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和固定式航空涡喷发动机拆装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558发布日期:2018-12-07 22:5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和固定式航空涡喷发动机拆装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和固定式航空涡喷发动机拆装机械臂。



背景技术:

在早期的飞行器中,以航空涡喷发动机为代表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在一定时期被大量装备在军事和一部分民用航空器上,随着科技进步,涡喷发动机在亚音速飞行中因油耗大、不经济,被涡扇等新型发动机所取代,而涡喷发动机只有一个涵道,结构相比其他发动机简单,因此在教学、培训等领域,也常常拿涡喷发动机作为实例进行拆装维保练习,当需要拆装维保时,现有的方式主要通过滑车、索具或叉车等方式对位于机翼上的发动机进行拆装,因发动机质量较大,工装器具如果不凑手的话,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在拆装过程中,稍有闪失,容易造成磕碰等二次伤害,甚至导致机翼的损伤,将本来较小的故障升级为较大的故障,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涡喷发动机的拆装维护的工装设备用于实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就是要针对涡喷发动机前后直径相差不大的特点,解决在涡喷发动机维修拆装过程中,如何保障拆装过程安全、高效的技术问题,因此提供一种移动和固定式航空涡喷发动机拆装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和固定式航空涡喷发动机拆装机械臂,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左、右两端的侧立壁上设置有凸出部,在所述底盘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同样设有凸出部,各个所述凸出部分别靠近底盘的四个角,且位于底盘左、右两端上的凸出部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位于底盘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的凸出部安装有支腿机构,所述底盘的左端的对称中心部位通过连接架连接有拉杆,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控制箱和拆装装置,所述拆装装置包括举升机构,所述控制箱包括液压站和微控制器,所述举升机构与液压站连接且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位于底盘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的凸出部的上、下表面之间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支腿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有手轮,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有球头,所述球头与球头臼配合,所述球头臼的下端与法兰盘连接。

所述拉杆包括靠近连接架的一端设有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架包括与底盘的左端的侧立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拉杆的所述连接耳配合连接。

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分别与控制箱中的液压站连接的两组液压油缸,两组液压油缸分别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且由所述底盘的左端至右端依次排列成一行,两组液压油缸的伸缩端分别固定有U型安装叉,在两组液压油缸的外部套装有伸缩式防护罩。

所述伸缩式防护罩包括直筒状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的上端与U型安装叉的下底部固接,所述上防护罩的下端与下防护罩插接,且上防护罩插接在下防护罩的侧壁以内。

