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坯保温直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1264发布日期:2019-12-10 20:0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热坯保温直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行业的方坯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坯保温直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冶炼轧钢行业的原材料热坯存放的场地没有任何保温设施,一般是通过行车将原料热坯以纵横交错的方式叠放在现场。没有任何保温设施的热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冷却,进而导致在轧制生产时仍需要对冷却后钢坯进行二次加热,满足轧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目前轧钢行业坯料在现场无法保温,能源消耗高,现场环境温度高问题,保温盖无需动力,带自复位机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的热坯保温直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热坯保温直堆装置,包括保温箱体、盖在保温箱体上的自复位式保温盖,所述保温箱体包括承重框架、保温边板、导向筋板立柱,两侧中部设置有夹钳吊口;承重框架两侧对称布置保温边板、导向筋板立柱,通过放置边板使得保温箱体形成半封闭结构;所述自复位式保温盖包括保温盖板框架、夹钳工位,夹钳工位焊接于保温盖板框架上,在保温盖板框架两侧位于夹钳工位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保温幕帘;每一侧的保温幕帘连接一套活动幕帘竖直升降机构,所述活动幕帘竖直升降机构采用剪式升降结构,其最下层的剪臂端头采用滚动槽滑轮滑槽结构与保温盖板框架,最上层的剪臂与配重装置连接,所述配重装置在自复位式保温盖固定放置于保温箱体的状态下,支撑于保温箱体的顶部,将剪式升降机构拉长,使得保温幕布帘拉开后盖位保温箱体的夹钳吊口处。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两侧的活动幕帘升降机构中的配重装置之间连接有双边活动连杆、单边活动连杆,通过双边活动连杆与单边活动连杆分别围绕轴旋转,通过第一短销、第二短销、单边连杆、双边连杆互配铰链成剪式伸缩机构,将两侧的自复位机构连接形成同步打开或收缩的结构。单边连杆、双边连杆下端装配滚轮,滚轮在滚动槽滑动,从而实现滚动槽直线上下,张开或收集保温幕帘,其中幕帘接托架焊在滚动槽内侧,其作用是上升时收集保温幕帘。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装置固定有激发杆,配重装置通过激发杆支撑于保温箱体的顶部,将剪式升降机构拉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箱体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激发边板,使得激发边板的高度大于保温边板的高度,激发边板的位置与激发杆的位置相互配合,使得自复位式保温盖放入保温箱体后,激发边板接触激发杆后,支承激发杆拉动剪式升降结构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边板内置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盖板框架内封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用钢材、板料制作,无需土建,成本低;

2、坯料直堆,方便吊运,直堆箱加保温盖方式,实现全封闭保温,减少热损失和环境热辐射,实现清洁生产;

3、保温盖无需动力,带自复位机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

4、采用硅酸铝纤维作为保温材料,耐高温,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复位式保温盖盖住保温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保温箱体固定保温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自复位式保温盖处于自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部件明细为:承重框架1、保温边板2、导向筋板立柱3、保温盖板框架4、配重装置5、激发杆6、活动连杆7、轴8、旋转套筒9、夹钳工位10、单边活动连杆11、激发边板12、第一短销13、保温幕帘14、单边连杆15、幕帘接托架16、滚轮17、第二短销18、滚动槽19、双边连杆20、第一边板21、第二边板22、第三边板23、第四边板24、第五边板25、第六边板2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自复位式保温盖盖在保温箱体上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述保温箱体包括承重框架1、保温边板2、导向筋板立柱3,两侧中部设置有夹钳吊口;承重框架1两侧对称布置保温边板2、导向筋板立柱3,通过放置边板使得保温箱体形成半封闭结构;所述自复位式保温盖包括保温盖板框架4、夹钳工位10,夹钳工位10焊接于保温盖板框架4上,在保温盖板框架4两侧位于夹钳工位10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保温幕帘14;每一侧的保温幕帘14连接一套活动幕帘竖直升降机构,所述活动幕帘竖直升降机构采用剪式升降结构,其最下层的剪臂端头采用滑轮滑槽结构与保温盖板框架4,最上层的剪臂与配重装置5连接,所述配重装置5在自复位式保温盖固定放置于保温箱体的状态下,支撑于保温箱体的顶部,将剪式升降机构拉长,使得保温幕帘14拉开后盖位保温箱体的夹钳吊口处。

位于两侧的活动幕帘升降机构中的配重装置5之间连接有双边活动连杆7、单边活动连杆11,通过双边活动连杆7与单边活动连杆11分别围绕轴8旋转,且与第一短销13、第二短销18、单边连杆15、双边连杆20互配铰链成剪式伸缩机构,将两侧的自复位机构连接形成同步打开或收缩的结构。单边连杆15、双边连杆20下端装配滚轮17,滚轮17在滚动槽19滑动,从而实现滚动槽19直线上下,幕帘接托架16焊在滚动槽19内侧,其作用是上升时收集保温幕帘14。其中:打开时,配重装置5固定有激发杆6,配重装置5通过激发杆6支撑于保温箱体的顶部,将剪式升降机构拉长。收缩时,配重装置5自重下降,将剪式升降机构回收。

