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及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7124发布日期:2019-04-23 21:3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及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及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能够固定或者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结构组成,有些还有动力机构,保证汽车平稳的运行。现有的8速自动变速器凭借更多的档位、更合理的齿轮比、更快的换挡时间、更平顺的档位切换感以及更为先进且智能的电子管理系统进一步提供了整车的舒适性与运动性能。

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严禁磕碰;自动变速器的包装工序包括变速器套袋和扎口,现有的变速器的套袋及扎口均是由人工完成的,人工套袋和扎口比较细心,能够保证变速器的套袋及扎口的质量。

但是自动变速器的体积大、重量重,采用人工套袋及扎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为生产需要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套袋及扎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损耗高,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套袋扎口的方法,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套袋载具、制袋单元、第一搬运单元、封口单元和第二搬运单元;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套袋载具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上,所述制袋单元设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制袋工序处,用于制袋并将所制的袋子套接在套袋载具上,以使所制的袋子呈敞口设置;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横穿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且设置在套袋工序的后端,用于搬运套有袋子的套袋载具由第一传输单元至第二传输单元;所述封口单元设在第二传输单元的封口工序处,所述封口单元用于对套袋后的变速器进行封口;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横穿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且设置在封口工序的后端,用于搬运套袋载具至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套袋载具的托盘;

所述托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托盘依次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套袋载具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围成连接框,所述底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框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沿第一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观察口。

进一步的,所述封口单元包括支撑框、第一升降机构和收紧封口机构;

所述支撑框套接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升降机构与支撑框的一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升降机构与支撑框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收紧封口机构的一端与一个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收紧封口机构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收紧封口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收紧封口机构能够缩小袋子的开口,并将袋子的开口扎紧。

进一步的,所述制袋单元包括制袋机和撑开机构;

所述撑开机构用于将制袋机制好的袋子放置在套袋载具内部,且将袋子撑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第二升降机构、连接件和夹具;

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夹具连接,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夹具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夹具在第二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夹具夹持所需夹持的部件至需要的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

所述第一移动部为设置在第一支撑机构上的滑槽,所述第二移动部为设置在连接件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滑槽配合,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支撑机构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搬运单元为机械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所述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变速器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初始端;

所述套袋载具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

所述制袋单元制袋,并将袋子套接在所述套袋载具上;

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搬运所述套袋载具至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初始端;

机器人搬运变速器至所述套袋载具内,实现变速器套袋;

所述封口单元对袋子封口;

机器人搬运套袋扎口后的变速器至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搬运所述套袋载具至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初始端。

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并列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的传输方向相反,实现对变速器套袋扎口的全过程的连续性;所述套袋载具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所述制袋单元设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制袋工序处,实现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的制袋及对套袋载具的套袋;所述第一搬运单元横穿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设置在套袋工序的后端,实现将套袋后的套袋载具由第一传输单元的末端搬运到第二传输单元的初始端;所述封口单元设置在第二传输单元的封口工序处,实现对套袋后的变速器进行封口;第二搬运单元横穿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设置在封口工序的后端,用于将套袋载具由第二传输单元的末端搬运到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使用时,将套袋载具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带动下使得套袋载具到达制袋工序处,制袋单元实现制袋并将制好的袋子套接在套袋载具上,套袋完毕后,经第一传输单元的传输将套袋载具输送到第一传输单元的终端,即到达第一搬运单元所在的位置,第一搬运单元将套袋载具从第一传输单元搬运到第二传输单元,之后机器人将变速器搬运到套袋后的套袋载具内,实现对变速器的套袋;经第二传输单元的传输将套袋载具及套袋后的变速器传输到封口工序处,处于封口工序的封口单元实现对套袋后的变速器进行封口;机器人将套袋扎口后的变速器搬运到第一传输单元的传输终端,之后经第二传输单元的传输套袋载具到达第二搬运单元所在的工序处,之后第二搬运单元将套袋载具搬运到第一传输单元上,实现后续的使用,实现变速器的套袋扎口的全过程。

