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翻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278发布日期:2019-05-21 20:5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翻转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翻转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多家输送机械厂生产的翻转提升机存在性能不稳定,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安装及运输不方便,能耗高,工作所需空间大,成本高,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的问题。且市场上此类机器在故障检修和排除方法等问题上解决方案繁琐,易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及报警时,不能很快的解决问题,给客户带来不便及损失,且效率低。

中国专利CN108238427A公开了一种提升翻转装置,包括机架、提升组件、翻转组件及抓取组件,提升组件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提升架,翻转组件设置在提升架上,翻转组件包括翻转轴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翻转齿轮与翻转齿轮啮合的翻转齿条,其中提升组件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翻转齿轮与翻转齿条啮合,使得翻转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翻转轴转动及设置在翻转轴上的抓取组件转动,一方面提升翻转同时进行。

现有的提升翻转机普遍需要设置翻转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及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翻转机,用于解决现有的提升翻转机普遍需要设置翻转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及维护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翻转机,该翻转机包括:机架、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竖直升降机构、固定架和储物斗;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轨道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轨道滚动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顶端且通过一弧形轨道与一水平轨道相连,所述第一滚轮与竖直升降机构相连,所述储物斗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机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轨道,两个第一轨道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底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对应设置第一滚轮;在所述机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轨道,两个第二轨道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轨道对应设置第二滚轮;位于所述机架任一侧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远离所述水平轨道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储物斗的外侧设置框架,所述框架在所述储物斗相对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形成至少一个凸条,在所述固定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挡块或挡槽;在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机架底部时,所述挡块在所述储物斗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凸条接触且位于所述凸条的上方;或者所述挡槽在所述储物斗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凸条插入所述挡槽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侧呈开口状,在所述固定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凹槽,在所述储物斗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第三滚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竖直升降机构包括:传送链条或者传送皮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机架的相对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传送链条,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转动轴,两个传送链条分别套设在转动轴的两端,设置电机与其中一个转动轴相连;在所述机架的任一侧,所述第一滚轮与位于转动轴一侧的传送链条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为C型槽且C型槽的槽底与机架相连,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沿C型槽的槽壁滚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滚轴分别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所述传送链条与所述第一滚轮的滚轴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所述传送链条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连接件相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沿位于所述转动轴另一侧传送链条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传送链条从所述固定件内部穿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平轨道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轨道的顶端通过支架相连。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升翻转机,通过将竖直升降机构与位于固定架底部的第一滚轮相连,且在第二轨道的顶端连接水平轨道,该结构设计巧妙,通过一个竖直升降机构便可实现物料的垂直提升和翻倒两个动作,从而使整体结构变得简单,节省了设备占地和成本,且操作简单,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翻转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翻转机中固定架和储物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第一轨道; 3—第二轨道;

4—第一滚轮; 5—第二滚轮; 6—固定架;

7—储物斗; 8—水平轨道; 9—传送链条;

61—角钢; 62—凹槽; 71—框架;

72—凸条; 73—第三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翻转机,参考图1,该翻转机包括:机架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竖直升降机构、固定架6和储物斗7;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分别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固定架6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第一滚轮4与第一轨道2滚动连接,第二滚轮5与第二轨道3滚动连接,第二轨道3的顶端低于第一轨道2的顶端且通过一弧形轨道与一水平轨道8相连,第一滚轮4与竖直升降机构相连,储物斗7与固定架6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翻转机,设置机架1作为主要的支撑部件。机架1固定设置,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在机架1上固定竖直设置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且在固定架6上设置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

第一滚轮4设置在第一轨道2中,可沿第一轨道2进行升降。第二滚轮5设置在第二轨道3中,可沿第二轨道3进行升降。从而,固定架6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升降。

进一步地,第一轨道2高于第二轨道3。且第二轨道3的顶端连接一段水平轨道8。第二轨道3通过一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8相连,可使第二轨道3整体连续性较好,便于第二滚轮5的连续滚动。

将第一滚轮4设置在固定架6的底部,第二滚轮5设置在顶部,且设置第一滚轮4与竖直升降机构相连。竖直升降机构为可提供竖直上升及下降动力的机构。竖直升降机构可带动第一滚轮4沿第一轨道2进行升降。

设置储物斗7与固定架6可拆卸连接。该提升翻转机的初始状态为:固定架6和储物斗7相连,且位于机架1的底部。储物斗7开口朝上,用于放置物料。在需要对储物斗7内的物料进行提升翻转时,可启动竖直升降机构。

竖直升降机构对第一滚轮4提供竖直上升的动力,进而带动固定架6和储物斗7一体沿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上升。在固定架6上升至第二轨道3的顶端时,竖直升降机构继续带动第一滚轮4上升。此时,第二滚轮5会沿着水平轨道8滚动。

第二滚轮5在水平轨道8中,使得固定架6的顶部高度不变。第一滚轮4沿着第一轨道2继续上升,使得固定架6的底部继续上升,高于固定架6的顶部。进而实现固定架6和储物斗7的翻转,使得储物斗7的开口朝下,可倒出内部物料。

