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8871发布日期:2019-09-21 00:1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吊装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吊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管沟也叫地下管线共同沟,是用于敷设管道的槽沟,可以容纳两种或两种以上市政公用设施管线(包括给水、中水、热力、电力、电信等)的一种集约化、集成化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管沟内部通常会配备专用检修口、吊装口、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通风设施和检测监控系统,以便于管沟的运行和管理。相比传统的管线单埋方式,综合管沟具有明显优势,一次性综合投入,避免重复开挖地面;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防灾性能好;统一管理,方便维修,减少管理成本;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工程管线的检查井、室等,改观城市环境、容貌。

由于管沟的底部宽度较窄,目前,管道的敷设的常规做法是通过人工敷设和机械敷设。人工敷设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耗时耗力,因此逐渐被机械敷设的方式取代。由于管沟通常为土质结构,较为疏松,机械敷设时需要设置敷设转运用的轨道,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但是随着管道的敷设,通常需要通过人工对轨道进行转运,使得轨道能够始终位于管道待敷设的位置,而转运用的装置通常体积较大,使得管沟内的工作面积狭窄,人工转运轨道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且采用人工转运管道耗时耗力,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吊装转运装置,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的安全系数,降低了人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管道敷设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吊装转运装置,用于管沟中管道的转运,包括转运支架、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数段轨道单元;

数段轨道单元首尾相接,形成转运轨道,且相邻两段轨道单元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转运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能沿着所述转运轨道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用于水平方向的转运;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转运轨道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管道在竖直方向的升降;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能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用于轨道单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受控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使管道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受控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使管道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横截面呈工字结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为电动葫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龙门架和单向轮,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龙门架的中部,所述龙门架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单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单向轮能沿着所述转运轨道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轮为刹车单向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座设置,且第二支架超出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段轨道单元的长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装转运装置还包括加强杆,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均通过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吊装转运装置,用于管沟中管道的转运,转运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支架在转运轨道上的移动和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实现管道的转运,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在第二支架上的移动和自身的升降实现每段轨道单元的转运,相对于在狭窄的管沟中人工转运轨道的方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的安全系数,降低了人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管道敷设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吊装转运装置转运轨道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吊装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转运支架;2、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轨道单元;5、管道;6、加强杆;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底座;41、转运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吊装转运装置,用于管沟中管道5的转运,包括转运支架1、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3以及数段轨道单元4;数段轨道单元4首尾相接,形成转运轨道41,且相邻两段轨道单元4可拆卸地连接;转运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能沿着转运轨道41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用于水平方向的转运;第二支架12安装于第一支架11上,且与转运轨道41平行设置;第一升降机构2,安装于第一支架11上,用于管道5在竖直方向的升降;第二升降机构3,设于第二支架12上,且能沿着第二支架12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用于轨道单元4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

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升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支架11的顶端,第一升降组件受控于第一驱动组件使管道5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组件以及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受控于第二驱动组件使管道5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请参考图3所示,第二支架12的横截面呈工字结构,因此第二支架12的两个侧面为凹槽结构。优选地,第二支架12为工字钢。工字钢是截面为工字形状的长条钢材,是一种断面力学性能更为优良的经济型断面钢材,其特点如下:翼缘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使得连接、加工、安装简便;相同截面负荷下,工字钢结构重量轻,使用面积大,进而减少结构设计内力。

第二升降机构3为电动葫芦。电动葫芦装设于工字钢的凹槽内,且能在凹槽内沿着工字钢的长度方向运动。电动葫芦采用了机电一体化设计,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第一支架11包括龙门架和单向轮,第一支架11设于龙门架的中部,龙门架的底部设有底座13,单向轮固定连接在底座13上,单向轮能沿着转运轨道41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第一支架11设于龙门架的中部,所述中部并非龙门架的正中间位置,而是龙门架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位置,具体根据轨道转运的操作情况设置。单向轮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3上,连接可靠,结构稳固。龙门架呈“门”字型,整体稳定性高。优选地,单向轮为刹车单向轮,使得第一支架11可移动的同时具备刹车功能,以满足工序间转换要求。

第二支架12的两端均超出第一支架11的底座13设置,且第二支架12超出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一段轨道单元4的长度,方便轨道单元4起吊转移时,一侧的两个电动葫芦挂在吊装机轨道的两端,正对着待转运的轨道单元4的位置,以便人工对轨道单元4在电动葫芦上进行拆卸和安装。

吊装转运装置还包括加强杆6,第二支架12的端部均通过加强杆6与第一支架11连接。使得,第二支架12的端部也具有较大的承重强度,保证使用寿命。

除上述的结构外,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尼龙吊绳配合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对待转运的管道5和轨道进行吊装固定。

一实施例中,管沟的底宽为6m,数段轨道单元4首尾相连形成转运轨道41,管沟内平行设置有两个转运轨道41,两个转运轨道41间距为5m,第二支架12为工字钢,数量为两个,龙门支架上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机构2,两个工字钢相对应于两个转运轨道41设置于龙门架两侧,每个工字钢上均设置有两个电动葫芦,两个电动葫芦有间隔地设置,两个电动葫芦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每段轨道单元4的长度,每段轨道单元4长12.5m,轨道单元4重量为50kg/m,电动葫芦的起吊重量为1t。管沟中留给人工操作的宽度最多为1m,如果通过人工转运轨道41的方式,操作面积小,而通过转运装置转运轨道41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每段轨道的重量高达625kg,相对于人工转运的耗时耗力,本申请的轨道转运方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且大大提高了管道5敷设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的吊装转运装置的转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转运支架1移动到管道5处,使第一支架11对准管道5的中心;

步骤2:将管道5的两端分别用尼龙绳固定,并通过管道5两端的尼龙绳分别吊装于第一支架11的两个第一升降机构2上,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控制管道5在竖直方向的升降;

步骤3:待管道5吊装稳定后,通过第一支架11沿着转运轨道41移动至待敷设管道5处,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控制管道5在竖直方向的升降,以便人工进行管道5之间的连接;

步骤4:管道5转运完成后,控制第二升降机构3沿着第二支架12运动至管道5转运完成处,通过人工将轨道单元4吊装于第二升降机构3上,然后第二升降机构3控制轨道单元4的升降,以调整轨道单元4输送时的高度;

步骤5:第二升降机构3沿着第二支架12运动,将轨道单元4输送至第二支架12的远离所述管道5转运完成处的一端;

步骤6:第二升降机构3调整轨道单元4的高度,通过人工将第二升降机构3上的轨道单元4卸下,并安装至转运轨道41的远离所述管道5转运完成处的一端,实现轨道单元4的转运。

本发明的起重转运装置,通过第一支架11在转运轨道41上的移动和第一升降机构2的升降实现管道5的转运,通过第二升降机构3在第二支架12上的移动和自身的升降实现每段轨道单元4的转运,相对于在狭窄的管沟中人工转运轨道41的方式,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且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的安全系数,降低了人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管道5敷设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