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用微喷带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9220发布日期:2019-04-05 21:58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用微喷带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用微喷带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微喷带的工作的原理是将水用压力经过输水管和微喷管带送到田间,通过微喷带上的出水孔,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形成细雨般的喷洒效果,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目前在收纳微喷带时,多采用手工的方式,由于微喷带在使用后,带内往往残留有积水,一般需要人工通过扯拉方式先将水排掉,然后才能开始收卷。微喷带的这种收纳方式存在缺陷:通过拉扯方式,仅能将微喷带内部容易流动的水排出,微喷带外表面始终是湿润的,在地里拖动的过程中,泥土会粘附在为喷带表面,导致收卷后的微喷带不仅较脏,而且卷盘很重,收纳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农田用微喷带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农田用微喷带收纳装置,包括板车,所述板车设置有用于套装卷带筒的卷带轴、用于引导微喷带移动的限位导向辊,所述卷带轴连接有转动把手;

所述板车还设置有主传动轴、毛刷辊轴Ⅰ、毛刷辊轴Ⅱ、风扇转轴、用于刮去微喷带表面泥土的刮泥板,所述主传动轴、所述毛刷辊轴Ⅰ、所述毛刷辊轴Ⅱ、所述风扇转轴、所述卷带轴、所述限位导向辊均沿左右方向布置;

所述限位导向辊有两个,且分别为限位导向辊Ⅰ和限位导向辊Ⅱ,所述限位导向辊Ⅰ的圆柱面包裹有海绵体;

所述风扇转轴的右端设置有风扇,所述毛刷辊轴Ⅱ的右端设置有毛刷辊Ⅱ,所述毛刷辊轴Ⅰ的右端设置有毛刷辊Ⅰ;

所述刮泥板、所述限位导向辊Ⅱ、所述风扇、所述毛刷辊Ⅱ、所述毛刷辊Ⅰ、所述限位导向辊Ⅰ、所述卷带轴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刮泥板、限位导向辊Ⅱ、所述毛刷辊Ⅱ、所述毛刷辊Ⅰ、所述限位导向辊Ⅰ位于微喷带的移动路径上,所述风扇位于该移动路径的左侧;

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卷带轴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Ⅰ传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毛刷辊轴Ⅰ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Ⅱ传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毛刷辊轴Ⅱ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Ⅲ传动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风扇转轴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Ⅳ传动连接;

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Ⅱ、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Ⅲ、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Ⅳ的传动比均相等,且均小于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Ⅰ的传动比。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刮泥板为左右横向布置的U型板,其开口部用于穿过微喷带。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刮泥板的安装位、所述限位导向辊Ⅱ的安装位、所述毛刷辊Ⅱ的安装位、所述毛刷辊Ⅰ的安装位、所述限位导向辊Ⅰ的安装位呈低高交错排列布局结构,所述风扇的安装位低于所述限位导向辊Ⅱ的安装位且高于所述毛刷辊Ⅱ的安装位。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将所述转动把手替换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矩输出轴与所述主传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微喷带收纳卷绕路径中,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刮泥板、限位导向辊Ⅱ、风扇、毛刷辊Ⅱ、毛刷辊Ⅰ、包裹有海绵体的限位导向辊Ⅰ等功能结构,既能够规范微喷带的收纳路径,而且能够除去微喷带上下两面的泥土和水分,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微喷带卷绕筒的重量,便于搬运,不易弄脏操作者的衣服;除限位导向辊之外,其它功能结构均由同一根主传动轴输出转矩,实现了通过一处转动结构操作多处功能结构,操作非常方便;同步带传动机构Ⅰ的传动比相对于其它同步带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更大,使得在低速收纳微喷带的过程中,保证了风扇、毛刷辊的高效除泥、除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用微喷带收纳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刮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车,2-卷带筒,3-限位导向辊Ⅰ,4-海绵体,5-毛刷辊Ⅰ,6-毛刷辊Ⅱ,7-微喷带,8-限位导向辊Ⅱ,9-卷带轴,10-同步带传动机构Ⅰ,11-转动把手,12-主传动轴,13-同步带传动机构Ⅱ,14-同步带传动机构Ⅲ,15-同步带传动机构Ⅳ,16-毛刷辊轴Ⅰ,17-毛刷辊轴Ⅱ,18-风扇转轴,19-风扇,20-刮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板车1,板车1设置有用于套装卷带筒的卷带轴9、用于引导微喷带7移动的限位导向辊,卷带轴9连接有转动把手11;

