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储装置及水平供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1783发布日期:2019-10-15 22:0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供储装置及水平供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血管供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储装置及水平供管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传统的采血操作,多是采血工作人员手动把空的采血管放在桌子上。当待检者来采取血液标本时,采血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取相应种类的采血管。如此,采血管的供给效率较为低下。

因此,为了提高采血管的供给效率,技术人员研发出了自动提供采血管的装置。主要包括以公开号为cn106995082a、名称为《采血管准备装置》为代表的采用传送带输出采血管的第一已知实施例,及以公开号为cn107555113a、名称为《采血管抓取装置》为代表的采用抓举臂为抓取采血管的第二已知实施例。然而,这两种已知实施例的采血管自动供给方案,易导致采血管破裂、供管效率低下的缺陷。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其大体包括上端开口的管状容器1、设置在管状容器1上端开口中的橡胶质密封塞2以及设置在管状容器1上端用于固定密封塞2的盖帽3。其中,采血管的管状容器1并不完全是一个圆柱形管子,而是上端粗和平,另一端细和圆的管子。如果从高出掉落下来,由于下端是圆形的,很容易引起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管状容器1破裂。

在第一已知实施例中,采血管事先被设置在收纳单元中,收纳单元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第一输送单元(传送带),第一输送单元的出料端衔接第二输送单元(传送带)。具体操作时,收纳单元送出的采血管依靠自身重力自然掉落在第一输送单元上,第一输送单元将采血管向第二输送单元所在方向输送,随后采血管在第一输送单元的出料端再依靠自身重力自然掉落在第二输送单元上。

由此可见,采用第一已知实施例的方案在自动提供采血管的过程中,采血管两次通过重力作用发生掉落。而易破裂的管状容器1的下端或多或少的会率先接触输送单元,从而采血管发生破裂的风险和概率较大。其次,在整个准备过程中,需要两次输送过程,效率低下。

在第二已知实施例中,实现方式是由平行四边形构成抓举臂,平行四边形的一边被固定,只能按运行方向移动;而对边和双侧可以活动,在对边连接抓举杆,在抓举杆下端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抓举头,这样就实现采血管被抓举的方向和平行四边形运行方向垂直的抓举出来。

由于第二已知实施例采用的是抓举方式,所以对抓举杆的定位要求非常高,这是对机械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的考验。同时对采血管放置的位置要求也特别高,只要这两个因素任何一个稍微有偏差都导致无法抓举到采血管。

其次,不同种类或者用途的采血管的粗细和长短是不一样的,这样在抓举的过程中对抓举臂的施力大小要求较高:抓举力不能太大,也不能一直用同一大小的抓举力。此外,因为采血管的长短不一样,抓举位置也不一样。同时因为采血管的长短不一样,在水平放置的时候,高度就不一样。这样已被抓举的采血管在输送的过程中很容易碰到下面的采血管,这些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导致采血管的破裂或者抓举不成功。

综上,采用第二已知实施例的方案在自动提供采血管的过程中,需基于采血管的规格来对应执行操作幅度、抓举位置以及抓举力量,这极大的限制了采血管供给效率的提供。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因抓举力量过大、抓举位置不准确而导致采血管发生撞击等导致采血管破裂。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储装置及水平供管机构,通过使采血管水平输出,实现采血管的高效率供给,并保护采血管不被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平供管机构,包括:

上料存储仓,其侧壁开设有水平的排出通道;

设置在上料存储仓中的供储装置,所述供储装置具有用于供空置的采血管设置的存储空间以及与所述存储空间连通的出管口和推管口,所述出管口与所述排出通道对应;

设置在上料存储仓中且与所述推管口相对应的推管突笋,所述推管突笋能被驱动以朝向或远离所述推管口移动;空置的采血管能在推管突笋的推动下依次经所述出管口和所述排出通道水平输出。

优选地,所述上料存储仓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供储装置相适配的上料口。

一种供储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其具有用于供空置采血管安装的存储空间及与所述存储空间连通的出管口,空置采血管能经所述出管口水平输出。

