。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中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投放仓中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柜包括轿厢对接系统,当轿厢到达置物柜时,所述轿厢对接系统控制所述置物柜开启挡板。

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外卖快递等物品自动地由统一位置投放到指定位置,不需要人力即可投递到家,提高了物流效率,保障了住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轿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投放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置物柜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放仓;2-轿厢;3-轨道;4-置物柜;31-齿轮槽;32-滑轮;21-第一动力系统;22-物品平台;23-电动伸缩杆;24-推板;211-电机;212-动力齿轮;213-动力齿轮臂;214-转向舵机;25-减震系统;261-平衡舵机;262-水平传感器;27-进物口挡板;271-第一舵机;28-出物口挡板;281-第二舵机;11-传送带;121-动力滑轨块;122-滑轨;123-第二推板;124-横向伸缩杆;125-纵向伸缩杆;411-第三控制器;412-红外线探测器;413-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运送物品到住户的系统,包括投放仓1、轿厢2、轨道3和置物柜4,所述轨道3和置物柜4连接于住户所居住的楼体上,所述置物柜4位于住户所在位置;

所述轨道3包括齿轮槽31;

所述轿厢2包括第一动力系统21、物品平台22、电动伸缩杆23和推板24,所述第一动力系统21与所述齿轮槽31匹配,以驱动所述轿厢2在所述轨道3上运动;当轿厢2到达与置物柜4对应位置时,所述电动伸缩杆23带动推板24,将物品平台22上放置的物品推送至所述置物柜4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动力系统21包括电机211、动力齿轮212和动力齿轮臂213,所述动力齿轮212嵌入所述齿轮槽31中,所述动力齿轮臂213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动力齿轮21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轿厢2的壳体,所述电机211控制所述动力齿轮212转动以使得所述轿厢2沿着轨道3运行。所述动力齿轮臂213和轨道3之间设置有滑轮32,以保证动力齿轮212与齿轮槽31的充分接触。

优选地,为了外墙美观,轨道3镶嵌在外墙内部,轿厢2一半或全部处在外墙预留的空间里,外部罩上金属壳以起到防雨功能。齿轮槽31位于轨道3的近墙侧,轨道3两侧为光滑导轨,远墙侧中部为半封闭结构,使动力齿轮臂213可以伸出轨道与轿厢2相连。半封闭侧中部两边的滑轮32与动力臂213相连,保证动力齿轮212和齿轮槽31之间的紧密贴合,避免动力损失和轿厢滑动。进一步地,动力齿轮臂213中间设有转向舵机214,控制轿厢2转直角弧时流畅过渡,轨道3直角处为90度圆弧形轨道。

所述轿厢2还包括减震系统25和平衡系统,所述减震系统25位于所述物品平台22下部并与所述物品平台22连接,用于减轻物品运输过程中所述物品平台的震动。所述平衡系统与所述第一动力系统21连接,用于保持轿厢水平,优选地包括平衡舵机261和水平传感器262,所述平衡舵机261根据水平传感器262的信息控制轿厢。

所述轿厢2还包括进物口挡板27、控制所述进物口挡板的第一舵机271、出物口挡板28和控制所述出物口挡板的第二舵机281。

所述投放仓1包括传送带11和第二动力系统,用于将待传送的物品传递至所述轿厢2中。所述第二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滑轨块121、滑轨122、第二推板123、横向伸缩杆124和纵向伸缩杆125,所述滑轨122固定连接在投放仓壳体内部的顶端,所述滑轨122上滑动连接有动力滑轨块121,所述动力滑轨块1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向伸缩杆125,所述纵向伸缩杆1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124,所述横向伸缩杆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123;所述传送带11位于第二推板123的下面,传送带11一端为投放仓的进物口,另一端为出物口,轿厢托举平台5在第三舵机的控制下打开或关闭所述出物口。当轿厢托举平台5打开时,用于承载轿厢,以便于通过第二动力系统和传送带11将物品推至轿厢2内。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2中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投放仓1中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蓝牙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分别控制轿厢2和投放仓1内系统的运行,所述投放仓1和轿厢2通过蓝牙模块进行通信,将待投递物品的目的地址告知轿厢2。所述第二控制器具有输入装置,用于接收所投递的物品信息,并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告知住户有物品投递。

所述置物柜4包括轿厢对接系统,当轿厢到达置物柜时,所述轿厢对接系统控制所述置物柜开启挡板。可选地,所述轿厢对接系统包括第三控制器411、红外线探测器412和舵机413,当红外线探测器412探测到轿厢2到达预定位置时,第三控制器411指示舵机413运行,打开置物柜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2包括蓄电池、充电系统和满电保护系统(未示出),充电系统的充电电极在轿厢底部。当轿厢到达与投放仓对应的托举平台5位置时,充电电极与托举平台5上的电极接触充电,充满自动断电。轿厢托举平台5在轿厢2离开时会由舵机控制关闭,以扣住投放仓1的出物口。

基于上述系统,实现了外卖快递等物品自动地由统一位置投放到指定位置,不需要人力即可投递到家,提高了物流效率,保障了住户安全。

以快递为例,上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从投放仓的进物口将待传送的快递放入传送带11上,并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所投递的物品的信息例如物品编号,第二控制器基于物品编号可获取对应的住户电话和地址,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告知住户有物品投递;第二控制器控制传送带11将快递运送至投放仓的出物口,此时如轿厢托举平台5为关闭状态,则表明无空闲轿厢,等待轿厢托举平台5打开;如轿厢托举平台5为打开状态,则此时轿厢2已停留在轿厢托举平台5上,且进屋口挡板27与投放仓的出物口对齐;轿厢2的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舵机271打开进物口挡板,投放仓1的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动力系统12,将快递推至轿厢2中的物品平台22上,同时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与轿厢2中的第一蓝牙模块通信,将投递目的地址告知轿厢2。

轿厢2离开轿厢托举平台5,第一控制器根据目的地址确定运行路径,驱动动力齿轮212,带动轿厢2在轨道3上运行,到达置物柜4后,控制第二舵机281打开出物口挡板28;置物柜4的红外线探测器412探测到轿厢2到达预定位置,第三控制器411指示舵机413运行,打开置物柜挡板;电动伸缩杆23带动推板24,将物品平台22上放置的物品推送至所述置物柜4中。

之后,轿厢2的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舵机281关闭出物口挡板28,驱动动力齿轮212带动轿厢2在轨道3上运行,回到轿厢托举平台5,以运送下一个物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