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0770发布日期:2019-09-06 23:3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印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扣板是以铝合金板材为基底,通过开料、剪角和模压成型得到的板材,最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家装集成铝扣板,另一种则是工程铝扣板。随着发展,家装集成铝扣板已经五花八门,各种不同的加工工艺都运用到其中,像热转印、釉面、油墨印花、镜面和3d等等系列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家装集成铝扣板。热转印是通过热转印膜一次性加热,将热转印上的装饰图案转印于被装饰建材表面上,形成优质饰面膜的过程。热转印膜由聚乙烯薄膜作衬纸,上印有装饰层,表面涂有保护层、底色层、脱膜层和热熔胶层。使用时,通过加热高温硅辊,将温度和压力施加于转印箔上,使装饰层、表面保护层和底色层构成的转印层与聚乙烯脱离并转印到铝扣板上面,从而形成装饰表面图形,使铝扣板具有耐磨、耐热和耐光等优良性能,花纹新颖美观,色调稳定。

热转印膜在使用前,需要根据铝扣板的大小裁切成合适的尺寸,行业内原先都是由人工来操作,效率低下,精度差,并且存在多张膜堆叠粘贴,难分离而一并转印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裁切、收集方便,效率高,可防相互堆叠粘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包括外壳体、控制单元、裁切单元、传送单元、收料箱和隔离单元,所述传送单元包括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外壳体外侧的入料辊和出料辊,所述入料辊和出料辊卷绕待裁切转印膜的两端并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待裁切转印膜的中央段伸入外壳体内部并由若干根第一导向辊导向形成裁切平面,所述裁切单元包括固定在裁切平面上侧的丝杆中且由第三电机驱动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伸缩杆与裁切头相连接,所述裁切头上设有刀片和可吸附所裁切出的转印膜片的吸附部,所述裁切平面的下侧固定有裁切平台,所述收料箱位于裁剪平面的右下侧,所述隔离单元包括由第四电机驱动转动的隔离辊,所述第四电机和隔离辊固定在推板上,所述推板由第四气缸推动水平移动从而使隔离辊上卷绕的隔离膜折叠放置在收料箱中,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气缸、吸附部、第四电机和第四气缸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裁切头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一侧的带有内腔的壳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外沿环绕设有刀座,所述刀片环绕设置在刀座上,所述吸附部包括环绕设置在底板外沿的胶圈和固定在壳体内腔中的活塞,所述胶圈位于刀座的外侧且端部高于刀片的端部,所述活塞包括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的塞体,位于刀片内侧的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宽度小于所裁切转印膜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单元还包括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位于第一导向辊之下并将裁切后转印膜剩料从裁切平面导向出料辊。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靠近收料箱的一侧设有收料门。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辊固定在推板靠近第四气缸的一端,所述推板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刀片下压,在待裁切转印膜上分割出合适大小的转印膜片,直接将裁切后转印膜剩料通过第二导向辊收卷回出料辊中,同时通过在刀片外围设置胶圈,利用活塞运动形成负压,吸附或者放下所裁切出的转印膜片,收集方便,效率高;通过设置隔离单元,在收料箱中放置折叠的隔离膜,使转印膜片分隔在隔离膜的层与层之间,有效防止转印膜片堆叠粘贴,便于分离,隔离膜回收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的裁切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的裁切头的仰视图。

