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553发布日期:2019-05-31 21:2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具体的是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对工厂内部的机械化要求越来越高。给袋式包装机凭着性能优良、操作简单、包装速度快等优点备受客户青睐。在给袋式包装机的结构中,上袋部分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着包装机的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为此,上袋处结构的研发成为了给袋式包装机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本发明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为满足客户对于上袋部分方便填充袋子、更换包装袋时袋宽调节简易、美观等要求,研发出下吸式摆臂上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完善给袋式包装机在上袋处结构的技术缺陷,本发明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意在解决实际生产中填充包装袋时操作繁琐、包装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包括托袋装置、下吸式升降装置、摆臂装置,所述下吸式升降装置安装在托袋装置的下方,所述摆臂装置安装在托袋装置的前端;所述托袋装置设有袋槽,所述袋槽内放置袋子;所述下吸式升降装置可升降,下吸式升降装置上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袋槽的下方,所述吸盘随下吸式升降装置升降进行吸附袋子;所述摆臂装置上设有平袋夹,所述平袋夹随摆臂装置进行摆臂运动,所述平袋夹夹住吸盘上的袋子进行摆臂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袋装置包括支撑立柱、台面、托板、袋子挡板、丝杠组件、导向组件、后抵板,所述支撑立柱两个,两个支撑立柱安装在台面的下端,所述台面为四方形的边框,所述托板有两个,两个托板并排纵向且间隔安装在台面上,袋子挡板有两个,两个袋子挡板分别垂直竖向安装在托板上,后抵板位于两个托板之间,所述后抵板包括后挡板和导向板,所述后挡板竖向垂直于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纵向水平延伸至台面上,导向板通过螺栓连接台面;所述两个袋子挡板、后挡板组成袋槽;丝杠组件、导向组件横向并排安装在台面上。

进一步的,袋子挡板包括护栏板和延伸板,护栏板和延伸板垂直设置;护栏板上设有三个间隔一定距离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护栏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袋槽的外侧,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上;延伸板向袋槽方向延伸,延伸板宽度小于1/2袋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丝杠组件包括丝杠、导轨铜套、调节手轮;导轨铜套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托板的下端;所述丝杠横向固定在台面下端,所述丝杠穿过两个导轨铜套且两端固定在台面下端,所述调节手轮固定在丝杠的一个端头;所述丝杠上设有正螺纹、反螺纹,两个导轨铜套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与正、反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导向铜套,所述导向杆与丝杠平行设置,导向铜套有两个,两个导向铜套分别固定在托板的下方,所述导向杆穿过两个导向铜套,所述导向杆两端固定在台面下端;所述导轨组件有两组,两组导轨组件位于丝杠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下吸式升降装置包括偏心轮、升降轴、┙型连接板、t型板,所述偏心轮带动升降轴的上下运动,所述┙型连接板安装在升降轴上,所述t型板水平安装固定在┙型连接板上,所述t型板包括横向板和纵向板,在横向板和纵向板均安装有吸盘,所述t型板位于袋槽的下方,所述吸盘随升降轴上下运动,所述吸上升吸附袋槽内的袋子。

进一步的,横向板和纵向板内设有若干个弧形槽,所述吸盘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气管,所述吸盘气管固定在弧形槽内。

进一步的,摆臂装置包括支架、拉杆、转轴摆杆、摆臂转动件、上袋小臂、连杆;拉杆的一端活动铰接在转轴摆杆上,所述转轴摆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安装在转轴座上,所述转轴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摆臂转动件一端铰接在转轴上,所述摆臂转动件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上袋小臂的中后位置上,所述转轴摆杆、摆臂转动件与转轴均是过盈配合;所述上袋小臂的末端活动铰接于连杆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支架上,活动铰接点位于转轴座的上方;所述拉杆由下端的偏心轮带动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上袋小臂的非铰接侧面安装夹袋气缸,所述夹袋气缸与上袋小臂平行设置,所述夹袋气缸的后端固定在上袋小臂上,所述夹袋气缸的前端活动铰接于平袋夹转轴一端上,上袋小臂的前段设有铰接点,所述平袋夹转轴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上袋小臂前段的铰接点上,所述平袋夹转轴的另一端还连接上夹板;在上袋小臂前段的下端设有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匹配,上夹板与下夹板合称平袋夹;所述夹袋气缸的水平往复运动带动平袋夹转轴绕上袋小臂前段的铰接点转动,平袋夹转轴的转动带动上夹板的转动,上夹板的转动实现与下夹板的夹紧与松开。

进一步的,支架上还设有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限位块一限制摆臂转动件无限向左侧转动,限位块一限位时上袋小臂处于水平状态;限位块二限制摆臂转动件无限向右侧转动,限位块二限位时上袋小臂处于垂直状态,上夹板与下夹板夹住位于吸盘上的袋子。