优选地,所述承载本体为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所述存储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开口以形成所述出管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以形成进管口,所述采血管能经所述进管口进入所述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采血管相适配,多个空置采血管能以水平叠置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承载本体的盘体,所述存储空间为贯穿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螺旋渐开孔,所述螺旋渐开孔远离所述盘体圆心的一端形成所述出管口。

优选地,所述承载本体为圆柱体,所述存储空间为形成在所述圆柱体外壁上的多个螺旋槽道,所述螺旋槽道的一端接通至所述圆柱体的一端以形成所述出管口。

优选地,所述螺旋槽道的另一端接通至所述圆柱体的另一端形成进管口,空置采血管能经所述进管口进入所述螺旋槽道中。

优选地,所述螺旋槽道的端部法向与所述圆柱体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

优选地,所述承载本体包括:

管道,所述管道中同心设置有心轴;

能被驱动旋转的螺旋止挡片,所述螺旋止挡片套设在所述心轴外,所述螺旋止挡片的螺距与空置采血管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存储空间为所述螺旋止挡片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形成的螺旋环空,所述出管口为所述管道的一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心轴的外壁滑动设置有螺旋保护套,所述螺旋保护套位于所述螺旋止挡片的相邻螺面之间;所述螺旋保护套配置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用于固定空置的采血管。

优选地,当所述螺旋止挡片本驱动旋转时,固定在所述限位卡上的空置采血管在所述螺旋止挡片的推动作用下朝向所述出管口方向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供储装置以及配置有该供储装置的水平供管机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根据采血管自身的特点,推管突笋可以水平作用在采血管的盖帽或者容器的底部,不受采血管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而又因为是水平推出,因此不涉及到采血管的重力作用,因此不会损坏采血管。

2、推管突笋将位于预备输出位置的采血管水平推进排出通道,这样采血管只是运行了自身的一个采血管的距离,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的出管率很高。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机械设计来实现,而无需要求辅助软件的精准定位。这样更节约成本,运行的效率更高。

3、供储装置是按一个方向标准的固定了采血管的方向和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会出现卡机或者一次出来一个以上的采血管的情况。并且是可以拆卸的,因此很容易的把一类采血管按要求装入供储装置里面,也很容易的把空的供储装置取下来,同时取下来的空的供储装置还可以重复的利用。

4、在排出通道处设置提示单元,这样方便采血工作人员及时取走采血管,并且无需一直盯着,影响工作效率。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供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供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供管机构中供储装置与推管突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供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和图5c为图5a所示的供储装置中安装采血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供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供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采血管在图7a所示的供储装置上排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供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储装置200以及配置有该供储装置200的水平供管机构。如图2至图4所示,水平供管机构包括上料存储仓100,其侧壁开设有水平的排出通道101。上料存储仓100中设置有供储装置200以及推管突笋300。供储装置200具有用于供空置的采血管400安装的存储空间202以及与存储空间202连通的出管口和推管口,出管口与排出通道101对应。推管突笋300与推管口相对应,推管突笋300能被驱动以朝向或远离推管口移动。从而,设置在存储空间202中的空置采血管400能在推管突笋300的推动下依次经出管口和排出通道101水平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存储仓100为空心壳体,其可以为如图2至图4所示意的矩形壳体,亦可为其他形状,例如三边形、六边形、异性、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壳体。上料存储仓100的顶壁设置有与供储装置200相适配的上料口102,用于将未采集血液标本的空置采血管400,或者将供储装置200手动放置到上料存储仓100中,其形状、尺寸和位置的设置,取决于放置采血管400的方式。具体的,当供储装置200固定于上料存储仓100中,可以采取单个采血管400逐个放置的方式。当供储装置200为可拆卸结构,可先在上料存储仓100外将空置的采血管400放入供储装置200的存储空间202中后,再将供储装置200整体放入的上料存储仓100中。

