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带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827发布日期:2019-08-31 01:4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带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灌溉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龙带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带引水时收放水龙带的方法一种是有盘收放,一种是无盘收放,有盘收放可以手动或自动将水龙带卷起来,但是卷带时存在水龙带中残留有水的情况,以及由于水龙带接触地面会将污物一同卷起的情况,水龙带长期残存水和外表带有污物会导致水龙带寿命降低,也使存储水龙带的空间变得脏乱。

另外,现有的水龙带卷放装置一般是人工手动的,使卷起速度慢,而且现有的水龙带收放装置只能用于一盘水龙带的卷放,如果有两条或多条需要用多个水龙带收放装置,导致占地面积大,不能收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龙带收放装置,解决了上述水龙带收放装置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龙带收放装置,包括:

转动设置的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主滚轮,所述主滚轮一侧同轴伸缩设置有副滚轮,所述主滚轮远离所述副滚轮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内插入设置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主滚轮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副滚轮外壁设置有卡入所述卡槽内的卡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轮轴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轮轴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轮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槽轮连接,所述第二槽轮同轴设置在第二轮轴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副滚轮远离所述主滚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内插入设置有从动轮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均为多棱柱形,所述第二轮轴与所述从动轮轴的一自由端均为多棱柱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轮轴与所述从动轮轴均通过轴承设置在滚轮支架上,所述滚轮支架包括分别支撑所述第二轮轴、所述从动轮轴的第一滚轮架和第二滚轮架,所述第一滚轮架与所述第二滚轮架之间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轮轴平行,所述第二滚轮架沿所述滑轨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轮架与所述第二滚轮架之间转动设置有夹带装置,所述夹带装置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二轮轴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滚轮支架连接,所述滑杆绕所述螺栓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杆呈L形,两个所述滑杆交错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杆上设置有转动毛刷,所述滑杆自由端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毛刷的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滚轮机构用于在需要卷起水龙带的时候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将水龙带卷到滚轮机构上,滚轮机构包括主滚轮和副滚轮,副滚轮直径小于主滚轮,主滚轮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用于使副滚轮进出,副滚轮周向外壁上设置有卡块,主滚轮圆形凹槽内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沿第二轮轴方向延伸,卡块在卡槽内移动使副滚轮在主滚轮一侧伸缩移动,当副滚轮进入圆形凹槽内,滚轮机构整体的宽度变窄,用于只需要卷放较窄水龙带或者一条水龙带的情况;当副滚轮沿着轴线方向移动出主滚轮的圆形凹槽外,整个滚轮机构的宽度增加,可以同时卷起两个水龙带或者是用于卷放较宽的水龙带。在主滚轮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插入第二轮轴的第一轴孔,动力装置通过第二轮轴将旋转动力输送给主滚轮。第二轮轴与主滚轮同步旋转。

2、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上依次同轴设置有减速机和联轴器,联轴器另一端与第一轮轴连接,第一轮轴上设置有第一槽轮,第一槽轮通过链条与第二轮轴上的第二槽轮连接,并使第二轮轴与第一轮轴同步旋转。

3、本实用新型中,副滚轮一侧同轴设置有从动轮轴,从动轮轴插入副滚轮的第二轴孔内。从动轮轴由电机输出轴、第一轮轴、第二轮轴、主滚轮、从滚轮带动旋转。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是多棱柱形,与之对应的第二轮轴和从动轮轴也是多棱柱形,如六棱柱,这种设计能通过将第二轮轴和从动轮轴插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来实现同步转动,而不需要将轴与滚轮固定起来,因此可以方便的将水龙带卷放装置拆卸安装。此处应当注意,为了避免轮轴在轴孔内沿轴线方向移动,将轮轴制作成一端直径大、一端直径小,直径大的一端插入轴孔内,直径小的一端穿过轴承,从而能够卡住轮轴。

