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罩型贮运箱用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168发布日期:2019-04-24 00:3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钟罩型贮运箱用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贮运箱附件产品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钟罩型贮运箱用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贮运箱作为用于船舶、航空领域的发动机包装与贮运的箱,现有的托架系统设计繁复,重量重,不便于携带,无法根据发动机执行调节托架,增加成本,同时减震器主要用来平衡或转换外界冲击力对贮运箱内发动机的冲击,使设备在外界强烈冲击力条件下依然保持平稳或缓和状态。减震器的结构种类较多,传统的减震器多采用橡胶结构减震,橡胶与设备的连接往往随着震动使用时间的延长容易出现结构不稳定、强度差、粘合性能的下降,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到将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设计轻便,方便携带,固定效果好,下托架框通过减振垫与箱体底座相连,保证下托架框与箱体的刚性连接,而中间的橡胶减振块以起到减振效果的钟罩型贮运箱用托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钟罩型贮运箱用托架装置,具有下托架框和用于固定发动机的上托架框,所述的上托架框包括截面形状呈“U”的支撑框和安装在支撑框开口处的支杆,所述支撑框的两端侧边上连接圆环,支杆上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开设有与支杆平行设置的卡口,支撑框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立柱,两立柱之间安装有支撑板;

所述下托架框包括对称设置的竖杆和横杆,竖杆安装在横杆上,横杆的侧边和两端头均安装有缓冲垫,竖杆的两端头均安装有减震装置并固定在贮运箱底座上,竖杆的两端头还安装有若干用于限定和固定上托架框的限位块,限位块上套设有连接圆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杆与支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增加强度和刚性的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凹口,凹口的开口处设有斜肩部,斜肩部的边缘处开设有固定发电机用的螺栓孔且螺栓孔上设有与其配合的锁紧螺钉Ⅰ。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口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固定发动机的锁定螺钉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轻便,方便携带,固定效果好,下托架框通过减振垫与箱体底座相连,保证下托架框与箱体的刚性连接,而中间的橡胶减振块以起到减振效果,侧面、端部设置缓冲垫,以起到防止侧向移动和减振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下托架框,2.竖杆,3.横杆,4.缓冲垫,5.减震装置,6.限位块,7.支撑框,8.支杆,9.连接圆环,10.固定杆,11.卡口,12.立柱,13.支撑板,14.加强板,15.凹口,16.斜肩部,17.螺栓孔,18.锁紧螺钉Ⅰ,19.锁定螺钉Ⅱ,20.上托架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钟罩型贮运箱用托架装置,具有下托架框1和用于固定发动机的上托架框20,上托架框20包括截面形状呈“U”的支撑框7和安装在支撑框7开口处的支杆8,所述支撑框7的两端侧边上连接圆环9,支杆8 上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顶端开设有与支杆8平行设置的卡口11,支撑框7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立柱12,两立柱12之间安装有支撑板13;

下托架框1包括对称设置的竖杆2和横杆3,竖杆2安装在横杆3上,横杆3的侧边和两端头均安装有缓冲垫4,竖杆2的两端头均安装有减震装置5 并固定在贮运箱底座上,竖杆2的两端头还安装有若干用于限定和固定上托架框20的限位块6,限位块6上套设有连接圆环9。

固定杆10与支杆8的连接处安装有增加强度和刚性的加强板14。

支撑板13上开设有凹口15,凹口15的开口处设有斜肩部16,斜肩部16 的边缘处开设有固定发电机用的螺栓孔17且螺栓孔17上设有与其配合的锁紧螺钉Ⅰ18。

卡口11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固定发动机的锁定螺钉Ⅱ19。

具体的整个托架系统分为下托架框1和上托架框20两个部分:上托架框20 包括连接圆环9与支撑框7,设计轻便,方便携带,将支撑框7与发动机先固定好后再通过限位块6和连接圆环9与下托架框1相连,限位块6可根据发动机的大小和上托架框20的大小选择套设在不同的限位块6上,使用范围广;下托架框1通过减振装置5与底座相连,以起到减振效果,侧面、端部设置缓冲垫4,以起到防止侧向移动和减振作用。下托架框1上有四个凸起的圆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上托架框20互换。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