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7773发布日期:2020-09-11 20:4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散状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斗轮堆取料机为了可实现直通、取料通过、取料折返、等功能,多采用液压变幅活动双尾车。这种结构形式也日趋成熟,但在副尾车通过液压油缸实现变幅后,地面皮带机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为了实现副尾车变幅前后,皮带托辊组槽角能满足工况的要求,设计一种结合变幅运动特点对托辊支架进行改制,从而达到托辊槽角随着工况能自动变换,满足物料输送要求,保证物料的顺利输送。

副尾车头部托辊过渡段是指卸料滚筒到承载托辊成槽段到之间的胶带区域。随着副尾车工况的转换,副尾车头部改向滚筒发挥不同的作用。1、变幅上仰到位后堆料工况下,其作用是卸料滚筒,2、变幅下俯到位后折返工况下,其作用相当于托辊组承接物料。

随着工况的改变,在过渡段上胶带形成的槽角也发生变化,即从0°变到35°或从35°变到0°度,副尾车在上仰状态,如果将还将头部滚筒过渡段的托辊槽角固定在35°,在堆料工况下,那么过渡段的长度会很小或没有,则胶带边缘将产生过大的附加拉应力,胶带边缘被拉伸,使胶带边缘和侧托辊引起严重的磨损,由此胶带过早的出现疲劳现象。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胶带边缘拉断,以及接头部位遭到破坏,出现撒料现象。所以在过渡段托辊组要求顺序地改变侧托辊角度。尽量减小胶带边缘的附加应力。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不用人工调整,托辊槽角自动变换的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不用人工调整,托辊槽角自动变换的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所述双尾车包括主尾车和副尾车,包括托辊组、托辊支撑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托辊组包括两个侧托辊和一个中托辊,所述侧托辊的一端与所述中托辊铰接,所述托辊支撑架与所述侧托辊转动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侧托辊,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设置在副尾车两侧的变幅臂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副尾车的输送机的机架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位于两侧托辊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设有用于调整其高度的可调件,副尾车上仰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可顶住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中部用于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副尾车下俯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可顶住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的端部用于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

副尾车上仰状态时:在副尾车堆料工况时,地面皮带随着包角增大,张力也增大,皮带对托辊组施加压力也缓慢增大,侧托辊绕与中托辊的铰点向下转动,实现槽角的变化,当变幅上仰到位后,支撑侧托辊的托辊支撑架被第二限位机构顶住,形成所需要的侧托辊0°~35°顺序递增的角度值。通过可调件调整调节第二限位机构的高度,从而改变托辊槽角,达到理想的状态。二副尾车下俯状态时:在副尾车折返况时,地面皮带会随着变幅下俯导致包角减小,张力也减小,当机构下俯放平后,支撑侧托辊的托辊支撑架被第一限位机构挡住,形成托辊呈固定的槽角度值。

本发明既满足工况转换后过渡段侧托辊槽角的自动变化,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无需维护等优点,使用过程不用人工调整,托辊槽角自动变换;防止双尾车在直通位置时皮带物料散落,可减少直通时的皮带变形,提高皮带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托辊支撑架设有限位销轴,所述副尾车上仰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可顶住所述限位销轴,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与限位销轴配合使用实现堆料工况下的托辊呈预定槽角。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座和下限位块,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竖向腰型孔,所述可调件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竖向腰型孔加将下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托辊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侧托辊的斜梁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活动连接的横梁,副尾车下俯状态时处于直通位置时,所述横梁呈水平方向并压设在第一限位机构上。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至少所述斜梁由u型钢构成,所述u型钢的槽口向下设置,所述限位销轴设置在所述u型钢的槽口内。设计者确定托辊所需要槽角,根据槽角变化轨迹,来确定限位销轴设置的位置,下限位块主要是保证副尾车水平时,托辊的槽角。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设有u型槽,所述横梁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可沿所述u型槽竖向移动。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斜梁设有连接耳板,所述侧托辊与所述连接耳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侧托辊通过转动销轴与所述中托辊相连。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在副尾车上仰时,在头部滚筒处设置2~3组设置该装置后,能保证滚筒头部的过渡托辊形成所需要的过渡槽角,(使皮带槽角平缓过渡)避免胶带边缘被拉伸,使胶带边缘和侧托辊引起严重的磨损,由此胶带过早的出现疲劳现象。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胶带边缘拉断,以及接头部位遭到破坏,出现撒料现象;2、托辊槽角可随时在现场工作中,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整,弥补输送机在安装、制造中产生的误差;3、装置制作简单、现场调整方便,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副尾车水平状态时直通工况下的双尾车作业状态示意图;

