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7545发布日期:2019-01-02 22:5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由于干法、半干法脱硫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节水节能、无废水废酸排放等优点,在我国约有30%的电力行业燃煤机组和90%以上的钢铁企业烧结机组均采用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进行脱硫,使其被广泛采用。由于干法、半干法脱硫以CaCO3或Ca(OH)2为脱硫剂,产生的副产物为浅白色干粉状物质—脱硫灰。由于脱硫灰中的CaSO3在适合的温度、时间、湿度、氧气条件下可以氧化成CaSO4,并代替天然石膏广泛用于建材、建筑和装修等领域。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150520B、授权公告日2015.10.28,发明名称:干法、半干法脱硫灰两段回转富氧外加热氧化工艺及装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229855B、授权公告日2016.06.15,发明名称:利用发电锅炉或烧结机烟气在线加热氧化脱硫灰的工艺;上述发明均采用两段式回转氧化炉窑,通过向炉窑内通入氧气及外部加热炉加热,完成脱硫灰中CaSO3转化为CaSO 4的氧化过程。通过上述方式上述发明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由于应用该工艺及装置的脱硫灰是由底部螺旋给料机送入两段式回转氧化窑,需要在预热段由热空气进行预热,并在窑体的回转作用下向加热段移动;预热升温至200℃后的脱硫灰进入加热段,由外部加热炉加热,窑内温度控制在550~600℃之间,氧化窑回转转速0.5~3.0r/min,脱硫灰在加热段停留20~30min,在温度保持稳定均衡的炉体内与氧气充分接触并逐步向前移动,完成CaSO3转化为CaSO4的氧化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150520B、CN104229855B中,设置在底部的螺旋给料机仅有螺旋给料输送功能,如果使其再具有预热升温功能,在螺旋给料机内预热升温至200℃后脱硫灰输送进入回转氧化窑,那么预热、加热的两段式回转氧化窑将简化为加热的一段式回转氧化窑,使得脱硫灰同样在加热段停留20~30min的情况下,脱硫灰氧化的更加充分,氧化效率更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使其在运行时既具有螺旋输送功能、又具有预热升温功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方便易行。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包括分体式壳体、密封轴承座、螺旋中空轴、外壳体伸缩节、驱动装置,所述螺旋中空轴安装在分体式壳体的内部、且两端部的后端中空轴头、前端中空轴头分别通过密封轴承座与分体式壳体连接,其中内置于分体式壳体内后端的螺旋中空轴上连接有波纹管联轴器,所述密封轴承座与后端中空轴头、前端中空轴头之间分别设置有端部密封填料、轴承,所述前端中空轴头端部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分体式壳体包括内壳体Ⅱ、带料口内壳体Ⅰ、上层外壳体、下层外壳体,所述内壳体Ⅱ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内壳体Ⅱ侧边沿,所述内壳体Ⅱ侧边沿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内壳体Ⅱ外表面上自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边缘处起至50㎜起依次沿轴向分别焊接有四组导流受热片,所述每组导流受热片分别呈半圆周向二十等分设置有19片导流受热片,并且每组导流受热片之间轴向间隔设置为50㎜,其每组导流受热片轴向间隔中间部位的内壳体Ⅱ外表面上分别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半环形内加强板、其半环形内加强板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径向高度相同,所述半环形内加强板呈半圆周向十等分分别设置有9个弧形通孔,并且第四组导流受热片后端起至25㎜处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填料上半环架,并且在导流受热片一侧的填料上半环架边缘处周向焊接有半环状的填料上环挡板,其中半环内径呈周向焊接在内壳体Ⅱ外表面上,所述填料上环挡板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径向高度相同。

所述带料口内壳体Ⅰ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内壳体Ⅰ侧边沿,所述内壳体Ⅰ侧边沿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带料口内壳体Ⅰ外表面上自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边缘处起至50㎜起依次沿轴向分别焊接有四组导流受热片,所述每组导流受热片分别呈半圆周向二十等分设置有19片导流受热片,并且每组导流受热片之间轴向间隔设置为50㎜,其每组导流受热片轴向间隔中间部位的带料口内壳体Ⅰ外表面上分别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半环形内加强板、其半环形内加强板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径向高度相同,所述半环形内加强板呈半圆周向十等分分别设置有9个弧形通孔,并且第四组导流受热片后端起至25㎜处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填料下半环架,并且在导流受热片一侧的填料下半环架边缘处周向焊接有半环状的填料下环挡板,其中半环内径呈周向焊接在带料口内壳体Ⅰ外表面上,所述填料下环挡板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径向高度相同。所述填料下半环架前侧的带料口内壳体Ⅰ外表面上焊接有呈垂直方向设置的管状进出料口,所述进出料口的管端处周向焊接有法兰。

