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络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8663发布日期:2019-12-13 18:5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络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络筒机。



背景技术: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络筒机在现有纺织业中作为纺织用机械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成为纺织市场的主流产品。

络筒机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经常接触纺织类纱线,会需要经常清洗,在以往的络筒机中,由于清洗需要停止做工,对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急需一种自清洗络筒机来解决现有络筒机装置的停机清洗,整体传送性差,不具备自清洁性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自清洁络筒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洁络筒机,以解决现有现有络筒机装置的停机清洗,整体传送性差,不具备自清洁性能的问题。一种自清洁络筒机,包括清洁腔,送风区,纱筒,固定柱,滚线轴,滑动区,感应器,槽筒,空气撵接器,张力控制器,电机,处理器,中腔和活动扣,所述清洁腔的内部通过处理器连接有电机,且清洁腔的外侧通过固定柱连接有送风区,该清洁腔的上端通过张力控制器连接有空气撵接器,其中张力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中腔;所述空气撵接器的上方设置有槽筒,且槽筒的上方设置有滚线轴,该滚线轴的上方设置有滑动区;所述滑动区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扣,且活动扣的后方设置有感应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感应器与显示屏,且感应器采用物理感应器,该显示屏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模块连接有电机,且驱动模块采用l298n驱动模块,该电机采用ye2电机;所述槽筒采用高速槽筒,且槽筒通过旋转轴安装在装置内部,该槽筒与滚线轴为接触工作;所述空气撵接器,张力控制器与纱筒分别采用238型空气撵接器,伺服张力控制器与络筒机用旋转纱筒;所述清洁腔包括通头,扇体和转轴,且清洁腔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扇体,该清洁腔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通头;所述送风区包括工作扇,固定区,扣接和安装轴,且送风区的内围通过工作扇连接有安装轴,该送风区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扣接,其中送风区的一侧内围设置有固定区。

所述纱筒包括料圈和料孔,且纱筒的表面通过料圈连接有料孔,该纱筒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纱筒采用圆形空腔结构的不锈钢,且纱筒的底部通过旋转轴进行安装固定,该纱筒可通过电机传动进行旋转退绕工作,保证装置在依照现有技术的工序下进行工作,保证装置的整体连贯性,确保装置的工作效率。

所述中腔包括通轨和内心,且中腔的内部设置有内心,内心的两侧设置有通轨;所述通轨采用长方形空腔结构接弯折空腔结构的不锈钢,且通轨的下端通过焊接结构连接在通头的上端,该通轨的上端通过焊接结构固定在中腔的内部上端;所述通轨采用对称结构设置,且中腔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开孔,该中腔与内心为搭配使用;保证装置的整体传送性,确保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

所述扇体采用双扇体结构的不锈钢,且扇体通过转轴进行焊接结构固定在清洁腔的内部,该扇体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开孔结构,保证装置的下部送风性,确保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性。

所述工作扇采用圆形结构的无叶风扇,且工作扇分别通过安装轴固定设置在送风区的一侧内围与固定区表面,该工作扇为同向设置,确保装置的整体送风稳定性,确保装置的整体受风性,实现装置的自清洁性能。

所述扣接采用长方形凸起结构的不锈钢,且扣接通过嵌扣结构固定在送风区的中间断口处,该扣接与固定柱表面的长方形空腔进行搭配使用,保证装置的整体扣接拆取性,确保装置的使用体验,保证装置的整体工作性能。

所述送风区采用断口圆弧结构的不锈钢,且送风区的内围一侧通过焊接机构连接有固定区,该送风区的表面通过焊接结构固定有一个工作扇,有利于装置的整体对称吹吸性能,保证装置的清洁性,确保整体清洁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送风区的设置,有利于装置的整体对称吹吸性能,保证装置的清洁性,确保整体清洁效率。

