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7940发布日期:2020-10-20 11:3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储存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



背景技术:

沥青成品料仓,是用于存放沥青的料仓,是一种减少沥青受降雨刮风等天气的影响,造成沥青品质下降的设备。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32788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动态显示沥青成品料储存量的成品仓装置,其包括成品仓外框架、称重传感器、成品料储存仓、plc和显示设备;成品仓外框架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位于成品料储存仓的下方;进入成品料储存仓的物料通过称重传感器称量后,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物料中掺杂着灰尘,物料从成品料储存仓的进料口,掉落至成品料储存仓内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会从进料口或出料口中向外部散发,长久下去,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伤,造成环境的污染,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其具有降低粉尘污染,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的损伤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包括成品仓外框架和成品料储存仓本体,所述成品料储存仓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成品料存储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吸尘口,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吸尘箱;所述盖板的侧壁位于吸尘口处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吸尘箱内设置有吸尘空腔,所述连接管道与吸尘空腔相通;所述吸尘箱的侧壁设置有与吸尘空腔相通的风机口,所述吸尘箱的侧壁位于风机口处设置有吸尘风机,所述吸尘箱位于风机口处设置有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远离吸尘箱的端壁与吸尘风机固定连接;所述吸尘空腔内设置有滤尘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经传送带传送,经过进料口后,掉落至成品料储存仓本体内部;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口从成品料储存仓本体中排出,吸尘风机对吸尘箱进行抽气,使得吸尘箱内气压减小;带动成品料储存仓内的空气向吸尘箱方向流动,从而实现吸尘风机对粉尘的吸附;具有降低粉尘污染,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的损伤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空腔的内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嵌置有连接块,所述滤尘袋的袋口可位于连接块与连接槽底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袋包裹在连接框的外侧,通过连接框插入连接槽中,从而使得滤尘袋位于连接框与连接槽底壁之间;通过连接框将滤尘袋压入连接槽中,实现滤尘袋在连接槽中的固定;反之,将连接块从连接槽中取出,即可对滤尘袋进行更换,从而便于滤尘袋的快速固定和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尘袋的袋口处沿其周向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与连接槽的底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袋为柔性材质,存在吸尘风机风力过大,使得滤尘袋脱离连接槽的情况;安装板的设置,当吸尘风机启动时,可与连接槽的底壁相抵接,减少滤尘袋脱离连接槽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贴合于连接框的侧壁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可与连接块磁性相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连接块插入连接槽中时,需要对先插入连接槽中的安装板进行调整,浪费安装时间;通过先将安装板与连接块磁性相吸实现固定,再将安装板与连接块一同插入连接槽中,缩短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箱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维修盖,所述维修盖可封闭吸尘空腔;所述吸尘空腔的内侧壁设置有抵接槽,所述连接框与抵接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滤尘袋进行更换时,将维修盖打开,从抵接槽中拉出连接框;即可将滤尘袋一同拉出,此时可对滤尘袋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箱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抵接环板,所述抵接环板沿其周向设置有让位平面,所述抵接环板可与维修盖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抵接环板,抵接环板的下表面可与维修盖的上表面相抵接,使得维修盖无法打开,实现维修盖的关闭;当继续转动抵接环板,使得维修盖脱离抵接环板时,可打开维修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维修盖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填满维修盖与吸尘箱之间的空隙,起到密封的作用;能够在相通的吸尘效率下,减少吸尘风机所提供的动力,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品仓外框架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攀爬梯和行走通道,所述攀爬梯阶梯的上表面和行走通道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吸尘箱和吸尘风机均位于盖板的上表面,工作人员需要另外借助梯子爬至成品料储存仓本体上方,对吸尘箱和吸尘风机进行维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攀爬梯和行走通道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登至顶部,对吸尘箱和吸尘风机进行维护,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滑凸起的设置,能够增大工作人员的鞋底与攀爬梯、行走通通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物料经传送带传送,经过进料口后,掉落至成品料储存仓本体内部;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口从成品料储存仓本体中排出,吸尘风机对吸尘箱进行抽气,使得吸尘箱内气压减小;带动成品料储存仓内的空气向吸尘箱方向流动,从而实现吸尘风机对粉尘的吸附;具有降低粉尘污染,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的损伤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2.滤尘袋为柔性材质,存在吸尘风机风力过大,使得滤尘袋脱离连接槽的情况;安装板的设置,当吸尘风机启动时,可与连接槽的底壁相抵接,减少滤尘袋脱离连接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抵接槽和连接框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成品仓外框架;2、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1、进料口;22、出料口;23、盖板;231、吸尘口;2311、连接管道;24、固定架;3、吸尘箱;31、吸尘空腔;311、抵接槽;32、风机口;321、吸尘管道;3211、吸尘风机;33、滤尘袋;331、安装板;3311、磁性件;34、连接框;341、连接槽;3411、连接块;35、维修盖;351、密封圈;36、抵接环板;361、让位平面;4、攀爬梯;41、行走通道;411、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降低粉尘污染的沥青成品料仓,包括成品仓外框架1和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上设置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成品仓外框架1的侧壁焊接有攀爬梯4和行走通道41,攀爬梯4和行走通道41的上表面均一体成型有防滑凸起411。

