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张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0769发布日期:2019-09-06 23:3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印张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装置权利要求1及方法权利要求30、3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印张制动器。



背景技术:

印张件的、通过不同的折页过程所引发的方向变化通常引起到有待折页的印张件上的高的减速值及加速值。由所述减速值及加速值以及转向的印张件的质量产生的减速力及加速力负面地对产品质量并且对折页过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此外还有市场方面的、对更高的生产效率的要求,以用于相应地降低每时间单位或者每个产品的成本。

从ep3002240a1和ep3002241a1中得知下述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有时用气动的介质(空气)来运行。这样的制动装置拥有显著的优点,即:它们相对于所熟知的机械的或者电磁的系统能够由于很快的反应时间、尤其是也由于所述制动系统的很小的惯性来提供。此外,这样的用气动的介质来运行的制动装置除了互补的制动衬片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免维护并且无磨损。

相应地,从ep3002240a1中得知用于使印张在加工机器中制动并且定位的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沿着所述印张的进给方向存在着至少一个器件,所述器件将制动力作用施加到所述印张上并且就这样结合布置在后面的加工站的运行上的过程来实现对所述印张的定位。

这种现有技术的定向在于,整个制动过程的特征在于所述印张的制动和定位。相应地,所述印张的最终的位置确定通过双重的制动作用来实现,所述双重的制动作用的相对于彼此的制动预防措施能够根据不同的原理来运行,其中所述两个制动预防措施也能够部分地通过“与/或”逻辑运算来运行。

ep3002240a1主要说明了不同的、关于如何进行印张的制动和定位的可行方案。

在直接地实现时如此进行处理,使得触发制动力的空气脉冲直接对准到所述印张上并且在那里发挥或者实现其作用,其中这些空气脉冲的数目、强度和作用位置能够与给定的情况相匹配。

在间接地实现时如此进行处理,使得所述触发制动力的空气脉冲作用于至少一个机械的元件,所述机械的元件如此居间地布置在印张与空气脉冲的喷嘴之间,从而而后通过所提到的机械的元件将有效的制动作用施加到所述印张上,其中这样的元件能够具有不同的动态的设计。

除此以外,所述印张的、沿着进给方向的位置精确的制动至少部分地也通过其它作用于所述印张的制动机构、因此比如通过对负压产生影响的制动力的建立来实现,所述制动机构在对所述印张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通常布置在运送带的下方。通过这样的预防措施来如此提高类似于桌面的底板的表面与所述印张的下侧面之间的摩擦,使得这样的摩擦力优选能够作为微调措施而被考虑用于所述印张的精确的最终定位。如上面已经结合空气脉冲所提到的一样,也可以为了实现作用于所述印张的负压而使数目、强度和作用位置与所给定的情况相匹配。

所述两种起作用的制动力、也就是作用于所述印张的触发制动力的脉冲-无论其直接地还是间接地来运行-以及由于另一种制动力而引起的摩擦的提高,可以相互依赖地或者彼此独立地得到控制,其中所述两种起作用的制动力的制动力份额能够根据情况来改变或者调整。

当然,额外的制动力也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能够以机械的方式来激活的元件来实现,所述元件比如除了作用于所述印张的、气动的触发制动力的脉冲之外也能够考虑用于进行微调,其中这样的机械的元件能够容易地通过自主的控制或者在上述意义上纯粹地通过空气脉冲来运行。

此外,从ep3002241a1中得知这样一种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被设计为用于印张的横向牵拉制动器(querabzugsbremse)。在此在这里也涉及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在根据折页给纸的期间并且/或者对于被拉入的印张来说为了防止出现的颤动运动而用于使所述印张沿着进给方向减速和定位以及使印张减速,并且这通过以下方法步骤来实现:i)根据预先给定的产品数据,比如折页模式、纸重、纸宽、裁切长度,在考虑到根据折页模式所述印张在左侧和右侧可能具有不同的数值的情况下,计算为了进行制动所需要的空气压力并且将信息发送给自动的压力调节器;ii)具有压力调节器的蓄压器确保所需要的压缩空气的物理上的数值;iii)进入/被输送到折页区域中的印张在后棱边上借助于光栅(lichtschranke)来检测,其中这种光栅同时用于周期精确地使折页刀同步,其中所述光栅对所述印张的运送之内的不规则性进行补偿;iv)根据所触发的触发信号,在考虑到无效时间补偿和速度补偿的情况下触发用于将气动的开关阀激活的信号;v)随后猛然释放在所述蓄压器中所储存的空气,随后所述空气喷嘴释放脉冲状的空气冲击;vi)所释放的空气冲击现在直接作用于所述印张或者间接地作用于杆,所述杆将所述空气冲击和相应的法向力传递到所述印张上;vii)在此在进给过程的期间并且/或者在折页过程的期间将所述印张挤压到类似于桌面的底架上并且通过摩擦来产生作用于所述印张的制动力;viii)在需要时同时或者印刷相移地(druckphasenverschoben)将额外的制动力施加到所述印张的后棱边上,其中通过由所述制动作用所触发的材料拉伸而产生所述印张的强化;ix)如此选择所述制动时刻,从而可靠地将所述印张制动到0,要么它立即贴靠在印张止挡上,要么所述折页刀接管所述印张或者在所述折页过程的期间总的看来减速;x)在输出空气脉冲之后,所述气动的开关阀直接被关闭并且而后供下一个周期所用。