所述上层外壳体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上层外壳体侧边沿,所述上层外壳体侧边沿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呈半圆周向九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9个螺栓孔,所述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一端的上层外壳体外表面上焊接有呈垂直方向设置的进出热气口,所述进出热气口的管端处周向焊接有法兰,所述进出热气口前侧的上层外壳体外表面上依次等间距分别焊接有3个呈半环形设置的半环形外加强版。

所述下层外壳体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下层外壳体侧边沿,所述下层外壳体侧边沿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呈半圆周向九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9个螺栓孔,所述下层外壳体的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分别与上层外壳体的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呈垂直方向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下层外壳体的外表面上、与上层外壳体外表面上中间部位的半环形外加强版呈垂直方向上下对应部位焊接有另一个半环形外加强版,所述下层外壳体的外表面上、与上层外壳体外表面上前后两个的半环形外加强版呈垂直方向上下对应部位分别焊接有呈横向U型设置的两个U型支架版。

所述外壳体伸缩节包括能够承插在一起的插口段和承口段,所述插口段呈轴向管状结构设置,其后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焊接有插口法兰、其前端边缘处内侧呈轴向焊接有呈管状的导流管,所述承口段呈轴向阶梯管状结构设置,其后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设置有承口密封法兰,其前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焊接有承口法兰,并且自承口密封法兰起至1/4轴向承口段全长处设置有呈周向环形结构设置的密封环挡板,伸缩节密封压盖呈轴向短管状间隙配合套装在插口段外表面上、再间隙配合插装在承口段后端内部,并在伸缩节密封压盖前端部及密封环挡板之间封装有伸缩节密封填料,所述伸缩节密封压盖后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焊接有法兰、其法兰上呈周向八等分均布设置有8个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承口密封法兰轴向连接在一起,所述插口法兰、承口法兰上呈周向四等分均布分别设置有用于轴向连接的4个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其中所述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上设置有其间距小于外壳体伸缩节长度的两个限位螺母。

所述分体式壳体组装连接时,首先将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得内壳体Ⅱ、带料口内壳体Ⅰ连接为一整体,并在内壳体Ⅱ侧边沿、内壳体Ⅰ侧边沿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然后内壳体Ⅱ作为先入端穿过外壳体伸缩节、并将进出料口呈垂直方向向下设置作为内层的下部壳体;再将连接为另一整体的内壳体Ⅱ、带料口内壳体Ⅰ的内壳体Ⅱ作为先入端从另一侧反方向穿过外壳体伸缩节、并将另一个进出料口呈垂直方向向上设置作为内层的上部壳体,使其内壳体Ⅱ侧边沿、内壳体Ⅰ侧边沿与作为内层下部壳体的带料口内壳体Ⅰ、内壳体Ⅱ的内壳体Ⅰ侧边沿、内壳体Ⅱ侧边沿呈垂直方向上下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得作为内层上、下部壳体的内壳体Ⅱ、带料口内壳体Ⅰ连接为一整体内层壳体,并将向下设置的进出料口设为后端出料口、向上设置的进出料口设为前端进料口;

所述下层外壳体的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外壳体伸缩节两侧的插口法兰、承口密封法兰垂直方向下半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外壳体的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上层外壳体侧边沿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轴向分别与外壳体伸缩节两侧的插口法兰、承口密封法兰垂直方向上半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其上层外壳体侧边沿分别与下层外壳体侧边沿呈垂直方向上下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得上层外壳体、下层外壳体与外壳体伸缩节连接为一整体外层壳体,并且上层外壳体、下层外壳体结合面与作为内层上、下部壳体的内壳体Ⅱ、带料口内壳体Ⅰ结合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并将其后端的进出热气口设为进热气口、前端的进出料口设为出热气口;

所述下层外壳体轴向前后两侧的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轴向截面呈下半环状的填料下半环短接管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外壳体轴向前后两侧的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轴向截面呈上半环状的填料上半环短接管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填料上半环短接管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的侧边沿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填料下半环短接管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的侧边沿上下垂直方向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外壳体密封压盖呈垂直方向上下分体、轴向短管状间隙配合分别套装在轴向前后两侧的垂直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填料上半环架、填料下半环架外表面上、再间隙配合插装在垂直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半环短接管、填料下半环短接管内部,并在外壳体密封压盖插入端部及垂直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填料上环挡板、填料下环挡板之间封装有外壳体密封填料,所述外壳体密封压盖上下分体另一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分别焊接有上下分体法兰、其上下分体法兰上呈周向八等分均布分别设置有8个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垂直方向上下对称安装的填料上半环短接管、填料下半环短接管的另一端轴向连接在一起,所述填料上半环短接管、填料下半环短接管的内孔与填料上环挡板、填料下环挡板外径呈轴向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螺旋中空轴包括后端中空轴头、后端短接管、波纹管联轴器、螺旋中空轴管体、前端短接管、前端中空轴头、螺旋叶片,所述螺旋中空轴管体选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其轴向前端部呈周向焊接有法兰、通过法兰上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栓与前端短接管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旋中空轴管体外自前向后均匀固定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前端短接管另一端套装焊接有呈阶梯状设置的前端中空轴头,并且螺旋中空轴管体后端插装波纹管联轴器的固定套管前端内部、并且通过周向环焊缝使其焊接在固定套管上,所述波纹管联轴器轴连接管轴向前端部呈周向焊接有法兰、通过法兰上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栓与后端短接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后端短接管另一端套装焊接有呈阶梯状设置的后端中空轴头,使得螺旋中空轴呈轴向中心通孔状设置,所述后端中空轴头后端部外侧表面上呈周向环槽状设有后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所述前端中空轴头前端部外侧表面上呈周向环槽状设有前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

