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2530发布日期:2020-02-11 08: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新型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现代工业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用于输送质量较大的物体,从而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起重机主要是由电动葫芦构成,从而对吊钩进行升降,此外在电动葫芦的基础上还会增加移动机构,来对物体进行水平方向的运输,该移动机构通常称为移动小车,而现有的小车结构太过于复杂,且车体移动过程中由于所吊物体的摇晃使得车体容易发生摇摆,这会更加加剧了物体的摇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起重机,以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起重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端头连接有吊钩,所述底板下方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承重轮,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承重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连接座侧部设置有水平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焊接设置在两连接座上,且在底板于连接座的直角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侧边设置有侧部凹槽,所述水平轮通过连接轴设置于侧部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轮中部为环形凹槽状,且该环形凹槽与转轮竖直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中部开有矩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连接座侧部设置有水平轮,水平轮与行车或其他装置的外壁相接触,以对该起重机的左右两侧进行限制,防止因物体摇晃而使得起重机小车左右偏移,在底板与连接座夹角处焊接有加强板以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电动葫芦、3-伺服电机、4-转轮、5-连接座、6-侧部凹槽、7-水平轮、8-连接轴、9-加强板、10-承重轮、11-皮带、12-钢丝绳、13-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起重机,通常该新型起重机安装在行车上,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电动葫芦2,电动葫芦2上缠绕有钢丝绳12,所述钢丝绳12的端头连接有吊钩13,电动葫芦2用于驱动吊钩13上下移动,所述底板1下方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底部设置有承重轮10,承重轮10设置在行车上的行驶轨道上,使其能进行移动,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轮4,所述转轮4与承重轮10通过皮带11连接,伺服电机3提供动力使得转轮4连接,以实现在行车上的移动,所述连接座5侧部设置有水平轮7,水平轮7与起重机两侧的行车壁接触,以对起重机的两侧进行限制防止起重机在行驶中左右偏移。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底板1焊接设置在两连接座5上,且在底板1于连接座5的直角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9,以提高底板1的承载强度。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在连接座5侧部设置水平轮7,所述连接座5的侧边设置有侧部凹槽6,所述水平轮7通过连接轴8设置于侧部凹槽6中,水平轮7可绕连接轴8转动。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承重轮10中部为环形凹槽状,且该环形凹槽与转轮4竖直对齐,以便于能使皮带11在竖直状态下运转,所述底板1中部开有矩形孔,使得钢丝绳12穿过该矩形孔中。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