总之可以说,属于现有技术的制动装置优选为相互依赖的制动系统而设计,其中所述制动系统的制动作用通过不同的辅助机组来产生,所述制动系统被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制动技术并且用不同的受控制的制动力或者脉冲力。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里,本发明会提供补救措施。本发明,如其在权利要求中所表征的那样,具有以下任务,即:提出一种优选用于普通类型的产品的、优选用于印刷产品的、尤其是用于印张的高效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通过由脉冲提供的制动力来运行,所述制动力由被喷入的气动的介质来提供,并且所述制动力能够通过脉冲力的传递来将有效的制动力施加到本体上,所述本体而后将所述制动力直接施加到所述产品上,随后产生直接的制动作用。

也能够设置这样一种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通过插入互补的辅助机组这种方式来撞击到所述产品上。在所述两种情况中如此安排,使得这种制动力不仅在直接地实现时而且在间接地实现时都能够抓住(erfassen)以高的运行速度并且以高的周期数(taktzahl)单个地进给的产品。

如果在这里谈及单个的产品,那么这并不意味着,决定性地或者强制性地是指分纸:同样可以比如在引导(durchschleusung)单次或者多次折页的印制产品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甚至可能的是,这种制动器能够用在套叠式的配置的印刷产品。

下面根据规定还仅仅谈及印张、大多数时候谈及印刷产品,而没有以来自其中的专一性为基础。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优选用于印刷产品,而没有仅仅希望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也能够容易地用于其它扁平地构造的能运送的、具有不同的厚度和材料成分的产品。

因此,出于实际上的并且邻近的考虑,下面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聚焦于对印张的制动作用。

在此,如此设计这种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下面而后合乎逻辑地还仅仅提到印张制动器并且作为这样的制动器来描述,从而在处于毫秒(ms)的范围内的时间间隔之内将单个的以高的速度来运送的并且进给的印张突然制动到零,并且同时为了接下来的加工而使其位置精确地定位。

所述得到制动的印张的位置精确的定位尤其关于接下来的操作对质量保证来说是决定性的。这种质量保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最大化,即:所述系统用印张止挡来补充,所述印张止挡在所述制动的最后的阶段中进行行动并且引起以下结果:即能够100%地确定地对可能的、由于运送或者可能制动力的转换所引起的歪斜位置进行补偿。

在此,所释放的动能在所述印张局部地冲击到所述印张止挡上时还仅仅最小程度地存在,因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制动使得这种由进给所引起的动能已经大致完全被消除。

而后,还仅仅余下趋向于零的进给速度,所述进给速度使所述印张能够平缓地对准所述印张止挡的止挡面。所述印张止挡能够由一个唯一的本体所构成,所述本体尽可能地抓住所述印张的整个进给宽度或者由多个彼此隔开的本体件所构成。不言而喻的是,在所述印张的剩余-速度与所述制动力的非完全的耗尽之间在转换所述制动力时存在着相互依赖性。

所述印张的最终的定位因此虽然借助于印张止挡来确定,但是在不管所述印张止挡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必须确保,所述印张以其剩余-速度还仅仅非常平缓地冲击到这个印张止挡的止挡面上。因为这种剩余-速度如所解释的那样非常地小,所以也不存在下述危险,即:所述印张的沿着进给方向处于前面的棱边在冲击到所述止挡面上可能损坏或者从这个止挡面上弹回或者跳回。

除此以外,这种平缓地进行的、关于所述印张的终点位置的进程具有以下优点,即:所述印张完全能够与所述止挡面的走向相适应,由此从中产生所述印张的确定的最大化的精确的定向,其中所述印张的这种精确的定向而后在接下来的运行操作中对质量保证来说是决定性的。

在这个方面,以下详细说明很重要:对于气动阀的加载通常在8-10ms的时间间隔之内进行。其中,这个时间间隔的大约50%、也就是4-5ms用于柔韧的转换制动力的第一元件的下行,并且这个时间间隔的剩余的大约50%、也就是4-5ms对于实际的制动过程起作用。也就是说,相应地在至多5ms的时间间隔之内将所述印张的进给速度减速到零。