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所述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的步骤为:首先将变速器放置在第二传输单元的初始端,套袋载具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在第一传输单元的传输过程中,到达制袋工序时,制袋单元制袋并将袋子套接在套袋载具上;制袋套接完毕后,第一搬运单元搬运套袋载具到达第二传输单元初始端;之后,机械手搬运变速器到套袋载具内,实现对变速器的套袋,在第二传输单元的传输中,装袋后的套袋载具到达封口工序处,封口单元实现对袋子的封口,封口完毕后,机器人将变速器搬运到第二传输单元的输出端,实现对套袋封口完毕后的变速器进行输出;所述第二搬运单元搬运套袋载具到第一传输单元的初始端,实现后续的使用,完成变速器的套袋及扎口的全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第一传输单元;12-第二传输单元;13-套袋载具;14-制袋单元;15-第一搬运单元;16-封口单元;17-第二搬运单元;131-底板;132-第一侧板;133-第二侧板;134-第三侧板;135-第四侧板;136-观察口;161-支撑框;162-第一升降机构;163-收紧封口机构;171-支撑机构;172-移动机构;173-第二升降机构;174-连接件;175-夹具;176-第一移动部;177-第二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所述变速器套袋扎口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单元11、第二传输单元12、套袋载具13、制袋单元14、第一搬运单元15、封口单元16和第二搬运单元17;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套袋载具13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初始端上,所述制袋单元14设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制袋工序处,用于制袋并将所制的袋子套接在套袋载具13上,以使所制的袋子呈敞口设置;所述第一搬运单元15横穿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且设置在套袋工序的后端,用于搬运套有袋子的套袋载具13由第一传输单元11至第二传输单元12;所述封口单元16设在第二传输单元12的封口工序处,所述封口单元16用于对套袋后的变速器进行封口;所述第二搬运单元17横穿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且设置在封口工序的后端,用于搬运套袋载具13至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初始端。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为传送带,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为传送带,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设在右侧,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设在左侧,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并列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向后侧传输,第二传输单元12向前侧传输;所述套袋载具13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前端,所述制袋单元14设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制袋工序处;所述第一搬运单元15横穿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设置在套袋工序的后端;所述封口单元16设置在第二传输单元12的封口工序处;第二搬运单元17横穿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设置在封口工序的后端;使用时,将套袋载具13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前端,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带动下使得套袋载具13到达制袋工序处,制袋单元14实现制袋并将制好的袋子套接在套袋载具13上,套袋完毕后,经第一传输单元11的传输将套袋载具13输送到第一传输单元11的后端,即到达第一搬运单元15所在的位置,第一搬运单元15将套袋载具13从第一传输单元11搬运到第二传输单元12,之后机器人将变速器搬运到套袋后的套袋载具13内,实现对变速器的套袋;经第二传输单元12的传输将套袋载具13及套袋后的变速器传输到封口工序处,处于封口工序的封口单元16实现对套袋后的变速器进行封口;之后经第二传输单元12的传输到达第二搬运单元17所在的工序处,机器人将套袋扎口后的变速器搬运到第一传输单元11的前端,之后第二搬运单元17将套袋载具13搬运到第一传输单元11上,实现后续的使用,实现变速器的套袋扎口的全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初始端设置有用于承载套袋载具13的托盘;所述托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托盘依次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11上。

所述套袋载具13与第一传输单元11之间设置有托盘,实现对套袋载具13的支撑,避免套袋载具13与第一传输单元11之间的摩擦,避免套袋载具13的磨损;设置多个托盘,实现对多个套袋载具13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套袋载具13包括底板131、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和第四侧板135;所述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33、第三侧板134与第四侧板135依次连接围成连接框,所述底板131连接在所述连接框的底端。

如图2所示,所述套袋载具13为连接框,所述底板131连接在连接框的底端,套袋载具13实现对变速器的放置,所述套袋载具13的上端为空的,方便变速器放置到套袋载具13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132与第三侧板134沿第一传输单元11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32上设有观察口136。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板132设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前端,第三侧板134设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后端,第一侧板132上设有观察口136,方便对内部的变速器的状态进行观察。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单元16包括支撑框161、第一升降机构162和收紧封口机构163;所述支撑框161套接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的外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6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升降机构162与支撑框161的一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升降机构162与支撑框161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收紧封口机构163的一端与一个第一升降机构162连接,所述收紧封口机构16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升降机构162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62带动所述收紧封口机构16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收紧封口机构163能够缩小袋子的开口,并将袋子的开口扎紧。

