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及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2813发布日期:2018-10-26 21:4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一般会在电梯轿厢的卷扬机上安装高度编码器,以检测电梯运行的高度,并且在电梯轿厢侧增加磁开关、电开关等楼层感应开关,以确定平层信号,进而确定轿厢高度。

也即是说现有技术中只有在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时才能快速判断出轿厢位置,在轿厢因故障停靠在非平层位置时,判断轿厢位置的方法较为复杂。所以需要研发一种在轿厢处于任意位置时都能直观判断轿厢位置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时判断轿厢位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的电梯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包括支撑梁及绳头组件,绳头组件包括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梁上的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有绳头固定板及用于检测绳头固定板与水平面夹角的传感器,绳头固定板上安装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对重绳头杆,连接架的转动轴线与轿厢返绳轮的回转轴线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

所述支撑梁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梁体、右梁体及设置在左右梁体之间的支撑轴,支撑轴沿水平方向延伸;绳头组件安装在支撑轴上且位于左、右梁体之间。

支撑轴固定在左、右梁体之间,连接架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套设在支撑轴上。

连接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架体、右架体和固定在左、右架体之间的轴套,轴套间隙套设在支撑轴上。

轴套两端与支撑轴之间均设置有套筒,套筒固定在轴套上。

支撑轴上于连接架的两侧固定有用于限制连接架沿支撑轴的轴向运动的弹性挡圈。

左、右架体上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穿孔,轴套的两端插装在相应穿孔中以被相应穿孔的孔口沿支撑。

绳头固定板为开口向下的槽形件,左、右架体上对应设置有与绳头固定板横截面形状适配的卡槽,绳头固定板的两端插装在相应卡槽中且被卡槽的边缘所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及轿厢,轿厢上安装有轿厢返绳轮,井道内安装有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包括支撑梁及绳头组件,绳头组件包括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梁上的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有绳头固定板及用于检测绳头固定板与水平面夹角的传感器,绳头固定板上安装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对重绳头杆,连接架的转动轴线与轿厢返绳轮的回转轴线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

所述支撑梁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梁体、右梁体及设置在左右梁体之间的支撑轴,支撑轴沿水平方向延伸;绳头组件安装在支撑轴上且位于左、右梁体之间。

支撑轴固定在左、右梁体之间,连接架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套设在支撑轴上。

连接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架体、右架体和固定在左、右架体之间的轴套,轴套间隙套设在支撑轴上。

轴套两端与支撑轴之间均设置有套筒,套筒固定在轴套上。

支撑轴上于连接架的两侧固定有用于限制连接架沿支撑轴的轴向运动的弹性挡圈。

左、右架体上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穿孔,轴套的两端插装在相应穿孔中以被相应穿孔的孔口沿支撑。

绳头固定板为开口向下的槽形件,左、右架体上对应设置有与绳头固定板横截面形状适配的卡槽,绳头固定板的两端插装在相应卡槽中且被卡槽的边缘所支撑。

电梯系统还包括与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控制器及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显示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检测夹角计算轿厢高度后将数据送往显示器显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对重绳头杆上引出的钢丝绳穿过轿厢返绳轮后固定在井道上或是曳引机上。由于连接架的转动轴线与轿厢返绳轮的回转轴线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在轿厢返绳轮与对重绳头杆之间钢丝绳处于张紧状态时,两者之间钢丝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随着轿厢返绳轮高度变化而变化,连接架也会随钢丝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化而相对支撑梁转动至对重绳头杆的轴线方向与钢丝绳延伸方向一致。在轿厢沿导轨升降的过程中轿厢返绳轮沿竖直方向升降而不会出现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所以在传感器检测到连接架与水平面夹角之后,再依据连接架转动轴线与轿厢返绳轮的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出轿厢所在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省去井道与轿厢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绳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轴绳头组件与支撑轴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系统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井道及可在井道内沿轨道升降的轿厢,轿厢上设置有轿厢返绳轮9,井道内安装有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包括支撑梁及转动设置在支撑梁上的绳头组件。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在绳头组件上,另一端穿过轿厢返绳轮9之后固定在井道上或曳引机上而形成了一个滑轮组。在轿厢沿轨道上下运行时轿厢返绳轮9的位移沿竖直方向,无水平分量。

绳头组件的转动轴线与轿厢返绳轮9的回转轴线平行,且两者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l。在轿厢返绳轮9与绳头组件之间钢丝绳8处于张紧状态时,钢丝绳8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轿厢返绳轮9的中心点与绳头组件的转动轴线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h之间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式:h=f(l,a)。在l与a确定时,h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在电梯安装完成之后,l是定值。而在轿厢升降过程中,轿厢及轿厢返绳轮9均无水平方向位移,所以该过程中l值保持不变。所以只需要实时测量a值即可计算得出任一时刻的h值。

支撑梁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左梁体A、右梁体B及被U形卡环3固定在左、右梁体上方的支撑轴4。左、右梁体均包括第一底梁1和第二底梁2,第一、第二底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横截面形状均为工字形,第二底梁2固定在第一底梁1的上方。支撑轴4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左、右梁体之间的轴段上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设置有绳头组件5。

绳头组件5包括连接架及固定在连接架下端的绳头固定板53,绳头固定板53上开设有供对重绳头杆穿装的绳头杆穿孔54。连接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架体51及固定在两个架体51之间的轴套52,两个架体51左右间隔设置而被称为左架体51a和右架体51b。轴套52的孔径大于支撑轴4的直径以周向转动地套设在支撑轴4上。支撑轴4上于连接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连接架沿支撑轴的轴向运动的C形弹性挡圈7,C形弹性挡圈7固定在支撑轴4上以挡止相应架体51沿支撑轴的轴向运动。

在常态下,绳头固定板53的上端面平行于水平面,所以可在绳头固定板53的上端面上固定用于检测绳头固定板53与水平面夹角的传感器10。在轿厢升降过程中,随着钢丝绳8与水平面之间夹角a的变化,绳头组件5会随着钢丝绳8转动至对重绳头杆的轴线方向与钢丝绳8的延伸方向共线的状态,此时传感器10检测到的绳头固定板5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与a互为余角。

具体实施时,可将传感器10检测到的角度信号送入控制器,在控制器中计算出轿厢高度h之后再送至轿厢中的显示器或是远端显示器以供检测、检修用处。

为增加绳头组件的强度,左、右架体上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穿孔,轴套52的两端插装在相应架体的穿孔中且被该穿孔的孔口沿支撑。

为避免轴套52被磨损,轴套52的两端通过套筒6套设在支撑轴4上,套筒6的孔径与支撑轴4的直径适配以间隙装配在支撑轴4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轴套的两端也可以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轴上,使用滚动轴承时,本实用新型的绳头固定装置能适用于钢丝绳抖动更大的场合。

为进一步增加绳头组件5的强度,绳头固定板53为开口向下的槽形件,左架体51a和右架体51b上对应设置有与绳头固定板53横截面形状适配的卡槽,绳头固定板53的两端插装在相应卡槽中且被卡槽的边缘所支撑。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架还可以是直他的结构形式,只要其上端能转动设置在支撑轴上即可;当然,连接架还可以固定在支撑轴上,而是使支撑轴周向转动、轴向限位地设置在左、右梁体之间;当然,支撑梁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或是将绳头组件设置在支撑轴的悬伸端上,只是此时支撑轴的悬伸端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的具体结构与电梯系统的实施例中转动式电梯绳头装置的具体结构相同,可参考图1~图4,在此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