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601发布日期:2019-08-21 00:3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缓冲器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底部,当电梯轿厢或对重坠落时,能够起到最后的缓冲、制停和保护作用,以免轿厢或对重直接撞底,目前电梯缓冲器所使用的调节杆安装于基体底部,向套筒延伸,跨距较长,当缓冲器被压缩时,只能通过截流间隙来控制对轿顶的制停作用,并且在缓冲器上部设有出气孔,在缓冲器压缩时,油雾容易从气孔溅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所述的缓冲器包括液压缓冲器基体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

所述的第一套筒2内设有中心孔,所述的第一套筒2位于第二套筒3内孔,形成液压腔15;所述的第二套筒3位于液压缓冲器基体1内孔,形成空气腔16;所述的第二套筒3设有出气孔;

所述的液压缓冲器基体1顶端设置有套筒压盖7,底部设置有底板8,内部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基体下压盖6;

所述的第一套筒2的顶端自内而外依次固定连接有上端盖12、上压盖13以及硬质橡胶撞块4,所述的上压盖13设有出气孔,与上端盖12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的上压盖13套入硬质橡胶撞块4,硬质橡胶撞块4的内孔与上压盖13的外圆配合后留有气流通道;所述的第一套筒2的底部嵌套有调节杆5;

所述的调节杆5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基体下压盖6上,所述的调节杆5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的调节杆5以及限位块9位于所述的第一套筒2的中心孔内,所述的限位块9随着调节杆5在第一套筒2的中心孔内上下运动;

所述的调节杆5的外部套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位于所述的液压腔15内,并设置于第一套筒2和基体下压盖6之间,第一套筒2沿调节杆5上下运动,由复位弹簧11进行复位,由限位块9与基体下压盖6限制移动行程;

所述的基体下压盖6与底板8均设有凸台,两凸台外部套有压缩弹簧10,所述的压缩弹簧10位于所述的空气腔16内,并设置于基体下压盖6与底板8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5设有沟槽,沟槽自上而下深度逐渐变浅。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套筒2的顶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的上端盖12设有外螺纹,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端盖12和所述的上压盖13分别设有通槽,通过使用勾头扳手卡住通槽分别对上端盖12和上压盖13进行螺纹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压盖13设有卡槽,用于硬质橡胶撞块4套入上压盖13后两者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硬质橡胶撞块4的内孔大于所述的上压盖13的外圆,使两者配合后留有气流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体下压盖6的凸台与所述的底板8的凸台用于限制压缩弹簧10变形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弹簧10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的复位弹簧11的弹性模量,所述的缓冲器被压缩时,所述的第二套筒3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的第一套筒2的移动速度,实现缓冲过程中,先以弹性缓冲为主导,后以液压缓冲为主导。

缓冲器被压缩时,先以弹性缓冲为主导,压缩弹簧10逐渐发生形变,第一套筒2与调节杆5过流间隙缓慢变小,当压缩弹簧10完全处于被压缩状态后,此时以液压缓冲为主导,第一套筒2继续向下移动,通过控制过流间隙使对轿厢产生制停作用力,两级缓冲实现从弹性缓冲到液压缓冲的过程,从而使对轿厢的制停作用力更趋向于线性变化,更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与弹性两级缓冲,缓冲器被压缩时,先以弹性缓冲为主导,压缩弹簧逐渐发生形变,第一套筒与调节杆过流间隙缓慢变小,当压缩弹簧完全处于被压缩状态后,此时以液压缓冲为主导,第一套筒继续向下移动,通过控制过流间隙使对轿厢产生制停作用力,两级缓冲实现从弹性缓冲到液压缓冲的过程,可得到更好的缓冲效果,使对轿厢的制停作用力更趋向于线性变化,更为平稳。

2)、本实用新型采用迷宫式密封结构,增大油雾随气体排出时延程的压力损失,并且迷宫式密封有效地防止了异物进入缸体,提高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防止缓冲器被压缩时,缓冲器内液体经气流向外飞溅,减少对缓冲器维护的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调节杆的侧视图,图3(b)是调节杆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压缓冲器基体,2---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硬质橡胶撞块,5---调节杆,6---基体下压盖,7---套筒压盖,8---底板,9---限位块,10---压缩弹簧,11---复位弹簧,12---顶端盖,13---上压盖,14---密封圈,15---液压腔,16---空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包括液压缓冲器基体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硬质橡胶撞块4、调节杆5、基体下压盖6、套筒压盖7、底板8、限位块9、压缩弹簧10、复位弹簧11、上端盖12以及上压盖13,

所述的第一套筒2内设有中心孔,所述的第一套筒2位于第二套筒3内孔,形成液压腔15;所述的第二套筒3位于液压缓冲器基体1内孔,形成空气腔16;所述的第二套筒3设有出气孔。

如图3所示,图3(a)和图3(b)分别是调节杆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图中,所述的调节杆5设有沟槽,沟槽自上而下深度逐渐变浅。

所述的基体下压盖6与底板8设有凸台。

所述的上压盖13设有出气孔,与上端盖12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的硬质橡胶撞块4可套入上压盖13,硬质橡胶撞块4内孔与上压盖13外圆配合后留有气流通道。所述的上压盖13与上端盖12设有通槽,可使用勾头扳手进行螺纹锁紧。

所述的第一套筒2顶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的上端盖12设有外螺纹,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的上端盖12设有通槽,可使用勾头扳手对上端盖12进行螺纹锁紧。

如图4所示,所述的上端盖12中心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的上压盖13出气孔处下端轴端设有外螺纹,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的上压盖13设有通槽,可使用勾头扳手对上压盖13进行螺纹锁紧。

如图5所示,所述的上压盖13设有卡槽,方便硬质橡胶撞块4套入上压盖13,所述的硬质橡胶撞块4内孔大于上压盖13外圆,使两者配合后留有气流间隙。

所述的调节杆5设有沟槽,沟槽自上而下深度逐渐变浅,所述的调节杆5的底部固定在基体下压盖6上,所述的调节杆5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的调节杆5设于第一套筒2与复位弹簧11的内部,复位弹簧11位于第一套筒2和基体下压盖6之间,第一套筒2可以沿调节杆5上下运动,由复位弹簧11进行复位,由限位块9与基体下压盖6限制移动行程。

所述的压缩弹簧10位于所述的基体下压盖6与底板8之间,所述的基体下压盖6与底板8均设有凸台,压缩弹簧10设于两凸台外部,并由两凸台限制压缩弹簧10变形行程。

所述的压缩弹簧10弹性模量大于复位弹簧11弹性模量,缓冲器被压缩时,第二套筒3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一套筒2的移动速度,实现缓冲过程中,先以弹性缓冲为主导,后以液压缓冲为主导。

缓冲器被压缩时,先以弹性缓冲为主导,压缩弹簧10逐渐发生形变,第一套筒2与调节杆5过流间隙缓慢变小,当压缩弹簧10完全处于被压缩状态后,此时以液压缓冲为主导,第一套筒2继续向下移动,通过控制过流间隙使对轿厢产生制停作用力,两级缓冲实现从弹性缓冲到液压缓冲的过程,从而使对轿厢的制停作用力更趋向于线性变化,更为平稳。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