固定架6用于固定放置储物斗7,可将储物斗7放置在固定架6内部。设置固定架6与储物斗7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储物斗7以及向储物斗7内放置物料,且固定架6一直与机架1连接,有利于提高提升翻转机的适用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翻转机,通过将竖直升降机构与位于固定架6底部的第一滚轮4相连,且在第二轨道3的顶端连接水平轨道8,该结构设计巧妙,通过一个竖直升降机构便可实现物料的垂直提升和翻倒两个动作,从而使整体结构变得简单,节省了设备占地和成本,且操作简单,便于维修。

进一步地,在固定架6位于机架1底部时,固定架6的顶端应呈开口状,从而保证固定架6在翻转时,储物斗7内的物料顺利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在机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轨道2,两个第一轨道2相对设置,在固定架6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轨道2对应设置第一滚轮4;在机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轨道3,两个第二轨道3相对设置,在固定架6顶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轨道3对应设置第二滚轮5;位于机架1一侧的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并排设置,且第一轨道2位于第二轨道3远离水平轨道8的一侧。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的具体设置进行了说明。为了提高固定架6升降的平稳性,可在机架1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轨道2和两个第二轨道3。在固定架6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滚轮4,在固定架6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滚轮5。

两个第一轨道2在机架1的相对两侧相对设置。固定架6位于两个第一轨道2之间。两个第一滚轮4位于固定架6的底部,两个第一滚轮4与两个第一轨道2一一对应。两个第一滚轮4可设置在固定架6一个侧壁的两侧,也可设置在固定架6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此不做限定。

两个第二轨道3在机架1的相对两侧相对设置。固定架6位于两个第二轨道3之间。两个第二滚轮5位于固定架6的顶部,两个第二滚轮5与两个第二轨道3一一对应。两个第二滚轮5可设置在固定架6一个侧壁的两侧,也可设置在固定架6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此不做限定。

在机架1的一侧,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可并排设置。且第一轨道2与水平轨道8应位于第二轨道3的两侧。便于在固定架6的底部上升过程中,固定架6朝向水平轨道8的方向进行翻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储物斗7的外侧设置框架71,框架71在储物斗7相对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形成至少一个凸条72,在固定架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挡块或挡槽;在固定架6位于机架1底部时,挡块在储物斗7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凸条72接触且位于凸条72的上方;或者挡槽在储物斗7的相对两侧且凸条72插入挡槽中。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储物斗7和固定架6的连接固定方式进行了说明。在储物斗7的外围设置框架71,框架71与储物斗7的外侧壁接触,既可对储物斗7起到支撑防护作用,同时便于与固定架6进行连接。框架71与储物斗7固连为一体。

框架71的具体形状结构应与储物斗7相适应,且应在储物斗7相对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形成至少一个凸条72。凸条72是指在储物斗7外侧壁上长条状的凸块。框架71围在储物斗7的外侧,即相当于是储物斗7外侧壁上的凸块。

在储物斗7相对两侧的外侧壁上均有凸条72,便于在储物斗7两侧与固定架6连接,实现对储物斗7的平稳固定。相应的,在固定架6的相对两侧设置至少一个挡块或挡槽。储物斗7位于固定架6的相对两侧之间,且储物斗7上凸条72与固定架6上的挡块或挡槽一一对应。

具体地,在固定架6上设置挡块时,在固定架6位于机架1底部时,挡块应与凸条72接触且位于凸条72的上方。从而在固定架6和储物斗7一体翻转时,挡块位于凸条72的下方,可阻挡储物斗7的掉落,对储物斗7进行固定。

在固定架6上设置挡槽时,在固定架6位于机架1底部时,应使凸条72插入挡槽中。从而在固定架6和储物斗7一体翻转时,凸条72和挡槽相配合,对储物斗7进行固定。

在储物斗7的相对两侧,均通过凸条72与挡块或挡槽的配合对储物斗7进行固定。进一步地,可在储物斗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凸条72,相应的在固定架6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多个挡块或挡槽,对储物斗7相对两侧分别进行多个部位的固定,以提高牢固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3,挡块可为角钢61,角钢61的一边用于与固定架6相连,另一边用于与凸条72接触,挡块也可为其他结构,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固定架6远离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一侧呈开口状,在固定架6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凹槽62,在储物斗7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凹槽62相匹配的第三滚轮73。

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设置在固定架6的一侧。在固定架6的另一侧侧面可设置为开口状,便于储物斗7从该侧面进入固定架6中。

进一步地,图3为从固定架6开口侧面的视图,如图3所示,在固定架6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凹槽62。凹槽62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架6开口的侧面垂直设置。且两个凹槽62分别位于固定架6底的两侧。在储物斗7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滚轮73。第三滚轮73在储物斗7的两侧对称设置,便于对储物斗7进行平稳支撑。