所述波纹管联轴器包括轴连接管、定位旋转块、管法兰、环板法兰、耳板、金属波纹管、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短接管、固定套管、移动切口、套法兰;所述金属波纹管轴向前后两端分别焊接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耳板,所述耳板呈轴向两外侧分别焊接有呈背向设置的短接管,所述前侧的短接管通过其法兰上呈周向八等分分别设置的八个连接螺栓与固定套管的套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套管呈管状结构插装在金属波纹管管腔内部设置,其前端设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套法兰,其后端部呈横向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呈轴向条状切口设置的移动切口,所述移动切口上下两侧边呈轴向平行状设置,所述固定套管前端管腔内部呈轴向插装固定焊接有螺旋中空轴管体后端部,其固定套管后端管腔内部呈轴向间隙配合插装有轴连接管前端部,所述轴连接管呈管状结构设置,其后端设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管法兰,其前端呈横向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呈轴向条状设置的定位旋转块,所述定位旋转块上下两侧边呈轴向平行状设置,并且定位旋转块呈轴向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切口内、用于传递螺旋中空轴扭矩,所述轴连接管后侧管壁外侧套装焊接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环板法兰,所述环板法兰通过其上呈周向八等分分别设置的八个连接螺栓与左侧的短接管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管法兰上呈周向十六等分分别设置的十六个螺栓孔、用于通过连接螺栓与后端短接管连接,带有双头螺纹的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耳板、并通过两端部上旋拧有螺母使其限位固定。

所述密封轴承座包括端板、端部填料管、端部密封压盖、端部密封填料、端部外管、轴向侧口、三角支板、外管法兰、轴承座、轴承压盖、轴承座内压板、轴承座内密封、轴承压盖外压板、压盖外密封、轴承;

所述端部外管选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其轴向前后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外管法兰、端板,并且端板一侧的端部外管管壁上分别呈横向对称设置有轴向侧口,所述端板轴向呈上半圆+下方组合状结构设置,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其中心孔前侧面边缘处呈轴向固定焊接有端部填料管,所述端部填料管内封装有端部密封填料,并通过螺栓将端部密封压盖与端部填料管连接在一起,使其端部密封填料封装在端部填料管内;所述端部外管下侧、端板前侧呈垂直方向焊接有三角支板,所述端板通过其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栓分别与轴向前后两侧的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外管法兰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有呈轴向设有通孔的轴承座、轴承压盖,其中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并呈间隙配合插装在端部外管内,所述轴承压盖呈间隙配合插装在轴承座内用于轴承的轴向定位,其轴承压盖轴向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压盖外压板,所述轴承压盖外压板内侧封装于压盖外密封,所述轴承座轴向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座内压板,所述轴承座内压板内侧封装于轴承座内密封;

套装焊接有后端中空轴头的后端短接管依次穿过后端设置的端板、端部密封填料、端部密封压盖、轴承座内压板、轴承座内密封、轴承座、轴承、轴承压盖、压盖外密封、轴承压盖外压板、使其后端中空轴头端部伸出密封轴承座外,其中后端短接管端部与端部密封压盖呈间隙配合将端部密封填料挤压在后端短接管管壁上实现管端壳体密封,所述后端中空轴头阶梯处与轴承内圈呈紧配合连接实现螺旋中空轴旋转与支撑,所述轴承座内压板、轴承压盖外压板分别与后端中空轴头呈间隙配合分别将轴承座内密封、压盖外密封挤压在后端中空轴头上实现轴承密封;