本身能够根据实际的制动本体相对于印张的布置和间距来改变加载时间。原来所提到的数值适用于制动本体与印张之间的大约10mm的最大的间距,这在正常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所述印张的不同的进给高度(zulaufhöhe)和折页高度的运行模式,其中能够如此设计所述制动器和所述印张的进给节奏(zustellungskadenz),从而也能够使用“套叠式的”折页,也就是说在有待折页的印张的上面输送接下来的印张的时候,所述有待折页的印张还处于折页台上。

在关于预先给定的折页机的布置中-对于所述折页机来说进给高度相当于折页平面-在操作开始时必须确保,前一个印张而后不再停留在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制动器与印刷产品之间的间距在0与大约3mm之间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所述制动器的、也就是制动本体的下降运动的份额、大约为全部可供使用的制动时间间隔的30%,并且实际的制动时间大约为全部可供使用的制动时间间隔的70%。

在这两种情况下必须确保,所述制动时间没有明显地小于5ms,因而如果有可能总是应该致力于所述下降运动不大于3ms。

因此,能够相应地通过唯一的所建模的制动力来实现各个印张的小心翼翼的可靠的并且精确的局部的定位,所述定位对接下来对于这些印张的加工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作为由空气射流喷嘴进行的确定力的脉冲的转换器件而设置了本体,所述本体原则上具有另外的互补的元件,所述互补的元件能够进行效率最大化的空气射流转向。

来自空气射流喷嘴的空气流动的速度在假定进行涡流的流动时几乎为超音速,也就是处于大约316m/s的数量级中。在进行层状的流动时,这种速度可以提高到大约500m/s。如果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流动结构构造为拉瓦尔喷嘴,比如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使空气射流转向的本体优选布置在所运送的印张的上方并且直接与柔韧的、在一侧被夹紧的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之中,所述元件的柔性或者弹簧常数负责能够将压紧力传递到所述印张上。这个柔韧的元件的下侧面因此将通过由所述空气射流通过所述使空气射流转向的本体产生的脉冲力作为压紧力如此施加到所述印张上-所述压紧力而后作为直接的制动力起作用-,从而能够直接地并且全面地将所抓住的印张制动到零。

一种用于在产生制动脉冲之后降低所述第一元件的柔韧的组成部分的振荡运动(ausschwingungsbewegung)或者可以让其趋向于零的可行方案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来实现:

a)一方面能够要么通过有针对性的材料选择要么通过这种柔韧的组成部分的多层的片式结构来对所述第一元件的柔韧的组成部分的、由材料引起的弹簧常数产生影响,其中所述柔韧的组成部分优选具有接片的形状。

b)另一方面可以设置机械的减振元件,所述机械的减振元件比如通过使得所述减振本体由减振的材料构成这种方式来反作用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柔韧的组成部分的振荡运动。原则上所述减振的材料应该具有如此特性,使得其将最小化的额外的质量引入到所述系统中。

c)此外,可能的是,为所述制动所导入的空气射流冲击在进行制动之后没有突然中断,而是仅仅如此程度地减低,从而从中产生反作用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柔韧的组成部分的振荡运动的反作用力。

d)此外,所述空气射流喷嘴能够如此构成,从而除了中心的、为所述制动器的主要作用所确定的开口之外设置另一个互补的开口,该互补的开口以辅助方式对所述第一元件的柔韧的组成部分的振荡运动产生抑制的作用。这个第二开口而后以相应的空气冲击在来自主开口的主空气冲击之后才起作用,并且应该针对所述减振根据力来相应地建模。

e)最后,能够用一定数目的花环状地布置的较小的孔对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中心地安置的主开口进行补充,其中由这些花环状地布置的孔优选引入一定的空气质量,所述空气质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的柔韧的组成部分的振荡运动能够引入抑制作用。

也能够考虑这些减振预防措施和减振器件彼此间的组合。

吸收脉冲的、优选呈外壳的形式的本体具有内本体侧的使射流转向的结构,所述结构如此构成,使得所述空气射流首先在中心或者沿着重心平面向所述本体加载,并且随后能够有序地、也就是无涡流地流出。

在此,这个本体的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结构的构造优选要么通过旋转状地凹入的形状来构成,要么所述本体在空气射流喷嘴侧具有中心的延伸的棱边,所述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结构从所述棱边开始翼状地向下扩展。

为了将脉冲量(impulssatz)均匀地导引到两个翼状的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结构上面,这条中心的延伸的棱边沿着所述本体的重心平面相对于所述两个毗邻的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翼片来延伸,所述翼片在端侧而后同样过渡为凹入的形状,由此也在这里确保所引入的空气射流质量的有序的流出,并且这合乎逻辑地在没有对相应地在其下面所运送的印张的、与空气相关的干涉的情况下进行。