5、本实用新型中,滚轮支架用于支撑第二轮轴和从动轮轴,滚轮支架包括第一滚轮架和第二滚轮架,第二轮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滚轮架上,从动轮轴转动设置在第二滚轮架上,第一滚轮架固定,第二滚轮架可以沿着底部的滑轨移动,移动方向与第二轮轴轴线方向平行,第二滚轮架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在滑轨内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一滚轮架。在第二滚轮加底部的滑块上设置有螺栓孔,在滑轨上沿延伸方向也开设有若干螺栓孔,当副滚轮进入主滚轮圆形凹槽内,通过螺栓插入滑轨侧壁和滑块的螺栓孔内实现副滚轮的固定。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滚轮架与第二滚轮架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夹带装置,将水龙带从夹带装置内穿过,在卷起水龙带时,手工旋转两个滑杆,使水龙带在卷起时被弯折,如图9所示,水龙带与两个滑杆相互接触,水龙带内残留的水分被夹带装置挤出,同时还能够清除水龙带表面上的浮土和杂物。

7、本实用新型中,滑杆靠近螺栓的一端呈L形弯折,能够满足在螺栓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滑杆绕着螺栓旋转,两个滑杆交错设置,即两个滑杆之间有一定间距能够容纳水龙带穿过。

8、本实用新型中,滑杆上设置有毛刷筒,毛刷筒可以在滑杆上旋转,滑杆的端部设置有螺母用于防止毛刷筒沿轴线移动,毛刷筒表面上为毛刷,能够刷掉水龙带上的杂物。

9、本实用新型中,滑轨的长度小于,第一滚轮轴线方向长度与第二滚轮轴线方向长度之和大于滑轨的总长度,即副滚轮不会掉出主滚轮的圆形凹槽,二者之间一直保持接触,从而使副滚轮能够随着主滚轮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滚轮未伸出情况下右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副滚轮伸出情况下右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滚轮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副滚轮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轮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夹带装置与水龙带位置关系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轮轴,2-第一槽轮,3-第二槽轮,41-第二轮轴,42-从动轮轴,51-主滚轮,511-第一轴孔,512-圆形凹槽,513-卡槽,52-副滚轮,521-卡块,522-第二轴孔,6-滚轮支架,61-第一滚轮架,62-第二滚轮架,63-滑轨,70-电机,7-动力装置,71-减速机,72-联轴器,8-夹带装置,81-滑杆,812-转动毛刷,8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龙带收放装置,包括:

转动设置的滚轮机构5,滚轮机构5包括主滚轮51,主滚轮51一侧同轴伸缩设置有副滚轮52,主滚轮51远离副滚轮52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轴孔511,第一轴孔511内插入设置有第二轮轴41,第二轮轴41与动力装置7连接,主滚轮51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512,圆形凹槽512内壁设置有卡槽513,副滚轮52外壁设置有卡入卡槽513内的卡块521。

本实施例中,滚轮机构用于在需要卷起水龙带的时候由动力装置7驱动旋转,将水龙带卷到滚轮机构上,滚轮机构包括主滚轮51和副滚轮52,副滚轮52直径小于主滚轮51,主滚轮51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512用于使副滚轮52进出,副滚轮52周向外壁上设置有卡块521,主滚轮51圆形凹槽512内壁上设置有卡槽513,卡槽513沿第二轮轴41方向延伸,卡块521在卡槽513内移动使副滚轮52在主滚轮51一侧伸缩移动,当副滚轮52进入圆形凹槽512内,滚轮机构整体的宽度变窄,用于只需要卷放较窄水龙带或者一条水龙带的情况;当副滚轮52沿着轴线方向移动出主滚轮51的圆形凹槽512外,整个滚轮机构的宽度增加,可以同时卷起两个水龙带或者是用于卷放较宽的水龙带。

本实施例中,在主滚轮5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插入第二轮轴41的第一轴孔511,动力装置7通过第二轮轴41将旋转动力输送给主滚轮51。第二轮轴41与主滚轮51同步旋转。

进一步,动力装置包括电机70,电机70输出轴上设置有减速机71,电机70输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72与第一轮轴1连接。

进一步,第一轮轴1上同轴设置有第一槽轮2,第一槽轮2通过同步带与第二槽轮3连接,第二槽轮3同轴设置在第二轮轴41上。

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包括电机70,电机70输出轴上依次同轴设置有减速机71和联轴器72,联轴器72另一端与第一轮轴1连接,第一轮轴1上设置有第一槽轮2,第一槽轮2通过链条与第二轮轴41上的第二槽轮3连接,并使第二轮轴41与第一轮轴1同步旋转。

