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片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006发布日期:2019-09-29 15:1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裂片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裂片上料机。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中随着工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上料、分料往往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针对某些产品本身的特性,将简单重复的手工劳动转化为自动化操作,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准确率高,不容易出错。对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要求实现自动上料、分料,人们迫切希望在该领域中能有一种自动上料、分料装置 。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对玻璃等裂片物料自动上料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裂片上料机,包括机架1、旋转板2、取料机械手3、翻转机构4和传送带5,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面板11和气泵12,所述旋转板2、取料机械手3、翻转机构4和传送带5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旋转板2包括基板21和用于驱动基板21旋转的旋转电机22,所述翻转机构4固定于旋转板2后方,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翻转板41和驱动翻转板41翻转的翻转电机42,所述翻转板41上设有导气孔45,所述导气孔45与气泵12气密性连接,所述取料机械手3固定在旋转上连机构和翻转机构4上方,所述取料机械手3包括直线导轨31、导轨电机32、丝杆33、丝杆电机34和吸盘装置35,所述传送带5与翻转机构4并列。直线导轨31固定在支架上,直线导轨31和丝杆33限制取料机械手3的Y轴和Z轴方向的移动,导轨电机32驱动丝杆33、丝杆电机34和吸盘装置35的水平移动,丝杆电机34转动带动丝杆33转动,驱动吸盘装置35的垂直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基板21上设有限位条23。防止物料滑落。

优选的是,所述翻转机构4设有限位块43和限位开关44。在使用过程中,翻转电机42带动翻转板41翻转时,通过限位块43限制翻转板41的翻转角度,翻转板41与限位开关44碰撞,通过限位开关44采集翻转板41位置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带5设有若干联机圆带52轮51,联机圆带52轮51之间若干圆带52错位连接。联机圆带52轮51用于可以减少连接间隙。传送带5底部采用步进马达53连接带轮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翻转板41和吸盘分别于气泵12气密性连接。吸盘和翻转板41均通过负压原理固定物料。

优选的是,所述气泵12、旋转电机22、翻转电机42、导轨电机32和丝杆电机34均与控制面板1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1控制电机运转实现装置分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的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的旋转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的取料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裂片上料机,包括机架1、旋转板2、取料机械手3、翻转机构4和传送带5,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面板11和气泵12,所述旋转板2、取料机械手3、翻转机构4和传送带5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旋转板2包括基板21和用于驱动基板21旋转的旋转电机22,所述翻转机构4固定于旋转板2后方,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翻转板41和驱动翻转板41翻转的翻转电机42,所述翻转板41上设有导气孔45,所述导气孔45与气泵12气密性连接,所述取料机械手3固定在旋转上连机构和翻转机构4上方,所述取料机械手3包括直线导轨31、导轨电机32、丝杆33、丝杆电机34和吸盘装置35,所述传送带5与翻转机构4并列。直线导轨31固定在支架上,直线导轨31和丝杆33限制取料机械手3的Y轴和Z轴方向的移动,导轨电机32驱动丝杆33、丝杆电机34和吸盘装置35的水平移动,丝杆电机34转动带动丝杆33转动,驱动吸盘装置35的垂直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基板21上设有限位条23。防止物料滑落。

优选的是,所述翻转机构4设有限位块43和限位开关44。在使用过程中,翻转电机42带动翻转板41翻转时,通过限位块43限制翻转板41的翻转角度,翻转板41与限位开关44碰撞,通过限位开关44采集翻转板41位置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带5设有若干联机圆带52轮51,联机圆带52轮51之间若干圆带52错位连接。联机圆带52轮51用于可以减少连接间隙。传送带5底部采用步进马达53连接带轮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翻转板41和吸盘分别于气泵12气密性连接。吸盘和翻转板41均通过负压原理固定物料。

优选的是,所述气泵12、旋转电机22、翻转电机42、导轨电机32和丝杆电机34均与控制面板1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1控制电机运转实现装置分工控制。

使用时确定好要上料的物料,将物料放入旋转板2的基板21之上,通过操控旋转电机22定位;通过操作面板操作,导轨电机32转动驱动吸盘装置35、丝杆33和丝杆电机34移动至物料正上方,并记录水平位置,调节吸盘位置,保证每物料至少有两个吸盘吸附,丝杆电机34转动,驱动吸盘装置35向下移动吸取物料,并记录垂直位置信息,导轨电机32转动,将物料运至翻转板41,气泵12开关打开,在负压的作用下,物料固定在翻转板41上,操作导轨电机32转动,移开取料机械手3,翻转电机42转动驱动翻转板41翻转180度,翻转板41携带物料位于传送带5上方,且翻转板41与传送带5平行,气泵12开关关闭,物料落入传送带5,被传送带5送走。以此类推循环作业,根据记录的位置信息,程序保存后,每次人工放置产品后,直接按启动按钮即可开始正常作业,实现自动上料落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裂片上料机,参考现有机构与实际物料的上料方法,设计出一种针对玻璃等裂片物料的上料机。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上料效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调整机构尺寸及辅助固定方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