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轨道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0183发布日期:2019-09-06 20:12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轨道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安装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行车轨道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吊车、航车、天车都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现在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即用一台电动机带动长传动轴驱动两边的主动车轮;二为分别驱动,即两边的主动车轮各用一台电动机驱动。

行车大多是安装在厂房顶部的钢梁上,这其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行车轨道的安装,在现有技术中大多在安装行车轨道时就是直接将轨道起吊到厂房顶部的钢梁上而后进行焊接,但这其中牵扯到轨道在钢梁上定位和微调的问题,在现有施工方式中,刚轨道需要在钢梁上移动时,大多是在轨道上垫钢管或钢棒等起到滚木的作用使得轨道可以在钢梁上沿其轴向移动,但这种操作,在现场的施工中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危险性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行车轨道的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车轨道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设有一组轴承座,在轴承座上穿设有辊子,在底板上穿设有一组限位杆,在底板上还设有与限位杆对应配合的锁紧螺帽,在底板上还设有一组与安装钢梁对应配合的卡箍,在底板上还设有与卡箍对应配合的卡箍螺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卡箍为较长段与较短段构成的L形,在较短段上设有与安装钢梁对应配合的摩擦层,在较长段上设有与卡箍螺帽对应配合的螺纹段。

所述的一组限位杆为两根,且两根限位杆在底板上成对角线分布。

实用新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在大跨度厂房内行车钢轨安装过程中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天车轨道的安装效率以及安装施工时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未安装限位杆3和卡箍4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厂房顶部的钢梁上后,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行车轨道的安装装置,它包括底板1和辊子2,在辊子2两端的转轴2a上分别套接有一个轴承座5,所述的轴承座5底部安装板5a通过螺栓(图中未显示)与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配合。

在轴承座5一侧的底板1上设有限位杆安装孔6,在另一个轴承座5一侧的设有另一个限位杆安装孔6,所述的两个限位杆安装孔6沿底板1的对角线分布。

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杆3,所述的限位杆3包括杆体,在杆体底端连接有底部卡板3b,在底部卡板3b上方的杆体上设有一段限位杆螺纹3c,将杆体从限位杆安装孔6下端向上插入限位杆安装孔6,使得底部卡板3b与底板1底面接触,而后在位于底板1上表面一侧的杆体上套设一个与所述限位杆螺纹3c对应锁紧螺帽3a,在锁紧螺帽3a下端还设有一组直径大于限位杆安装孔6的翻边3d,当锁紧螺帽3a旋紧到最底部时翻边3d与底部卡板3b会从上下两侧加紧底板1,从而完成限位杆3与底板1的连接。

在底板1上设有两个卡箍连接孔7,所述的两个卡箍连接孔7沿底板1的另一条对角线分布。

在每个卡箍连接孔7内均插设有一个卡箍4,所述的卡箍4是由较长段与较短段构成的L形,所述的较长段从下向上插入卡箍连接孔7中,在较长段上还设有螺纹段4b,在位于底板1上表面一侧的较长段上还设有与螺纹段4b对应配合的卡箍螺帽4a,在卡箍螺帽4a底端也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卡箍连接孔7的翻边。

所述的较短段位于底板1的下侧在其上设有一段与厂房顶部的钢梁8对应配合的摩擦层4c。

使用过程:

使用时,先将限位杆3与底板1连接在一起,而后将卡箍4的较短段卡接在厂房顶部的钢梁8底部一侧,而后逐渐旋紧卡箍螺帽4a,通过底板1和较短段的夹持,将底板1固定在厂房顶部的钢梁8上,再将吊起的行车轨道用钢轨9放在辊子2上,通过人力推送的方式,使其沿钢梁轴向移动移动,在钢轨9移动时位于辊子两侧的限位杆3的杆体能避免钢轨从辊子2一侧滑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