套装焊接有前端中空轴头的前端短接管依次穿过前端设置的端板、端部密封填料、端部密封压盖、轴承座内压板、轴承座内密封、轴承座、轴承、轴承压盖、压盖外密封、轴承压盖外压板、使其前端中空轴头端部伸出密封轴承座外,其中前端短接管端部与前端设置的端部密封压盖呈间隙配合将端部密封填料挤压在前端短接管管壁上实现管端壳体密封,所述前端中空轴头阶梯处与前端设置的轴承内圈呈紧配合连接实现螺旋中空轴旋转与支撑,所述轴承座内压板、轴承压盖外压板分别与前端中空轴头呈间隙配合分别将轴承座内密封、压盖外密封挤压在前端中空轴头上实现轴承密封;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所述前端中空轴头端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置有与前端中空轴头端部轴颈呈间隙配合的中心孔,其中心孔边缘处呈周向等分分别设置有轴向设置的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并通过旋拧紧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将从动齿轮固定在前端中空轴头端部,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减速机输出轴上,减速机与电机连接,并将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递给前端中空轴头实现螺旋中空轴旋转与输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包括分体式壳体、螺旋中空轴、外壳体伸缩节,螺旋中空轴安装在分体式壳体内部、且两端通过密封轴承座与分体式壳体连接,内置于分体式壳体内的螺旋中空轴上连接有波纹管联轴器,分体式壳体上设有外壳体伸缩节,密封轴承座与螺旋中空轴间设有端部密封填料、轴承,螺旋中空轴前端连接有驱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路热气载体从后端进气口进入热气载体夹套空腔、由前端出气口流出进行壳体外侧周向加热处理;另一路从后端旋转接头进入螺旋中空轴、并从前端旋转接头排出进行壳体内部加热处理,使得热气载体直接从内外两方向对脱硫灰物料进行双路加热,使其在运行时既有螺旋输送功能、又有预热升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上层外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料口内壳体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壳体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层外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层外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波纹管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递扭矩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伸缩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体式壳体、2-密封轴承座、3-螺旋中空轴、4-外壳体伸缩节、5-驱动装置、11-内壳体Ⅱ、111-内壳体Ⅱ侧边沿、112-填料上半环架、1121-填料上环挡板、113-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114-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12-带料口内壳体Ⅰ、121-进出料口、122-填料下半环架、1221-填料下环挡板、123-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124-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125-内壳体Ⅰ侧边沿、13-上层外壳体、131-进出热气口、132-填料上半环短接管、133-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34-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35-上层外壳体侧边沿、14-下层外壳体、141-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42-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3-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44-下层外壳体侧边沿、15-导流受热片、16-半环形内加强板、161-弧形通孔、17-U型支架版、18-外壳体密封压盖、181-外壳体密封填料、19-半环形外加强版、21-端板、22-端部填料管、23-端部密封压盖、231-端部密封填料、24-端部外管、241-轴向侧口、242-外管支板、243-外管法兰、25-轴承座、26-轴承压盖、27-轴承座内压板、271-轴承座内密封、28-轴承压盖外压板、281-压盖外密封、29-轴承、31-后端中空轴头、311-后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32-后端短接管、33-波纹管联轴器、331-轴连接管、3311-定位旋转块、3312-管法兰、332-环板法兰、333-耳板、334-金属波纹管、335-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336-短接管、337-固定套管、3371-移动切口、3372-套法兰、34-螺旋中空轴管体、35-前端短接管、36-前端中空轴头、361-前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37-螺旋叶片、41-插口段、411-插口法兰、412-导流管、42-承口段、421-承口法兰、422-密封环挡板、423-承口密封法兰、43-伸缩节密封压盖、44-伸缩节密封填料、45-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451-限位螺母、51-电机、52-减速机、53-主动齿轮、54-从动齿轮、541-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前”、“后”、“左”、“右”、“上”、“下”只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定义的示例性方向,如图1所示,纸面左侧方向为“后”,纸面右侧方向为“前”,纸面左、右侧方向为“轴向”或“纵向”,纸面上侧方向为“上”,纸面下侧方向为“下”,纸面前侧方向为“左”,纸面后侧方向为“右”,纸面前后侧方向为“横向”,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理解,也可以其它方式定义“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见图1-图16所示,一种双路加热式脱硫灰螺旋输送机,包括分体式壳体1、密封轴承座2、螺旋中空轴3、外壳体伸缩节4、驱动装置5,所述螺旋中空轴3安装在分体式壳体1的内部、且两端部的后端中空轴头31、前端中空轴头36分别通过密封轴承座2与分体式壳体1连接,其中内置于分体式壳体1内后端的螺旋中空轴3上连接有波纹管联轴器33,所述密封轴承座2与后端中空轴头31、前端中空轴头36之间分别设置有端部密封填料231、轴承29,所述前端中空轴头36端部连接有驱动装置5。

