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0034发布日期:2020-04-14 20:0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铁路的接触网导线需要进行大量更换,然而铁路沿线交通不便,整盘接触线的承载运输,没有高效稳定的运输方式,拖拽时容易伤害线缆,而且放线时需要多人配合,对人力物力耗费极大,影响作业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稳定运输线缆,且能够降低放线难度的放线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在铁路交通环境不利的条件下,放线时由于拖拽容易损伤线缆,且放线难度较大需要多人配合,对人力物力耗费极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有能够沿铁轨移动的滚轮,以使所述放线装置能够移动;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放线盘,所述放线盘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以使承载在所述放线盘上的线缆能够随所述放线盘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安装于所述托盘上,所述放线盘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以使所述放线盘能够相对于所述托盘旋转。

优选的,所述放线盘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轮,所述多个支撑轮分布在以所述支撑轴的中心线上的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支撑轮能够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滚动。

优选的,所述放线盘包括框架和多个支撑杆,所述多个支撑杆沿水平方向相交固定并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撑轴,所述框架固定地支撑于多个所述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正方形,所述支撑轴(202)的轴线穿过所述正方形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限定所述放线盘的承载面。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矩形,所述滚轮为四个,所述四个滚轮两两对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长边,使所述滚轮能够沿所述底座的长边方向滚动。

优选的,所述放线盘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支撑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线作业时,线缆轴放置于放线盘上,放线设备带动线缆移动,同时进行放线,并且放线盘上的线缆受到已放置的线缆拉力可以进行旋转,避免了拖拽摩擦对线缆造成损害,并且,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单人即可完成,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放线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放线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支撑部,

3:放线盘,

101:滚轮,301:框架,

201:托盘,302:支撑杆,

202:支撑轴,303: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线装置,该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安装有能够沿铁轨移动的滚轮101,以使所述放线装置能够移动;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放线盘3,所述放线盘3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支撑部2,以使承载在所述放线盘3上的线缆能够随所述放线盘3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线作业时,线缆轴放置于放线盘3上,线缆轴的轴线与放线盘3垂直,通过底座1的滚轮能够移动线缆并进行放线,所述滚轮101可以与铁轨匹配,使该放线装置能够沿铁轨自由移动,由于放置好的线缆会对放线盘3上的线缆产生拉力,通过可旋转的放线盘3,使放置在放线盘3上的线缆可以一同进行旋转,克服了放线时线缆拖拽产生摩擦对线缆造成的损害,并且操作简单,只需在初始放线位置对线缆进行固定,由于该放线装置的滚轮101与铁轨相匹配,因此不用对方向进行调整,仅需推动该放线装置,即可完成放线作业,单人即可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

可选的,支撑部2包括托盘201,所述托盘201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方。在安装该放线装置时,可以先将底座1放置与铁轨上,再将托盘201安装与底座1上,避免了整体搬运由于重量过大造成该装置安装困难,并且由于托盘201是承载线缆重量的部件容易耗损,因此可拆卸的托盘201方便其更换。

为便于可旋转地安装放线盘3,支撑部2可以包括支撑轴202,所述支撑轴202安装于所述托盘201上,所述放线盘3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轴202,以使所述放线盘3能够相对于所述托盘201旋转。支撑轴202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托盘201上,该支撑轴202可以通过轴承等方式与放线盘3的中心连接,以使放线盘3能够以支撑轴202为圆心自由转动。

另外,放线盘3底部可以安装有多个支撑轮303,所述多个支撑轮303分布在以所述支撑轴202的中心线上的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支撑轮303能够在所述托盘201的上表面滚动。支撑轮303的高度与放线盘3底部到托盘201上表面的距离相同,多个支撑轮303安装在放线盘3底部,以使放线盘3在承受线缆重量时能够保持稳定不晃动,并且在线缆带动放线盘3转动时滚轮303能够以支撑轴202为圆心自由滚动减小摩擦。

可选的,放线盘3包括框架301和多个支撑杆302,所述多个支撑杆302沿水平方向相交固定并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撑轴202,所述框架301固定地支撑于多个所述支撑杆302。多个支撑杆302长度相同,并相交固定并可旋转的安装于支撑轴202,且相邻支撑杆302的夹角为360/支撑杆302数量,以达到各支撑杆302能够均匀受力,框架301通过支撑杆302固定在与支撑杆302相同的水平面上,用以加强支撑杆302的强度。

为方便支撑轮303绕圆心转动,支撑轮303为万向轮。放线盘3转动时,支撑轮303沿着以支撑轴202为圆心的圆转动,其滚动方向需要与该圆心垂直,如有偏差支撑轮303容易造成磨损,万向轮避免了因安装时角度与其滚动方向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了支撑轮303的磨损几率。

另外,为便于制作框架301,框架301可以为正方形,所述支撑轴202的轴线穿过所述正方形的中心。正方形的框架301制作简单、结构稳定,且承载面积大。

另外,支撑杆302可以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限定所述放线盘的承载面。即,承载面由伸缩杆当前的长度限定,因而可以改变承载面的范围。当线缆轴的直径过大超出框架301及支撑杆302限定的承载面时,可将各个支撑杆302拉伸,以增加放线盘3的承载面,以使放线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线缆。

底座1为矩形,所述滚轮101为四个,所述四个滚轮101两两对称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长边,使所述滚轮101能够沿所述底座1的长方向滚动。底座1宽度匹配铁轨宽度,并且各个滚轮11靠近底座1处具有限位件,以使放线装置能够沿铁轨移动,且防止脱轨。

放线盘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支撑部2。方便放线装置的安装,并且能够满足不同放线盘3的替换。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