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6124发布日期:2019-04-13 00:1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轨起重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工厂等环境中,在安装时,由于钢轨重量大,铺道作业地点运输环境复杂,轨道运输车运送道轨只能运送至作业地点附近,作业时需要人力短距离搬运,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即使采用起重机进行搬运,起重时需要采用链条对钢轨进行轨道,严重影响整体安装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利用轨道截面的“工”字形特性,避免了起重时轨道捆绑环节,能够有效节约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较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包括起吊件,起吊件下部和缓冲链连接,缓冲链下部设有夹紧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左右对称设置,左固定杆和左卡钩连接,右固定杆和右卡钩连接,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卡钩和右卡钩围合成菱形,左卡钩和右卡钩的一端延伸至菱形下部,左卡钩和右卡钩交叉处通过销轴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缓冲链包括多个连接环,多个连接环上下套接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冲链下部和夹紧部件之间设有连接耳。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耳上部设有固定孔,缓冲链穿过固定孔进行固定。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左固定杆和左卡钩铰接连接,右固定杆和右卡钩铰接连接。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左卡钩和右卡钩呈L形且对称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起吊件为S形起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起吊件下部和缓冲链连接,缓冲链下部设有夹紧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左右对称设置,左固定杆和左卡钩连接,右固定杆和右卡钩连接,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卡钩和右卡钩围合成菱形,左卡钩和右卡钩的一端延伸至菱形下部,左卡钩和右卡钩交叉处通过销轴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利用轨道截面的“工”字形特性,避免了起重时轨道捆绑环节,能够有效节约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杠杆原理,结合菱形结构的物理特性、重力越大,起吊连接越牢固;避免了起吊作业时物件捆绑环节,提高工效;能够有效的保证起吊作业期间安全,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卡轨起重连接装置,包括起吊件1,起吊件1下部和缓冲链2连接,缓冲链2包括多个连接环21,多个连接环21上下套接设置。

缓冲链2下部设有夹紧部件,缓冲链2下部和夹紧部件之间设有连接耳8。夹紧部件包括左固定杆3和右固定杆4,左固定杆3和右固定杆4左右对称设置,左固定杆3和左卡钩5铰接连接,右固定杆4和右卡钩6铰接连接。

左固定杆3、右固定杆4、左卡钩5和右卡钩6围合成菱形,左卡钩5和右卡钩6的一端延伸至菱形下部,左卡钩5和右卡钩6交叉处通过销轴7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连接耳8上部设有固定孔81,缓冲链2穿过固定孔21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左卡钩5和右卡钩6呈L形且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起吊件1为S形起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卡轨起重连接装置,左固定杆3、右固定杆4、左卡钩5和右卡钩6围合成菱形结构,缓冲链2固定在菱形结构中节点处,左卡钩5和右卡钩6的下部钢钩成剪刀状,工作时压下卡轨起重连接装置,下部钢钩打开,卡牢钢轨后拉动缓冲链2即可实现起重作业。避免了起重时轨道捆绑环节,能够有效节约作业时间,该装置已在轨道专用运输车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卡轨起重连接装置,可以利用废旧物料进行制作,节约开支;利用杠杆原理,结合菱形结构的物理特性、重力越大,起吊连接越牢固;避免了起吊作业时物件捆绑环节,提高工效;能够有效的保证起吊作业期间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