所述分体式壳体1包括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上层外壳体13、下层外壳体14,所述内壳体Ⅱ11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113、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114,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内壳体Ⅱ侧边沿111,所述内壳体Ⅱ侧边沿111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113、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114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内壳体Ⅱ11外表面上自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114边缘处起至50㎜起依次沿轴向分别焊接有四组导流受热片15,所述每组导流受热片15分别呈半圆周向二十等分设置有19片导流受热片15,并且每组导流受热片15之间轴向间隔设置为50㎜,其每组导流受热片15轴向间隔中间部位的内壳体Ⅱ11外表面上分别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半环形内加强板16、其半环形内加强板16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15径向高度相同,所述半环形内加强板16呈半圆周向十等分分别设置有9个弧形通孔161,并且第四组导流受热片15后端起至25㎜处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填料上半环架112,并且在导流受热片15一侧的填料上半环架112边缘处周向焊接有半环状的填料上环挡板1121,其中半环内径呈周向焊接在内壳体Ⅱ11外表面上,所述填料上环挡板1121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15径向高度相同。

所述带料口内壳体Ⅰ12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123、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124,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内壳体Ⅰ侧边沿125,所述内壳体Ⅰ侧边沿125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123、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124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带料口内壳体Ⅰ12外表面上自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124边缘处起至50㎜起依次沿轴向分别焊接有四组导流受热片15,所述每组导流受热片15分别呈半圆周向二十等分设置有19片导流受热片15,并且每组导流受热片15之间轴向间隔设置为50㎜,其每组导流受热片15轴向间隔中间部位的带料口内壳体Ⅰ12外表面上分别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半环形内加强板16、其半环形内加强板16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15径向高度相同,所述半环形内加强板16呈半圆周向十等分分别设置有9个弧形通孔161,并且第四组导流受热片15后端起至25㎜处焊接有呈半环形的填料下半环架122,并且在导流受热片15一侧的填料下半环架122边缘处周向焊接有半环状的填料下环挡板1221,其中半环内径呈周向焊接在带料口内壳体Ⅰ12外表面上,所述填料下环挡板1221径向高度与导流受热片15径向高度相同。所述填料下半环架122前侧的带料口内壳体Ⅰ12外表面上焊接有呈垂直方向设置的管状进出料口121,所述进出料口121的管端处周向焊接有法兰。

所述上层外壳体13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33、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34,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上层外壳体侧边沿135,所述上层外壳体侧边沿135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33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34呈半圆周向九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9个螺栓孔,所述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34一端的上层外壳体13外表面上焊接有呈垂直方向设置的进出热气口131,所述进出热气口131的管端处周向焊接有法兰,所述进出热气口131前侧的上层外壳体13外表面上依次等间距分别焊接有3个呈半环形设置的半环形外加强版19。

所述下层外壳体14呈横截面半圆管形、轴向中空长条状结构设置,其轴向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41、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43,其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分别呈轴向焊接有下层外壳体侧边沿144,所述下层外壳体侧边沿144上呈垂直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43呈半圆周向六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6个螺栓孔,所述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41呈半圆周向九等分分别轴向设置有9个螺栓孔,所述下层外壳体14的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41、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43分别与上层外壳体13的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33、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34呈垂直方向上下对应设置,并且下层外壳体14的外表面上、与上层外壳体13外表面上中间部位的半环形外加强版19呈垂直方向上下对应部位焊接有另一个半环形外加强版19,所述下层外壳体14的外表面上、与上层外壳体13外表面上前后两个的半环形外加强版19呈垂直方向上下对应部位分别焊接有呈横向U型设置的两个U型支架版17。

所述外壳体伸缩节4包括能够承插在一起的插口段41和承口段42,所述插口段41呈轴向管状结构设置,其后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焊接有插口法兰411、其前端边缘处内侧呈轴向焊接有呈管状的导流管412,所述承口段42呈轴向阶梯管状结构设置,其后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设置有承口密封法兰423,其前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焊接有承口法兰421,并且自承口密封法兰423起至1/4轴向承口段42全长处设置有呈周向环形结构设置的密封环挡板422,伸缩节密封压盖43呈轴向短管状间隙配合套装在插口段41外表面上、再间隙配合插装在承口段42后端内部,并在伸缩节密封压盖43前端部及密封环挡板422之间封装有伸缩节密封填料44,所述伸缩节密封压盖43后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焊接有法兰、其法兰上呈周向八等分均布设置有8个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与承口密封法兰423轴向连接在一起,所述插口法兰411、承口法兰421上呈周向四等分均布分别设置有用于轴向连接的4个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45,其中所述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45上设置有其间距小于外壳体伸缩节4长度的两个限位螺母451。