如果供储装置200固定于上料存储仓100中,可在供储装置200的上方设置一个采血管400放置入口即下文所述的进管口,且该进管口位置与上料口102的位置属重合关系。

上料存储仓100中可以同时设置有多个供储装置200,具体可以为上料存储仓100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和移动供储装置200的传动单元(例如为传送带),每个被放入上料存储仓100中的供储装置200被固定在传动单元上且彼此紧挨。上料存储仓100中留有足够空间用于供传动单元传送供储装置200,供储装置200移动的轨迹呈环形,循环移动于上料存储仓100中。

多个供储装置200可以水平方向或者以垂直方向叠加的方式在上料存储仓100中排布,也可以扇形分布式排布,具体方式取决于采血管400存储数量的需求以及供储装置200的运动方式而定,只要能实现采血管400的准确快速输出即可。

空置采血管400在供储装置200外,按各自要求分类被工作人员逐个放置入不同的供储装置200中,装满空置采血管400的供储装置200再从上料口102处被逐个手动放置入上料存储仓100中,且采血管400在供储装置200中以水平方式叠加排布。根据采血需求,采血工作人员选定合理的空置采血管400,供储装置200按照一定方向的运动把采血管400输送至排出通道101处,以便采血工作人员取出进行采血工作。

排出通道101的长度略短于排出通道101的长度,优选为排出通道101的长度为排出通道101长度的70%~90%。这样,当采血管400经排出通道101输出时,采血管400可以停留在排出通道101中预定位置,并使其一端露在排出通道101的外部,以方便采血工作人员拿取。

排出通道101是将上料存储仓100中供储装置200内容置的空置采血管400提供给采血工作人员的出口,以便采血工作人员能快速获取合理的采血管400类别,提高采血作业的效率。

为了提醒采血工作人员及时将排出通道101中的空置采血管400取走,排出通道101处设置有提示单元,提示单元在空置采血管400到达排出通道101中预定位置时产生提示信号。具体的,提示单元可以包括传感器以及与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声光警报器,传感器设置在排出通道101中,用于检测排出通道101中预定位置是否有空置采血管400到达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具体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等,该预定位置可以为排出通道101的最外端。声光警报器可以是设置在上料存储仓100的外壁,当传感器检测到排出通道101的最外端有空置采血管400到达时,向声光警报器提供触发信号,声光警报器在该触发信号的驱动下操作,向外发出声光信号,以达到提醒采血工作人员的目的。

此外,排出通道101处还可以设置有贴标单元500,贴标单元500在空置的采血管400到达排出通道101中预定位置时在采血管400的外壁粘贴标签。贴标单元500用于将与待检者有关的信息数据印刷到标签上,并将该标签贴附在空置的采血管400上,以便后续对待检者的数据进行后期的采集和分析。贴标单元500可以包括标签打印单元和标签粘贴单元,标签打印单元用于打印附带待检者信息的标签,标签粘贴单元用于将标签打印单元打印出来的标签贴附在空置采血管400的外壁。标签打印单元和标签粘贴单元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现有构造,例如公告号为cn106995082a提供的已知实施例中,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贴标单元500可以有,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没有或者换成其他实施形式,只要能够对空置采血管400起到标识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均可以。

供储装置200用于存储采血管400、方便拆卸、能使采血管400按一定方向放置、并在出管时及时地将采血管400托送和规正在预备输出位置。其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也可以由合金、塑料、合成材料等制成,可以是全部容纳、部分容纳、网状容纳、一字容纳等各种容纳,并且可以有相应的特征结构包括特殊颜色、特殊标识等。

推管突笋300是用于将采血管400从预备输出位置水平推送出去,其位置可以在采血管400正后方,也可以与采血管400平行,包括各种形状、长短、大小、材料等,只要能实现把采血管400从预备输出位置水平推送出去即可。优选地,推管突笋300大致呈杆状或者棒状,其一端对准推管口。推管突笋300可以被直线往复式电机驱动,以朝向或远离推管口移动,从而将存储在供储装置200中的采血管400从出管口推出。

