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893发布日期:2018-12-05 19:41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提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物料输送提升机构,如悬臂式升降机,占地面积大,提升行程短,提升的速度慢,稳定性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提高物料输送提升的灵活性,确保物料升降运动的稳定性,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包括设置在具有高度差的一层输送线与二层输送线之间且呈竖向布置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有沿其柱长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有滚筒输送线,所述滚筒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与一层、二层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一致;

立柱上设置的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平台使其在一层输送线与二层输送线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的立柱上还设有接近开关和行程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和行程开关分别感应产品及升降平台的位置并控制滚筒输送线及升降平台的输送与停止。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框架临近立柱的一侧设有导向轮组件,所述的导向轮组件与立柱的柱身滚动导向配合;平台框架的上侧和下侧还分别设有连接件;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柱顶端或底端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立柱顶端和底端的链轮,位于顶端和底端的链轮之间设有一循环链条,且循环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平台框架上侧的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在平台框架下侧的连接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链轮并带动升降平台沿立柱的柱身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双排链轮,双排链轮由双排链条与驱动链轮连接,所述驱动链轮与位于立柱顶端或底端的链轮同轴布置在主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主导向轮和侧导向轮,主导向轮与立柱的柱身贴靠滚动配合,侧导向轮与立柱的柱身向外延伸的侧板贴靠滚动配合,所述的侧导向轮间隔设置两个且夹持在侧板的两边。

优选的,平台框架包括一板面平行于立柱柱身的安装板,安装板向远离立柱的一侧延伸有两块间隔布置的托撑板,托撑板的悬伸端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弯折部,且在两托撑板的端部之间固定一连接板;

所述安装板的上侧板边与下侧板边中部分别固定一安装柱,安装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件;

所述安装板临近立柱的一侧固定有U型槽板,所述U形槽板的槽底板向安装板所在侧延伸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固定在安装柱上;所述U型槽板的两侧槽壁板上分别固定有主导向轮和侧导向轮,且固定在两槽壁板上的主导向轮夹持在立柱的两相对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导向轮组件沿平台框架的上下方向,及立柱的左右方向共布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的平台框架上设有临近布置的若干从动滚筒和一动力滚筒,所述从动滚筒与动力滚筒的一端设置多楔带,驱动机构驱动动力滚筒并带动从动滚筒滚动驱使产品自升降平台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坠落缓冲器,所述坠落缓冲器位于升降平台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通过升降平台实现不同高度的产品输送线之间的产品流通,简单方便,该升降机采用单立柱的样式,驱动组件也布置在立柱上,占地面积小,且提升的稳定性好,升降速度快;且该单立柱的样式,移动性强,灵活性高,适用于各种不同高度产品输送线之间的产品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的示意图;

图2为单立柱轻型提升机的侧视图;

图3为升降平台的示意图;

图4为立柱的剖视图;

图5为驱动电机及其附属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滚筒输送线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一层输送线,2-二层输送线,3-产品,10-立柱,11-驱动电机,12-驱动链轮,13-循环链条,14-侧板,15-坠落缓冲器,20-升降平台,21-平台框架,211-连接件,212-从动滚筒,213-动力滚筒,214-多楔带,22-导向轮组件,221-主导向轮,222-侧导向轮,23-安装板,231-托撑板,232-弯折部,233-连接板,234-安装柱,235-加强筋板,24-U型槽板,241-槽底板,242-连接块,243-槽壁板,30-滚筒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单立柱轻型提升机,包括设置在具有高度差的一层输送线1与二层输送线2之间且呈竖向布置的立柱10,所述的立柱10上设有沿其柱长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平台20,升降平台20上设有滚筒输送线30,所述滚筒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与一层、二层输送线1、2的输送方向一致;

立柱10上设置的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平台20使其在一层输送线1与二层输送线2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的立柱10上还设有接近开关和行程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和行程开关分别感应产品3及升降平台20的位置并控制滚筒输送线30及升降平台20的输送与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一层输送线1将产品3输送至提升机所在位置,将产品3输送到滚筒输送线30上,当产品3到位时,滚筒输送线30停止输送,同时触发升降平台20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平台20升起至与二层输送线2对接,当升降平台到位时,驱动组件停止驱动,同时触发滚筒输送线30将产品3输送到二层输送线2上,完成产品的输送,当产品3完全离开滚筒输送线30时,触发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平台20降至与一层输送线1对接的位置,等待接受下一个产品3,如此完成一个循环。

