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杆整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668发布日期:2019-08-07 01: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动杆整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全自动包装上袋之前的随动杆整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产品包装上袋之前需要对包装袋进行整袋,使得包装袋摆放对中整齐。现有的整袋装置主要由皮带输送机01和拍打板02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目前主要采用全自动上袋,故通常在皮带输送机上整袋前需要设置专门的上袋工位,从上袋工位处上袋后,再向皮带上移送包装袋,整袋工位位于皮带输送机上。在皮带两侧对称设置可以向中间移动的拍打机构,将包装袋拍打至对中,使包装袋袋口前移到给定位置时是对中整齐的。这里皮带宽度应小于包装袋宽度,这样拍打机构才能有空间向中间拍打包装袋进行整袋,拍打机构可以是一对拍打板,也可以是一对拍打齿,但都要对中同时拍打。

对包装袋进行整袋本身是一个对中的过程,由于现有整袋装置同时包含了分被设置在两个设备上的上袋工位和整袋工位,由于包含了专门的整袋工位设备,使得整袋装置体积过大,占用空间过大,而在现实应用中很多时候由于厂房空间有限,使得这种整袋装置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占用空间大以及使用范围受局限的缺陷。

本申请人曾设想将拖杆输送机和整袋输送机合二为一,采用固定的拍打齿进行整袋,但是每次整袋时,必须等拖杆输送机停下来才能进行整袋,还需要和拖杆之间进行对齿,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不能完成现有的包装速度。

所以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随动杆整袋方法及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随动杆整袋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拖杆输送机和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拖杆输送机包含拖袋杆;

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导杆、两个安装固定块、两个调节块;

两个安装固定块分别设置于拖杆输送机机架的两侧;

两个导杆位于拖杆输送机上方,两个导杆相互平行并固定在两个安装固定块上;

两个调节块沿拖袋杆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两个导杆上,调节块下方设置有气缸,缸杆上设置有整袋板,整袋板是沿传输方向延伸的;

每个整袋板下边沿铰接至少一对随动杆;每一对随动杆的间距小于拖杆输送机上相邻拖袋杆的最小间距或者每一对随动杆的间距为相邻拖袋杆最小间距的x/2倍,其中x为奇数;在竖直状态下随动杆下端低于拖袋杆的上表面,(即拖袋杆可带动随动杆摆动);两个整袋板上的随动杆对称设置。

上述的每一对随动杆的间距均小于拖袋杆非密集部分相邻两根拖袋杆的间距,或者每一对随动杆的间距均为非密集部分相邻拖袋杆间距的x/2倍,其中x为奇数,这样才能保证当一个随动杆被拖袋杆带动旋转至较高位置,导致不能进行整袋时,另一个随动杆一定在两个拖袋杆之间的较低处,这个处在较低处的随动杆就能可靠地拍打到包装袋的袋沿进行整袋。

工作时,来自袋垛的待整包装袋被送到拖杆输送机的拖袋杆传送面上,拖袋杆带动包装袋前移至整袋板所在位置,整袋板在缸杆驱动下横向运动,通过随动杆拍打包装袋的两侧边沿,使其对中。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处于较低处的随动杆仍然可能因为存在摆动惯性,而不能处于竖直向下的状态,即为了保证随动杆一定能拍到包装袋,随动杆的长度最好是在竖直状态下随动杆的下端到达拖袋杆的下表面。

为了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包装袋,横向移动机构上还设有调节螺杆,调节块的螺母与调节螺杆连接,该调节螺杆针对包装袋的宽度来调节两个调节块的间距,调节完后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对同一包装袋同时在多个位置进行整袋,并保证整袋质量,每个整袋板上以相邻两个间距最小的随动杆为一组,沿整袋板长度方向前、中、后共设置有六组。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拖袋杆向下转弯时包装袋袋口随之下串的可能,拖杆输送机根据拖袋杆间距的不同分为密集部分与非密集部分,密集部分位于非密集部分前端(即在拖杆输送机前端增加了拖袋杆的密度,使整袋完成后的包装袋袋口处在拖袋杆密集的区域)。

