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8619发布日期:2019-12-24 21:0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



背景技术:

龟兹矿业东井a1运输巷在与a1皮带运输下山交叉口处分折为两段,向机头方向为14°,向机尾方向为4°,且该处巷道顶部铺设有8吋排水管路3趟。空间狭小,影响跨行到行人,由于巷道在该点坡度改变,会造成皮带“飘带”现象,不能保证原煤正常运输和皮带运输安全管理。按照以往运输方式,需要安装两部皮带机进行管理,增加人工投入,使生产成本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起到了简化运输方式,节约成本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包括有折向皮带结构,所述折向皮带结构包括有皮带、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所述第二导向滚筒设置在第一导向滚筒右下方,所述皮带通过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改向形成有水平皮带段、折回皮带段和折向皮带段;所述水平皮带段与折回皮带段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滚筒改向设置,所述水平皮带段与折回皮带段平行设置,且水平皮带段与折回皮带段的皮带运动方向相反;所述折回皮带段与折向皮带段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滚筒改向设置,所述折向皮带段的皮带运动方向与水平皮带段的皮带运动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折向皮带段相对于水平皮带段倾斜设置,且折向皮带段沿其皮带运动方向向上倾斜;所述水平皮带段的末端设置在折向皮带段正上方。通过第一导向滚筒与第二导向滚筒的改向和压紧作用,使皮带运输机在需要向上倾斜改向时不会发生皮带“飘带”的现象,从而保证原煤正常运输和皮带运输安全管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所述水平巷道的末端与倾斜巷道的始端设置在一起,且倾斜巷道相对于水平巷道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折向皮带结构设置水平巷道末端处,所述水平皮带段和折回皮带段设置在水平巷道内,所述折向皮带段的起始端设置在水平巷道内,且折向皮带段的末端伸入设置在倾斜巷道内;所述折向皮带段的皮带运动方向与倾斜巷道倾斜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滚筒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呈“c”形状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导向滚筒两端限位挡板上的限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皮带的左右侧端分别卡设在第一导向滚筒两端限位挡板的限位槽内。限位挡板对皮带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皮带在第一导向滚筒上发生左右方向的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进槽端的槽口沿皮带运动方向逐渐减小,方便皮带左右两端进入到限位槽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通过设置有在皮带传输机的转向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滚筒和第二导向滚筒,使皮带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飘带”现象,避免了需要两部皮带机进行输送,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在第一导向滚筒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对皮带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皮带在第一导向滚筒上发生左右方向的滑动,避免了皮带跑偏的危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转载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挡板在第一导向滚筒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3,一种折向巷道皮带转载装置:包括有水平巷道4和倾斜巷道5,所述水平巷道4的末端与倾斜巷道5的始端设置在一起,且倾斜巷道5相对于水平巷道4向上倾斜设置;还包括有折向皮带结构,所述折向皮带结构设置水平巷道4末端处;所述折向皮带结构包括有皮带1、第一导向滚筒2和第二导向滚筒3,所述第二导向滚筒3设置在第一导向滚筒2右下方,所述皮带1通过第一导向滚筒2和第二导向滚筒3改向形成有水平皮带段11、折回皮带段12和折向皮带段13;所述水平皮带段11和折回皮带段12设置在水平巷道4内,所述折向皮带段13的起始端设置在水平巷道4内,且折向皮带段13的末端伸入设置在倾斜巷道5内;所述水平皮带段11与折回皮带段12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滚筒2改向设置,所述水平皮带段11与折回皮带段12平行设置,且水平皮带段11与折回皮带段12的皮带运动方向相反,第一导向滚筒2起到了对皮带1的运动方向进行改向的作用,所述皮带1带动第一导向滚筒2顺时针转动;所述折回皮带段12与折向皮带段13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滚筒3改向设置,所述皮带1带动第二导向滚筒3逆时针转动,第二导向滚筒3对皮带1起到了压紧的作用,避免了皮带1在折向皮带段13起始端处发生“飘带”的现象;所述折向皮带段13的皮带运动方向与水平皮带段11的皮带运动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折向皮带段13沿其皮带运动方向向上倾斜,所述折向皮带段13的皮带运动方向与倾斜巷道5倾斜方向平行设置,便于折向皮带段13在倾斜巷道5内运输原煤;所述水平皮带段11的末端设置在折向皮带段13正上方,使通过水平皮带段11的原煤掉落到折向皮带段13被运输出去,这样不用使用两部皮带机进行运输,极大地减小了人工成本和维修成本。

所述第一导向滚筒2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21,限位挡板21对皮带1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皮带1在第一导向滚筒2上发生左右方向的滑动,避免了皮带1滑出第一导向滚筒2的危险;所述第一导向滚筒2的两侧设置支撑固定架22,所述第一导向滚筒2的滚动轴滚动设置在支撑固定接22上,且支撑固定架22对第一导向滚筒2起到了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支撑固定架22固定设置;所述限位挡板21通过支撑柱支撑设置在支撑固定架22上,且所述支撑柱能够伸缩设置;所述限位挡板21上设置有呈“c”形状的限位槽211,所述第一导向滚筒2两端限位挡板21上的限位槽211相对设置,所述皮带1的左右侧端分别卡设在第一导向滚筒2两端限位挡板21的限位槽211内,通过限位槽211将皮带1两端抵住卡设,避免了皮带1发生左右滑动。所述限位槽进槽端2110正对皮带1运动方向;所述限位槽进槽端2110的槽口沿皮带运动方向逐渐减小,方便皮带1的左右两端从进槽端2110进入到限位槽21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