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907发布日期:2018-12-05 19:4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平台,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建设高度不断增加,高空作业日益频繁,工况更加复杂,比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及交通信号灯的安装及维修、生产车间高处设备的维修、新建建筑墙壁粉刷、绿化树木剪修等,需要一种升降装置,但是现有的升降装置大多功能较为单一,或仅具有升降功能,或装置不能实现自走,需要借助外部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费时费力,使用成本高,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急需一种具备行走、升降、转向的稳定性高的多功能作业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平台、限位支撑装置和行走装置;所示支撑平台为四边形,限位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支撑平台的四角,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支撑平台底面;所述限位支撑装置包括一端与支撑平台连接的限位支架和设置在限位支架末端的限位支撑轮;所述限位支撑装置还包括限位伸缩杆,所述限位伸缩杆由两段铰接连接的短杆组成,所述限位伸缩杆两段分别连接在支撑平台和限位支架上;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底面的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外端的行走轮,行走轮上设置有行走轮支架,所述传动轴通过行走轮支架固定在支撑平台底面上;所述传动轴内端设置有下带轮;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桁架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桁架设置在支撑平台顶部,升降桁架顶端设置有升降平台;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支撑平台和升降桁架铰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支撑平台内部,包括电源、电机、电磁减速箱和上带轮;所述电机、电磁减速箱和上带轮各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内部,所述电机与电磁减速箱通过齿轮组相连,所述电磁减速箱输出端与上带轮相连,所述支撑平台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上带轮与下带轮通过皮带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桁架是由矩形空心钢通过铰点固定而成的可以伸缩的桁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支架铰接在凹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四边形的平台底部和设置在平台底部上方的栏杆。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平台后侧,所述电磁减速箱设置在支撑平台左侧或右侧,所述电机输出端和电磁减速箱输入端垂直设置,所述齿轮组为两个垂直设置的锥形齿轮,分别连接在电机输出端和电磁减速箱输入端,两锥形齿轮的锥面相咬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升降装置相比,不仅具备传统升降功能,而且具备自走、转向及定点限位支撑功能,不需要借助外部运输车辆进行运输,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稳定性高,清洁、环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支撑平台;2、限位支撑装置;21、限位支架;22、限位支撑轮;23、限位伸缩杆;3、行走装置;31、传动轴;32、行走轮;33、行走轮支架;34、下带轮;4、升降机构;41、升降桁架;42、升降平台;43、液压缸;5、动力机构;51、电源;52、电机;53、电磁减速箱;54、上带轮;55、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

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平台1、限位支撑装置2和行走装置3:

支撑平台1为四边形,限位支撑装置2分别设置于支撑平台1的四角,所述行走装置3设置在支撑平台1底面;

限位支撑装置2包括一端与支撑平台1连接的限位支架21和设置在限位支架21末端的限位支撑轮22;限位支撑装置2还包括限位伸缩杆23,限位伸缩杆23由两段铰接连接的短杆组成,限位伸缩杆23两段分别连接在支撑平台1和限位支架21上;行走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1底面的两个;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凹槽,限位支架21铰接在凹槽的一端。

行走装置3包括传动轴31和设置在传动轴31外端的行走轮32,行走轮32上设置有行走轮支架33,传动轴31通过行走轮支架33固定在支撑平台1底面上;传动轴31内端设置有下带轮34;

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桁架41和升降平台42;升降桁架41是由矩形空心钢通过铰点固定而成的可以伸缩的桁架结构,升降桁架41设置在支撑平台1顶部,升降桁架41顶端设置有升降平台42;升降机构4还包括液压缸43,液压缸43两端分别与支撑平台1和升降桁架41铰连接;升降平台42包括四边形的平台底部和设置在平台底部上方的栏杆。

动力机构5设置在支撑平台1内部,包括电源51、电机52、电磁减速箱53和上带轮54;电机52、电磁减速箱53和上带轮54各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1内部;电机52设置在支撑平台1后侧,电磁减速箱53设置在支撑平台1左侧或右侧,电机52输出端和电磁减速箱53输入端垂直设置,齿轮组为两个垂直设置的锥形齿轮55,分别连接在电机52输出端和电磁减速箱53输入端,两锥形齿轮55的锥面相咬合。电磁减速箱53输出端与上带轮54相连,支撑平台1底面设置有开口,上带轮54与下带轮34通过皮带连通。

上述自走式电动型多功能作业平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两个电机电磁减速箱组合分别控制两个行走轮转动,行走轮同步向前或向后转动,实现平台前进或后退,行走轮不同步转动,实现平台转向;

步骤二、到达工作点时,限位伸缩杆带动限位支架向外伸出,实现定点限位支撑,以提高平台作业稳定性;

步骤三、液压缸伸出时,升降桁架升高,升降平台到达所需高度;

步骤四、高空作业完成后,液压缸回缩时,升降桁架回落,升降平台降落至支撑平台上;

步骤五、限位伸缩杆回缩,驱动限位支架回收,一次作业完成。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