在两个被聚焦的使射流转向的本体的内部-但是所述本体根据形状不是应该指决定性的构造-,所述空气射流流到所述本体的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结构上面,直至凹入的或者准凹入的弯曲部,从所述弯曲部开始来自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流动而后最终地朝与原来的空气射流的流动相反的方向转向。

在进行这种最后的转向时,而后产生最大化地无涡流地向上指向的返回流动,所述返回流动在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侧面以大约90°到≥180°的幅度流出。只有通过经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输送的空气质量流量的、这种给定脉冲量的转向才将对触发制动的压紧来说所需要的制动力首先转换到所述本体本身上,并且而后同时也转换到与所述本体处于作用连接之中的、优选在一侧被夹紧的柔韧的元件上,所述元件的印张侧的下侧面将强烈的压紧转换到所述印张上。

就每个制动过程的空气质量流量而言,可以说,所述空气质量流量取决于制动力并且由此也取决于压力。有时这种空气射流量而后也取决于有待制动的印张的质量,其中对于所述印张本身来说纸宽、折页模式、纸层的数目、纸张克重、裁切长度起控制技术的作用。

根据预先给定的、不应该决定性地来理解的产品数据的列表,计算为了进行制动所需要的空气压力并且将所述信息发送给自动的压力调节器。在此,所述印张根据折页模式在左侧和右侧可能具有不同的数值。在这样的情况中,而后必须相应地调节所述制动器或者其制动作用。

就所述气动阀的开关而言,该气动阀在考虑到无效时间和速度补偿的情况下通过信号来触发。随后猛然释放在所述蓄压器中所储存的空气,随后所述空气射流喷嘴输出脉冲状的空气射流冲击。

在输出所述空气脉冲之后,将所述气动的开关阀直接关闭并且所述压力调节器重新用预调的压力来填充所述储气器并且供下一个周期所用。

然而,用储气室进行的运行并非绝对必要:在特定的压力下在由周期引起的情况下根据脉冲来输出特定的空气量,这也可以通过动态的所设计的控制机构来实现,所述控制机构直接用于确保连续的压缩空气供给。

此外,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所提供的空气质量流量的喷射优选完全间隙地进行,也就是说所述喷射从零进行到最大的压力并且而后又进行到零。然而根据需要能够在进行所述制动过程之后用剩余压力在这期间运行所述空气射流喷嘴,以便在接下来的周期中能够进一步降低加载时间。

所述本体,如所提到的那样根据一种优选变型方案构造为旋转对称或者准旋转对称的结构,所述本体用伸出的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来补充,所述柱体突伸超过所述本体的外壳并且所述柱体构造为从尖部直至所述本体的凹入的出口流线状地收腰的结构,使得其从上往下流动一致地过渡为所述旋转对称的本体中的预先给定的凹入的形状。

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在中心处引入的空气质量因而根据流动均匀地沿着所述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几乎锥体状的柱体的圆周方向来分布,并且空气质量而后在保持最大化的层状的流动的情况下流到所述本体的凹入的凹部中,以用于而后在那里通过强制进行的转向来施加力求达到的脉冲力。因此,通过这些流动特征来满足那些引起尽可能无损失的能量传输的前提。

此外,通过这种设计来确保,所述空气射流在完成工作后能够通过所述本体的底部侧的凹入的弯曲部在很大程度上又朝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方向返回流动,并且就这样不会将在空气侧所引起的干涉施加到所述印张上。

此外,这里根据本发明基础的印张制动器将另外的有利的、超过作用于所述印张的点精确的立即的制动作用的作用一同包括在内,方法是:通过这样的印张制动器也同时确保,对于处于折页台上的印张-后棱边来说不可能与后续印张出现碰撞部位。在这种配置中,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的操作上的基础,据此比所述折页台的表面高地输送所述后续印张。

对于所描述的空气射流转向来说,相同的优点因此也可以在非完全旋转对称的本体中得到实现,对于所述非完全旋转对称的本体来说来自空气射流喷嘴的空气射流不是冲击到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上,而是向转向元件加载,所述转向元件具有至少一条在空气射流侧居中地布置的分隔棱边,所述分隔棱边均匀地划分所述空气射流质量,其中每个部分量而后都沿着流动一致的优选也收腰的并且/或者类似于翼片的壁体一直流到流动转向处。通过这种转向,也在这里在所述空气射流而后能够以>90°的返回流动角度向上并且/或者朝侧面流出之前释放脉冲力。

