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皮带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559发布日期:2019-04-12 23:5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皮带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皮带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现有技术中的皮带运输装置采用滑靴结构,完全靠挖装机拖拽在煤矿巷道中滑行,由于煤矿井下巷道路面条件恶劣,高低不平且矸石块大,经常出现挖装机牵引不动皮带运输装置的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皮带运输装置,便于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式皮带运输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位于机架的右端,所述机架底部设有多个沿传送带输送方向分布的转轴,且机架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转轴,转轴的轴线方向与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转轴两端通过轴瓦与机架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滚轮,机架左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钢板,钢板外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横向设置的“U”形卡板,且两个“U”形卡板的开口分别朝向连接杆外侧,连接杆右端的“U”形卡板卡接在钢板上且通过竖向设置的销轴与钢板转动连接,连接杆左端的“U”形卡板上设有沿竖向贯穿连接杆左端“U”形卡板的螺杆,螺杆在竖直方向上与“U”形卡板滑动连接,螺杆下端为尖端,螺杆上端设有手柄,螺杆上套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螺母卡设在连接杆左端的“U”形卡板内。

所述滚轮与转轴同轴设置。

所述连接杆右端的“U”形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开口高度与钢板的厚度相同。

所述钢板的厚度为5cm。

所述螺母周向设有多个绕螺母周向均匀分布的拨杆,拨杆沿螺母径向延伸。

所述拨杆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滚轮可以降低本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便于本装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式皮带运输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带、传动机构2和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位于机架1的右端,机架1底部设有多个沿传送带输送方向分布的转轴4,且机架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转轴4,转轴4的轴线方向与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转轴4两端通过轴瓦与机架1转动连接,转轴4上固定套设有滚轮5,机架1左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钢板9,钢板9外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杆7,连接杆7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横向设置的“U”形卡板8,且两个“U”形卡板8的开口分别朝向连接杆7外侧,连接杆7右端的“U”形卡板8卡接在钢板9上且通过竖向设置的销轴10与钢板9转动连接,连接杆7左端的“U”形卡板8上设有沿竖向贯穿连接杆7左端的“U”形卡板8的螺杆11,螺杆11在竖直方向上与“U”形卡板8滑动连接,螺杆11下端为尖端,螺杆上端设有手柄17,螺杆11上套设有与螺杆11螺纹连接的螺母12,螺母12卡设在连接杆7左端的“U”形卡板8内。

在需要移动本装置时,将本装置通过钢丝绳16与挖装机15连接,利用挖装机15带动本装置移动,在本装置移动的过程中滚轮5在地面上滚动,摩擦力小。

滚轮5与转轴4同轴设置。连接杆7右端的“U”形卡板8在竖直方向上的开口高度与钢板9的厚度相同。钢板9的厚度为5cm。螺母12周向设有多个绕螺母12周向均匀分布的拨杆13,拨杆13沿螺母12径向延伸。拨杆13的数量为四个。

在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一只手握住手柄17,防止螺杆11转动,另一只手拨动拨杆13,螺杆11与螺母1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螺杆11向上或向下运动,当需要固定本装置时,使螺杆11向下运动扎进地面,从而将本装置位置固定,防止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滚动影响生产安全,如果螺杆11正下方为石头时,可以转动连接杆7绕销轴10转动,从而调节螺杆11的位置,使调节螺杆11更容易插进地面,当需要解除本装置的固定时,反向转动螺母12,使螺杆11与地面脱离。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