板车1还设置有主传动轴12、毛刷辊轴Ⅰ16、毛刷辊轴Ⅱ17、风扇转轴18、用于刮去微喷带7表面泥土的刮泥板20,主传动轴12、毛刷辊轴Ⅰ16、毛刷辊轴Ⅱ17、风扇转轴18、卷带轴9、限位导向辊均沿左右方向布置,刮泥板20通过支架横向支撑安装在板车1上,而主传动轴12、毛刷辊轴Ⅰ16、毛刷辊轴Ⅱ17、风扇转轴18、限位导向辊均通过轴承座支撑安装在板车1上;

限位导向辊有两个,且分别为限位导向辊Ⅰ3和限位导向辊Ⅱ8,限位导向辊Ⅰ3的圆柱面包裹有海绵体4;

风扇转轴18的右端设置有风扇19,毛刷辊轴Ⅱ17的右端设置有毛刷辊Ⅱ6,毛刷辊轴Ⅰ16的右端设置有毛刷辊Ⅰ5;

刮泥板20、限位导向辊Ⅱ8、风扇19、毛刷辊Ⅱ6、毛刷辊Ⅰ5、限位导向辊Ⅰ3、卷带轴9由前至后依次布置,刮泥板20、限位导向辊Ⅱ8、毛刷辊Ⅱ6、毛刷辊Ⅰ5、限位导向辊Ⅰ3位于微喷带7的移动路径上,风扇19位于该移动路径的左侧;

主传动轴12与卷带轴9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Ⅰ10传动连接,主传动轴12与毛刷辊轴Ⅰ16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Ⅱ13传动连接,主传动轴12与毛刷辊轴Ⅱ17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Ⅲ14传动连接,主传动轴12与风扇转轴18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Ⅳ15传动连接;

同步带传动机构Ⅱ13、同步带传动机构Ⅲ14、同步带传动机构Ⅳ15的传动比均相等,且均小于同步带传动机构Ⅰ10的传动比。

上述结构中,刮泥板20的安装位、限位导向辊Ⅱ8的安装位、毛刷辊Ⅱ6的安装位、毛刷辊Ⅰ5的安装位、限位导向辊Ⅰ3的安装位呈低高交错排列布局结构,风扇19的安装位低于限位导向辊Ⅱ8的安装位且高于毛刷辊Ⅱ6的安装位。

如图2所示,刮泥板20为左右横向布置的U型板,其开口部用于穿过微喷带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卷带筒套装在卷带轴9上,将待收纳的微喷带7按照图1所示穿插至其移动轨迹中,具体依次是:微喷带7穿过刮泥板20、绕过限位导向辊Ⅱ8上弧面、绕过毛刷辊Ⅱ6的下弧面、绕过毛刷辊的上弧面、绕过限位导向辊Ⅰ3的下弧面、卡接缠绕在卷带筒上;

微喷带7收纳过程中,通过转动把手11带动主传动轴12转动,主传动轴12通过对应的同步带传动机构同时带动卷带筒、毛刷辊Ⅰ5、毛刷辊Ⅱ6以及风扇19转动,且由于同步带传动机构Ⅰ10的传动比最大,因此卷带筒的转动角速度相对于毛刷辊Ⅰ5、毛刷辊Ⅱ6以及风扇19的转动角速度要小,这样设计使得在低速收纳微喷带7的过程中,风扇19、毛刷辊能够高效除泥、除水;

各功能结构中,刮泥板20用于刮去微喷带7上大部分泥土以及部分积水,风扇19用于吹走部分水分,毛刷辊用于刷去部分水分以及泥土,限位导向辊Ⅰ3上的海绵体4用于除去微喷带7出水孔所在面剩余的水;

在将微喷带7全部收纳卷绕在卷带筒后,便可将该卷带筒取下并放置在合适的地方存放,卷绕有微喷带7的卷带筒重量轻,且基本上没有污泥,操作非常方便。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将转动把手11替换为电机,电机的转矩输出轴与主传动轴12连接,即通过电机向主传动轴12输出转矩,这种驱动方式更省力,但是制造、使用成本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