所述分体式壳体1组装连接时,首先将内壳体Ⅱ内端半环法兰114、内壳体Ⅰ内端半环法兰124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得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连接为一整体,并在内壳体Ⅱ侧边沿111、内壳体Ⅰ侧边沿125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然后内壳体Ⅱ11作为先入端穿过外壳体伸缩节4、并将进出料口121呈垂直方向向下设置作为内层的下部壳体;再将连接为另一整体的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的内壳体Ⅱ11作为先入端从另一侧反方向穿过外壳体伸缩节4、并将另一个进出料口121呈垂直方向向上设置作为内层的上部壳体,使其内壳体Ⅱ侧边沿111、内壳体Ⅰ侧边沿125与作为内层下部壳体的带料口内壳体Ⅰ12、内壳体Ⅱ11的内壳体Ⅰ侧边沿125、内壳体Ⅱ侧边沿111呈垂直方向上下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得作为内层上、下部壳体的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连接为一整体内层壳体,并将向下设置的进出料口121设为后端出料口、向上设置的进出料口121设为前端进料口;

所述下层外壳体14的下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41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外壳体伸缩节4两侧的插口法兰411、承口密封法兰423垂直方向下半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外壳体13的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33、上层外壳体侧边沿135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上层外壳体内端半环法兰133轴向分别与外壳体伸缩节4两侧的插口法兰411、承口密封法兰423垂直方向上半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其上层外壳体侧边沿135分别与下层外壳体侧边沿144呈垂直方向上下对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使得上层外壳体13、下层外壳体14与外壳体伸缩节4连接为一整体外层壳体,并且上层外壳体13、下层外壳体14结合面与作为内层上、下部壳体的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结合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并将其后端的进出热气口131设为进热气口、前端的进出料口121设为出热气口;

所述下层外壳体14轴向前后两侧的下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43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轴向截面呈下半环状的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外壳体13轴向前后两侧的上层外壳体外端半环法兰134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轴向截面呈上半环状的填料上半环短接管13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填料上半环短接管132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的侧边沿端面分别涂抹高温密封胶、使其轴向分别与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2轴向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的侧边沿上下垂直方向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外壳体密封压盖18呈垂直方向上下分体、轴向短管状间隙配合分别套装在轴向前后两侧的垂直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填料上半环架112、填料下半环架122外表面上、再间隙配合插装在垂直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半环短接管132、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2内部,并在外壳体密封压盖18插入端部及垂直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填料上环挡板1121、填料下环挡板1221之间封装有外壳体密封填料181,所述外壳体密封压盖18上下分体另一端边缘处外侧呈周向分别焊接有上下分体法兰、其上下分体法兰上呈周向八等分均布分别设置有8个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垂直方向上下对称安装的填料上半环短接管132、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2的另一端轴向连接在一起,所述填料上半环短接管132、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2的内孔与填料上环挡板1121、填料下环挡板1221外径呈轴向间隙配合设置。

所述螺旋中空轴3包括后端中空轴头31、后端短接管32、波纹管联轴器33、螺旋中空轴管体34、前端短接管35、前端中空轴头36、螺旋叶片37,所述螺旋中空轴管体34选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其轴向前端部呈周向焊接有法兰、通过法兰上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栓与前端短接管35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旋中空轴管体34外自前向后均匀固定焊接有螺旋叶片37,所述前端短接管35另一端套装焊接有呈阶梯状设置的前端中空轴头36,并且螺旋中空轴管体34后端插装波纹管联轴器33的固定套管337前端内部、并且通过周向环焊缝使其焊接在固定套管337上,所述波纹管联轴器33轴连接管331轴向前端部呈周向焊接有法兰、通过法兰上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栓与后端短接管32连接在一起,所述后端短接管32另一端套装焊接有呈阶梯状设置的后端中空轴头31,使得螺旋中空轴3呈轴向中心通孔状设置,所述后端中空轴头31后端部外侧表面上呈周向环槽状设有后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311,所述前端中空轴头36前端部外侧表面上呈周向环槽状设有前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361。

所述波纹管联轴器33包括轴连接管331、定位旋转块3311、管法兰3312、环板法兰332、耳板333、金属波纹管334、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335、短接管336、固定套管337、移动切口3371、套法兰3372;所述金属波纹管334轴向前后两端分别焊接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耳板333,所述耳板333呈轴向两外侧分别焊接有呈背向设置的短接管336,所述前侧的短接管336通过其法兰上呈周向八等分分别设置的八个连接螺栓与固定套管337的套法兰337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套管337呈管状结构插装在金属波纹管334管腔内部设置,其前端设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套法兰3372,其后端部呈横向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呈轴向条状切口设置的移动切口3371,所述移动切口3371上下两侧边呈轴向平行状设置,所述固定套管337前端管腔内部呈轴向插装固定焊接有螺旋中空轴管体34后端部,其固定套管337后端管腔内部呈轴向间隙配合插装有轴连接管331前端部,所述轴连接管331呈管状结构设置,其后端设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管法兰3312,其前端呈横向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呈轴向条状设置的定位旋转块3311,所述定位旋转块3311上下两侧边呈轴向平行状设置,并且定位旋转块3311呈轴向间隙配合插装在移动切口3371内、用于传递螺旋中空轴3扭矩,所述轴连接管331后侧管壁外侧套装焊接有呈环形圆盘状同轴设置的环板法兰332,所述环板法兰332通过其上呈周向八等分分别设置的八个连接螺栓与左侧的短接管336法兰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管法兰3312上呈周向十六等分分别设置的十六个螺栓孔、用于通过连接螺栓与后端短接管32连接,带有双头螺纹的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335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耳板333、并通过两端部上旋拧有螺母使其限位固定。