2.本实用新型工作扇的设置,确保装置的整体送风稳定性,确保装置的整体受风性,实现装置的自清洁性能。

3.本实用新型扇体的设置,保证装置的下部送风性,确保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送风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纱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中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清洁腔,1a-通头,1b-扇体,1c-转轴,2-送风区,21-工作扇,22-固定区,23-扣接,24-安装轴,3-纱筒,31-料圈,32-料孔,4-固定柱,5-滚线轴,6-滑动区,7-感应器,8-槽筒,9-空气撵接器,10-张力控制器,11-电机,12-处理器,13-中腔,131-通轨,132-内心,14-活动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洁络筒机,包括清洁腔1,送风区2,纱筒3,固定柱4,滚线轴5,滑动区6,感应器7,槽筒8,空气撵接器9,张力控制器10,电机11,处理器12,中腔13和活动扣14,所述清洁腔1的内部通过处理器12连接有电机11,且清洁腔1的外侧通过固定柱4连接有送风区2,该清洁腔1的上端通过张力控制器10连接有空气撵接器9,其中张力控制器10的一侧设置有中腔13;所述空气撵接器9的上方设置有槽筒8,且槽筒8的上方设置有滚线轴5,该滚线轴5的上方设置有滑动区6;所述滑动区6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扣14,且活动扣14的后方设置有感应器7;所述处理器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感应器7与显示屏,且感应器7采用物理感应器,该显示屏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所述处理器12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模块连接有电机11,且驱动模块采用l298n驱动模块,该电机11采用ye2电机;所述槽筒8采用高速槽筒,且槽筒8通过旋转轴安装在装置内部,该槽筒8与滚线轴5为接触工作;所述空气撵接器9,张力控制器10与纱筒3分别采用238型空气撵接器,伺服张力控制器与络筒机用旋转纱筒;所述清洁腔1包括通头1a,扇体1b和转轴1c,且清洁腔1的内部通过转轴1c连接有扇体1b,该清洁腔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通头1a;所述送风区2包括工作扇21,固定区22,扣接23和安装轴24,且送风区2的内围通过工作扇21连接有安装轴24,该送风区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扣接23,其中送风区2的一侧内围设置有固定区22。

所述纱筒3包括料圈31和料孔32,且纱筒3的表面通过料圈31连接有料孔32,该纱筒3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纱筒3采用圆形空腔结构的不锈钢,且纱筒3的底部通过旋转轴进行安装固定,该纱筒3可通过电机传动进行旋转退绕工作,保证装置在依照现有技术的工序下进行工作,保证装置的整体连贯性,确保装置的工作效率。

所述中腔13包括通轨131和内心132,且中腔13的内部设置有内心132,内心132的两侧设置有通轨131;所述通轨131采用长方形空腔结构接弯折空腔结构的不锈钢,且通轨131的下端通过焊接结构连接在通头1a的上端,该通轨131的上端通过焊接结构固定在中腔13的内部上端;所述通轨131采用对称结构设置,且中腔13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开孔,该中腔13与内心132为搭配使用;保证装置的整体传送性,确保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

所述扇体1b采用双扇体结构的不锈钢,且扇体1b通过转轴1c进行焊接结构固定在清洁腔1的内部,该扇体1b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开孔结构,保证装置的下部送风性,确保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性。

所述工作扇21采用圆形结构的无叶风扇,且工作扇21分别通过安装轴24固定设置在送风区2的一侧内围与固定区22表面,该工作扇21为同向设置,确保装置的整体送风稳定性,确保装置的整体受风性,实现装置的自清洁性能。

所述扣接23采用长方形凸起结构的不锈钢,且扣接23通过嵌扣结构固定在送风区2的中间断口处,该扣接23与固定柱4表面的长方形空腔进行搭配使用,保证装置的整体扣接拆取性,确保装置的使用体验,保证装置的整体工作性能。

所述送风区2采用断口圆弧结构的不锈钢,且送风区2的内围一侧通过焊接机构连接有固定区22,该送风区2的表面通过焊接结构固定有一个工作扇21,有利于装置的整体对称吹吸性能,保证装置的清洁性,确保整体清洁效率。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将送风区2通过扣接23固定在固定柱4的内部,接通外部电源,装置开始工作,使用者将管纱放置进纱筒3,纱筒3随纱筒槽旋转掉至退绕处进行退绕,张力控制器10确保纱线整体的张力,减少断头现象的产生,在产生断头时或换管时,空气撵接器9的大小吸嘴分别找到上下线筒断头,拉入撵结器中,进行撵结工作,筒纱高速转绕,感应器7络筒缠绕情况,控制活动扣14通过滑动区6进行滑动,络筒工作完成,同时底部清洁腔1内部的扇叶1通过转轴1c进行旋转产生风力,通过清洁腔1表面的开孔与通头1a分别传至通轨131与内心132,并通过内心132表面的开孔对下部组件产生的丝线线头进行风力清洁,通轨131将风力传送至上部装置,结合送风区2表面的工作扇21进行清洁工作,在固定区22安装的工作扇21进行吸附工作,装置完成在工作时进行自清洁的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