所述保温箱体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激发边板12,使得激发边板12的高度大于保温边板2的高度,激发边板12的位置与激发杆6的位置相互配合,使得自复位式保温盖放入保温箱体后,激发边板12接触激发杆6后,支承激发杆6拉动剪式升降结构打开。

所述保温边板2、保温盖板框架4内置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

活动连杆7与配重装置5连接为两端向上斜伸的结构,激发杆6位于配重装置5与活动连接7相交处的下方。

下面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方案核定一次叠放105条单条方坯最大尺寸165×165×11500,15层每层七条方坯平齐堆置,选用25t夹钳为吊装工具,钳口开度1650,跨度3000。结合方坯堆置所占空间尺寸与夹钳吊装尺寸设计保温箱体,配合自复位式保温盖,形成密封保温空间,实现降低热损失设计思路。

设计热坯保温箱体。15层方坯平齐堆置所占高度2475,设计保温货架整体长度12360,宽度2400,边板高度2475,保证热坯足够存放空间。底部承重框架采用165方坯拼接焊制,保证堆置热坯时整体框架不易变形;货架两侧中部设置3500夹钳吊口,四周焊接12块导向筋板,方便保温盖板吊装,同时加强整体结构刚度,防止吊装误撞导致整体变形。边板内置180厚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形成半封闭式保温箱体结构。

自复位式保温盖设计。为实现热坯货架全封闭保温,15层热坯吊装入架后,加盖自复位式保温盖。由于货架两侧设置夹钳吊口,单保温盖无法实现对热坯货架全封闭,因此设计活动保温幕帘在保温盖板上,对两侧钳口位置进行封闭。保温盖与货架四周实现无缝贴合,由夹钳吊进吊出。为使保温盖在非工位时底面平直,两侧活动保温幕帘采取自复位设计。

自复位式保温盖主体框架:采用16#槽焊制,内封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框架平面尺寸11776×1250,配合货架四周导向筋板,方便固定放置于货架上。

吊装工位与夹钳口尺寸符,焊接于主体框架上,吊装工位尺寸1229。

货架两侧吊装口采用幕帘进行封闭,活动幕帘升降机构由带滚动槽的幕布接托架、滚轮17、铰链轴、铰链杆、旋转套筒8、激发杆6、配重装置5组成。

自复位式保温盖在吊起、平放状态,隔热幕布通过配重机构、铰链机构实现抬起与盖板底面平齐。工作位由货架上边板与盖板上激发杆接触,通过盖板下降实现两活动幕帘对货架两侧夹钳位进行自动封闭。

承重框架1具备保护方坯防止堆置热方坯时整体框架不易变形,保温边板2与导向筋板立柱3对称布置,可以满足7排方坯定位。保温盖板框架4通过夹钳工位10吊装覆盖在方坯上,保温幕帘14在盖板下降,激发杆6接触激发边板12,双边连杆20、单边连杆15以第二短销18为圆心向外侧运动,滚轮17沿导向槽两侧运动,带动保温幕帘14向下展开,封闭两侧钳口位置。

剪式升降机构包括双边活动连杆7、单边活动连杆11、双边连杆20、单边连杆15、轴8、率一短销13、第二短销18成对称布置,分置吊盖两侧,配重装置5在吊盖于非工作位为将保温幕帘14抬起,实现吊盖底面平齐与就位,保温幕帘14上升过程折叠于幕帘接托架16上。

如图1、2、3所示,对称布置的保温边板2、对称布置的导向筋板立柱3焊接于承重框架1上,对称布置的导向筋板立柱导向筋板,方便保温盖板吊装,同时加强整体结构刚度,防止吊装误撞导致整体变形,底部承重框架采用165方坯拼接焊制,保证堆置热坯时整体框架不易变形。

如图4所示,内置180mm厚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的第一边板21、第二边板22、第三边板23、第四边板24、第五边板25、第六边板26连接后形成保温壁。

夹钳工位10焊接于保温盖板框架4上,框架内置硅酸铝纤维保温材料,保温幕帘14布置在盖板两侧、滚轮17位于导向槽内、双边连杆20、单边连杆15连接滚轮17与旋转套筒9、第二短销18为旋转中心、配重装置5、激发杆6。

保温盖板框架4通过夹钳工位10吊装覆盖在方坯上,激发杆6接触激发边板12,双边连杆20、单边连杆15以第二短销18为圆心向外侧运动,滚轮17沿导向槽两侧运动,带动保温幕帘14向下展开,封闭两侧钳口位置,实现保温功能,如图1所示。保温盖板框架4吊起、平放时,配重装置5依靠自重下降,双边连杆20、单边连杆15以第二短销18为圆心向外侧运动,滚轮17向导向槽外侧运动,带动保温幕帘14向上收回,底边与保温盖板框架4平齐,实现自复位功能,如图5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