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373发布日期:2019-10-15 20:1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门板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电梯门板生产的工作中,经常需要车体上的电梯门板转移至传输装置上,由传输装置运送至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以确保电梯门板的可靠性,现有很多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灵活性不强,有时候还是需要人工来处理,效率低,故障率也高,稳定性不够,对位等作业有待提高,导致最后产品的质量还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U”主梁、夹取机构、第二“U”主梁和夹块,所述第一“U”主梁的一侧设有第二“U”主梁,第一“U”主梁和第二“U”主梁的内侧皆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U”主梁的限位槽内部通过滚轮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U”主梁的限位槽内部通过滚轮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U”主梁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U”主梁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贯穿第二滑块,所述第一“U”主梁内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贯穿第一滑块与第一“U”主梁内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的外侧设有滑动套,且滑动套内侧的4个角位置处皆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滑动套内部与其中一个导向轮输出轴连接,所述滑动套底部的4个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个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第三滑块、第二滑杆、第三螺杆、固定块、第四螺杆、“U”型块、夹板、第四电机、夹块,所述“U”型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块,“U”型块内侧的顶部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两端皆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底部设有夹板,所述第二滑杆下方的“U”型块一侧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块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且第三螺杆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夹板延伸与固定块通过轴承连接,所述“U”型块内侧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螺杆,第四螺杆的一端贯穿另一个夹板延伸与第三螺杆连接,所述夹板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夹板的另一侧设有夹块。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皆等间距设有多个缓冲辊。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与第四电机外侧的“U”型块、第四电机侧壁皆安装有防护壳。

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杆与第四螺杆的螺纹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U”主梁与第二“U”主梁底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支柱。

优选的,所述横梁下方设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的两侧皆设有2个车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通过在第一“U”主梁和第二“U”主梁的内侧皆设置限位槽,第一“U”主梁的限位槽内部通过滚轮安装第一滑块,第二“U”主梁的限位槽内部通过滚轮安装第二滑块,第二“U”主梁的一侧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U”主梁内侧固定连接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贯穿第二滑块,第一“U”主梁内侧的一端安装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贯穿第一滑块与第一“U”主梁内侧另一端连接,便于夹取机构能在Y轴方向进行移动,通过在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横梁,横梁的外侧设置滑动套,且滑动套内侧的4个角位置处皆安装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一侧安装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滑动套内部与其中一个导向轮输出轴连接,便于夹取机构能在X轴方向进行移动,通过在滑动套底部的4个角位置处皆安装电动伸缩杆,4个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夹取机构,便于夹取机构能在Z 轴方向进行移动,通过在夹取机构包括第三滑块、第二滑杆、第三螺杆、固定块、第四螺杆、“U”型块、夹板、第四电机、夹块,“U”型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固定块,“U”型块内侧的顶部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两端皆设置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底部设置夹板,第二滑杆下方的“U”型块一侧设置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块内侧固定连接第三螺杆,且第三螺杆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夹板延伸与固定块通过轴承连接,“U”型块内侧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安装第四螺杆,第四螺杆的一端贯穿另一个夹板延伸与第三螺杆连接,便于2个夹板能同时向中间移动对电梯门板进行夹持,通过在夹板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夹板的另一侧设置夹块,便于将门板进行转向,使传送夹取的电梯门板正面朝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块的一侧设置凹槽,凹槽的两侧皆等间距设置多个缓冲辊,防止电梯门板掉落,同时将电梯门板放置在传输装置上时,电梯门板沿着缓冲辊慢慢滑落,能减缓电梯门板与传输装置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柱;2、第一“U”主梁;3、限位槽;4、第一滑杆;5、第一滑块;6、夹取机构;7、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机;9、滑动套;10、导向轮;11、横梁;12、第二电机;13、第二滑块;14、第二“U”主梁;15、车体;16、传输装置;17、第一螺杆;18、滚轮;19、第三电机;20、第三滑块;21、第二滑杆;22、第三螺杆;23、固定块;24、第四螺杆;25、“U”型块;26、夹板;27、第四电机;28、夹块;29、缓冲辊;3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U”主梁2、夹取机构6、第二“U”主梁14 和夹块28,第一“U”主梁2的一侧设有第二“U”主梁14,第一“U”主梁2 与第二“U”主梁14底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支柱1,第一“U”主梁2和第二“U”主梁14的内侧皆设有限位槽3,第一“U”主梁2的限位槽3内部通过滚轮 18安装有第一滑块5,第二“U”主梁14的限位槽3内部通过滚轮18安装有第二滑块13,第二“U”主梁1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U”主梁14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7,且第一螺杆17 贯穿第二滑块13,第一“U”主梁2内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杆4,且第一滑杆4贯穿第一滑块5与第一“U”主梁2内侧另一端连接,第二滑块13与第一滑块5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11,横梁11的外侧设有滑动套9,且滑动套9 内侧的4个角位置处皆安装有导向轮10,导向轮10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滑动套9内部与其中一个导向轮10输出轴连接,滑动套9底部的4个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4个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取机构6,夹取机构6包括第三滑块20、第二滑杆21、第三螺杆22、固定块23、第四螺杆24、“U”型块25、夹板26、第四电机27、夹块28,“U”型块25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块23,“U”型块25内侧的顶部设有第二滑杆21,第二滑杆21的两端皆设有第三滑块20,第三滑块 20的底部设有夹板26,第二滑杆21下方的“U”型块25一侧设有第三电机 19,第三电机19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块23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22,且第三螺杆22远离第三电机19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夹板26延伸与固定块23 通过轴承连接,“U”型块25内侧远离第三电机19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螺杆24,第三螺杆22与第四螺杆24的螺纹相反,第四螺杆24的一端贯穿另一个夹板 26延伸与第三螺杆22连接,夹板26底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有第四电机 27,第三电机19与第四电机27外侧的“U”型块25、第四电机27侧壁皆安装有防护壳,第四电机27的输出端延伸至夹板26的另一侧设有夹块28,夹块28的一侧设有凹槽30,凹槽30的两侧皆等间距设有多个缓冲辊29,横梁 11下方设有传输装置16,传输装置16的两侧皆设有2个车体15。

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螺杆17转动,使第二滑块13与第一滑块5在Y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夹取机构6能在 Y轴方向上进行移动进行抓取,第一电机8输出输出轴转动带动导向轮10转动,使滑动套9在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夹取机构6能在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进行抓取,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能带动夹取机构6在Z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抓取,从而方便夹取机构6能全方位进行移动抓取,第三电机1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三螺杆22与第四螺杆24转动,而第三螺杆22与第四螺杆 24的螺纹相反,所以能使2个夹板26同时移动对电梯门板进行夹取,使夹取的电梯门板位于中间位置处,当夹取机构6将电梯门板放置在传输装置16上时,凹槽30内部的倾斜部设置的多个缓冲辊29能缓冲电梯门板下降的速度,防止电梯门板与传输装置16碰撞造成损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