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6951发布日期:2018-10-19 20:5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环形增强输送带主要包括裙边和基带,基带包括上覆盖层、骨架层和下覆盖层,骨架层一般是编织布层或钢丝网层,这种输送带制作时首先第一步先要硫化制造基带,第二步要硫化制造裙边,第三步进行基带和裙边之间通过胶水粘结,这直接影响了裙边胶带的生产效率,同时这种输送带具有以下缺点:1、裙边和基带胶水粘结,这样接口胶料容易断裂,抗撕裂差,裙边与基带之间也容易发生分层开裂,这样容易出现漏料的现象,使计量不精确;2、目前的输送带的骨架层比较单一,一般如果是编织布层,一般为多层编织布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编织布层之间可能出现分层现象;3.目前的输送带在潮湿环境下运行时可能出现打滑而跑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该增强输送带可以提高裙带和基带之间的粘结牢固程度,同时也提高了输送带的抗冲击、抗撕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包括基带和设置于基带左右两侧的裙边,所述基带包括骨架层、设置于骨架层上表面的上覆盖胶、设置于骨架层下表面的下覆盖胶、设置于骨架层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边胶,所述裙边为波浪形结构且与上覆盖胶连为一体设置,两个裙边左右对称,所述裙边的宽度大于边胶的厚度,所述骨架层由上而下包括上编织布层、钢丝绳混织网层和下编织布层,所述上编织布层、钢丝绳混织网层和下编织布层的外部和两者之间的间隙中包裹有与上覆盖胶材质相同的包覆胶层;所述上覆盖胶和下覆盖胶分别与包覆胶层连为一体;所述下覆盖胶层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直线导向花纹,该直线导向花纹的宽度大于裙带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编织布层和下编织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贯通孔,所述包覆胶层填充于贯通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裙边为抛物线形状的波浪线或者为正方U形延伸的波浪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裙边的外侧边缘与上覆盖胶的两侧边缘之间存在1-2cm的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覆盖胶层的底部位于两直线导向花纹之间设置有沿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排水槽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直线条状花纹,该直线条状花纹的下表面设置有粗糙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排水槽的深度为3-5mm,所述粗糙面为设置在直线条状花纹上下表面的网状花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由于该裙带和基带一体设置,因此,裙带与基带之间的粘结强度更高,不易分裂;2、所述裙边的宽度大于边胶的厚度,这样,裙边与上覆盖层粘结的部位超过了边胶的范围,因此,在输送过程中,裙边的受力更好,减少对边胶的冲击,也使裙边之间的受力更合理;3、所述下覆盖胶层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直线导向花纹,该直线导向花纹可以在输送带运行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导向纠偏的作用,适合潮湿环境,同时直线导向花纹的宽度大于裙带宽度,这样输送带在输送物料时,物料作用于输送带上的作用力也会垂直于带面作用于直线导向花纹,这样直线导向花纹纠偏性能更好,不易出现局部过度磨损的情况。

又由于所述上编织布层和下编织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贯通孔,所述包覆胶层填充于贯通孔内,这样,编织布层的上下表面的包覆胶层会上下连通,产生更多的拉扯力,这样减少分层现象。

又由于所述裙边的外侧边缘与上覆盖胶的两侧边缘之间存在1-2cm的间距,这样方便单独成型裙边,同时也方便裙边与基带一体成型。

又由于所述下覆盖胶层的底部位于两直线导向花纹之间设置有沿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排水槽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直线条状花纹,该直线条状花纹的下表面设置有粗糙面,利用该排水槽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排出水分,在下雨天也能保持稳定运行,而粗糙面的设置增加了输送辊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少打滑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体式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成型上述的一体式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成型上编织布层、下编织布层和两侧裙带;

其中利用压延设备在编织布层上包覆一层1-2mm的生橡胶包覆层;上编织布层和下编织布层的成型方式相同,

利用预选在成型机在成型成条状的生橡胶裙带,裙带包括波浪线本体和底板;

S2、利用压延机分别成型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被牵引匀速运行,下覆盖层底部同步成型直线导向花纹,上覆盖层的上表面两侧分别成型条状放置槽;

S3、将钢丝绳混织网层放卷使其在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同速运行;

S4、利用复合机将上覆盖层、钢丝绳混织网层和下覆盖层挤压复合后形成基带进入到硫化机中;

S5、复合后的基带进入到硫化机,生橡胶裙带也送入到硫化机中并且使裙带的底板和基带的上表面的条状放置槽接触,硫化机对停留的输送带的第一指定区域段硫化形成第一硫化区域;

S6、基带移动一段距离使输送带的第一硫化区域移出硫化机后,在基带的移动过程中生橡胶裙带的底板继续放置到基带的上表面的条状放置槽内,硫化机对停留的输送带进行硫化形成第二硫化区域,第二硫化区域和第一硫化区域之间存留有一段非硫化区域;

S7、继续重复S6,依次形成第三硫化区域、第四硫化区域、……、第N硫化区域;相邻硫化区域之间保留一段非硫化区域,在此期间对输送带进行切断形成单条输送带,切口将非硫化区域平分;