进一步地,随动杆在平行于拖袋杆的方向上,随动杆靠里一侧被切削,靠外一侧未切削,被切削部分的上沿留有切面。一方面随动杆被切削部分的切面,可以从包装袋上方对包装袋进行限位,避免边角处产生弯折,另一方面,对随动杆靠里一侧进行部分切削,还可以减轻随动杆自重,使得随动杆与包装袋接触时,作用力度进一步减小,整袋质量更好。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随动杆之间相互碰撞,上述的相邻拖袋杆间距的x/2倍,其中x大于等于3。当x大于等于3时,由于一对随动杆中两个随动杆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避免随动杆之间相互碰撞,从而减少噪音。

所述拖杆输送机上方设置有吸袋装置,吸袋装置上设有包装袋吸头用于吸起待整包装袋。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吸袋作用力足够大,提高吸袋装置吸袋的可靠性,所述吸袋装置设置有三个包装袋吸头。这样可以避免只有一个包装袋吸头时,由于吸力不够大,吸不起包装袋;或者吸起包装袋后由于吸力不足,包装袋从包装袋吸头处掉下,影响继续整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整袋装置中的皮带输送机,而采用将横向移动机构直接设置在拖杆输送机上,使得设备尺寸变小,节省了空间,从而有效解决了整袋装置体积过大、受场地限制的问题,实现了直接在拖杆输送机上就能完成上袋和整袋。通过在整袋板上设置随动杆,使得整袋时不需要将拖杆输送机停下来进行整袋,大大节省了整袋时间,提高了整袋效率,能够满足目前对于整袋速度的要求。同时,直接在拖杆输送机上进行整袋,有效地减小了包装袋与输送机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整袋质量更好。

2、采用与调节板铰接的随动杆对包装袋进行对中整袋,随动杆可随拖袋杆摆动,整袋力度较小,从而有利于整袋时通过对包装袋进行对中整袋,只需一次整袋就能满足对中整袋的要求。因此,采用本申请的整袋装置,无需像传统的皮带输送机一样将拖杆输送机停止或降低拖杆输送机的传输速度来进行多次对位整袋,从而使得整袋质量更好,且节省了整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整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随动杆整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随动杆整袋装置的横向移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随动杆整袋装置的随动杆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皮带输送机;02-拍打板;

1-拖杆输送机;101-拖袋杆;

2-横向移动机构;201-调节螺杆;202-安装固定块;203-调节块;204-整袋板;205-随动杆;206-切面;207-导杆;208-气缸;209-缸杆;210-手柄;

3-吸袋装置;301-包装袋吸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随动杆整袋装置,包括拖杆输送机1和横向移动机构2,所述拖杆输送机1包含拖袋杆101。通过将横向移动机构2直接设置在拖杆输送机1上,实现了直接在拖杆输送机1上就能完成上袋和整袋。通过这样的结构改进,省去了现有整袋装置中的皮带输送机,使得设备尺寸变小,节省了空间,从而有效解决了整袋装置体积过大、受场地限制的问题,通过增加可随拖袋杆101摆动的随动杆205,使得每次整袋时,不需要将拖杆输送机1停下来进行对齿后才整袋,节约了整袋时间,提高了整袋效率,能够满足当前对于整袋速度的要求。

拖杆输送机1的拖袋杆101长度必须大于待调整包装袋的宽度,这样拖袋杆101中间位置可以用来容纳包装袋,而两侧的位置可以为整袋板204的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横向移动机构2包括两个导杆207、两个安装固定块202和两个调节块203;两个安装固定块202分别设置于拖杆输送机1机架的两侧(即拖杆输送机1拖袋杆101的两端位置);两个导杆207位于拖杆输送机1上方,两个导杆207平行设置,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安装固定块202(即拖杆输送机1拖袋杆101的两端位置),两个导杆207的中间位置还平行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杆201,两个调节块203对称设置于导杆207上,调节螺杆201上设有左旋和右旋螺纹,分别与两个调节块203通过螺纹连接,以及螺母固定。使得左右两侧的调节块203可以沿调节螺杆201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调节螺杆201的一端设置手柄210,用于整袋前调节两个调节块203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包装袋。每个调节块203下方固定设置一个气缸208,气缸208的缸杆209(即气缸209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整袋板204,缸杆209驱动整袋板204往复运动,整袋板204与导杆207相垂直,并沿输送方向延伸一定距离。

