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356发布日期:2018-12-18 21:36阅读:9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升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一种起升高度不大、但效率很高的起重设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活塞杆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小型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汽车、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是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手工类工具。

现有的千斤顶一般只能竖直立放,一旦侧放则无法将重物顶起到设定行程位置。工作角度范围十分狭窄。本发明采用了新型设计的锻打底座,将底座功能区在传统的缸体区、泵体区之外,增加了一个单向阀通道区,从而实现了千斤顶从竖立到侧放之间的多角度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能够让液压千斤顶在竖放和侧放状态下均可以正常使用,提升了千斤顶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包括底座、泵体、外套、揿手、油缸、活塞杆、储油腔、回油阀、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一单向阀,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设有泵体和外套,所述泵体的上端设有揿手,所述外套的内部设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油缸,所述油缸内设有活塞杆,所述外套与油缸之间设有储油腔,所述底座的侧部设有回油阀,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所述泵体的下端通过第一油道与储油腔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道与储油腔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储油腔朝向泵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油道与泵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泵体的下端还通过第二油道与油缸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储油腔的下端还通过第三油道与油缸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回油阀设在第三油道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采用优质低碳钢锻打成型,所述底座呈方块形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揿手的侧部与泵体内的柱塞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泵体的外侧部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揿手的顶端与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揿手的握持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插设有延长臂,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延长臂的内端的侧部固定设有多个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对应设在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油道与油缸相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泵体的下端通过第一油道与储油腔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道与储油腔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储油腔朝向泵体的一侧,在侧放使用时,可以将底座离泵体最近的一侧着地,这样一来储油腔内的油液就沉积在储油腔朝向泵体的一侧,因此储油腔在水平状态下泵体仍然可以通过第一油道吸取储油腔内的油液,再配合第一单向阀的作用,不论千斤顶是竖直放置还是侧倒放置,均可以让泵体在工作时能顺利将液压油压入到油缸中,将活塞杆顶起,达到有效支撑起需要撑起的物件,通过将揿手与泵体的柱塞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撑杆与轴承的外圈转动连接,使得揿手与支撑杆均可以绕着泵体的柱塞360°旋转,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设置安装孔与延长臂,可以再费力时按压延长臂,较为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让液压千斤顶在竖放和侧放状态下均可以正常使用,提升了千斤顶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泵体、21-轴承、22-支撑杆、3-外套、4-揿手、41-安装孔、42-延长臂、43-滑槽、44-滑块、5-油缸、6-活塞杆、7-储油腔、8-回油阀、9-第一油道、10-第二油道、11-第三油道、12-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包括底座1、泵体2、外套3、揿手4、油缸5、活塞杆6、储油腔7、回油阀8、第一油道9、第二油道10、第三油道11和第一单向阀12,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设有泵体2和外套3,所述泵体2的上端设有揿手4,所述外套3的内部设有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油缸5,所述油缸5内设有活塞杆6,所述外套3与油缸5之间设有储油腔7,所述底座1的侧部设有回油阀8,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油道9、第二油道10和第三油道11,所述泵体2的下端通过第一油道9与储油腔7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油道9与储油腔7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储油腔7朝向泵体2的一侧,所述第一油道9与泵体2相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泵体2的下端还通过第二油道10与油缸5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储油腔7的下端还通过第三油道11与油缸5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回油阀8设在第三油道11上,所述底座1采用优质低碳钢锻打成型,所述底座1呈方块形设计,所述揿手4的侧部与泵体2内的柱塞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泵体2的外侧部固定套设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的外圈上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22,所述揿手4的顶端与支撑杆2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揿手4的握持端开设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内滑动插设有延长臂42,所述安装块41的内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滑槽43,所述延长臂42的内端的侧部固定设有多个与滑槽43相配合的滑块44,所述滑块44对应设在滑槽43内,所述第二油道10与油缸5相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13。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打型立式液压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当在直立状态下使用该千斤顶的时候,可以将底座1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向上抬揿手4的握持端,揿手4的顶端以支撑杆22的上端为支点而转动,揿手4的侧部将泵体2内的柱塞向上拔,此时第一单向阀12开启,储油腔7内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9被吸入到泵体2内,然后按压揿手4,揿手4带动泵体2内的柱塞下压,此时第二单向阀13是开启的,使得泵体2内的油液通过第二油道10进入到油缸5内将活塞杆6顶起来,当在侧倒状态下使用该千斤顶的时候,可以将底座1离泵体最近的一侧着地,这样一来储油腔7内的油液就沉积在储油腔7朝向泵体2的一侧,第一油道9与储油腔7的连接点依然能够被储油腔7内的油液所淹没,因此泵体2在抽储油腔7内的油液时不会出现抽空的现象,因此该千斤顶在侧放时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由于揿手4与泵体2的柱塞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撑杆22与轴承21的外圈转动连接,使得揿手4与支撑杆22均可以绕着泵体2的柱塞360°旋转,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当按压揿手4较为费力时,可以将延长臂42丛安装孔41内抽出来以延长臂42来施力,较为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让液压千斤顶在竖放和侧放状态下均可以正常使用,提升了千斤顶的实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