所述密封轴承座2包括端板21、端部填料管22、端部密封压盖23、端部密封填料231、端部外管24、轴向侧口241、三角支板242、外管法兰243、轴承座25、轴承压盖26、轴承座内压板27、轴承座内密封271、轴承压盖外压板28、压盖外密封281、轴承29;

所述端部外管24选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其轴向前后两端部分别呈周向焊接有外管法兰243、端板21,并且端板21一侧的端部外管24管壁上分别呈横向对称设置有轴向侧口241,所述端板21轴向呈上半圆+下方组合状结构设置,其中心处设有中心孔,其中心孔前侧面边缘处呈轴向固定焊接有端部填料管22,所述端部填料管22内封装有端部密封填料231,并通过螺栓将端部密封压盖23与端部填料管22连接在一起,使其端部密封填料231封装在端部填料管22内;所述端部外管24下侧、端板21前侧呈垂直方向焊接有三角支板242,所述端板21通过其轴向设置的连接螺栓分别与轴向前后两侧的内壳体Ⅱ外端半环法兰113、内壳体Ⅰ外端半环法兰123连接在一起;

所述外管法兰243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有呈轴向设有通孔的轴承座25、轴承压盖26,其中轴承座25内安装有轴承29并呈间隙配合插装在端部外管24内,所述轴承压盖26呈间隙配合插装在轴承座25内用于轴承29的轴向定位,其轴承压盖26轴向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压盖外压板28,所述轴承压盖外压板28内侧封装于压盖外密封281,所述轴承座25轴向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座内压板27,所述轴承座内压板27内侧封装于轴承座内密封271;

套装焊接有后端中空轴头31的后端短接管32依次穿过后端设置的端板21、端部密封填料231、端部密封压盖23、轴承座内压板27、轴承座内密封271、轴承座25、轴承29、轴承压盖26、压盖外密封281、轴承压盖外压板28、使其后端中空轴头31端部伸出密封轴承座2外,其中后端短接管32端部与端部密封压盖23呈间隙配合将端部密封填料231挤压在后端短接管32管壁上实现管端壳体密封,所述后端中空轴头31阶梯处与轴承29内圈呈紧配合连接实现螺旋中空轴3旋转与支撑,所述轴承座内压板27、轴承压盖外压板28分别与后端中空轴头31呈间隙配合分别将轴承座内密封271、压盖外密封281挤压在后端中空轴头31上实现轴承29密封;

套装焊接有前端中空轴头36的前端短接管35依次穿过前端设置的端板21、端部密封填料231、端部密封压盖23、轴承座内压板27、轴承座内密封271、轴承座25、轴承29、轴承压盖26、压盖外密封281、轴承压盖外压板28、使其前端中空轴头36端部伸出密封轴承座2外,其中前端短接管35端部与前端设置的端部密封压盖23呈间隙配合将端部密封填料231挤压在前端短接管35管壁上实现管端壳体密封,所述前端中空轴头36阶梯处与前端设置的轴承29内圈呈紧配合连接实现螺旋中空轴3旋转与支撑,所述轴承座内压板27、轴承压盖外压板28分别与前端中空轴头36呈间隙配合分别将轴承座内密封271、压盖外密封281挤压在前端中空轴头36上实现轴承29密封;

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减速机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541,所述前端中空轴头36端部连接有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54设置有与前端中空轴头36端部轴颈呈间隙配合的中心孔,其中心孔边缘处呈周向34等分分别设置有轴向设置的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541,并通过旋拧紧齿轮定位涨紧块及螺栓541将从动齿轮54固定在前端中空轴头36端部,所述从动齿轮54啮合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53,所述主动齿轮53安装在减速机52输出轴上,减速机52与电机51连接,并将电机51输出的动力通过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传递给前端中空轴头36实现螺旋中空轴3旋转与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式壳体1中由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连接为一整体内层壳体周向外部包裹有由上层外壳体13、下层外壳体14与外壳体伸缩节4连接为一整体外层壳体,其整体外层壳体轴向两端通过外壳体密封压盖18、填料上半环架112、填料下半环架122、上半环短接管132、填料下半环短接管142、外壳体密封填料181封闭,使其形成封闭的热气载体夹套空腔,并将其后端的进出热气口131设为进热气口、前端的进出料口121设为出热气口;

