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892发布日期:2019-11-15 21:3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强度试验中,飞机的支持设备中常用松紧螺套等结构作为连接件,松紧螺套由中间的螺套和两端的螺杆组成,松紧螺套既可以作为连接件,又可以调节长度。但是,由于飞机重量过大,调节过程中需要较大扭力才能转动松紧螺套,通常操作人员需要利用撬杠(通常是一根直钢管)用以转动螺套,目前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每转动半周就需要将撬杠两端调换位置,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员跟随撬杠端部同时转动。因此,松紧螺套在空中某位置时,受操作空间限制,旋转螺套的动作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地不便,而且由于空间有限,撬杠不能太长,导致需要很大的力才能转动螺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既可以满足工作人员所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旋转撬杠,又可以加长撬杠的有效力臂,让螺套转动更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包括撬板、棘轮、棘爪、转轴、旋臂和弹簧,所述的撬板一端与棘轮连接,所述的棘轮通过转轴固定在旋臂的一端的卡口内,所述旋臂的卡口上设置有与棘轮匹配的棘爪,所述的棘爪一端穿过旋臂卡口的顶部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旋臂连接。

所述的旋臂内部设置有一条形空腔,所述的空腔内部设置有加长杆。

所述的旋臂外表面设置有一条形的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出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转动螺套过程中,可变撬杠的撬板和旋臂之间完成相对转动,操作人员无需来回移动空间,在空间位置相对狭小或操作不便的位置更有利于人员完成动作,其次,由于没有空间上的限制,旋臂的长度可以更长,从而使操作更省力,再者,操作过程中不用来回交换撬杠的两端位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轮和棘爪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旋转松紧螺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变化示意图;

图中标识:1、撬板,2、棘轮,3、旋臂,4、棘爪,5、转轴,6、弹簧,7、加长杆,8、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试验用可折叠撬杠装置,包括撬板1、棘轮2、棘爪3、转轴4、旋臂3和弹簧6,所述的撬板1一端与棘轮2连接,所述的棘轮2通过转轴5固定在旋臂3的一端的卡口内,所述旋臂3的卡口上设置有与棘轮2匹配的棘爪4,所述的棘爪4一端穿过旋臂3卡口的顶部与弹簧6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6另一端与旋臂3连接。

撬板1:用于插入螺套中间中空位置,卡住螺套使其同时转动;

旋臂3及加长杆7:用于操作人员施加推理,转动撬板1。

转轴5:用于连接旋臂3和棘轮2,组成转动副。

棘轮2、棘爪4和弹簧6:用于在单一方向上相互卡紧,使撬板1和旋臂3同时转动;在反方向上棘爪4沿棘轮2齿滑移,可调节撬板1和旋臂3之间的角度。

所述的旋臂3内部设置有一条形空腔,所述的空腔内部设置有加长杆7。

所述的旋臂3外表面设置有一条形的观察孔8,用于观察加长杆7是否插入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撬板1插入松紧螺套中间中空位置,卡住螺套,如图3所示;

2)推动旋臂3转动至操作人手臂所能达到的最远位置,此时螺套跟随撬板1转动,如图4(b)所示;

3)收回旋臂3,此时螺套不转动,撬板1和旋臂3之间的夹角增大,如图4(c)所示;

4)重复2-3过程,逐渐转动螺套至要求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