所述控制箱内还设有蓄电池,控制箱的上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分别安装有电压表和油压表以及急停按钮,还包括分别控制两组液压油缸的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油压表与所述液压站连接,所述急停按钮以及两组液压油缸的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站和微控制器以及电压表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涡喷发动机因只有一个呈圆桶状的内涵道,直径前后相差不大,往往安装在机翼下方,距离停机坪的地面有数米的高度,现有拆装发动机一般采用叉车或者搭设脚手架通过倒链等索具吊装进行,往往没有专用的安拆工装设备,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因发动机质量、体积较大,往往伴随着滑落、摇摆、磕碰等风险,发动机是精密的飞机部件,其工况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因此,丝毫不能有任何故障隐患。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顶升原理,利用液压油缸工作稳定可靠,通过一字排开的设置两组液压油缸,并在每个液压油缸的顶端设置U型安装叉,该安装叉针对涡喷发动机的直径前后相差不大的外形轮廓设置,两个U型安装叉的开口部大小一致,这样可以将发动机安全的“抱住”,从而实现利用液压油缸的同步上、下升降对发动机进行安全的拆装等过程。并且在拆装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发动机的定位稳定,避免无谓的晃动和与周围器件的磕碰的发生,为发动机维护安装和拆卸提供一种较好的专业工装设备。同时,通过底盘下的万向轮可以方便的对发动机进行移动,避免维修搬运的沉重以及再次造成发动机的磕碰等事故,此外,在拆装过程中,为保持每个液压油缸的举升过程中底盘的平稳,避免侧翻等失稳情况的发生,位于底盘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的凸出部安装有支腿机构,该支腿机构安装在前、后的凸出部,相当于增大了底盘的宽度,且所述支腿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有手轮,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有球头,所述球头与球头臼配合,所述球头臼的下端与法兰盘连接。这样通过旋转手轮使法兰盘撑在地面上,保障底盘的平稳防止滑动溜车等,拆装完成后,再次通过旋转手轮将法兰盘旋离地面,通过拉杆以及万向轮的转动可以将底盘连同其上部机械臂的U型安装叉“抱住”的涡喷发动机移送至工作台,该机械臂实现固定安拆、移动转运一体化功能,为维保工作开展提供工装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针对涡喷发动机前后直径相差不大的特点,通过U型安装叉以及支腿机构配合实现发动机安全高效的拆装,避免出现发动机的意外磕碰以及本机械臂的底盘失稳等事故,为飞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支腿机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其中:1.U型安装叉,2.上防护罩,3.下防护罩,4.控制箱,5.液压站,6.底盘,7.支腿机构,8.万向轮,9.拉杆,10.液压油缸,11.手轮,12.螺杆,13.球头臼,14.球头,15法兰盘,16.第一吊耳,17.第二吊耳,18.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图2中所示:一种移动和固定式航空涡喷发动机拆装机械臂,包括底盘6,所述底盘为长方体形,底盘设置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底盘6左、右两端的侧立壁上设置有凸出部,在所述底盘6的左、右两端之间的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同样设有凸出部,各个所述凸出部分别靠近底盘6的四个角,且位于底盘6左、右两端上的凸出部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8,所述万向轮包括与凸出部连接的转向杆,在与转向杆相连接的凸出部内部,设置有与转向杆配合的轴承,所述转向杆下端连接在横向轴的中部,所述横向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小轮连接。这种双轮设置使底盘负载能力增强。位于底盘6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的凸出部安装有支腿机构7,所述底盘6的左端的对称中心部位通过连接架连接有拉杆9,拉杆9的前端设制有铅直方向上的环状钩,这样即可以方便人工牵引,也可以方便与机动车的拖车钩配合进行拖动。所述底盘6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控制箱4和拆装装置,所述拆装装置包括举升机构,所述控制箱4包括液压站5和微控制器,所述举升机构与液压站5连接且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液压站又称液压泵站,是独立的液压装置。用户只需将液压站与液压油缸用油管相连,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液压油缸即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和工作循环。液压站由泵装置、集成块或阀组合、油箱、电气盒组合而成。泵装置包括装有的电机和油泵,是液压站的动力源,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集成块用于由液压阀及通道管路组装而成。对液压油实行方向、压力和流量调节。阀组合可以为板式阀装在立板上,与集成块功能相同二者可配合选用。油箱是采用板焊成的半封闭容器,上还装有滤油网、空气滤清器等,用来储油以及油的冷却及过滤。电气盒是用于外接引线的端子板,可以与控制箱中的电源装置或外部市电电连接。

位于底盘6前、后两侧边的侧立壁上的凸出部的上、下表面之间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支腿机构7包括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的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上端连接有手轮11,所述螺杆12的下端连接有球头14,所述球头与球头臼13配合,所述球头臼13的下端与法兰盘15连接。法兰盘15增大接触地面面积,增加承载力和使底盘更加平稳。

拉杆9包括靠近连接架的一端设有的连接耳18,所述连接耳18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架包括与底盘6的左端的侧立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吊耳16和第二吊耳17,所述第一吊耳16和第二吊耳17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拉杆9的所述连接耳18配合连接

举升机构包括分别与控制箱4中的液压站5连接的两组液压油缸10,两组液压油缸10分别安装在底盘6的上表面,且由所述底盘6的左端至右端依次排列成一行,两组液压油缸10的伸缩端分别固定有U型安装叉1,在两组液压油缸10的外部套装有伸缩式防护罩。

伸缩式防护罩包括直筒状的上防护罩2和下防护罩3,所述上防护罩2的上端与U型安装叉1的下底部固接,这样可以随着液压油缸10的的上升或下降,实现上防护罩2的下端与下防护罩3插接,且上防护罩2插接在下防护罩3的侧壁以内。

控制箱4内还设有蓄电池,控制箱4的上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分别安装有电压表和油压表以及急停按钮,还包括分别控制两组液压油缸10的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油压表与所述液压站5连接,所述急停按钮以及两组液压油缸10的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站5和微控制器以及电压表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

也可通过在控制箱中设置变压整流装置,方便市电接入。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设计,不在赘述。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