在此要强调,这样的分隔棱边并非必须强制地平行于所运送的印张的进给方向来延伸,而是也能够根据需要横向于所述进给方向来延伸。

除此以外,所述外壳状的射流转向本体也能够在没有布置在中心处的流动一致的柱体的情况下构成,并且所述外壳的侧壁而后能够容易地形成非完全旋转对称的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印张制动器也可以有利地在与高功率折页装置的操作上的连接中得到使用。

在这样的折页过程中必须确保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在得到制动的印张、折页单元与后续印张之间出现机械的碰撞。

因此,所述印张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印张制动器来位置精确地得到制动并且而后同时沿着进给方向具有精确的位置,这在需要时在引入在那里起作用的止挡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印张制动器的运行来确保,所述印张-后棱边处于所述折页台上并且由此不会出现与后续印张的碰撞部位。

通过所述高功率折页装置的大大缩短的折页脉冲时间并且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本身不包括机械地活动的部件并且因此也没有或者仅仅具有少许的惯性的印张制动器的使用,能够在开始所述折页过程之后将所述后续折页直接输送到通过运送带来容易地提高的输送位置上面。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印张制动器,能够不是套叠式地对所述印张进行加工,尤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能够将所述印张制动器的时间需求降低到最低限度、也就是降低到<10ms。这就是说,产品相对于彼此的间隙基于时间常数,所述时间常数而后取决于印刷机的生产速度、所产生的周期数以及与印张相关的裁切长度,其中这些条件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在操作上全面地予以捕集。

能够潜在地降低各个沿着进给方向所提供的印张之间的间隙,不过这样的潜力的实现只有也在能够同时降低所需要的制动时间时才有可能。

如上面已经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印张制动器的使用所描述的那样,后续印张在此已经处于前行的印张的后棱边的上面(套叠),所述前行的印张已经通过折页脉冲的引发而朝折页辊对的方向运动。

处于上面的、还总是被夹紧在输送带中的印张在此相对于有待折页的印张承担导引功能,方式为,其防止处于下面的印张由于加速而可能向上升高,由此能够防止所熟知的降低质量的影响(鞭打效应、书页卷角)。

在本发明中,重要的因此是用于将所运送的并且扁平地构造的产品进行制动的装置的构成及其运行。本发明的一种重要的实现方式在这里涉及用于将印刷产品、优选印张制动的装置和方法,其中所述制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合乎逻辑地是指印张制动器。

因此,这种装置构造为能够通过空气射流来运行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通过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所提供的空气射流来运行,其中这个制动器具有至少一个本体,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空气射流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其脉冲力来将制动作用转换到所述印刷产品上,因而这个本体完全形成主动的直接的制动器。所述本体本身由至少一个第一元件构成,所述第一元件优选构造为外壳状,其中这个外壳形状通过其本体的设计确保所输送的空气射流的持续的使射流转向的流动。

此外,能够如此安排,使得这个作为制动器起作用的本体用至少一个第二元件来得到补充,所述第二元件负责所述脉冲力的接下来的转换,方法是:这个第二元件优选构造为柔韧的接片,所述接片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的布置优选正相对着地相反地在一侧被夹紧,并且这个第二元件通过由空气射流触发到所述第一元件上的脉冲量来获得通过相应的弹簧常数所实现的、朝所述印刷产品的弯曲,随后能够将所述第一元件的全部的制动作用转换到所述印刷产品上。

此外,对本发明来说重要的是将所述制动力作用转换到所述印刷产品上,所述制动力作用优选也通过两个本体来实现,所述两个本体优选彼此隔开地横向于所述印张的运送方向、也被称为进给方向来布置,并且这些触发制动力的本体同时在周期中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射流喷嘴来运行。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在每个制动位置上设置至少两个能够在操作上并排地运行的本体,所述本体针对至少每个印张交替地施加其制动力。如果比如为每个印张设置两个所布置的制动位置,那么个别地有效的本体的数目就提高到四个。在这里,为每个本体优选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空气射流喷嘴。所述本体彼此间的这样的安排及交替的运行的主要优点在于,周期时间由此能够显著地得到提高,从而因此提供运行固有的冗余,并且能够将阀的磨损显著地最小化。

优选如此安排,使得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特征在于一个唯一的布置在中心处的开口,通过所述开口所述空气射流以超音速喷出。如果要在这里致力于所述空气射流的流动速度的升高,那么这就可以容易地通过将开口形成为拉瓦尔喷嘴来实现。

但是,所述空气射流喷嘴除了所述中心的开口之外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开口,所述另外的开口用作互补的发射空气质量流量的开口,所述开口优选履行减振辅助件的功能。

就外壳状的通过空气质量流量来加载的本体而言,因此在这里作为基础的外壳构造为旋转对称的结构,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相对于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所发射的空气射流具有凹入的形状,使得所述空气射流将最佳的脉冲力施加到所述外壳上并且而后能够无阻拦地流出。