在储物斗7从固定架6开口的侧面进入固定架6内部时,储物斗7底部的两个第三滚轮73可分别对应进入凹槽62内。第三滚轮73可沿凹槽62滚动,使储物斗7顺利方便的进入固定架6中。

进一步地,参考图3,凹槽62可为C型槽。此时,第三滚轮73在C型槽内,C型槽还可对其起到固定定位作用,即在储物斗翻转时,C型槽也可对第三滚轮73进行固定,防止储物斗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竖直升降机构包括:传送链条9或者传送皮带。

可采用链条机或者皮带机来带动固定架6和储物斗7进行升降,也可为其他能够提供升降动力的机构,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机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传送链条9,在机架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转动轴,两个传送链条9分别套设在转动轴的两端,设置电机与其中一个转动轴相连;在机架1的任一侧,第一滚轮4与位于转动轴一侧的传送链条9相连。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竖直升降机构的具体设置进行了说明。因为在固定架6和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滚轮和轨道,为实现固定架6的平稳升降,可在固定架6和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传送链条9,两个传送链条9与两个第一滚轮4一一对应相连,可带动固定架6平稳升降。

可在机架1的顶部设置一个转动轴,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一个转动轴。位于机架1一侧的传送链条9套设在上下两个转动轴的一端。位于机架1另一侧的传送链条9套设在上下两个转动轴的另一端。即两个传送链条9在两端分别共用一个转动轴。

可只用设置一个电机带动上下两个转动轴中的一个转动,即可实现两个传送链条9的同步转动。传送链条9与第一轨道2对应设置,便于与第一滚轮4进行连接。可将传送链条9与第一滚轮4固定连接,传送链条9的升降可带动第一滚轮4升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分别为C型槽且C型槽的槽底与机架1相连,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分别沿C型槽的槽壁滚动,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滚轴分别与固定架6相连,传送链条9与第一滚轮4的滚轴固定连接;或者,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固定架6相连,传送链条9与第一滚轮4的连接件相连。

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可为C型槽。C型槽的槽底与机架1相连。位于机架1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轨道2的槽口相对设置。位于机架1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轨道3的槽口同样相对设置。

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的滚轴可垂直于C型槽的槽底设置,使得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沿着C型槽的槽壁滚动。此时,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可直接通过滚轴与固定架6相连。可将传送链条9与第一滚轮4的滚轴固定连接,既可带动第一滚轮4升降,同时又不影响第一滚轮4的滚动。

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也可沿着C型槽的槽底滚动。此时,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固定架6相连。传送链条9可与第一滚轮4与固定架6之间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沿位于转动轴另一侧传送链条9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固定件,固定件与机架1固定连接,链条从固定件内部穿过。

因为机架1具有一定高度,可在位于转动轴另一侧传送链条9的设置路径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件。固定件可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可通过机架1进行固定。将位于转动轴另一侧的传送链条9从固定件中穿过。

设置固定件,可在不同高度处对传送链条9起到防护作用,且可防止传送链条9偏移,或者升降被干扰,从而保证提升翻转机的稳定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水平轨道8的自由端与第一轨道2的顶端通过支架相连。

水平轨道8的一端通过弧形轨道与第二轨道3的顶端相连,可设置支架连接水平轨道8的另一端和第一轨道2的顶端。支架位于固定架6的侧边,在固定架6翻转过程中,可对固定架6的侧边进行定位,避免固定架6发生偏移,从而保证顺利进行翻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提升翻转机包括机架1、固定架6和储物斗7;在机架1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固定架6的底部通过第一滚轮4与第一轨道2相连;固定架6的顶部通过第二滚轮5与第二轨道3相连。第二轨道3的顶端通过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8相连,且水平轨道8低于第一轨道2的顶端。

在机架1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传送链条9与第一滚轮4相连。该提升翻转机具体提升翻转过程为:

首先,固定架6位于机架1的底部,第一滚轮4位于第一轨道2内,第二滚轮5位于第二轨道3内。将储物斗7从固定架6远离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一侧的开口中推入固定架6中。储物斗7底部的第三滚轮73沿着固定架6底部的凹槽62移动。

在储物斗7完全进入固定架6内部时,储物斗7两侧外侧壁上的凸条72相应位于固定架6两侧挡块的下方;或者凸条72相应位于固定架6两侧挡槽之中。

之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位于转动轴一侧的传送链条9上升。链条给第一滚轮4提供上升的动力,从而带动固定架6和储物斗7上升。

在固定架6上升至第二轨道3的顶端时,随着链条的继续上升,会带动固定架6的底部继续上升。而固定架6的顶部则会沿水平轨道8移动,停止继续上升。随着固定架6底部的继续上升,固定架6底部高于顶部,实现翻转。

储物斗7与固定架6一体进行翻转,使得开口朝下,物料掉落。由于挡块的作用,或者挡槽与凸条72的配合,使得储物斗7在固定架6内部保持固定不动。

在物料倾倒之后,链条可带动固定架6的底部下降,恢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可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防护网,对机架1的底部进行防护隔离,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