本发明提供的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美观、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完成袋子的填充、针对不同袋宽的袋子可以通过调节手轮进行快速调节。本发明摆臂装置小巧简洁、上袋平稳、设计巧妙,应用在给袋式包装机上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送袋动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袋动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托袋装置1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下吸式升降装置2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摆臂装置3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摆臂装置3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包括托袋装置1、下吸式升降装置2、摆臂装置3。为实现上袋、送袋的动作,下吸式升降装置2安装在托袋装置1的下方,摆臂装置3安装在托袋装置1的前端,上述基于托袋装置1储存袋子,下吸式升降装置2吸附袋子,摆臂装置3夹住袋子送往下一工作的原理。

如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托袋装置1的送袋流程,更为具体的是:

托袋装置1包括支撑立柱11、台面12、托板13、袋子挡板14、后抵板15。

上述的支撑立柱11有两个,两个支撑立柱11分散安装在台面12的下端,起到支撑的作用。上述中的台面12为四方形的边框,包括a、b、c、d四块板组成,其中a、c为宽度板,b、d为长度板。

在台面12上安装托板13,托板13有两个,两个托板13与b、d长度板平行,两个托板13并排纵向且间隔安装在台面12上。在托板13上安装有两个袋子挡板14,两个袋子挡板14分别垂直竖向安装在托板13上。

后抵板15位于两个托板之间,后抵板15与两个托板之间为非接触设计。后抵板15包括后挡板151和导向板150,所述后挡板151竖向垂直于导向板150,后挡板151、两侧的袋子挡板组成袋槽e。

上述的导向板150纵向水平延伸至台面的宽度板a上,并通过螺栓紧固在台面12上,通过调整导向板150在台面12的螺栓紧固位置,实现袋槽e长度方向上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的袋子挡板14包括护栏板141和延伸板142,护栏板141和延伸板142设有九十度的夹角。护栏板141的下缘设有三个间隔一定距离的连接件140,连接件140与护栏板141垂直设置,护栏板141竖向垂直安装在托板13上,而连接件140直接水平位于托板13上,连接件140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13上。重点说明,连接件140安装在袋槽e的外侧。上述中的延伸板142向袋槽e方向延伸,延伸板142宽度小于1/2袋槽的宽度。实际上,两个延伸板142、两个护栏板141、后挡板151组成袋槽e,而在袋槽e内也设有台阶,避免袋子从袋槽e掉出。台阶本质上是:处在护栏板141内侧的部分托板、处在延伸板142内侧的部分宽度板c、后挡板151的下缘向袋槽e方向延伸一部分。

本实施例还设有用于调整袋槽e在横向和纵向的丝杠组件4、导向组件5,以便调整袋槽e的宽度和长度,以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袋子。

丝杠组件4包括丝杠41、导轨铜套42、调节手轮43;导轨铜套42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托板13的下端。丝杠41与台面的宽度板a平行,丝杠41横向固定在台面12的下端,所述丝杠41穿过两个导轨铜套42且两端固定在台面12的下端,所述调节手轮43固定在丝杠41的一个端头。通过调节手轮43的旋转,调整袋槽e的宽度,具体的原理是:丝杠41上设有正螺纹、反螺纹,两个导轨铜套4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与正、反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当通过调节手轮43旋转丝杠41时,两个托板随导轨铜套进行靠近或者远离,从而达到袋子挡板的靠近和远离,实现袋槽e宽度的调整。

本实施例还设有导向组件5,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具体结构包括导向杆51、导向铜套52,所述导向杆51与丝杠41平行设置,导向铜套52有两个,两个导向铜套52分别固定在托板13的下方,导向杆51穿过两个导向铜套52,所述导向杆51两端固定在台面12的下端。本实施例中的导轨组件5有两组,两组导轨组件位于丝杠组件4的两侧。

在上述的袋槽e内,放置袋子。

如图4所示,为实现位于袋槽e内的袋子传送,在托袋装置1的下端设置下吸式升降装置2。下吸式升降装置2包括偏心轮21、升降轴22、┙型连接板23、t型板24。偏心轮21安装在升降轴22的下端,偏心轮21与升降轴22之间设置平衡杆20,偏心轮21作用于平衡杆20,平衡杆20另一端上升或者下降,连接在平衡杆另一端的升降轴22随着上升和下降。

上述┙型连接板23安装在升降轴22上,所述t型板24水平安装固定在┙型连接板23上,最终实现t型板24随着进行上下运动。

上述中的t型板24包括横向板241和纵向板242,在横向板241和纵向板242均安装有吸盘240。吸盘240的安装是:横向板241和纵向板242内设有若干个弧形槽f,所述吸盘240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气管2401,所述吸盘气管2401固定在弧形槽f内。