当供储装置200位于输出位置时,在重力作用下,供储装置200内最下面一个采血管400送到输出位置并与供储装置200的结构相配合,将采血管400规正在预备输出位置。此时推管突笋300的端部对准供储装置200的推管口,而供储装置200的存储空间202中位于最下面的一个空置采血管400的水平位置与推管突笋300在一条水平线上,此时推管突笋300处于待推出状态。随后,开启驱动推管突笋300的电机,推管突笋300朝向供储装置200的推管口移动,并经供储装置200的推管口进入存储空间202中,从而将装在预备输出位置的空置采血管400水平推出,该空置采血管400依次经出管口和排出通道101输出。由于推管突笋300占有了前面的采血管400留下来的空间,因此后面的采血管400保存位置不变。而当输出完成后,推管突笋300又回到原始待推出位置,推管突笋300在供储装置200中留下来的空间又被后面的采血管400水平填充上,从而完成采血管400从供储装置200中推出,使后面的采血管400又回到待推出的状态下。而推管突笋300把整个推管的动作完成,并且回到推出之前的状态,完成采血管400水平输出的全套动作。在输出口完成信息的标号,提示机构提示采血工作人员取走合理的空的采血管400,从而完成整个采血管400输出的全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供储装置200中位于存储空间202最下面的空置采血管400可以是位于供储装置200的最下面,也可以是在最上面,或者最前面,只要使最下面的采血管400保持在水平位置即可。推管突笋300在将采血管400从供储装置200中推出的过程中,可以是推管突笋300整体进入供储装置200中,也可以是部分进入,只要能够实现将供储装置200的最下面的空置采血管400水平推出即可。并且,推管突笋300在推送过程中,其端部与供储装置200中最下面的空置采血管400的盖帽接触,也可以与容器的圆形端,只要能将供储装置200中最下面的采血管400水平推出即可。

供储装置200类似于一个弹夹的结构,其形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内部存储空间202呈年轮状或螺旋渐开状),分布在上料存储仓100中的形式可以为垂直排列、水平排列或者环形分布。

具体操作流程为,在未将供储装置200放入上料存储仓100之前,先将供储装置200水平放置于某平面上,然后将空置的采血管400逐个手动插入供储装置200的存储空间202中。插入过程中,采血管400之间确保是紧贴的状态,直至填满供储装置200的整个储存空间。每个供储装置200可按采血管400的分类分别填满,也可依照不同类别采血管400的具体使用情况按比例分配数量分别填满。装满采血管400的供储装置200将逐个从上料口102处被垂直放入上料存储仓100中。

上料存储仓100中有用于固定和移动供储装置200的传动单元,每个被放入上料存储仓100中的供储装置200都被固定呈垂直状态且与相邻的供储装置200彼此紧挨,或者水平状态且与相邻的供储装置200彼此紧挨,亦或者被固定呈垂直状态且环绕圆轴一周分布。上料存储仓100中留有足够空间用于传动单元移动供储装置200,供储装置200移动的轨迹呈环形,循环移动于上料存储仓100中。根据采血工作人员的需求和选择,传动单元会将适合的供储装置200传送至排出通道101处,合适的采血管400会被推管突笋300推出。

供储装置200包括承载本体201,用于供空置采血管400安装的存储空间202设置在承载本体201上,空置采血管400能经出管口水平输出。如图5a至图5c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供储装置200为类似于弹夹结构,其承载本体201为壳体,壳体的内腔形成存储空间202,壳体的侧壁(如图5a所示意的上侧壁)开口以形成出管口。推管口设置在与出管口相对的侧壁(如图5a所示意的下侧壁)上。并且推管口位于该侧壁的底部,以便于与最下面的采血管400相对应。