为了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效率最大化地实现流动,所述外壳具有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所发射的空气射流通过所述柱体流动均匀地流到所述凹入地构造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在这个凹入的内部空间的内部在转换所述脉冲力之后出现空气射流转向并且随后出现返回流动。

这种作为基础的流动均匀性可以得到由此提高,如果所述外壳通过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来得到补充,所述柱体有时也能够突伸超出这个外壳的最上面的边缘。为了而后还进一步提高所述流动均匀性,所述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能够从上往下优选通过收腰结构(taillierung)来构成,如此对所述收腰结构进行建模,使得其连续地过渡为所述外壳的凹入地构造的内部空间。

这种空气射流转向而后通过所述外壳的所描述的凹入的形状获得效率最大化的返回流动,所述返回流动相对于来自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空气质量流量最佳地以90°到≥180°的幅度来进行。

但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元件不应该只能够构造为外壳,而是这个元件也能够具有敞开的结构,所述敞开的结构在上侧面具有中心的伸出的棱边,从所述棱边开始直至所述第二元件延伸有在这条棱边的两侧延伸的、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类似于翼片的结构,其中这条棱边关于产品的预先给定的运送方向能够占据任意的定向。

所述制动器的、至少所述构造为接片的、拥有根据需要的弹簧常数的第二元件与至少一个气动的减振预防装置并且/或者与能够以机械的方式运行的减振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之中,所述减振元件全部如此构成,使得其能够在进行制动运动之后有效地抑制这个第二元件的振荡运动。

根据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所描述的装置的方法,所述装置用于将所运送的并且扁平地构造的产品、优选印刷产品、尤其是印张进行制动,其中所述装置构造为能够通过所述空气射流来运行的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器通过由至少一个空气射流喷嘴所提供的空气射流来运行,其中所述制动器至少通过本体来构成,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空气射流的作用来将制动力施加到所述产品上,其中所述制动器与布置在后面的折页装置处于作用连接之中,并且其中如此运行所述制动器,从而在通过所述制动力固定所述产品的同时如此作用于产品后棱边,从而由此提供空间,由此避免与接下来的产品的碰撞。

本发明的主要的优点在于:

以保持相同的能量利用使由于空气射流转向所产生的制动力最大化;

能够确保空气射流与印张远离地转向,由此没有对所述印张进行与空气相关的干涉;

能够提供成本低廉的并且无磨损的制动力放大以供使用;

通过所述印张制动器来提供所述折页过程能够无干扰地并且有效地进行的前提。

另外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从说明书中得知。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关于所有对本发明来说重要的并且在说明书中未详细列出的细节要明确参照附图。所有对本发明的直接的理解来说并不重要的元件已经被略去,相同的元件在不同的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印张制动器的总览,所述印张制动器配备了外壳;

图2示出了接线图,该接线图示出了所述制动器的运行;

图3示出了传递脉冲的外壳状的本体的三维图;

图4示出了另一个传递脉冲的本体的图示;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传递脉冲的本体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印张制动器100的总览,所述印张制动器本身对准唯一的产生制动力的机组的图示。根据需要能够容易地设置多个机组,所述机组能够相对于彼此不同地来放置,所述机组而后以预先确定的周期将制动力施加到处于所述折页台200上的印张a上。

可以如此安排,使得作用于所述印张的制动力优选通过两个本体120来进行,所述本体优选在所述印张的宽度之内并且横向于所述印张的进给方向300彼此隔开。针对每个本体应该优选设置至少一个空气射流喷嘴110。在这样的配置中而后重要的是,制动力必须通过所述两个起制动力作用的本体均匀地并且同时进行,从而不能有变形来适配于(einstellen)所述印张的位置。这样的配置在这里在附图中未得知,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容易理解。

也能够在每个制动位置上设置至少两个能够在操作上并排地运行的起制动力作用的本体120,所述本体交替地针对至少每个印张a施加其制动力。如果比如针对每个印张设置两个所布置的制动位置,那么所述个别地主动的本体120的数目就提高到四个。

在这里针对每个本体120也优选设置至少一个空气射流喷嘴110。这样的安排的主要优点可靠地在于,两个或者更多个并排布置的本体120的运行能够交替地进行,从而由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周期数,并且因此提供运行固有的冗余,由此能够显著地将对所述起制动力作用的本体120的运行负责的阀的磨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所示出的印张制动器100由支架101承载,所述支架必须具有最大的稳定性,以便所述印张制动器100的锚定在那里的另外的元件由于机器的高的周期数而具有最小化的振动倾向。所述支架101在中间具有用于安置空气射流喷嘴110的锚定件102,所述空气射流喷嘴的空气射流对准所述印张制动器100的另外的组成部分,其中如也确切地从图2和4中得知的那样将这些组成部分布置在所述印张a的运送平面的上方。