进一步,副滚轮52远离主滚轮5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轴孔522,第二轴孔522内插入设置有从动轮轴42。

本实施例中,副滚轮52一侧同轴设置有从动轮轴42,从动轮轴42插入副滚轮52的第二轴孔522内。从动轮轴42由电机70输出轴、第一轮轴1、第二轮轴41、主滚轮51、副滚轮52带动旋转。

进一步,第一轴孔511与第二轴孔522均为多棱柱形,第二轮轴41与从动轮轴42的一自由端均为多棱柱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孔511与第二轴孔522是多棱柱形,与之对应的第二轮轴41和从动轮轴42也是多棱柱形,如六棱柱,这种设计能通过将第二轮轴41和从动轮轴42插入第一轴孔511和第二轴孔522内来实现同步转动,而不需要将轴与滚轮固定起来,因此可以方便的将水龙带卷放装置拆卸安装。此处应当注意,为了避免轮轴在轴孔内沿轴线方向移动,将轮轴制作成一端直径大、一端直径小,直径大的一端插入轴孔内,直径小的一端穿过轴承,从而能够卡住轮轴。

进一步,第二轮轴41与从动轮轴42均通过轴承设置在滚轮支架6上,滚轮支架6包括分别支撑第二轮轴41、从动轮轴42的第一滚轮架61和第二滚轮架62,第一滚轮架61与第二滚轮架62之间设置有滑轨63,滑轨63延伸方向与第二轮轴41平行,第二滚轮架62沿滑轨63滑动。

本实施例中,滚轮支架6用于支撑第二轮轴41和从动轮轴,滚轮支架6包括第一滚轮架61和第二滚轮架62,第二轮轴41转动设置在第一滚轮架61上,从动轮轴转动设置在第二滚轮架62上,第一滚轮架61固定,第二滚轮架62可以沿着底部的滑轨63移动,移动方向与第二轮轴41轴线方向平行,第二滚轮架62底部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在滑轨63内滑动,从而靠近或远离主滚轮51架61。在副滚轮52加底部的滑块上设置有螺栓孔,在滑轨63上沿延伸方向也开设有若干螺栓孔,当副滚轮52进入主滚轮51圆形凹槽512内,通过螺栓插入滑轨63侧壁和滑块的螺栓孔内实现副滚轮52的固定。

进一步,第一滚轮架61与第二滚轮架62之间转动设置有夹带装置8,夹带装置8包括两个与第二轮轴41平行的滑杆81,滑杆81的一端通过螺栓82与滚轮支架6连接,滑杆81绕螺栓82旋转。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架61与第二滚轮架62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夹带装置8,将水龙带从夹带装置8内穿过,在卷起水龙带时,手工旋转两个滑杆81,使水龙带在卷起时被弯折,如图9所示,水龙带与两个滑杆81相互接触,水龙带内残留的水分被夹带装置8挤出,同时还能够清除水龙带表面上的浮土和杂物。

进一步,滑杆81呈L形。

本实施例中,滑杆81靠近螺栓的一端呈L形弯折,能够满足在螺栓不旋转的情况下使滑杆81绕着螺栓旋转,两个滑杆81交错设置,即两个滑杆81之间有一定间距能够容纳水龙带穿过。

进一步,滑杆81上设置有转动毛刷812,滑杆81自由端处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毛刷812的螺母。

本实施例中,滑杆81上设置有毛刷筒,转动毛刷812可以在滑杆81上旋转,滑杆81的端部设置有螺母用于防止转动毛刷812沿轴线移动,转动毛刷812表面上为毛刷,能够刷掉水龙带上的杂物。

进一步,滑轨63长度小于主滚轮51与副滚轮52宽度之和。

本实施例中,主滚轮51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副滚轮52轴线方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滑轨63的总长度,即副滚轮52不会掉出主滚轮51的圆形凹槽512,二者之间一直保持接触,从而使副滚轮52能够随着主滚轮51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