参照图1和图2,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的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23,盖板23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吸尘口231,盖板2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吸尘箱3,盖板23的顶壁位于吸尘口231处焊接有连接管道2311;吸尘箱3内设置有吸尘空腔31,吸尘箱3的侧壁设置有与吸尘空腔31相通的风机口32;吸尘箱3的侧壁位于风机口32处设置有吸尘风机3211,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架24,吸尘风机3211位于固定架24的上方,并通过固定架24固定在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的侧壁;吸尘箱3位于风机口32处通过法兰连通有吸尘管道321,吸尘管道321远离吸尘箱3的端壁通过法兰与吸尘风机3211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吸尘箱3的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维修盖35,维修盖35可封闭吸尘空腔31;维修盖35沿其周向粘固有密封圈351,密封圈351优选为橡胶材质;吸尘箱3的上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抵接环板36,抵接环板36沿其周向设置有让位平面361,抵接环板36可与维修盖35相抵接。

参照图3,吸尘空腔31的内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连接框34,吸尘空腔31的内侧壁设置有抵接槽311,连接框34适配地插设在抵接槽311内。

参照图4,连接框34沿其周向设置有连接槽341,连接槽341内嵌置有连接块3411,连接块3411优选为镀锌铁材质;吸尘空腔31内设置有滤尘袋33,滤尘袋33的袋口可位于连接块3411与连接槽341底壁之间;滤尘袋33的袋口处沿其周向粘固有安装板331,安装板331可与连接槽341的底壁相抵接;安装板331贴合于连接框34的侧壁粘固有磁性件3311,磁性件3311优选为磁铁,磁性件3311可与连接块3411通过磁性相吸,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物料经传送带传送,经过进料口21后,掉落至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内部;启动吸尘风机3211,吸尘风机3211对吸尘箱3进行抽气,使得吸尘箱3内气压减小;带动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内的空气向吸尘箱3方向流动;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内产生的粉尘经由吸尘口231从成品料储存仓本体2中排出,从而实现吸尘风机3211对粉尘的吸附;具有降低粉尘污染,减少粉尘对工作人员的损伤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当需要更换滤尘袋33时,先转动抵接环板36,使得维修盖35脱离抵接环板36;打开维修盖35,将连接框34从抵接槽311中取出后,再将连接块3411和安装板331从连接槽341中取出,从而实现滤尘袋33的拆卸;更换滤尘袋33后,将连接块3411与安装板331通过磁性相吸后,装入连接槽341中,将连接框34插入抵接槽311中;关上维修盖35,转动抵接环板36,使得抵接环板36与维修盖35相抵接,从而实现滤尘袋33的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