这些属于印张制动器100的组成部分原则上划分为两个主要元件:其一涉及所设计的第一元件120,该第一元件基本上作为独立的机组起作用:这个机组基本上一方面由柔韧的组成部分所组成,所述柔韧的组成部分构造为扁平地构造的接片121,所述接片的材料或者材料成分或者材料组合具有根据有待施加的制动力进行协调的弹簧常数,并且此外所述第一元件120由外壳状的组成部分122所构成,所述外壳状的组成部分与所述接片121处于作用连接之中,其中所述外壳122直接由来自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的空气射流400来加载。

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所引入的空气射流400(也参见图3)通过其脉冲力直接产生所述印张制动器100的制动力作用,其中所述外壳122通过空气射流400的作用而引起以下结果,即:所述柔韧的扁平地构造的接片121向下弯曲并且就这样将压紧力施加到在其下面通过所述进给来布置的印张a上(也参见图2)。

因此,所述柔韧地设计的第一元件120由所示出的、呈柔韧的接片121形式的组成部分和在其上面所放置的外壳122构成,其中所述外壳122的凹入地构造的内部的形状确保所输送的空气射流400的连续的使射流转向的流动。

这个使空气射流转向的外壳122布置在所运送的印张a的上方,并且如已经解释的那样直接与所述柔韧的被夹紧的接片121处于作用连接之中,所述接片优选在一侧123被锚定,以便其柔性能够完全得到实现,其中这种取决于弹簧常数的柔性负责将所述压紧力传递到所述印张上。因此,这块柔韧的接片121的下侧面将通过由所述空气射流经由所述使空气射流转向的外壳122施加的脉冲力以压紧力的形式施加到所述印张a上,所述压紧力而后如此作为直接的制动力起作用,从而将所抓住的印张a瞬时地在几ms之内制动到零。接片121能够在下侧面、也就是在印张侧用涂层来蒙上,所述涂层有效地支持对于所述印张的制动。

如可以从图1中看出的那样,所述外壳122在所述接片121的端侧并且与这块接片121的单侧的夹紧件123正相对着地布置,由此能够使这块接片的可能的柔韧性最大化。

此外,所述柔韧地设计的第一元件120与第二元件130处于操作上的作用连接之中,所述第二元件构造为机械的减振元件131。这个第二元件130具有刚性的梁133的形状,并且它而后同样在一侧132被锚定;在所示出的示例中这根梁133出于空间原因同样被连接到所述柔韧的接片121的锚定的位置上。所述布置在梁133的端侧的减振元件131原则上履行起减振作用的功能,所述起减振作用的功能在完成制动之后反作用于所述柔韧地设计的接片121的可能的振荡运动。在这个方面,所述减振元件131应该由特别减振的材料构成,使得所述柔韧的接片121的振荡运动能够突然受到抑制。这个减振元件131有利地布置在所述外壳122的紧挨着的附近,以用于使其减振的作用最大化。

图2示出了用于根据图1的制动器的运行的总线路。在这张附图中首先可以看到互补的元件连同凹入地构造的外壳122(也参见图3)以及所述柔韧的接片121。在所述凹入地构造的外壳122的下方有实际的折页台200连同在其上面象征性地示出的印张a,其中被导入到所述印张上的制动力在操作中与沿着进给方向300提供的印张a处于作用连接之中。

此外,所述被制动的印张a的位置精确的定位对尤其与接下来的操作相关的质量保证来说是决定性的。这种质量保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最大化,即:用印张止挡260对所述系统进行补充,所述印张止挡在所述制动的最后的阶段中起作用并且用于引起以下结果:能够100%地确定地对可能的、通过运送或者可能所述制动力的转换所引起的歪斜位置进行补偿。

在此,在所述印张a局部地碰到所述印张止挡260时所释放的动能已经大致完全流入到所述制动过程中。而后还余下趋向于零的进给速度300,它用于使所述印张a能够平缓地对准所述止挡面261。所述印张止挡260能够由尽可能地将所述印张的整个进给宽度抓住的本体构成或者通过一定数目的彼此隔开的本体件构成。不言而喻的是,在剩余-速度与制动作用的非完全的耗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性。

因此,虽然在借助于印张止挡26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印张a的最终的定位,但是在不管所述印张止挡260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必须确保,所述印张a以其剩余-速度还仅仅非常平缓地碰到所述印张止挡260的(完整的)止挡面261。因为这种剩余-速度如所解释的那样非常地小,所以也不存在以下危险,即:所述印张a的、沿着进给方向300处于前面的棱边在碰到所述止挡面261时可能损坏或者所述印张可能从所述止挡面261上弹回或者跳回。