图2为副尾车上仰状态时堆料工况下的双尾车作业状态示意图;

图3为副尾车水平状态时直通工况下的托辊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i部的侧视图;

图5为副尾车上仰状态时堆料工况下的托辊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6为副尾车上仰状态时堆料工况下的第二限位机构与托辊支撑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

1副尾车2变幅臂3托辊组4托辊支撑架

5第一限位机构6第二限位机构7侧托辊8中托辊

9输送机10限位销轴11固定座12下限位块

13调节螺栓14斜梁15横梁16u型槽

17耳板18转动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如图1~6,一种双尾车过渡托辊槽角自动变换装置,所述双尾车包括主尾车和副尾车1,包括托辊组3、托辊支撑架4、第一限位机构5和第二限位机构6,所述托辊组3包括两个侧托辊7和一个中托辊8,所述侧托辊7的一端与所述中托辊8铰接,所述托辊支撑架4与所述侧托辊7转动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侧托辊7,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设置在所述副尾车1两侧的变幅臂2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设置在所述副尾车1的输送机9的机架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位于两侧托辊7的下方,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设有用于调整其高度的可调件,副尾车1上仰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可顶住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4中部用于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4,副尾车1下俯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可顶住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4的端部用于支撑所述托辊支撑架4。

副尾车1上仰状态时:在副尾车1堆料工况时,地面皮带随着包角增大,张力也增大,皮带对托辊组3施加压力也缓慢增大,侧托辊7绕与中托辊8的铰点向下转动,实现槽角的变化,当变幅上仰到位后,支撑侧托辊7的托辊支撑架4被第二限位机构6顶住,形成所需要的侧托辊70°~35°顺序递增的角度值。通过可调件调整调节第二限位机构6的高度,从而改变托辊槽角,达到理想的状态。二副尾车1下俯状态时:在副尾车1折返况时,地面皮带会随着变幅下俯导致包角减小,张力也减小,当机构下俯放平后,支撑侧托辊7的托辊支撑架4被第一限位机构5挡住,形成托辊呈固定的槽角度值。

本发明既满足工况转换后过渡段侧托辊7槽角的自动变化,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无需维护等优点,使用过程不用人工调整,托辊槽角自动变换;防止双尾车在直通位置时皮带物料散落,可减少直通时的皮带变形,提高皮带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述托辊支撑架4设有限位销轴10,所述副尾车1上仰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可顶住所述限位销轴1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与限位销轴10配合使用实现堆料工况下的托辊呈预定槽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第二限位机构6包括固定座11和下限位块12,所述固定座11上设有竖向腰型孔,所述可调件为调节螺栓13,所述调节螺栓13穿过所述竖向腰型孔加将下限位块12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述托辊支撑架4包括用于支撑侧托辊7的斜梁14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活动连接的横梁15,副尾车1下俯状态时处于直通位置时,所述横梁15呈水平方向并压设在第一限位机构5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至少所述斜梁14由u型钢构成,所述u型钢的槽口向下设置,所述限位销轴10设置在所述u型钢的槽口内。设计者确定托辊所需要槽角,根据槽角变化轨迹,来确定限位销轴10设置的位置,下限位块12主要是保证副尾车1水平时,托辊的槽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设有u型槽16,所述横梁15位于所述u型槽16内并可沿所述u型槽16竖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斜梁14设有连接耳板17,所述侧托辊7与所述连接耳板17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侧托辊7通过转动销轴18与所述中托辊8相连。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在副尾车1上仰时,在头部滚筒处设置2~3组设置该装置后,能保证滚筒头部的过渡托辊形成所需要的过渡槽角,(使皮带槽角平缓过渡)避免胶带边缘被拉伸,使胶带边缘和侧托辊7引起严重的磨损,由此胶带过早的出现疲劳现象。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胶带边缘拉断,以及接头部位遭到破坏,出现撒料现象;2、托辊槽角可随时在现场工作中,通过调节螺栓13进行调整,弥补输送机9在安装、制造中产生的误差;3、装置制作简单、现场调整方便,运行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