上述t型板24位于袋槽e的下方,所述吸盘240随升降轴22上下运动,当吸盘240上升时,吸取位于袋槽e内的袋子。当吸盘240下降时,将吸附的袋子从袋槽e内拉出。

为保护升降轴22,在升降轴22上套有升降立柱221和护罩222,升降立柱221起到支撑作用,护罩222起到保护作用,护罩222安装在升降立柱221上。在升降轴22的下端设有夹紧件25,夹紧件25一端夹紧升降轴22,夹紧件25的另一端安装导向套251,导向套内安装导向轴252,上述的夹紧件25、导向套251、导向轴252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升降柱的方向偏移。

如图5-6所示,为实现被吸附的袋子走向下一工位,摆臂装置3起到的作用是:将吸盘240上的袋子夹住,经过摆臂运动,袋子随着进行摆臂轨迹运输到下一工位,其具体的结构如下:

摆臂装置3包括支架31、拉杆32、转轴摆杆33、摆臂转动件34、上袋小臂35、连杆36。

支架31立于下吸式升降装置2的前端,拉杆32的一端活动铰接在转轴摆杆33上,所述转轴摆杆33的另一端铰接在转轴30上,所述转轴30安装在转轴座301上,所述转轴座301固定在支架31上,所述摆臂转动件34一端铰接在转轴30上,所述摆臂转动件34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上袋小臂35的中后位置上,所述转轴摆杆33、摆臂转动件34与转轴30均是过盈配合。所述上袋小臂35的末端活动铰接于连杆36上,所述连杆36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支架31上,活动铰接点位于转轴座301的上方;所述拉杆32由下端的偏心轮带动上下运动。上述中的转轴摆杆33、摆臂转动件34、上袋小臂35、连杆36组成联动杆。

为实现夹袋的动作,在上袋小臂35的非铰接侧面安装夹袋气缸37,所述夹袋气缸37与上袋小臂35平行设置,所述夹袋气缸37的后端固定在上袋小臂35上,所述夹袋气缸37的前端活动铰接于平袋夹转轴38一端上,上袋小臂35的前段设有铰接点,所述平袋夹转轴38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上袋小臂35前段的铰接点上,所述平袋夹转轴38的另一端还连接上夹板391。在上袋小臂35前段的下端设有下夹板392。上夹板391与下夹板392相匹配,上夹板与下夹板合称平袋夹39。上述夹袋气缸37的水平往复运动带动平袋夹转轴38绕上袋小臂35前段的铰接点转动,平袋夹转轴38的转动带动上夹板391的转动,上夹板391的转动实现与下夹板392的夹紧与松开。

为保证摆臂装置3的运动轨迹,支架31上还设有限位块一311和限位块二312,限位块一311限制摆臂转动件34无限向左侧转动,限位块一311限位时上袋小臂35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处于行程的开始点。限位块二312限制摆臂转动件34无限向右侧转动,限位块二312限位时上袋小臂35处于垂直状态,上夹板39与下夹板391正好夹住位于吸盘240上的袋子。

经过上述的描述,行程开始时,限位块一311限位时上袋小臂35处于水平状态。当拉杆32向下运动,带动转轴摆杆33顺时针摆动,继而带动转轴30转动,转轴30转动带动摆臂转动件34逆时针摆动,继而带动上袋小臂35从水平状态逆时针旋转变为垂直状态。此时操作夹袋气缸37,平袋夹转轴38的转动带动上夹板391的转动,上夹板391的转动实现与下夹板392的夹紧与松开。

本实施根据操作条件,可以设置plc控制器,控制上述托袋装置1、下吸式升降装置2、摆臂装置3、夹袋气缸37的运行,进行协同操作,起到更好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下吸立柱式摆臂上袋装置上袋时,袋子放在袋槽e,用于储存。升降轴22通过下端的偏心轮传动实现升降往复运动,吸盘240固定在吸盘气管2401上,吸盘气管2401固定在t型板24上,t型板24固定在升降轴22上,升降轴22在上升到行程最大处时吸取一个袋子并向下运动。此时摆臂装置3下方的偏心轮带动拉杆32向下运动,拉杆32带动转轴摆杆33做摆动运动,转轴摆杆33带动转轴30转动,转轴摆杆33夹紧在转轴30上,故摆臂转动件34带动上袋小臂35转动,上袋小臂35受连杆36的限位,故上袋小臂35在转动时前方的平袋夹39会向下摆动。在升降轴22下降到行程最低点时,此时平袋夹39摆动到最低点,夹袋气缸37工作带动平袋夹转轴38摆动,平袋夹转轴38带动平袋夹39实现夹袋功能。摆臂装置3下方的偏心轮带动拉杆32向上运动,平袋夹39反向运动到达原始位置,实现将袋子送达到下一工位,完成一次上袋。循环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