应予说明的是,上述工作进程的实施依靠计算机程序的控制,通过设置在立柱10上的接近开关与行程开关感应产品3与升降平台20的位置并控制滚筒输送线30与升降平台20的输送及停止动作,相关的感应设备及信号的采集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并且,上述各动作的实施之间遵循一定的先后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如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平台20从一层输送线1向二层输送线2所在面移动的过程中,滚筒输送线30不必停止,只要在产品3未从滚筒输送线30的一侧完全移动到另一侧时,升降平台20完成了升降动作即可;或者说,控制滚筒输送线30适当的速度,使得产品3从滚筒输送线30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时,升降平台20正好从一层输送线1所在面移动到二层输送线2所在面。

进一步的,结合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平台20包括平台框架21,平台框架21临近立柱10的一侧设有导向轮组件22,所述的导向轮组件22与立柱10的柱身滚动导向配合;平台框架21的上侧和下侧还分别设有连接件211;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柱10顶端或底端的驱动电机11,以及设置在立柱10顶端和底端的链轮12,位于顶端和底端的链轮12之间设有一循环链条13,且循环链条13的一端固定在平台框架21上侧的连接件211上、另一端固定在平台框架21下侧的连接件211上,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驱动链轮12并带动升降平台20沿立柱10的柱身上下往复运动,通过该循环链条13在上下方向的牵引,确保升降平台20往复运动的稳定可靠。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电机11采用抱闸电机,防止设备停电,或故障时升降平台20发生坠落。

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设有双排链轮112,双排链轮112由双排链条113与驱动链轮114连接,所述驱动链轮114与位于立柱10顶端或底端的链轮12同轴布置在主动轴121上,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即便是一根链条发生了断裂,还有一根链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升降平台20急剧下滑坠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轮组件22包括主导向轮221和侧导向轮222,主导向轮221与立柱10的柱身贴靠滚动配合,侧导向轮222与立柱10的柱身向外延伸的侧板14贴靠滚动配合,所述的侧导向轮222间隔设置两个且夹持在侧板14的两边,具体的,该主导向轮221和侧导向轮222采用包胶滚轮,在于立柱10的柱身或侧板14贴靠滚动的过程中,有效的抑制了噪音,且运行稳定。

结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10采用铝型材注塑成型,侧板14与立柱10的柱身一体成型,形成供侧导向轮222夹持滚动的板面。

进一步的,结合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平台框架21包括一板面平行于立柱柱身的安装板23,安装板23向远离立柱10的一侧延伸有两块间隔布置的托撑板231,托撑板231的悬伸端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弯折部232,且在两托撑板231的端部之间固定一连接板233;

所述安装板23的上侧板边与下侧板边中部分别固定一安装柱234,安装柱234的顶部固定连接件211;

所述安装板23临近立柱10的一侧固定有U型槽板24,所述U形槽板24的槽底板241向安装板23所在侧延伸有连接块242,所述的连接块242固定在安装柱234上;所述U型槽板24的两侧槽壁板243上分别固定有主导向轮221和侧导向轮222,且固定在两槽壁板243上的主导向轮221夹持在立柱10的两相对侧壁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轮组件22沿平台框架21的上下方向,及立柱10的左右方向共布置有四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平台20通过上下左右共计12个导向轮与立柱10构成导向滚动,即便在较高的升降速度下也能保持升降平台20的升降稳定。

进一步的,结合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台框架21上设有临近布置的若干从动滚筒212和一动力滚筒213,所述从动滚筒212与动力滚筒213的一端设置多楔带214,驱动机构驱动动力滚筒213并带动从动滚筒212滚动驱使产品3自升降平台20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如循环链条13断裂后,升降平台20坠落后造成设备的损伤,所述立柱10的底部设有坠落缓冲器15,所述坠落缓冲器15位于升降平台20的正下方。具体的,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1、2、3所示,在两托撑板23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235,若设备出现故障,升降平台掉落时,加强筋板235与坠落缓冲器15撞击,避免升降平台20被坠落缓冲器15冲撞时引起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