进一步地,壳体的上端开口以形成进管口,采血管400能经进管口进入壳体中。此外,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与采血管400相适配,多个空置采血管400能以水平叠置的方式设置在壳体中。具体可以为,如图5a和图5b所示,壳体的宽度小于采血管400的长度,厚度与采血管400的径向相等。这样,当采血管400叠放在壳体中后,其端部从出管口露出。或者,如图5c所示,壳体的宽度等于采血管400的长度,厚度与采血管400的径向尺寸相等。这样,采血管400可恰好水平放置在壳体中。逐个放置采血管400,实现采血管400在供储装置200中的叠放。该实施例的供储装置200可垂直设置在上料存储仓100的底壁上,具体可以为供储装置200的底部或下端固定在上料存储仓100的底壁上。

如图6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供储装置200为类似于盘式弹夹结构,其承载本体201为盘体,存储空间202为贯穿设置在盘体上的螺旋渐开孔,螺旋渐开孔远离盘体圆心的一端形成出管口。在该实施例中,盘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孔,该轴孔可供固定轴穿设,固定轴的两端连接固定件,两个固定件可以连接在上料存储仓100的顶壁下表面,或者固定在上料存储仓100的底壁上表面。这样,供储装置200可被悬挂在上料存储仓100的顶壁下表面,或者被顶撑在上料存储仓100的底壁上表面。当位于盘体螺旋渐开孔最末端的空置采血管400被推管突笋300推出后,其他空置采血管400可在螺旋渐开孔中向前行进一个空置采血管400的距离,从而下一个空置采血管400对准排出通道101。在上一个空置采血管400被采血工作人员取走后,推管突笋300可以将这个采血管400推出。如此循环往复,实现空置采血管400的不间断供应,直至供储装置200中所有的空置采血管400完全排出。随后,取出空的供储装置200,更换新的即装满空置采血管400的供储装置200。

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供储装置200为螺旋式结构,其承载本体201为圆柱体,存储空间202为形成在圆柱体外壁上的多个螺旋槽道,螺旋槽道的一端接通至圆柱体的一端以形成出管口。螺旋槽道的另一端接通至圆柱体的另一端形成进管口,空置采血管400能经进管口进入螺旋槽道中。

在本实施例中,进管口亦为推管口。具体的,当需要向螺旋槽道中装入空置采血管400时,其作为进管口。当需要由推管突笋300将采血管400从螺旋槽道中推出时,其作为推管口。

螺旋槽道口可以根据进料的特征装入相应种类的空置采血管400,而空置采血管400在螺旋槽道中为首尾顶接排布,即一个采血管400的底部放置另外一个采血管400的顶部,以此螺旋的沿着圆柱体的外周做切面排放。

实际操作时,本实施例的供储装置200水平放置在上料存储仓100中,出管口对准排出通道101。当有需要的采血管400旋转到螺旋槽道的出管口时,此时对准推管口的推管突笋300水平的将设置在螺旋槽道中的采血管400水平推出。由于螺旋槽道按照螺旋形排列的,因此其内设置的采血管400也是按照螺旋形独立排列的。因此,只有一个空置采血管400的底部和另外一个空置采血管400的顶部接触,其他地方都是独立的。并且,供储装置200被电机驱动做旋转运动,因此其内设置的采血管400也随之做旋转运动,而采血管400又是圆柱形的,所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采血管400。而且,通过旋转运动或者离心力的作用,当靠近出管口的采血管400被推出后,后面的采血管400会自动填补到其前面没有被推出来的采血管400的位置上,为下一次被推送出来做准备。当螺旋槽道中最前端的采血管400被推出后,在螺旋槽道的最后端对应的入口会进入一个对应种类的采血管400补充进螺旋槽道里面,这样就实现了持续的进料和出料的过程。螺旋槽道的个数和直径是根据具体的采血管400的种类和本身的直径来决定的,两个螺旋槽道之间的距离为两个螺旋槽道内的采血管400的直径距离之和,螺旋槽道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槽道的端部法向与圆柱体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进一步优选为40°至50°。这样,平滑过渡的螺旋槽道可以对空置采血管400在其中的运动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阻尼作用,防止空置采血管400因移动速度过快发生猛烈的撞击而导致其破损。此外,在圆柱体的高度(轴向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上述角度的螺旋槽道的长度可以尽可能的长,从而一条螺旋槽道中可以容置尽可能多的采血管400。

