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5530发布日期:2019-06-22 00:2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汽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业类公司一般拥有众多的重型矿用汽车,此类车辆在采场恶劣的环境中生产作业,通常24小时不间断运转。由于此类车辆在长时间大吨位生产作业,车辆采用的是液压制动和车辆在举升过程中油的温度比较高,举升油和刹车系统油均需要冷却,如果车辆液压系统油等得不到及时冷却,给车辆损坏特别大,矿用汽车的液压系统通常采用水冷却方式,在重型汽车发动机前段和水箱下部安装一台油水分离器,就是我们所讲的液压系统油冷器,这样是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车辆液压系统冷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该装置车辆损坏会特别快,但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损坏,损坏以后车辆液压系统油无法及时冷却,会给车辆的液压系统造成致命的伤害,另外,液压系统油冷器的维修和更换特别困难,它安装在发动机前段和水箱的箱面靠8个螺栓固定,这个重型汽车备件重量大概在0.5吨左右,液压系统油冷器内部构造特别复杂,大部分是铜管焊接而成,铜管中是液压油,钢管外侧是冷却水,维护时容易发生滚动,如果在安装过程中不注意或者采取措施正确,经常会出现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过程中砸伤维护人员或者损坏该设备。目前,装卸该装置时,一般靠5 吨叉车叉齿托住该设备,由于无法进行很好的固定,在拆卸或者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事故,对维修人员及设备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安装过程中,靠5吨叉车叉齿托住液压系统油冷器举升到安装部位,地面与该设备安装部位距离是 1.52米左右,液压系统油冷器固定螺栓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特别不方便,经常发生设备安装及人身事故;此外,液压系统油冷器通常安装在车辆比较隐蔽的地方,液压油管及冷却水管布置通常比较隐蔽,更换该设备比较困难,目前此类车辆通常是将其布置在发动机前侧车架内侧面前面、靠近该车前保险梁内侧,安装两个液压系统油冷器,一个是自动变速箱油冷器,一个是举升和刹车油冷器,两个油冷器安装在一起,由于该车设计空间比较狭小,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该设备距离地面比较高加之该设备比较重,靠人工无法操作,给拆卸和安装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液压系统冷却器连接油管特别长,安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液压系统油冷器在装卸过程中不易固定、装卸困难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装置,应用时,可以将液压系统油冷器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进行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装置,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方孔,其上部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垫板设置在底座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块对称设置有承载板,两承载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设置有油冷器支架座,该油冷器支架座的顶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竖向呈“L”形,其中部内侧竖向设置有滑道,所述油冷器支架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道相适配的滑块并置于相应的滑道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油缸,所述油冷器支架座的底部固定在该油缸的活塞前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液压缸进油管并分别与两个升降装置相连,该液压缸进油管的中部连接有总进油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总进油管上设置有控制手柄,该总进油管两侧的液压缸进油管上分别设置有截止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两级油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总进油管的端部设置有油管快速接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呈弧形。

利用本实用新型安装液压系统油冷器时,将液压系统油冷器放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拆卸装置的两个油冷器支架座上并进行固定,用叉车的两个叉齿分别伸入两个支撑方孔内,然后托起液压系统油冷器至重型矿用汽车底部的安装高度,将总进油管通过油管快速接头接通液压油,如与叉车的液压系统相连,先后打开控制手柄及液压缸进油管上的两个截止阀,两个油缸的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托着液压系统油冷器向上移动,使得液压系统油冷器移动到精确的安装位置,然后进行安装,若该液压系统油冷器两端的安装位置高低不一,则通过打开或关闭相对应的截止阀,就能对液压系统油冷器某端安装高度的精确控制,需要控制安装高度下降时,可以通过叉车的叉齿下降,或者通过截止阀及控制手柄进行控制;反之,即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液压系统油冷器进行拆卸过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效果好;

(2)、通过设置供叉车的叉齿伸入的支撑方孔,便于通过叉车对液压系统油冷器进行升降控制;

(3)、通过升降装置便于对液压系统油冷器的安装或拆卸高度进行精确控制;

(4)、通过开口朝上且呈弧形的油冷器支架座,便于油冷器放置其上,两侧的承载板便于油冷器的固定;

(5)、升降装置设置为油缸,控制方便,通过也便于在装卸时,对油冷器的某端高度进行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支撑方孔 3.升降机构 31.承载板 32.升降装置 33.油冷器支架座 34.滑道 35.滑块 4.液压缸进油管 5.总进油管 6.控制手柄 7.截止阀 8.油管快速接头 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拆卸装置,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方孔2,其上部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通过垫板9设置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与底座1之间设置垫板9后,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组装便捷。应用时,将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升降机构3上,然后通过叉车的两个叉齿插入底座1的两个支撑方孔2中举升至重型矿用汽车的安装位置,然后利用两个升降机构3进行两端高度的调整,最后进行该油冷器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迅速且安全,可以使得重型汽车尽快投入生产,减少汽车维护带来的损失;反之即为拆卸重型汽车液压系统油冷器。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每个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两块对称设置有承载板31,每块所述承载板31竖向呈“L”形,其中部内侧竖向设置有滑道34,该滑道34可以呈弧形,两块所述承载板31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 32,该升降装置32可设置为油缸,该油缸的活塞前端设置有油冷器支架座33,该油冷器支架座33的顶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滑道 34相适配的滑块35并置于相应的滑道34内,便于油冷器支架座33在活塞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液压缸进油管4并分别与两个升降机构3 中的油缸相连,该液压缸进油管4的中部连接有总进油管5;所述总进油管5上设置有控制手柄6,用于控制液压油的进出,该总进油管5的端部设置有油管快速接头8,用于与液压系统相连,该总进油管5两侧的液压缸进油管4上分别设置有截止阀7,用于控制液压油进去相对应的油缸;为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所述拆卸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升降装置32可设置为两级油缸。

利用本实施例所述拆卸装置安装液压系统油冷器时,将液压系统油冷器放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拆卸装置的两个油冷器支架座33上并进行固定,用叉车的两个叉齿分别伸入两个支撑方孔2内,然后托起液压系统油冷器至重型矿用汽车底部的安装高度,将总进油管5通过油管快速接头8接通液压油,先后打开控制手柄6及液压缸进油管上的两个截止阀7,两个油缸的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托着液压系统油冷器向上移动,使得液压系统油冷器移动到精确的安装位置,然后进行安装,若该液压系统油冷器两端的安装位置高低不一,则通过打开或关闭相对应的截止阀7,就能对液压系统油冷器某端安装高度的精确控制,需要控制安装高度下降时,可以通过叉车的叉齿下降,或者通过截止阀7及控制手柄1调整液压油的方式进行调整;反之,即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液压系统油冷器进行拆卸过程。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液压系统油冷器装卸时,可以对固定在所述拆卸装置上的油冷器自由上下左右进行拆卸和安装,提高维护人员作业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又减轻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