如图1-2所示,第一升降机构162为链轮链条传动;所述支撑框161套接在第二传输单元12的外侧,对第二传输单元12实现支撑;所述左侧的第一升降机构162与支撑框161的左侧连接,右侧的第一升降机构162与支撑框161的右侧连接,收紧封口机构163的左侧与左侧的第一升降机构162连接,收紧封口机构163的右侧与右侧的第一升降机构162连接,第一升降机构162使得收紧封口机构16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收紧封口机构163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收紧封口机构163对齐封口处;所述收紧封口机构163用于收缩袋子的开口并将开口扎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收紧封口机构163包括水平移动部、加热部和封口部,所述水平移动部为气缸,水平移动部的数量为两个,封口部的数量为两个,左侧的水平移动部与左侧的封口部的左侧连接,左侧的封口部的右侧与袋子的左侧配合设置,右侧的水平移动部与右侧的封口部的右侧连接,右侧的封口部的左侧与袋子的右侧配合设置,加热部与封口部连接;需要对袋子进行封口时,第一升降机构162带动收紧封口机构163到达封口的位置处,之后水平移动部带动封口部沿靠近袋子的方向移动,加热部对封口部进行加热溶胶,左右两侧的封口部对袋子的开口进行封口,实现对变速器所套袋子的封口。

进一步地,所述制袋单元14包括制袋机和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与制袋机的机体连接,用于将制袋机制好的袋子放置在套袋载具13内部,且将袋子撑开。

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撑袋部和吹气部,所述撑袋部为机械手或者人工,用于将制袋机的袋子取下套接在套袋载具13上,吹气部用于将套接在套袋载具13上的袋子吹开,实现袋子的膨胀,方便后续的变速器的套袋;再使用时,制袋机将袋子制作完毕后,撑袋部将袋子取下套接在套袋载具13上,之后吹气部将袋子吹开,实现袋子在套袋载具13上的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搬运单元17包括支撑机构171、移动机构172、第二升降机构173、连接件174和夹具175;所述移动机构172的一端与支撑机构171连接,所述移动机构17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17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73的一端与连接件17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73的另一端与夹具175连接,所述连接件174在所述移动机构172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73与夹具175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夹具175在第二升降机构173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夹具175夹持所需夹持的部件至需要的部位。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73为气缸,所述支撑机构171贯穿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与第二传输单元12,所述移动机构172的后端与支撑机构171的前端连接,所述移动机构172的前端与连接件174的后端连接,所述连接件174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机构173,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73的下端连接有夹具175,所述连接件174在移动机构172的带动下带动第二升降机构173与夹具175沿水平方向移动,实现将套袋载具13从第二传输单元12运送到第一传输单元11;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73实现夹具175在竖直方向的移动,使得夹具175夹持套袋载具13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具175包括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移动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控制夹持部的移动,实现对套袋载具13的夹持。

还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为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控制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173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滑动部连接,控制第二升降机构173的移动及滑动部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172包括第一移动部176和第二移动部177;所述第一移动部176为设置在支撑机构171上的滑槽,所述第二移动部177为设置在连接件174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滑槽配合,以使所述连接件174与支撑机构171滑动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移动部176为设置在支撑机构171上的滑槽,所述第二移动部177为设置在连接件174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滑槽配合连接,以使得连接件174与支撑机构171滑动连接,实现对套袋载具13的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搬运单元15为机械手。

所述第一搬运单元15为机械手,实现对套袋载具13的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搬运单元15的结构也可与第二搬运单元17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变速器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的初始端;所述套袋载具13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初始端;所述制袋单元14制袋,并将袋子套接在所述套袋载具13上;所述第一搬运单元15搬运所述套袋载具13至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初始端;机器人搬运变速器至所述套袋载具13内,实现变速器套袋;所述封口单元16对袋子封口;机器人搬运套袋扎口后的变速器至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搬运单元17搬运所述套袋载具13至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初始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套袋扎口方法,首先将变速器放置在第二传输单元12的初始端,套袋载具13放置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初始端;在第一传输单元11的传输过程中,到达制袋工序时,制袋单元14制袋并将袋子套接在套袋载具13上;制袋套接完毕后,第一搬运单元15搬运套袋载具13到达第二传输单元12初始端;之后,机械手搬运变速器到套袋载具13内,实现对变速器的套袋,在第二传输单元12的传输中,装袋后的套袋载具13到达封口工序处,封口单元16实现对袋子的封口,封口完毕后,机器人将变速器搬运到第二传输单元12的输出端,实现对套袋封口完毕后的变速器进行输出;所述第二搬运单元17搬运套袋载具13到第一传输单元11的初始端,实现后续的使用,完成变速器的套袋及扎口的全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