如图8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供储装置200亦为螺旋式结构,具体为通过螺旋结构推动采血管400朝向排出通道101的方向运行。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承载本体201包括两端开口的管道2011以及同心设置在管道2011中的心轴2012,心轴2012外套设有能被驱动旋转的螺旋止挡片2013。其中,螺旋止挡片2013的螺距与空置采血管400的长度相适配,其外径等于管道2011的内径,从而螺旋止挡片2013与管道2011的内壁相接触,进而螺旋止挡片2013与管道2011内壁之间形成螺旋环空2014,该螺旋环空2014即为存储空间202。而管道2011的一端开口即为所述出管口。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止挡片2013的螺距即相邻螺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采血管400的长度,从而空置的采血管400被夹持在螺旋止挡片2013相邻两个螺面之间。

进一步地,心轴2012的外壁滑动设置有螺旋保护套2015,螺旋保护套2015位于螺旋止挡片2013的相邻螺面之间。螺旋保护套2015配置有卡用于固定空置采血管400限位卡。因此,当螺旋止挡片2013本驱动旋转时,固定在限位卡上的空置采血管400在螺旋止挡片2013的推动作用下朝向出管口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螺旋保护套2015呈链状,其盘绕在心轴2012的外壁,并可随心轴2012的外壁走势发生变形。因此,螺旋保护套2015可以由柔弹性材料制成的整体式结构,也可以为类似于链条结构,由多个金属连接块组成,多个金属连接块之间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限位卡为半包围式结构,其包括两个设置在螺旋保护套2015上的且相对设置的限位臂,两个限位臂具有一定的弹性,采血管400可以被夹紧在两个限位臂之间。

当螺旋止挡片2013被驱动旋转时,采血管400被逐步推动至管道2011的一个开口即出管口方向移动。位于最前端的采血管400率先经出管口被推出,随后通过推管突笋300水平推出。而后续的采血管400由于螺旋止挡片2013的螺旋运动,被持续的向前推进,从而实现采血的持续供应和输出。

在设置有螺旋保护套2015的实施例中,当最前端的采血管400被推管突笋300水平推出后,螺旋保护套2015的最前端也被推至出管口,整个链条状的螺旋保护套2015整体向前运动一个采血管400的距离,以此类推。当整个螺旋保护套2015中的最后一个采血管400被水平推出时,螺旋保护套2015亦被从出管口推出。从而实现当整条螺旋保护套2015中的采血管400被全部推出后,螺旋保护套2015也同时从管道2011中排出,以便下一个新的含有采血管400的螺旋保护套2015管道2011的另一端开口即进管口进入管道2011中,从而实现采血管400批量进批量出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供储装置200以及配置有该供储装置200的水平供管机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根据采血管400自身的特点,推管突笋300可以水平作用在采血管400的盖帽或者容器的底部,不受采血管400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而又因为是水平推出,因此不涉及到采血管400的重力作用,因此不会损坏采血管400。

2、推管突笋300将位于预备输出位置的采血管400水平推进排出通道101,这样采血管400只是运行了自身的一个采血管400的距离,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的出管率很高。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机械设计来实现,而无需要求辅助软件的精准定位。这样更节约成本,运行的效率更高。

3、供储装置200是按一个方向标准的固定了采血管400的方向和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会出现卡机或者一次出来一个以上的采血管400的情况。并且是可以拆卸的,因此很容易的把一类采血管400按要求装入供储装置200里面,也很容易的把空的供储装置200取下来,同时取下来的空的供储装置200还可以重复的利用。

4、在排出通道101处设置提示单元,这样方便采血工作人员及时取走采血管400,并且无需一直盯着,影响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1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