除此以外,这种关于所述印张a的终点位置的平缓地进行的转换具有以下优点,即:所述印张能够完全与所述止挡面261的走向相适应,由此从中产生所述印张a的确定的最大化的精确的定向并且对接下来的运行操作来说附加了质量保证。

此外,图2示出了基于对于所述制动器的气动的控制/调节的元件。首先在这里上级的控制单元210在操作上起作用,信息流入到所述控制单元中并且由其发出指令。重要的信息涉及通过光栅250对进给的印张a进行的检测251。这种信息252被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210,该控制单元通过所保存的或者持续地经过调整的控制模式来引起以下结果,即:在相关的印张已经达到所述印张止挡260前面的操作上的位置时所述制动作用发挥功能。属于这一操作的是,通过控制线221将指令发送给压力调节器220,该压力调节器与布置在后面的蓄压器230处于作用连接222之中,所述蓄压器又与开关阀240处于作用连接231之中。

阀240在给定的时间从所述控制单元210处通过另一根控制线211得到进行行动的指令并且为了实现制动作用而提供空气射流喷嘴110的空气量。所述空气量通过压缩空气管路241来流动并且而后作为具有高的压力和速度的射流400从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中流出并且对所述凹入地构造的外壳122进行加载,而后在考虑到上面所描述的动力的情况下结合所述印张止挡260通过所述外壳122在与所述接片121的作用连接之中将制动力传递到所述印张a上。

就所述气动的开关阀240的线路而言,因此在考虑到无效时间和速度补偿的情况下通过所提到的信号来触发所述开关阀。随后猛然释放在所述蓄压器230中所储存的空气,随后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输出脉冲状的空气射流。在输出所述脉冲状的空气射流之后直接关闭所述气动的开关阀240并且所述压力调节器220重新以预调的压力来填充所述蓄压器230并且而后供下一个周期所用。

用蓄压器进行的运行在此期间并非绝对必要:在特定的压力下特定的空气量的、由周期引起的根据脉冲力的输出也可以通过动态的设计的控制机构来实现,所述控制机构直接用于连续的压缩空气供给。

图3示出了所述凹入地构造的外壳122的三维图,所述外壳122用于转换以高的脉冲力从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中流出的空气射流量400。

就外壳状的通过空气射流量400加载的外壳122而言,因此在这里作为基础的本体构造为旋转对称的结构,所述本体的内部空间相对于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所发射的空气射流400凹入地构造,使得所述空气射流400将最佳的脉冲力施加到所述外壳122上并且而后又能够无阻拦地从中流出410。

为了在所述外壳122的内部最优地实现触发制动力的流动,所述外壳具有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124,通过该柱体由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所发射的空气射流400流动均匀地流到所述凹入地构造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在这个凹入的内部空间的内部在转换所述脉冲力之后引起空气射流转向410。

这种作为基础的流动均匀性可以由此得到提高,如果所述外壳122通过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124得到补充,所述柱体突伸超过这个外壳122的最上面的边缘。为了而后还进一步提高所述流动均匀性,所述布置在中心处的锥体状的或者大致锥体状的柱体124应该从上往下优选通过收腰结构125来构成,如此对所述收腰结构进行建模,使得其连续地过渡为所述外壳122的紧接着凹入地构造的内部空间126。

这种空气射流转向而后通过所述外壳的所描述的凹入的形状来获得效率最大化的返回流动410,所述返回流动相对于来自所述空气射流喷嘴110的空气射流400最佳地以90°到≥180°的幅度来进行。

从图4中得知另一种使空气射流转向的本体150,该本体基本上履行与已经多次描述的外壳122相同的功能。在图5中尽可能地三维地示出的本体150在上侧面具有中心的伸出的棱边151。两侧的侧面根据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类似于翼片的结构(参见图5、位置152)向下延伸,并且一直延伸到在其下面在操作上起作用的柔韧的接片121的区域中,其中这条棱边关于产品a的预先给定的进给方向300一般来说能够占据任意的定向。

在图4中而后示出,所述制动器不仅仅局限于各个印张的制动,而是能够容易地在所述折页台200上为直接制动并且为进一步的加工设置多层的印张an。要说明,对于本体150来说所述返回流动420相对于外壳(122)将趋向于变得更为扁平。此外,该附图示出了已经在图2下面描述的印张止挡260和所述印刷产品an的相应的进给方向300。

图5相应地以三维的视图示出了所述本体150。如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的那样,所述本体在上侧面上具有尖的棱边151,该棱边线条分明地划分来自空气射流喷嘴的空气射流400,随后这些子空气射流420在所述本体150的两侧流出。因为所述本体150向下具有使空气射流转向的类似于翼片地延伸的结构152,该结构而后在末尾过渡为类似于凹入的形状,所以在这里也由于所施加的脉冲力而产生返回流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