每个整袋板204下边沿铰接设有至少一对随动杆205;随动杆205可插在拖袋杆101之间,因此可随拖袋杆101的前移而摆动,每一对随动杆205的间距均小于相邻拖袋杆101的最小间距;当然,每一对随动杆205的间距也可以为相邻拖袋杆101最小间距的x/2倍,其中x为奇数,通常x可为1、3或5,这样才能保证当一个随动杆205被拖袋杆101带动旋转至较高位置而导致不能进行整袋时,另一个随动杆205一定在两个拖袋杆101之间的较低处,这个处在较低处的随动杆205就能可靠地拍打到包装袋的袋沿进行整袋。其中,当x大于等于3时,由于一对随动杆205中两个随动杆205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避免随动杆205之间相互碰撞,从而减少噪音。

由于处于较低处的随动杆205仍然可能因为存在摆动惯性,而不能处于竖直向下的状态,因此,为了保证随动杆205一定能拍达到包装袋,随动杆205的长度最好为,在竖直状态下随动杆205的下端到达拖袋杆101的下表面。两个整袋板204上的随动杆205对称设置。

每个整袋板204上以相邻两个间距最小的随动杆205为一组,沿整袋板204长度方向前、中、后共设置有六组。这样在对同一个包装袋进行整袋时,可以同时在多个位置拍打其袋沿进行整袋,进一步保证整袋质量。

拖杆输送机1根据拖袋杆101间距的不同分为密集部分与非密集部分,密集部分位于非密集部分前端,即在拖杆输送机1前端增加了拖袋杆101的密度,使整袋完成后的包装袋袋口处在拖袋杆101密布的区域,从而避免了拖袋杆101向下转弯时包装袋袋口随之下串的可能。优选,密集部分拖袋杆101的间距为非密集部分拖袋杆101间距的一半。

随动杆205在平行于拖袋杆101的方向上,随动杆205位于拖袋杆101中心位置的一侧被部分切削,被切削部分的上沿留有切面206,该切面206可以从包装袋上方对包装袋进行限位,避免包装袋的边角处产生弯折,还可以减轻随动杆205的自重,使得随动杆205与包装袋接触时,整袋力度进一步减小,从而避免整袋力度过大,使得整袋质量更好。

拖杆输送机1上袋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吸袋装置3,在吸袋装置3上设置三个包装袋吸头301用于吸起待整包装袋。其中,设置三个包装袋吸头301,可以保证吸袋作用力足够大,提高吸袋装置3的吸袋可靠性。

上述吸袋装置3与公告号为CN201144001Y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起吸袋作用的机构结构相近,其具体结构详见该专利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工作原理:

参见图2,整袋前,通过手柄210转动调节螺杆201,使得两个调节块203的间距适应待整包装袋,然后通过螺母将调节块203的位置固定。

开始整袋后,包装袋吸头301从拖袋杆101的空挡区吸起包装袋的尾端,拖杆输送机1的拖袋杆101从这一侧旋转上升,经过被吸起包装袋的尾端下方,拖袋杆101继续前进,直到拖袋杆101将整个包装袋托起,拖袋杆101上升至输送机的上平面,使这个包装袋与袋垛彻底分离。此时,包装袋处于输送机正上方;然后,包装袋吸头301的吸力消失,包装袋落下,刚好落在输送机的上平面的拖袋杆101上,接着,包装袋随拖袋杆101移动至横向移动机构2处;整袋板204在缸杆209的驱动下相向运动,这时整袋板204下侧铰接的随动杆205接触袋沿,并对包装袋进行调整使其对中,此时,整袋完成。

而后,包装袋继续随拖袋杆101向前移动至下一包装工艺环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保护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