S8、将单条输送带两端的非硫化区域对接粘结,再对接头处进行局部硫化形成环形输送带。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成型裙带的胶料由高分子纤维和橡胶均匀混合而成,高分子纤维和橡胶的重量比为1:30,可以增加胶料的弹性,高分子纤维在橡胶内交织成网状,耐曲绕更好,更耐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成型方法先成型了生胶裙带和生胶基带,然后再通过间歇式的硫化使生胶裙带和生胶基带硫化后连为一体,同时切断后保留输送带端部一段未硫化区域,然后再采用硫化接头,这样成型的输送带强度更好,尤其是裙带和基带之间、输送带的接头处更为出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钢丝绳混织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其中一种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裙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覆盖胶;2.裙带;21.波浪线本体;22.底板;3.边胶;4.下覆盖胶;5.直线导向花纹;6.排水槽;7.骨架层;71.上编织布层;72.下编织布层;73.钢丝绳混织网层;731.横向钢丝;732.尼龙绳;74.包覆胶层;75.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体式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包括基带和设置于基带左右两侧的裙边,所述基带包括骨架层7、设置于骨架层7上表面的上覆盖胶1、设置于骨架层7下表面的下覆盖胶4、设置于骨架层7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的边胶3,所述裙边为波浪形结构且与上覆盖胶1连为一体设置,裙边的主要成分为市面上的常用的橡胶和高分子纤维混合而成,高分子纤维和橡胶的重量比为1:30,高分子纤维可以为尼龙纤维或者芳纶纤维。

两个裙边左右对称,所述裙边为抛物线形状的波浪线或者为正方U形延伸的波浪线,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裙边的外侧边缘与上覆盖胶1的两侧边缘之间存在1-2cm的间距。

所述裙边的宽度大于边胶3的厚度,所述骨架层7由上而下包括上编织布层71、钢丝绳混织网层73和下编织布层72,所述上编织布层71、钢丝绳混织网层73和下编织布层72的外部和两者之间的间隙中包裹有与上覆盖胶1材质相同的包覆胶层74;所述上覆盖胶1和下覆盖胶4分别与包覆胶层74连为一体;所述下覆盖胶4层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直线导向花纹5,该直线导向花纹5的宽度大于裙带2宽度。

所述上编织布层71和下编织布层72上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贯通孔75,所述包覆胶层74填充于贯通孔75内。

所述下覆盖胶4层的底部位于两直线导向花纹5之间设置有沿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6,排水槽6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直线条状花纹,该直线条状花纹的下表面设置有粗糙面。所述排水槽6的深度为3-5mm,所述粗糙面为设置在直线条状花纹上下表面的网状花纹。

钢丝绳混织网层73包括横向钢丝731和尼龙绳732交织而成,所述尼龙绳732包括若干股等间距设置的尼龙绳732,每股尼龙绳732均包括上尼龙绳732和下尼龙绳732,所述上尼龙绳732和下尼龙绳732之间相互交织有相互间隔排布的第一交织处和第二交织处,每根钢丝均处于第一交织处的上尼龙绳732和下尼龙绳732之间,上尼龙绳732在第一交织处始终处于钢丝的上部,下尼龙绳732在第一交织处始终处于钢丝的下部,所述第二交织处位于两根钢丝之间,下尼龙绳732在第二交织处始终处于上尼龙绳732的上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体式裙边环形增强输送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成型上编织布层71、下编织布层72和两侧裙带2;

其中利用压延设备在编织布层上包覆一层1-2mm的生橡胶包覆层;上编织布层71和下编织布层72的成型方式相同且上面可以冲孔形成贯通孔75。

利用预选在成型机在成型成条状的生橡胶裙带2,裙带2包括波浪线本体21和底板22;

S2、利用压延机分别成型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被牵引匀速运行,下覆盖层底部同步成型直线导向花纹5,上覆盖层的上表面两侧分别成型条状放置槽;

S3、将钢丝绳混织网层73放卷使其在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同速运行;

S4、利用复合机将上覆盖层、钢丝绳混织网层73和下覆盖层挤压复合后形成基带进入到硫化机中;

S5、复合后的基带进入到硫化机,生橡胶裙带2也送入到硫化机中并且使裙带2的底板22和基带的上表面的条状放置槽接触。条状放置槽的宽度与底板22适配,硫化机对停留的输送带的第一指定区域段硫化形成第一硫化区域;

S6、基带移动一段距离使输送带的第一硫化区域移出硫化机后,在基带的移动过程中生橡胶裙带2的底板22继续放置到基带的上表面的条状放置槽内,硫化机对停留的输送带进行硫化形成第二硫化区域,第二硫化区域和第一硫化区域之间存留有一段非硫化区域;

S7、继续重复S6,依次形成第三硫化区域、第四硫化区域、……、第N硫化区域;相邻硫化区域之间保留一段非硫化区域,在此期间对输送带进行切断形成单条输送带,切口将非硫化区域平分;

S8、将单条输送带两端的非硫化区域对接粘结,再对接头处进行局部硫化形成环形输送带,该局部硫化为目前的常规技术,是生生硫化接头的方式,采用目前常规的硫化器接头实现。

优选的,在步骤S1中成型裙带2的胶料由高分子纤维和橡胶均匀混合而成,高分子纤维和橡胶的重量比为1:3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