本实施例中的热气载体为加热炉燃烧所产生的350℃~400℃高温烟气,由顶部排烟口经排烟风机抽出,经烟气换热器为空气加热,加热到300℃~350℃的空气,由鼓风机送入后端作为进热气口的进出热气口131,流经封闭的热气载体夹套空腔给内层壳体内的脱硫灰周向加热,并由前端作为出热气口的进出热气口131流出;

在脱硫灰螺旋输送、同时周向加热过程中,加热到300℃~350℃的高温高压空气通过分体式壳体1中的由插口段41和承口段42构成的外壳体伸缩节4时,由于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导致外层壳体轴向的膨胀,从而导致插口段41或承口段42相对压缩变短,其压缩变短的距离小于插口段41或承口段圆42筒段的长度,并且由所设置的穿在插口法兰411、承口法兰421上的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45上拧接的两个限位螺母451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

在非加热时,由于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外层壳体收缩导致插口段41或承口段42相对相向拉出,其拉出变长的距离小于插口段41或承口段42圆筒段的长度,同样由所设置的穿在插口法兰411、承口法兰421上的伸缩节双头限位螺栓45上拧接的两个限位螺母451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连接有波纹管联轴器33的螺旋中空轴3呈轴向中心通孔状设置,其轴向两端的后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311、前端转换接头卡装连接环槽361分别连接有转换接头,加热到300℃~350℃的空气,由鼓风机送入后端转换接头,流经螺旋中空轴3呈轴向中心通孔给脱硫灰周向加热,并由前端转换接头流出;

在螺旋中空轴3旋转、同时周向加热过程中,加热到300℃~350℃的高温高压空气通过螺旋中空轴3中的由金属波纹管334、轴连接管331和固定套管337构成的波纹管联轴器33时,由于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导致金属波纹管334轴向的膨胀,从而插装连接的轴连接管331或固定套管337轴向距离相对压缩变短,其压缩变短的距离小于轴连接管331或固定套管337管段的长度,并且由所设置的穿在两个耳板333上的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335上拧接的两个限位螺母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

在非加热时,由于温度或压力的变化金属波纹管334收缩导致轴连接管331或固定套管337相对相向拉出,其拉出变长的距离小于轴连接管331或固定套管337管段的长度,同样由所设置的穿在两个耳板333上的联轴器双头限位螺栓335上拧接的两个限位螺母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分别设置的四组导流受热片15是用于加大内壳体Ⅱ11、带料口内壳体Ⅰ12受热面积,加快热交换传递;采用等径向高度尺寸设置的导流受热片15、半环形内加强板16,在径向与上层外壳体13、下层外壳体14组成的周向内表面设有10±2㎜的间隙距离,用于抵消由于温度或压力的变化导致内外层壳体膨胀变形;所述螺旋中空轴3的轴向中心线在垂直方向高于分体式壳体1的轴向中心线10㎜合理的间隙,用于减少由于螺旋中空轴3过长而造成的挠度较大的现象;

所述螺旋中空轴管体34选用壁厚为14mm的无缝不锈钢管,螺旋中空轴管体34及两端的后端中空轴头31、前端中空轴头36材质选用316L材质制作,为了减小脱硫灰与螺旋中空轴3、螺旋叶片37、分体式壳体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螺旋叶片37外缘磨损过快,在螺旋叶片37和分体式壳体1之间设有10㎜合理的间隙,确保运行过程中螺旋中空轴3旋转时,螺旋叶片37不与分体式壳体1擦碰。

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工作时,首先根据额定输送量确定变频调速电机51的输出转速,满足输送量的要求;由电机51减速器52驱动,通过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传递给前端中空轴头36实现螺旋中空轴3旋转,旋转的螺旋中空轴3推动脱硫灰物料由前端进料口的进出料口121进入,向后端出料口的进出料口121移动,完成硫灰物物料的输送;输送过程中,一路热气载体从后端进热气口的进出热气口131进入、流经封闭的热气载体夹套空腔给内层壳体内的脱硫灰周向加热,并由前端出热气口的进出热气口131流出,对螺旋输送机进行外侧周向加热处理;另一路从连接在后端旋转接头的后端中空轴头31进入螺旋中空轴3、并从前端中空轴头36前端通过前端旋转接头排出,对螺旋输送机内部进行加热处理,从而热气载体直接从内外两方向对脱硫灰物料进行双路加热,因此,此结构对脱硫灰物料的加热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螺旋输送机的加热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