图中:1-外壳体、11-收料门、2-控制单元、3-裁切单元、31-第三电机、32-第一气缸、33-裁切平台、34-裁切头、341-壳部、342-底板、3421-通孔、343-第三气缸、344-塞体、345-胶圈、346-刀片、347-刀座、4-传送单元、41-入料辊、42-出料辊、43-第一电机、44-第二电机、45-第一导向辊、46-第二导向辊、5-收料箱、6-隔离单元、61-隔离辊、62-第四电机、63-推板、64-第四气缸和6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种防堆叠型转印膜裁切装置,包括外壳体1、控制单元2、裁切单元3、传送单元4、收料箱5和隔离单元6,所述传送单元4包括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外壳体1外侧的入料辊41和出料辊42,所述入料辊41和出料辊42卷绕待裁切转印膜的两端并分别通过第一电机43和第二电机44驱动转动,所述待裁切转印膜的中央段伸入外壳体1内部并由若干根第一导向辊45导向形成裁切平面,所述裁切单元3包括固定在裁切平面上侧的丝杆中且由第三电机31驱动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32,所述第一气缸32通过伸缩杆与裁切头34相连接,所述裁切头34上设有刀片346和可吸附所裁切出的转印膜片的吸附部,所述裁切平面的下侧固定有裁切平台34,所述收料箱5位于裁剪平面的右下侧,所述隔离单元6包括由第四电机62驱动转动的隔离辊61,所述第四电机62和隔离辊61固定在推板63上,所述推板63由第四气缸64推动水平移动从而使隔离辊61上卷绕的隔离膜折叠放置在收料箱5中,所述控制单元2与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44、第三电机31、第一气缸32、吸附部、第四电机62和第四气缸64电连接,所述裁切头34包括底板342和位于底板342一侧的带有内腔的壳部341,所述底板342的另一侧外沿环绕设有刀座347,所述刀片346环绕设置在刀座347上,所述吸附部包括环绕设置在底板342外沿的胶圈345和固定在壳体341内腔中的活塞,所述胶圈345位于刀座347的外侧且端部高于刀片346的端部,所述活塞包括第三气缸343和与第三气缸343的伸缩杆相连接的塞体344,位于刀片346内侧的底板342上还设有若干个与壳体341内腔相连通的通孔3421,所述刀片346的宽度小于所裁切转印膜的宽度,所述传送单元4还包括第二导向辊46,所述第二导向辊46位于第一导向辊45之下并将裁切后转印膜剩料从裁切平面导向出料辊42,所述外壳体1靠近收料箱5的一侧设有收料门11,所述隔离辊61固定在推板63靠近第四气缸64的一端,所述推板63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槽65。

本发明工作过程:

第一电机43驱动入料辊41转动放料,待裁切转印膜伸入外壳体1中,通过第一导向辊45导向形成与地面相平行的裁切平面,经裁切单元3裁切后,第二导向辊46将裁切后转印膜剩料导向至出料辊42,由第二电机44驱动出料辊42转动收料。裁切过程中,第三电机31驱动第一气缸32和裁切头34沿着丝杆水平移动至裁切平面的上方,第一气缸32通过伸缩杆带动裁切头34向下靠近裁切平面,直至刀片346完成对转印膜的裁切。由于胶圈345的端部高于刀片346的端部,先于刀片346接触转印膜,使得刀片346在继续下压的过程中,裁切头34与转印膜之间形成密封。裁切后,第三气缸343通过伸缩杆带动塞体344向远离底板342的一侧移动,产生负压作用,使所裁切出的转印膜片被吸附在底板342上。期间,第四电机62驱动隔离辊61转动,使其上卷绕的隔离膜穿过限位槽65,伸出推板63向下放料,同时,第四气缸64通过伸缩杆推动推板63水平左右移动,从而使向下放料的隔离膜最终呈折叠状态放置在收料箱5中。每当隔离膜折叠时,第三电机31驱动第一气缸32和裁切头34沿着丝杆移动至收料箱5上方时,使裁切头34将所吸引的转印膜片放置在收料槽中折叠的隔离膜层与层之间。

本发明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刀片下压,在待裁切转印膜上分割出合适大小的转印膜片,直接将裁切后转印膜剩料通过第二导向辊收卷回出料辊中,同时通过在刀片外围设置胶圈,利用活塞运动形成负压,吸附或者放下所裁切出的转印膜片,收集方便,效率高;通过设置隔离单元,在收料箱中放置折叠的隔离膜,使转印膜片分隔在隔离膜的层与层之间,有效防止转印膜片堆叠粘贴,便于分离,隔离膜回收方便。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